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番茄炒鸡蛋

个人日记

 图片


     茄,天津人叫它“火柿子”“洋柿子”或“西红柿”。用它做主料辅以炒蛋成菜下饭,是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中国人夏天最常见的家庭菜肴。记得小时候,市场萧条物质供应匮乏,每餐有肉吃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那时候,被出家人誉为“上素”的鸡蛋用来炒菜,就是能大快朵颐的打牙祭上选:一盘嫣红鲜香的番茄,配上金黄甘香的炒蛋,拌上一碗用一毛八分二一斤的稻米蒸出来的米饭……其他人怎样看待这餐饭食,我不知道,但,这是我童年时期有关美食美味的深刻记忆之一。

 

当然,这样的佳肴绝不常有。在生活必需品除了水电不凭票的年代(还经常停电,自来水水倒确实没有停过),鸡蛋必然是稀缺之品,有限地供应,多数要给上班的或者身体不好的大人们享用,家里的小字辈,经常是在这样的菜肴端上来时候,吃第一口,和最后收底。那时候的合作社,还有冰冻的蛋黄卖(一直奇怪蛋清哪里去了?),试验过用这样的东西代替完整的鸡蛋,后来发现,它没有能力代替整个鸡蛋做出来很漂亮美味的番茄炒蛋,因为蛋黄被炒熟以后凝聚力不够,放在炒好的番茄钟就会烊掉,变成一盘红黄混杂、面貌可疑的混合物,让你往而踌躇,心生疑虑、目光游移、无从下箸……

 

那时候有个愿望:以后自己做番茄炒蛋,一定要放俩鸡蛋……

图片 
 

 

八十年代末期,和朋友去四川短期工作,连续的麻辣轰炸,让我们苦不堪言,忍无可忍之下,找到一个饭店与老板商量,我们花钱买他们做菜的原料,自己烹调。那个年代,大多数中国人还是老实厚道和蔼可亲的,看到我们几个北方男人竟然要自己炒菜吃,好奇加上客气,小店的老板很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当我们将番茄与炒好的鸡蛋掺杂在一起端上桌的时候,他们更是大吃一惊。在那个年代,四川的番茄除了火锅配料和凉拌、做汤之外,只有一个炒法——番茄肉片。看到我们竟然能加上鸡蛋搞出这金黄鲜红靓丽可观的菜,老板很惊讶,在尝过之后,更是赞不绝口,大夸北方的男人就是有本事,勤劳、客气又手巧,羡慕得店里几个妙龄的川妹子服务员恨不得马上就嫁给我们。

 

记忆里,吃过最不靠谱的番茄炒蛋,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初到深圳的那个晚上。那天,经过四十余小时的舟车劳顿,终于到了那个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城市,筋疲力尽的自己,谢绝了雇主帮着煮一碗面充饥的盛情,自行走到了宿舍外面找了一家东北女人开的小店,特意点了这份承载着童年记忆和思乡情结的番茄炒蛋,然后静坐在座位上,慢慢整理着这一路因为背井离乡而纷杂的思绪,一边幻想着一份热气腾腾红黄分明鲜香可口的番茄炒蛋……

 

左等右等,女掌柜终于端着一个半大碗上来了,看清楚饭碗内物品的那一刻,瞬间我就石化了—— 一碗像粥像卤又像糊的东西,纠结缠绵,不分你我,面目不清,样子可疑,味道更腥——你是怎么做到的??面对被老板叫出来一脸惊诧的四川厨子,我如是发问。他说:我把番茄切碎,放在鸡蛋里搅匀,再下油锅……这是用了四个鸡蛋的……

 

岁月飘忽,转眼,很多年过去了,这特区的第一餐的奇遇,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

图片 
 

 

如今,生活因为物质供应的极大丰富,人们的选择更多,而原本只有在夏季才能享用的番茄也因为种植技术的更新进步而能够一年四季都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而我,因为自己的钟爱,使得自己的餐桌上隔三差五就会出现它的影踪,或凉拌,或成汤,或红烩,或沙拉……

 

可最爱,最觉得美味的,还是用鸡蛋与它结合,以蒜末为引、辅以少许糖、盐为点化的番茄炒蛋。对于我,它早已不仅仅是一道主料配料最少的炒菜这么简单……

 

文章评论

秋天的童话

[em]e121[/em] 这篇文字把我带到小时候,也勾起我那些关于西红柿炒鸡蛋的温暖记忆,同龄人。

临安

[em]e127[/em]散文家……是我看完此文对您老人家的最新定义…活生生的把一个番茄蛋写的这么多情又真实……[em]e179[/em][em]e179[/em]

Tk

[em]e124[/em]

卍秀水凌云

哇卡卡卡~~~ 西红柿鸡蛋 也这么有意思啊~~~ 记得,一般我炒的 西红柿鸡蛋,都是 成糊状的。。哈哈~~

雨晴

最喜欢听火柿子这个名字,最不喜欢今人给西红柿拌白糖起的名字“火烧白云”,太装孙子了。

玮玉

很荣幸[em]e100[/em] 。

紫 兰

[em]e183[/em] [em]e102[/em] 会做菜的男人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

*vivi*

我学会了你的做法,一直也是炒得不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