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是一朵情花(上)

个人日记



图片

拈一朵情花,呷一口词香
  绝情谷,断肠崖,世间生死相许,唯有情花。
------题记-----

 

凝霜含露,鲜艳旖旎,绽放在寡情薄意的深谷,所有中了宋词之“毒”的人,
莫不掩卷深思,潸然泪下。即便如此,还有万千才子佳人前赴后继地飞奔在约会宋词的路上。
 

 亡国之叹如一江春水:李煜

 南唐,在绵远悠长的中国历史上实在算不得什么。既没有秦、隋短命却乱世统一的功绩,
也没有汉唐盛世的繁华命。一段“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闪存,
实在是千年岁月中的昙花一现。

    可是,区区几十年的光阴,她却为中国文学史贡献了三颗明珠:李璟、李煜、冯延巳。
他们秀美精致的词风,已经有了宋词的影子。而在这三颗明珠中,最为璀璨的当属后主李煜了。

    严格意义上讲,李煜应该算做南唐人。可他的确曾经在宋朝生活过,承蒙皇恩浩荡,
被做了几年宋朝的“侯爷”。所以后人每每提及宋词,必会从他开始说起。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皆枉然”,好像说宋词不谈李煜,也似乎有些不合“学术规范”。
后主在天有灵,不知是否愿意依然和宋朝纠结在一起。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花开花谢,时光匆匆,人世间最无常的就是自然的更迭,恰如晨起的寒雨晚来的冷风。
在苦雨凄风的岁月中,不禁想到了分别时的场景。人生的哀痛莫过于“生离死别”,
娇妻的泪水点点滴落,可惜连这样伤感的时光都不知几时还能再有?
人生的遗憾犹如东流之水长绵不休。
 
 

    这首《相见欢》,初读字字写景,细品却句句言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岁月匆匆,不仅有红花凋落,也有国破山河碎的悲凉。“朝来寒雨晚来风”简简单单的七个字,
既写出了晨昏的景致,也写出了处境的凄苦。李煜被软禁期间,虽然名为侯,
实则与外界几乎隔绝,恐怕除了自然的风雨,真的再也没有什么来客了。
 

终于,有一天旧臣徐铉来探望。李煜拉着徐铉的手悲切地哭了起来,感慨当初听信谗言错杀忠臣,
抚今追昔,悔恨难平。不料,徐铉是宋太宗派来的“眼线”。贰臣终究是贰臣,被宋太宗一逼问,
吓得什么都说了,当然吞吞吐吐透露出的还有李煜对近况的哭诉。正所谓“一山难容二虎”,
虽然李煜已经“虎落平阳”,但是他还怀念自己称王称霸的生活,这是宋太宗所无法忍受的。
    很快,李煜四十二岁的生日到了。这个浪漫的皇帝恰恰生于中国最为浪漫的七夕。

    明月当空,故国不堪回首。后主的文人情思在这夜色和月色中被深深地唤起,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推杯换盏之际,竟然忘了寄人篱下需低头的道理,酒入愁肠,一时兴起,
国仇家恨喷薄而出。一首虞美人,成就了李煜个人词史上的辉煌,也葬送了他宝贵的生命。

    宋太宗被“小楼昨夜又东风”激怒,赐下毒酒一杯。相传毒酒为中药马钱子,
服后全身抽搐,头脚蜷缩,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被追为吴王,爱妻小周后悲痛欲绝,
不久也随之而死。美人香销玉殒随爱仙逝;空留一段《虞美人》孤独遗世千古传唱。

无论如何,李煜被毒死了,追随着先他而亡的国家。
一并烟消云散了。留下绵绵的词风和冤死的孤魂。


纵观李煜的一生,半是词人,半是帝王。为词,他香艳旖旎;为王,也多如此。
这和赵氏兄弟截然不同,赵氏兄弟首先是帝王,其次才是文人(不管是真文人还是装文人)。
文治武功、文臣武将,虽然可以并立而称,但重心上还是有所不同。
政治家首先想到的是韬光养晦、运筹帷幄;而文人,清茶烈酒、风花雪月,
最在乎的是才情;这便是文武之道的不同。李煜文质彬彬,本无登基妄想,
也无一统山河的野心;只希望偏安一隅,有立锥之地可以吟诗作画。
但是,文人的梦想多半很难实现,何况他毕竟是一个皇帝。
 

