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一至八十)

健康养生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一)

中医保健有优势 

宫庭中药膏和补酒有强大生命力 

作者:曾乐

   前面介绍了一些保护嗓子的小方法,没有想到反响强烈,因为现在用嗓工作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以后还会越来越多,况且喜欢唱歌的人也不少,所以天然护嗓品很受欢迎。奶奶说,今天再补充一个食品护嗓的良方:薄荷冰糖粥。

   薄荷冰糖粥对于吸烟上火的咽炎患者特别地好。薄荷又称银丹草,性凉、味辛,可入肝经、肺经、具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的功效,用途广泛,民间常用鲜薄荷揉水为小孩子洗头来清夏热和头火,用鲜薄荷叶揉汁马上抺在蚊子叮过的地方,很快不痒,也不会起包。我看奶奶的医案上记载,有一个烟厂女工,因工作原因,经常会吸入一些刺激性的气体和粉尘,入而久之,患上了慢性咽炎,常觉喉咙干、痒、胀,难受,分泌物也比较多,伴有灼痛和异物感,用过很多润喉类药,效果不佳。后服用薄荷冰糖粥后,症状消失。

    冰糖薄荷粥的制法是:将新鲜薄荷叶洗净、沥干,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再加入洗净后的大米,烧开锅后改为小火慢熬,等到米烂粥稠时,倒入薄荷叶和适量的冰糖,再煮一会儿,放温后即可食用了。这个冰糖薄荷粥,还可以降虚火。

 

    有不少人询问中药保健的药酒方和养生的膏方,奶奶说中国古人喜欢药酒(也叫补酒)养生,宫庭中喜用膏方,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用于治未病的精华,过去人叫治未病,现代人叫保健,就是保持健康不得病,都是预防医学的概念,很好。奶奶给我推荐了一些中医书,我查了后,经奶奶筛选后,我将介绍几则。   

    脾虚的人很多,特别是到了中老年,还有运动量较小的上班一族,都会产生脾虚。清宫八珍膏对于养生补脾,效果不错。此方药性平和,不热不寒,具有大补元气、健脾利湿的功效,据长期观察发现,此方还能够有效抗衰老。配方是:党参、茯苓各60克,白术30克,薏米、芡实、扁豆、莲子、山药各90克,白糖240克,面粉适量。将上述药研成粉,与大米粉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蒸煮呈膏状即成。每日服用23次,每次两小勺。据说清宫皇帝皇后就常服此膏以进补。许多高官保健时,奶奶也常为他们推荐此方,据说某干休所每年都向奶奶所在医院大量定购此补膏,可见此补膏之受老年人的欢迎了,当然年轻人也可以常服用于养颜美容。

    明目延寿膏:霜桑叶、菊花各60克,蜂蜜适量。将二物磨成粉,入锅用清水熬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将此汁与蜂蜜一起熬成膏状物即成,每日服3次,每次两勺,长期服用,可美容玉体,清虚热散风,平肝明目,降血压,对更年期的男女和阴虚、盗汗、潮热者尤其好。早晨服用量可以大一点儿,晚上可以小一点儿,自己可以灵活把握。

    食疗茯苓膏:茯苓、莲子、芡实、山药等份磨成粉,将大米、糯米分别磨成细粉,3份药粉、5份大米粉、2粉糯米粉,一起用适量的清水混合均匀,入锅用小火熬煮呈膏状即成,可作为主食随意服用。此膏功效:补中养神、益力气、除百病,久服轻身延年,安魂养神,耳目聪明、宁心益寿。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二)

