老照片的记忆

个人日记


      小时候,到照相馆照张像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只有到了一些特殊的日子才会到照相馆拍照留影。所以留下的照片不多,即使经过了漫长的时光,对每张照片的来历甚至是当时的心情还都记忆犹新。每张老照片都记录着时代的记忆和岁月的变迁。
           我的童年、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文化大革命,特殊的历史时期,照片都留下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我和妹妹们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留过影,手捧毛主席语录在胸前照过相,和同学以及小伙伴们合过影。那时家家都把相片放到镜框里,挂在墙上,我家也如此。每天回到家里欣赏镜框里的照片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1976年7月28日,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我家的房子也倒塌了,随后一场大雨将那些记载着我童年、少年时期色彩斑斓的的照片除一张残存的五岁照片外,全都被浸泡被损坏了。这是一个无法拟补的损失·,也是我一生的遗憾。然而那些照片却永远封存在我的记忆中。永远都不会消失。
                              
     这张照片就是我童年留下的唯一的一张照片,也是我人生路上的第一张照片,原本是一张五英寸全身像。我五岁那年父亲带我照的。奶奶给我找来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新鞋,亲自给我梳头编小辫,扎上红色蝴蝶结。来到照相馆,站在布景台前,紧张的我两手无措,两只脚紧紧的并拢着,照相馆师傅在前面比划着让我笑一个,可我第一次面对庞大的照相机器,就是笑不出来,咔嚓一声,幸福的瞬间被定格下来,留下了永恒的纪念。地震过后在清理废墟时,我从废墟中捡起这照照片时,已经被雨水浸饱的破损不堪,印记斑斓,我 晾干后精心剪掉四周破损的地方,收藏起来,有一年我姑姑来我家拿走了这张照片。九十年代后期,我去农村老家看望病重的姑姑时,又把相片带了回来,珍藏至今,这张照片几经周折,弥足珍贵。
         
      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经过了大地震的洗礼, 也使唐山人更加珍爱生命,更加积极乐观、豁达坚强,这张照片是在地震后不久,我们几位高中同学坐在倒塌的废墟上留下了珍贵的合影。我们都是二十来岁,风华正茂,扎着具有时代特色的小辫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面带微笑,表现出唐山人面对灾难不屈不饶、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那个年代,照相机是奢侈品,家庭很少拥有,是我同学的姐夫为我们拍摄的。38年弹指一挥见,如今我们都已退休,并且都以当上了奶奶或姥姥,含饴弄孙,生活平静安逸,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我们非常珍惜现在的幸福。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开始发生着变化,服饰开始从色彩统一到绚丽多彩转变,这件上衣的款式是当时比较流行的款式,领子叫和平领,是我自己做的。

       美丽从“头”开始。八十年代初,是个性刚刚得到解放的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追逐潮流,追逐时尚。烫发流行开来,不分年龄大小,都是一个样头型。我来到当时还是国营的理发馆,剪掉了扎了二十多年的小辫子,把头发烫成了这个发型,那时我刚刚恋爱不久,跟随对象到农村的婆婆家去,那时农村闭塞,人们的思想还很封建禁锢,婆婆不喜欢我的头发,给我找来了一个白帽子让我带上,并对我说,在农村烫头会被人笑话的。时过境迁,现在的农村生活富裕了,穿着打扮多姿多彩,从穿着打扮上很难分出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
           

     九十年代,早已经告别简易房,住进了一居室的楼房,有暖气、有自来水、有卫生间、有厨房,对于我们这些住了多年简易房的人来说已经是非常知足。照片中的床罩、窗帘都是我自己做的,房子虽小,收拾的干净整洁,充满温馨。
            童年不再,青春已逝,唯一能让时间定格在那一瞬间的只有这些老照片,它是我黄金岁月中最刻苦铭心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里。
         










文章评论

_傲雪-

五岁的照片好像小公主,好喜欢!

熊奶奶

你还不错,还有老照片拿出来嗮嗮,

幸福的回忆[em]e16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