李煜走后,世间留下了他的词作。人们记不得他当皇帝时候的词,
却感慨他阶下囚生活的无尽心酸,“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
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字字看来皆是血,今非昔比痛断肠。
所以王国维评价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李煜的谢幕和赵宋的华丽登场都是历史的巧妙安排。
李煜虽死,但绵绵词风却在宋代词坛依然绽放,他的清丽、洒脱、落寞和深情,
都在后世词人的血脉里不断延展,并内化为一种超拔、俊秀的力量,继而温婉、狂放。
 
 

图片



宋徽宗不是个好皇帝:宋徽宗

       听说宋神宗生前,曾经去观赏南唐后主的画像,见李煜清俊儒雅,
再三感叹。不久,他的一个儿子赵佶出生了。据说孩子出生时,
神宗梦到李后主前来拜访,所以这个儿子后来文采风流,胜后主百倍。

    赵佶天资聪慧,能文擅画,十六七岁已经成长为著名的艺术家了。
如果按着正常的路线,花前月下,琴棋书画,估计小赵就算是不因此而永垂不朽,
至少也能换个流芳百世。
 
    哲宗驾崩后因没有子嗣,只好在兄弟中间选择。论长应该是赵佖,
论嫡庶应该是赵似。可是向太后不顾重论,力挺赵佶。于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
“名垂千古”的皇帝就此诞生。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宋徽宗。
 

宋徽宗其实并非太后所生,但估计向太后见他聪明灵秀、乖巧孝顺,每天按时请安,
所以打心眼儿里喜欢,说什么都要让他当皇帝。估计向太后在力保赵佶的
时候也没料到这是一个亡国之君,要是知道了,不晓得会如何悲痛。

    宋徽宗是一个全才,史称“能书擅画,名重当朝”。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书画精品,
还经常亲临画院指导工作,一时兴起,还亲自以古诗文命题,
如“嫩绿枝头一点红”、“竹锁桥边卖酒家”。

    相传,有一次宋徽宗莅临书院视察工作,发现一幅“斜枝月季花”画得十分精巧,
当下重赏了作者。大家都莫名其妙,宋徽宗解释说,月季花随四季时节、
早晚时间不同,花蕊花叶花瓣的形状、颜色各异。而重赏的此画把春天、
中午、怒放的月季画得纹丝不差,故奖励之。

    众人听宋徽宗讲的句句在理,无不叹服。学术界始终认为“北宋绘画乃
中国最完美的绘画”,这与宋徽宗积极倡导有直接的关系。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即是在此时完成。


 

    宋徽宗不仅会画画还擅长书法,他开创的“瘦金体”挺拔俊美,修长匀称,
婉转秀丽,堪称中国书法史上的明珠。北宋末年,金人攻陷汴京后,
掳走珠宝、嫔妃无数,但他都未动声色,当殃及他的书画后,听而叹之。
可见,宋徽宗最看重的就是书画,在他的心里,至高的宝贝就是艺术。


  假如徽宗有幸知道他的书画作品如此受后世推崇,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说宋徽宗是一个全才,当然不仅是指他的艺术成就,还有他绝妙高超的生活
“品性”与情调。徽宗登基前,就有人说他“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但机缘巧合,他还是做了皇帝。可是做皇帝之后,他不但不能收敛心性,
还依然故我甚至变本加厉地享乐生活,把所有对生活的热爱都扑在了个人兴趣和爱好上。

    除了书画,他还“精通”嫖妓,和京城名妓李师师暗自约会,居然还爆出了
与周邦彦嫖妓“撞车”的丑闻。他喜欢蹴鞠,所以很宠爱足球明星高俅;
经常公然对高俅一双“臭脚”赞不绝口,有失王者之风,
堪称历史上最无所忌惮的皇帝之一。所以很多人说,
好端端的大宋江山都败落在他的手里了。

    可实际上,到宋徽宗即位的时候,北宋已经日暮西山,走过了最为辉煌灿烂的时期。
 他曾经也妄图收复“燕云十六州”,打算连金抗辽。可是,终于还是失败了。
用《宋史》的记载来说,“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他的荒淫无耻总是屡遭诟病,中国几千年昏君的毛病,他差不多都有。
大敌当前,临阵退缩传位给儿子,自称太上皇,万事撒手不管,
令人深感此人可鄙可恨。但有一点却是值得肯定的:国破家亡之
日,他没有逃跑。