禁烟少饮酒 饮酒饮补酒

    今天从一则微博上看到一则老中医的顺口溜:若要皮肤好,粥里放红枣。若要不失眠,粥里添白莲。腰酸肾气虚,煮粥放板栗。心虚气不足,粥加桂圆肉。头昏多汗症,粥里加薏仁。润肺又止咳,粥里加百合。消暑解热毒,常饮绿豆粥。乌发又补肾,粥加核桃仁。若要降血压,煮粥加荷叶。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梦多又健忘,粥里加蛋黄。这个顺口溜编得挺好啊,容易记忆,又把常用的一些食用级的中草药的药性和人的身体偏向结合了起来,以食补身,以食纠偏,对保健有很好的用途。这个顺口溜的广受欢迎也说明,中国人从实践中认识和了解了中医药,对中医保健还是情有独钟的。

    奶奶说,重视实践的中国人,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酒可泡出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且每天少量饮服补酒,可以对身体保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其实也是古代中国中老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说过,智慧的中国先人们将保健融入了日常生活之中,这是一种大智慧。古人喜喝酒,多是喝度数并不高的保健酒、药酒,喝黄酒,喝低度数的米酒,葡萄酒,果酒,因为喝这些发酵酿造的食用酒,可以向人体大量补充活性生物酶,平衡人体各种微量元素,中医叫活经通络,其实就是保护心脑血管,保护人体微循环,特别是保护人体内的毛细血管,这个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补酒可以驱寒冷,抗风湿,益气血,助眠安神,镇定神经,加强人的代谢功能,人一老,代谢就最容易出问题,该吸收的吸收不了,该排掉的排不了,为什么中医生看病总喜欢观察和询问病人的大小二便的情况?其实就是了解人的代谢是否正常。代谢一紊乱,就会得糖尿病,得痛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酒为什么越陈越香,就是因为酒窖藏后,里面的活性成分就更多了,这个香味就是这些个固态活性成分散发出来的。

   我们推荐中药补酒,推荐人到中年以后,每天喝点儿中药补酒,低度补酒,这是因为酒可行血化瘀啊,血活则神足,气足则力大,力气力气,气是人体的活力的象征。这个不单是古代的长寿的老者们的经验和长寿秘诀,更被现代医学研究所证实。我曾经向不少的老干部推荐过药酒方,有人信了,就天天喝,月月喝,年年喝,坚持下来了,成了生活习惯了,这个就非常厉害了,刚喝的几个月没有什么感觉,但接下来的区别就有了,同样年龄的人感冒了,饮补酒的人没有感冒,别人牙掉了,饮补酒的人的牙依然如故,没掉,别人的耳朵背了,听不见,饮补酒的人的耳朵还是一样地好使,这不就是感觉和区别吗?你还要什么感觉呢?中国的补酒方很多,也很好。象抗衰老的首乌益寿酒、枸杞子酒、丹参酒、玉屏风酒、养血安神酒都很好。

    首乌益寿酒功效为填精益肾,补气养血,适合须发早白,腰痛腰酸、腿软无力等症状者使用,久服无不良反应,有大益而无害。当然,对于酒精过敏者不要服用。这个药酒的配方是:何首乌、黑芝麻、黄精、当归、枸杞子、杭白芍、黄芪各10克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煎出药液,准备25度粮食白酒或是酿造黄酒500毫升。待药液浓稠后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兑入低度酒中即成。按此比例放大,多配制一些,装入有盖的瓷瓶中密封起来,每日服用2次,每次服用2050毫升。

    丹参酒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强心的功效,适合患有冠状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所导致的体虚人群服用。凡心脑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肌无力、心肌供血不足的病人长期坚持服用,必获良效。其配方是:丹参、赤芍、党参各10克,檀香、木香、砂仁各5克,25度左右的低度粮食酿造酒或酿造黄酒500毫升。先将以上各药研为粗末,以纱布袋装好后浸泡于酒中半月以上,澄清去渣,也可按此比例多配一些,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20毫升。

    养血安神酒的功效是养心安神,补血滋阴,适合长期失眠,入睡困难、醒得早、易惊恐、多梦、体弱、记忆力差、神疲乏力等病症的人服用。其配方是:北五味子、夜交滕、杭白菊、秫米、桑葚、琥珀粉各5克,茯神、炒枣仁各10克。先将茯神、夜交滕、杭白菊研成细末,与炒枣仁、北五味子、秫米、琥珀粉、桑葚低度酒一起密封于瓷瓶中浸泡半个月以上,澄清去渣后即成。每晚服用一次,每次3050毫升。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三)

