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活着的带鱼吗

个人日记

 上周海洋馆讲解时,咱们讲到了带鱼,说它属于一种深海鱼,如达不到它生活的“负压”环境,就会因为不适应环境死亡,所以通常我们都只是吃过带鱼,而没有见过活着的带鱼。

当讲到这里的时候,一个叫杨程涵的同学说他见过活着的带鱼,车上顿时沸腾了,因为领队说我们见不到带鱼,而杨程涵却说见过,所以孩子们产生了疑问,我也产生了疑问,之前查阅了很多资料都说带鱼是深海鱼,需要水下一定的气压,水下没深10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我们人类能够承受的是陆地上的一个大气压,所以通常没有特殊的装备,是不能达到水下十米以下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说,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见不到活着的带鱼的。

可是杨程涵很坚持,说是在马尔代夫潜水时看见的,身体扁扁的,跟带鱼长得一模一样,那么他见到的是不是带鱼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回来后打电话给杨程涵同学的家长求证,最后家长回话说孩子可能真的看见过,当时是跟爸爸一起去的,爸爸也说见过。于是双方继续查资料,资料上这样说的:“带鱼为暖水性中下层洄游鱼类,栖息于水深60-100m泥质海底。白天沉至深处,夜间上浮表层。带鱼属深海鱼种,如达不到它生活的“负压”环境,就会因为不适应环境死亡。水越深压强越大,所以带鱼体内的压强和深海中的压强相当 当带鱼被我们捕捞上来,由于外界空气的压强要比带鱼体内小得多,捕网离水面时,由于空气中的压力太小,它一下子承受不了这种压力而使鱼体内部造成致命的伤害,如鳔的突然膨胀以致破裂而迅速死亡。

新浪网新闻中心2008年有一篇报道,说网上有人发了个帖子,引起了热议,后来专家给出了结论:

“海洋渔业专家的说法:带鱼到底有没有养殖的?昨天分别咨询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位于杭州)的刘定康先生、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位于温州)高级工程师单乐州、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系(位于舟山)系主任张学舒,他们三人都认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带鱼都是野生的。‘不要说浙江没有,全世界也没有人搞带鱼养殖的。’刘定康说。  三位专家说,之所以没有人搞带鱼养殖,主要还是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海水鱼的养殖一般采取网箱养殖或围海养殖,特点都在浅海区。像网箱养殖,一般水深不超过8米。也有更深一点的,像沉式网箱,但难度大,经济效益不理想。而带鱼一般生活在水面下30米-200米的海域产卵时才会上游到水面下十几二十几米处),这远远超出了现在的网箱养殖深度。更主要的是,目前野生带鱼的资源(特别像南海带鱼)还比较丰富,价格也不贵,像品质更好的舟山带鱼,每公斤的零售价也就二三十块钱,根本没必要花大力气去搞人工养殖。  ‘从理论上讲,也许是可以养殖的,但还没有人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技术上可不可行也就无从谈起。’刘定康说。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单乐州说,带鱼一般分东海带鱼(也有称舟山带鱼)和南海带鱼。东海带鱼细窄,但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有嚼头,价格也较贵。南海带鱼个大体宽肉厚,卖相好,但肉质粗而松散,口感差,价格便宜。‘如果光讲东海带鱼或南海带鱼,一般的消费者可能分不清哪个好哪个差,摊主往往还要解释一番。有的摊主为了少费口舌,就把东海带鱼说成野生的,把南海带鱼说成养殖的,不知道的人就误以为真有养殖带鱼。’单乐州说。 ”

那么我们注意到专家的一句话:
产卵时才会上游到水面下十几二十几米处”,据杨同学说,当时在马尔代夫潜水时正好赶上了退潮,他就跟着下去了,但是马上就上来了,因为怕有危险,所以涨潮时,如果遇上了上来产卵的带鱼,可能被潮水冲到了比较浅的水域,这样就会有小杨同学这样的幸运之人看到了活生生的带鱼的可能性了。况且,马尔代夫附近的海多数属于印度洋,在印度洋里的带鱼分布是很多的,所以,小杨同学见到的很可能是活生生的带鱼。

至此,关于是否见过活带鱼的问题终于有了结论,而且我们还有了另外的思考:

思考一:那就是小杨同学的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这是非常值得鼓励的,同时也印证了亚里士多德的那句话:“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以往的突破或者推翻,我们现代的课堂上,多数孩子依赖老师,以老师为准绳,不敢提出质疑,如果学生都这样,我们如何进步?

思考二:小杨同学
是个有心的孩子,平时来参加活动时也能感觉到他的见识之广,他读过很多书,也走过很多地方,而且能够感觉得到,他每走过一个地方,都把那里的一点一滴印刻在了他的心里,正如那句话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书,旅行,行走中我们一直在丰富,感谢小杨同学。
图片 

文章评论

吉林 冯力蕴

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不就成读死书,死读书了。让孩子走出家门,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