    宋国的疆土虽然不及大唐辽阔,但总算还有半壁山河,足可周旋一阵。
本来宋徽宗已经从开封跑了,结果众爱卿一时劝阻,又决定回来了。
不料居然和儿子一起被掠走,留下了永世难忘的“靖康之耻”。


    自赵匡胤开国以来,宋朝始终未能强大起来,先辽,后金,最后是元,
这些彪悍的民族尚武力、好骑射,喜欢攻城略地的扩张。而宋朝,不但重文轻武,
且愿意为苟安低头,称兄道弟,纳税称臣,只要保得住“天下”,一切拱手相让也在所不惜。

高度文明的北宋王朝就这样葬送在了金人的铁蹄之下。可怜的皇帝诗人,
在解送的途中写下这首《眼儿媚》: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汴京的繁华从此只能在梦中回忆,远处的羌笛之声缥缈而来,哀怨,悲发。
后主李煜当年也作过“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词句。
可毕竟,南唐历史短暂且疆域有限,怎比得上大宋当年的风光与繁华。
据说同行的赵桓也和了一首,吟罢,父子二人抱头痛哭。

 
    神宗当年梦见后主造访,后果有徽宗降临。诗词书画之才,徽宗与后主并驾齐驱;
治国理朝之“能”,二人更是不分伯仲。

    而宋徽宗似乎比李煜还要凄惨,他的妻子女儿都被金人掠去,惨遭蹂躏,
不得善终。几番凄风苦雨,都低吟成一首首悲词,遗留在北上的途中。
其中的一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也是宋徽宗的佳作,被王国维先生看做是一封“血书”。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
 
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词作从期望到失望,进而转为绝望,最后连回归中原的梦想也破灭了,结尾哀痛至绝,
肝肠寸断。所以也有人推测这首词是赵佶的绝笔,写于幽闭期间,写后不久便离世。
 
    不管怎样,中原的气象,汴京的繁荣,江南的柔美,临安的旖旎,都将与他无缘了

    他将永远被冰封在白雪覆盖的黑土之下,除了魂归故里,再无他途。


图片




 那年山寨,草寇亦风情:宋江

    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死后一百多年,代表作《红与黑》才被世人所接纳。
所以有人说,很多英雄的盛名都是在死后被人们不断开掘出来的。
或许,宋江大侠,也是这样一个例子。

    宋江起义被朝廷平定后,他的影响仍在继续。宋人话本中不断勾描他的“光辉形象”。
特别是后来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流行范围之广,令宋江这一角色赢得了更多的关注;
至今,梁山周围,依然流传了不少名胜古迹,“宋江寨”、“英雄井”
等都已经成为历史风烟留给后人的无穷宝藏。

    宋江,字公明;北宋末年刀笔小吏,后起义,得众人拥戴,成为“带头大哥”。
作为《水浒传》中的头号人物,他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也是历来评论家的“必争之人”。

    宋江有三个绰号:黑宋江、孝义三郎、及时雨。这些绰号基本可以概括宋江的特征。
首先是黑,身形矮胖,且十分茁壮,没有林冲挺拔,更不如吴用儒雅。
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得就是宋江这种人。丑虽丑了点,但是人品好;
而且有自己的“梁山生意”,放在当代,恐怕也算是自谋生路、自主择业的典范。

    宋江的另外两个绰号,都是和人品相关,这也是他能够“威震江湖”的杀手锏。
孝义三郎说的是宋江的孝道。中国古代思想中,忠孝往往不分家,所以现代人批判
他们的时候常常捆绑式评论为“愚忠愚孝”。忠孝二字,贯穿了宋江的整个人生。

    另外一个能够展现宋江风采的绰号莫过于“及时雨”。古人说,一生四大喜事,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宋江是一个小押司,
官虽然不大,却能够为江湖送去及时雨,扶危济困、仗义疏财。也正因为他
“该出手时就出手”,才能够收拢人心,在弟兄们中间享有威望。“有钱能使鬼推磨”,
一旦机缘成熟,不用拉票,也可以顺利“上位”。