扁平尤很烦人外用中药一扫尽

补气固表防感冒  延龄益寿抗衰

   奶奶说,中国人防感冒的经典方就是扶正固表的玉屏风散,方子很简单,就是三味药一比二比三的比例配好,坚持服用一段时间,人的抵抗力就增强了。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减裁化就又配出了很多补气固本的酒方来。这些酒方最适合需要增强抵抗力的中老年人。这个就是玉屏风补酒了:黄芪、白术各15克、防风、柴胡各10克,25度以下白酒或黄酒一斤,将药物研成细末,包入纱布袋中,放入酒中密封浸泡半月以上,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1530毫升。对于易感冒的人特别是易感冒的中老年人,体弱畏风者,经常喝喝,多有益处。

   大家都知道枸杞是个好东西,到底好在哪里?研究发现,枸杞有补肾益精、安神滋阴的功效,以此物泡出来的酒也就有补益作用了。现在已经有枸杞酒销售,若是想自己制作,也简单,枸杞子60克泡一斤白酒,密封半月就成了。每次服用30毫升,每天2次,坚持喝一段时间,水肿胀满、腰背酸痛等肾亏之人,将会得到改善枸杞酒还可以治疗怕冷畏寒症,怕冷畏寒症多是由肾阳亏虚引起,服用枸杞酒一个月后,身体开始温暖,几个月后,身体一般不再那么怕冷了。枸杞泡蜂蜜还有安神助眠功效,失眠的朋友可以一试。

   若是冠心病人,服用生脉酒就最好了。党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龙眼肉20克,低度白酒一斤。先将药物煎出浓汁,兑入酒中即成。每日3次,每次15毫升。气短口渴多汗者服用,会有良效。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中药五味子可调节人大脑皮层的功能,是一种健脑益寿的佳品,对于神经衰弱者具有补益作用。将五味子与蜂蜜一起制成五味子膏,可补肾健脑,滋阴益气、养心安神,养五脏、壮筋骨、强身体。选优质北五味(南五味效果大打折扣)子240克、蜂蜜适量。将五味子洗净后,用清水浸泡12小时,入锅熬至烂熟,去渣取汁,将此汁与蜂蜜一起熬煮呈膏状就是成了。每日服用12次,用白开水冲服1汤匙。据记载此方是用来给慈禧补益身体和调摄心神的。

   昨天苏州的一个孩子的妈妈高兴地给我打电话,说他16岁儿子脸上的扁平尤全部脱落了,且皮肤恢复如初,我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说明奶奶当年的研究成果可以造福社会,也让我为奶奶自豪。还是7月初的时候,一个姓陆的女士询问如何治疗扁平尤,我给她提供了研究所杨教授的电话,她就买了一百多元的中药外擦剂,没有想到还真地把她儿子脸上得了三年多的扁平尤给治好了。陆女士让我把我的地址和电话给她,她想给我寄些小礼品表达感谢。我说,这个就不必了,你儿子的病好了就是最好的礼物。顺便做了点儿帮助,怎么能够还要你如此大张旗鼓地感谢呢?何况当初你邮购那个外用药时还花过钱呢。说起这个扁平尤,跟白癜风一样讨厌的,这个扁平尤喜欢长在人的脸上,且很多,一片一片的,一般的药膏没有什么效果。但奶奶当初进行皮肤病研究时开发的外擦的中药却疗效独特,半个月到三十天,基本上是药到病除,治一个好一个。这个外用药唯一的缺点是,抺一段时间后,在扁平尤脱落前,会有一个痒的过程,但这是见效的反应,只要坚持抺,二十多天后就会开始脱落。只是因为奶奶原来所在单位对此方拥有知识产权,所以无法公布。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四)

