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阳关二十六

散文回忆

    大漠的冬天来了,秋日的夕阳带走最后一缕温暖,冬季的寒风扫尽大地繁华,白色覆盖了整个世界,天,真的冷了。 走进大漠的冬季,才知道什么叫寒冷刺骨、什么叫滴水成冰。 冰天雪地里,凛冽的寒风像刀、像箭,锋利无比,可以穿透人心。人在户外,皮肤接触金属物品,只要碰上,立即被粘住;呵出的雾气,刚出口腔,即刻在眉间发际凝结成霜;小儿撒尿,边撒边冻成了冰柱;滚烫的开水,出门就变得冰凉。每到这个时候,河流会被厚厚的冰层封住,进入三九,冻住的河面上就可以走汽车。
   大桥指挥部要赶在冰封河面之前,将截流大坝合拢,让河水流进改水渠。这样,冬季打下基井,灌好井柱;明年汛期之前,就可以立起桥墩;大桥的建设,才可以按时完工。天不遂人愿,计划合拢大坝的前一天晚上,随着夜幕的降临,气温逐降,西北风一阵紧似一阵。如果风持续地刮,刮来暴风雪,明天肯定会封河。这样,大坝将无法合拢,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当晚,包括大桥指挥部的领导、干部,工地的所有成员,全都上了大坝。要赶在暴风雪来临之前,完成合拢工程。
   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呼啸的大风里,高音喇叭反复播送毛主席语录,到处是慷概激昂的口号声,工地上人来人往,显得异常紧张与忙碌。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此时此刻,我们是在与天争抢时间,其激烈程度,不亚于金戈铁马的战场。
   我们组的任务是搬运石头,将石头运到合拢口,放进麻绳编织的大网,堵住流水,铸筑大坝。很大个的鹅卵石,没有任何搬运工具,只能将石头抱在怀里,淌过河床,运到坝口。河床上流淌着没有完全截住的水流,流水冰冷刺骨,溅到身上,渗进衣裤和鞋子,被风一吹,衣裤鞋袜冻成了坚硬的盔甲。裤脚管不能弯曲,行动异常艰难,腿冻得钻心地疼。很快,冻僵的腿脚就变得麻木,感觉不到疼痛了。
   整个工地的工程进度都很慢,人们的动作越来越迟缓,跟不上高音喇叭里的节奏。但是,没有人停下来,停下来意味着在困难面前退缩,是逃兵,那是可耻的行为。那个时代的人,非常注重名誉,崇尚牺牲精神,即便是内心也有怯懦,仍会坚持,断断不肯表露。所有人都在努力、都在拼命,我并不是坚强的人,身体和内心无比痛苦,但我更有坚持的理由,因为,我必须经历脱胎换骨的历练,才能凤凰涅磐,有重生的可能。
   所有人都在忙碌,自主的动作已经演变成了机械性操作,忽然,我看到一个女孩儿,厚厚的棉裤渗出殷红的血迹,强烈的灯光下异常刺目。显然正值经期,女孩儿自己还不知道,赶快提醒她有情况。女孩儿一脸尴尬,不得不离开工地。谁知,过了一会儿,又看见她出现在搬石头的人群中。我本是个感性的人,那一刻真的好感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渺小的人类竟敢与天地抗衡, 不肯妥协、不肯放弃,让血肉之躯,变成了铮铮钢铁。目睹的情形和亲身经历,让我文思泉涌, 我利用休憩时间,满怀激情,迅速写了一篇简讯稿,敲开政工组的门,把它交给工地播音员。
   当我返回工地时,发现人们都在驻足聆听广播。高音喇叭里,播音员柔美的声音,充满激情地播送着我的那篇简讯。文章是即兴之作,贴近当时的气氛,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很具亲和力。人们在听自己的故事,很新奇,很兴奋,播音刚刚结束,工地就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那天,阿勒力大桥工地彻夜不眠,战天斗地的战役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第二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阿勒力,我们终于抢在它的前面,完成了大坝合拢工程。阿勒力河水被顺服,乖乖地流进改水渠,躲藏在覆盖的冰层下。
   人的机遇,往往就因为一个偶然,在我即兴命笔,写出那篇简讯,敲开政工组大门的一刹那,我便越过了一道门槛,走进了另一片天地。因为那份简讯稿,大桥指挥部将我调到电工班学电焊,目的是让我当兼职通讯员。从那天开始,我成为了阿勒力大桥建设工地第一个,也是唯一被选拔从事技术工作的知青女生。

文章评论

洪钟的声音

我的泪水奔涌而出---姑,你真是不简单!可惜,我到今天没有听过我表姑讲述她在新疆的情事---

洪钟的声音

[em]e166[/em] 阿勒力河水被驯服,乖乖地流进改水渠---

一川

姐姐,我好羡慕你笔下的经历[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