 《宋史》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
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中提到官员侯蒙,曾上书皇帝建议利用宋江,来平息方腊的叛乱。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
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虽说某种程度上,历史也是一本“小说”,记载并添加了后人的许多文学想象。
但透过这些浮出历史地表的言论,人们还是对宋江达成了共识:宋江反了,
声势浩大地反了;不幸的是,后来终于还是被朝廷给灭了。

    宋代,自赵匡胤开国以来,便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政权、兵权、
财权高度集中,对外屈辱求和。到了北宋末年,土地兼并更加严重,
所谓的“官逼民反”更是层出不穷。而宋江就是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的。

    宋头领率三十六人,在黄河北部起义,竖起“替天行道”的大旗,专门劫富济贫、
打击贪官污吏,和社会不良现象做英勇斗争。由于宋江卓越的领导才能,
加之手下弟兄们都是“杀人如切西瓜”的主儿,不说百战百胜,
至少也算是百战不殆。宋徽宗非常害怕,赶紧派人来“围剿”这伙流窜分子。


    但宋朝军队总是养兵,很少“练战”,所以注定打不过梁山这些天天健身的好汉。
围剿失败后,宋江等人的名气更加响亮。后世对宋江的崇拜和分歧也就由此而来。

    有人说,宋江成名了以后,因为他就知道“愚忠愚孝”,总觉得兄弟们
这样打家劫舍实在不是长久之计,正好国家有意招安,说宋江你如果能戴罪立功,
就能转成正式国家公务员了。宋江一时心动,就被招安了。招安之后,被派去打方腊。
结果平定了方腊的叛乱后,自己也折损了不少元气。朝廷看他也没什么用,就赐毒酒把他给宰了。

    还有一说,宋江根本没有被招安,在方腊被朝廷出兵灭了之后,仍然奋起反抗,
只是后来寡不敌众,起义之火还是被朝廷扑灭了。但似乎前一种“招安平方腊”
的说法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

且看宋头领的著名词作《念奴娇》: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
翠袖围香,鲛绡笼玉,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

    回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闲愁万种,醉乡一夜白头。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江湖”。宋江当年冲冠一怒上了梁山,从此开始了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大分官银的日子,豪侠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令他多么开心呢。
占山为王的快感,令人欲罢不能。作威作福的江湖,如同山寨版的“皇宫”。
“忠肝义胆,包天盖地”也不是普通山贼草寇说得出的豪言壮语。
这首《念奴娇》据说是宋江写给名妓李师师的,所以有“一笑千金值。
神仙体态,薄幸如何销得”之词句。可见,宋江也是大解风情之人。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风波。”

    是非成败,转眼成空,笑骂由人,只留后代评说。我们无法亲历宋江振臂一呼
应者云集的豪迈,也就无法体会他当年许给李师师的是何等的荣耀,会不会石榴裙下,
也同样说出“他年我若为青帝”的话呢?或许只有宋朝,才愿意把此等山贼草寇之事,
录进磅礴的历史;也只有多情又多才的宋朝,才能让占山为王的寨主也如此附庸风雅。
    一首《念奴娇》不仅为宋公明的懦弱平了反,还附赠了一段优美的风情。


图片



 
 隐士出名也风流:林逋
 

林逋是北宋初年著名隐士,目下无尘、孤高自许,隐居在西湖边的孤山;
二十年不入城、不入仕。他终身未婚无子,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

    提到林逋,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的诗,“占尽风情向小园,众芳摇落独暄妍。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首小诗,田园之乐,暗夜之情,跃然纸上;
满溢的遐思和仰望在后人的心头层层荡漾,隐居的清雅和高逸,也如夜半歌声,缥缈而至。
因为这首《山园小梅》实在声名太响,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林逋的词。

    林逋一生存词三首,《长相思》便是其一: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这首《长相思》虽然写的是离愁别绪,但笔调清新优美,上阕写景,“吴山青,
越山青”两个叠字的运用,在复沓的民歌中唱出江南美景。一句“谁知离别情?”
似乎是对亘古青山的怨怒,也像是对情人的嗔怪,别有意味。下阕由景入
情,
“君泪盈,妾泪盈”,满纸离别之痛,泪眼婆娑,哽咽无言。
同心未成潮已平,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吴、越为春秋时期古国之名,在今江浙一带。这里自古以来明山秀水,
风光无限。而锦山秀水,也阅尽人世悲欢。