多吃肥甘厚腻困脾伤胃,喜热不喜凉是阳气不足

   有网友说自己经常睡眠质量不好,睡不够,老是无精打采的、浑身发沉,一到阴天下雨就更想睡觉,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具体的疾病,问这是为什么?奶奶说,这是由体内的痰湿所引起,这些人往往鼻子、额头等处都是油油的,特别是鼻子两侧,一摸一手油。

   为什么会这样呢?奶奶说,很多人喜欢吃辛辣的、味道重的、甜的食物,中医将这类食物归于肥甘厚腻。中医认为,由于这类食物又黏又腻,常吃这类食物,就会困住脾胃,当脾胃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东西都转化为人体能够利用的营养成分的时候,那些没有被转化的东西,就变成了痰湿,很多糖尿病人发病前,都有类似的经历,就是发困乏力瞌睡睡不好。

   奶奶说,中医认为这些东西一旦困住了脾胃,短时间内会迅速变胖,乏困,懒言,长时间若还是得不到纠正,就会生出很多的病来,糖尿病、风湿骨痛,心脑血管堵塞,慢性病就会接踵而来。人的脾胃被困住了,就会出现浑身发沉、倦怠无力,爱睡觉的症状。西医也认为这种情况是不好的,会导致代谢紊乱,如果得了代谢综合症,那就是糖尿病了。

   奶奶说,发胖常是脾胃被困的直接反应,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肥胖症者都是痰湿的原因引起。实际上由痰湿引起的肥胖很好识别,他们不仅痰多怕热喜出虚汗,还有大腹便便、脂肪松软、腹胀胸闷、口腻口干、易累易热等特点,除了这些症状处,还有面色淡黄而暗,眼泡微浮,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或口甜,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浑等。这种所谓的亚健康若是任其发展,最容易出现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还会出现高尿酸血症、痛风等,所以对此要予以高度重视,早些控制,这就叫防病于未然,治病于萌芽状态。这也是中医的一种治病境界,是西医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此时西医的仪器是检查不出任何毛病来的,它只能判断身体健康,现在又搞了一个新概念叫亚健康,就是身体处在健康与生病之间这么一种状况,这倒是有些形象。所以我说,很多的慢性病都是吃出来的,睡出来的,懒出来的。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三招儿:一是改变生活方式,由吃肥腻的东西改为清淡一些的,由不动到运动起来,由每次撑得饱饱的,到只吃七分饱,给脾胃调整消化排毒的机会,这是根本。二是吃些大山楂丸增强脾胃功能,多喝些助消化的中草药茶。三是每天按压35分钟的丰隆穴,把体内的浊湿像打雷下雨一样地排出去。

 

   有网友问:自己喜热怕冷、而且对夫妻生活非常冷淡,这是为什么?奶奶说,中医认为凡是阳气不足者会有此反应,阳气不足的人喜热怕冷,对夫妻生活冷淡无趣。

   阳虚体质所表现的寒,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卫阳不足怕冷,怕风,四肢怕冷,甚至腰背常感凉飕飕地。二是中焦虚寒,只要一吃凉东西就胃痛腹泻,胃部老是怕冷,不能吸冷气,不能吃水果,一吃就会拉肚子,很麻烦。三是下焦虚寒小肚子怕受凉,一受凉就痛,女性常会痛经。更有甚者,屁股怕冷,腰怕冷,夏天都不能坐在石头上,走到哪儿都得带着个棉垫子。阳气不足的人喜欢过夏天,不喜过冬天,大便常稀,小便多且清长。阳气不足的人,冬天可多吃些羊肉、狗肉温暖身体,但不宜吃太多的辣椒,吃多了反倒会上火,引起各种疑难病症,很难调治。阳气虚的人也可适当服用一些调补阳气虚的中药方,当然,服用什么样的补阳方,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定,可以到当地找些有经验的中医师开方抓药。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五)

看云识天气,闻味断身体

口腔异味与身体身体健康的关系

   有不少网友在询问奶奶有什么好办法消除口臭,奶奶说,口气的味道往往反应了一个人的身体状况,根据口气的味道,可以判断出一些身体疾病,应该引起注意。

   奶奶说,凡是患有口腔疾病的人,大多会口臭,还有鼻炎患者也会在呼气的时候呼出难闻的气味儿。象牙周病、龋齿、口腔溃疡的人,常会口臭。此外,鼻咽部和鼻腔内有炎性病灶或浓性分泌物时,也会引起口臭,口臭还与消化机能失调有关,这是因为肠胃功能紊乱或消化不良,可使人的唾液成分发生变化,有利于腐败类细菌的繁殖与活动,从而导致口臭发生。所以,根本的治疗是消除口臭发生的病源。但如果想短时间清除,也可采用下面这些小方法。一是内服保和丸,中药店就有售。二是单用夏枯草煎水喝,一般症状可以短期内消失。

   奶奶说,有些人还会感到口辣,为什么会口辣?这是因为肝火偏旺,肾虚痰热,肺热或是胃火所致。口辣在大叶肺炎、支气管炎、脓疡、高血压、更年期综合症和长期低热患者中常见。如何治口辣?可用泻白散泻肺清热,也可取鲜地骨皮煎汤代茶饮服。

   大家可能不知道,还有人会口酸,口酸常是肝胆之热乘脾所致,肝热则口酸。口酸反映了脾胃气弱,往往见于胃炎和消化道溃疡,有些胃肠道异常的胃酸分泌过多,也往往有口酸的感觉。从口酸者唾液中可测得乳酸、鳞酸酶、碳酸酶、碳酸肝酶含量均偏高,PH偏于酸性。如何消除口酸呀?可取吴茱萸1克,黄莲6克,加水300克,煎至200克内服。

   再就是口苦,这个出现的人群比较多。口腔出现苦味,多属肝胆热症和肠胃热症,此症多与肝胆汁排泄失调有关,多见于各种炎症的发作期,出现口苦,若是伴有头痛、眩晕、目赤、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可用龙胆泻肝丸,这是一种老药,可清泻肝胆郁热,清热去火后口苦自消。

   最后说说口甜。这个口甜与消化功能紊乱有关,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会导致各种酶的分泌异常,唾液中淀粉的含量增多,舌部味蕾受刺激而产生甜感。一般认为,此症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消除口甜可取芡实、茯苓、扁豆、厚朴花、陈皮、栀子、黄连、藿香各15克,水煎内服。所以啊,中医生看病也是有根据的,这些都是前人治病诊断经验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视别很多疾病的发生,提前做好预防,让身体在亚健康时就回到健康的水平,这个就靠调养了,所以我们曾家的调养堂算是把握了治病先防,治病先调养,不让疾病发生的原则。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六)

薏米红豆煮成粥,胜过天天吃牛肉

一杯四物泡成茶  健康伴你走天涯 

   说到中医的进补,许多人都来了精神,如何简单进补?这倒还真有不小的学问。前面介绍了一些补酒和补膏之后,很多人非常感兴趣,纷纷询问有什么好的补茶和好的补粥,因为这两样搞起来可能更方便。那好,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粥一茶,满足大家的心愿。

   我记得在前面已经为大家介绍过,我家冬天老人喜喝姜枣茶,今天也顺便提醒一下,冬天也快到了,若是怕冷的博友也可以准备一些材料,冬天可以经常喝一喝姜枣茶暖身驱寒,这样不但会少患感冒和冬季病,还会活血通经,温暖内脏。

   奶奶说,薏米是个好东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知道了,但红豆也是一个好东西,可能就知道的人反而不多了,因为红豆太平常啊。我们先说薏米,中药里称薏米仁或是薏仁或是苡米仁,反正都是它了。这个东西的主要作用是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很多女人用此作为美容保健品,就是因为它的这些个作用,对皮肤有好处。红豆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益胃之功效,红色入心,因此它还有补心的作用。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你瞧那街上的大肚子,那些胖得走不动路的人,都是水湿太重。现代人保健,最好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这些就非薏米配红豆莫属了。