    林逋长期隐居西湖江畔,孤傲的情怀,向来为人称道。人们一直以为
“和靖先生”妻梅子鹤,清心寡欲,不食人间烟火,一定是爱情的“绝缘体”。
不曾料想,原来林先生对人间真爱也如此深情。

    后人无数次揣测,是不是因为受了什么外力的干扰,林逋的爱情不能如愿,
才隐居孤山,与动植物为伴?
    然而不论如何解读,历史只有一个结局:他是清高的隐士,无子,未婚。

    然而,似乎中国古代的隐士总是很难真正归隐,即便退守深山,
也还是招来无数的羡慕。名士梅尧臣就曾经踏雪寻山,拜访林逋。
而北宋名臣范仲淹也是林的一个好友。可见,林逋虽隐,
但对于庙堂与江湖之事,定是了然于心的。

    三两旧友,与风雪之日围炉话谈,江山如此多娇,才情如此俊秀,
饮酒取暖,谈笑风生;纵然隐蔽孤山,亦不乏生活情趣。足见林逋的隐居只为避世却并不厌世。

    避世,乃避红尘琐事;厌世,多为心灰意冷。宋初之际江山甫定,
书生们意气风发,正是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之时,加上政治上对文人的特殊照顾;
平素还能有几个要好的朋友经常走动,可以想见林逋的隐居生活还是比较滋润的。

    古人隐居者虽多,但能丝毫不被政治风波所牵扯,隐得如此功德圆满、
自在洒脱的却并不多见。也正是因为这份优雅和从容,林逋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除了《长相思》外,还有一首《点绛唇》,写得也是气韵生动: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中国常有“萋萋芳草喻离愁”的文学传统,如“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饮马长城窟行》),“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赋得古原草送别》),
无处不生的春草,犹如人们无处不在的深情,别意缠绵,难舍难分。
然而林逋的这首《点绛唇》却于众多咏物诗词中脱颖而出。
 
 

    残园、乱春、烟雨、落花、离情、日暮,在阡陌交通的小路上不断蔓延,
全词无一草字,却字字令人联想到芳草萋萋,写景抒情浑然一体,
被奉为咏物词的佳作。王国维更是称赞为“咏春草三绝调”之一
(另两首分别为梅尧臣的《苏幕遮》和欧阳修的《少年游》)。

    古人咏春咏草多为感怀伤世,以屈原为首的文人骚客,也多以香草美人自喻,
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君主的忠贞、“迷恋”,以及愿意为江山社稷肝脑涂地的决心。
所以,这类“八股写法”常常是托物言志,鲜有真诚、纯粹的咏物之作。
唯此,林逋的词中融进了自己的离愁别恨,又无关时局的波澜,
在眼界和境界上自然与别家不同。其颇得盛赞也是情理之中。

    从林逋的隐居情况来看,宋初虽偶有征战,但生活还算安逸,用现代词汇来讲,
比较“休闲”。假若生逢乱世,逃命尚且来不及,哪里还有闲情雅致来隐居。
于美丽的西湖边,看梅花怒放,听野鹤长鸣,林逋过上了传统文人的最向往的“隐居生活”。

至此,唐五代浓艳香软的词风,经过岁月的沉淀,到宋初已渐渐转为雅淡清远,
故寇准、梅尧臣等都喜欢和林逋这样的隐士相唱和,洒脱之中带着些许无名的惆怅。


图片


    作为名士的隐士,林逋从内在气质到外在生活方式,都流露出“潮人”个性。
而这追求也慢慢沉潜为一种基因,植根在宋代词人的血液里,
影响了一批清高孤傲、卓尔不群的词人。

  
    他超脱凡尘俗世,情怀高拔挺秀,为文人的躬耕自守、恬退隐居树立了最初的范本。
而他的词作《长相思》,深深地浓缩了吴越青山绿水的万种风情,
如一朵凝香含露的小花,意境优雅,盈溢出淡淡的清香。
。。。。。。。。。。。。。。
(文/网络)

图片
(素材网青儿整理制作)

图片
 

   ★点击进入小青的空间★

★QQ:798994046★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