    奶奶说,在中医看来,肥胖也好,水肿也好,都意味着体内有湿,水液不能随气血而流动,滞留在人体细胞之间,成为人体内的垃圾,使人体迅速膨胀起来,外表看起来就是发胖了,你看为什么很多人只胖肚子和腰?就是体内垃圾太多。一般人到了二十五岁以后,都有,只不过是程度有深有浅而已。祛湿性极强的药物或食物能祛除这些滞留在人体内的水液垃圾,也能消肿。所以,治疗水肿必用红豆。

    实践中发现,薏米红豆粥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还不伤身体,尤其是对于中老年肥胖者,效果尤其好。平日用脑较多,思虑过度,劳心伤神者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于心悸贪睡,或感觉头重象被什么裹住了似地,心中空虚。这都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典型表现,此时可在薏米红豆粥里再加进一些桂圆同煮。

    这个粥年轻人能不能吃呢?能。若是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或是痘痘,说明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是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若是着凉感冒,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粥中加几片生姜。网上传的早晨含生姜片可以美容,就是体寒者效果最好,若是脸上本来就有痘痘的,心火太甚的,可能不会有什么好效果,因为生姜性温,能温中祛寒,健脾和胃。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黑色入肾,是补肾的佳品。若是咳嗽者,也在粥中加削掉皮的梨块儿,可润肺化痰,止渴消咳。薏米红豆粥中还可以加南瓜、山药什么的,都很好。至于说到分量,倒是没有严格规定,每次一个人的量两样各一小把就行了。

   四物茶中的四物是指黄芪15克,西洋参5克,枸杞子8克,黄精10克。这个四物茶长期坚持喝,是补气养血的。气血调和百病不生,说的就是气血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气与血关键在个字,只要气血和顺,就会身体好皮肤也好。把这四物放入杯中,冲入开水,盖上盖子,闷它个510分钟,就可以喝了,一天一杯,水没有了可经常继续补充,到最后可以把药材也吃掉。别小看这个四物茶,它可是养出过上百位高龄老人,这些坚持服用此茶的老人,到九十多了还依然强健呢,这就是生命的高质量啊。光活着不行,还得健康地高质量地活着才最重要。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七)

看拔罐后的颜色可知身体状况

冷水洗脸热水泡脚,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

    在民间的谚语中,常包含着各种生活经验和民间智慧,象冷水洗脸、热水泡脚,象头对风,暖烘烘,脚对风,请郎中,说得都非常有道理。头部不是特别怕冷,而且头部若是太热,也极易生病,但脚部却需要搞好保暖,年轻人火气大,周身血液循环顺畅,对于疾病的抵抗力就强,年轻人的脚常感觉象发烧一样,这也是身体气血旺盛的一个表现。但人一上了年纪,腿脚最怕冷,需要经常动一动来活动血脉,促进血液的循环运行。所以,保健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搞好脚部保暖和保持头部清醒都同样地重要。

    冬天到了,泡脚保健的人也开始多起来,其实泡脚保健,一年四季皆可,不一定非得冬天。寒从脚起是有道理的,由于脚接触地面,离心脏最远,热量到达较慢,是阴气聚集之处,最易受到寒邪侵袭,你看大多数老人腿脚容易疼痛,其实大多数是跟寒冷有关,所以注重脚部保暖至关重要。但无论什么时候泡脚,都得注意方法和时间,再好的东西,只要走了极端,它就会有害无益。泡脚时间每次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泡到周身温暖或是有微微的出汗的感觉,就可以停了。泡得时间过久,反倒有害无益。对于那些泡脚会发生头晕的人,最好是不要再泡了。因为这些人泡脚时,可能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对于头部的保健,也有一些比较好的方法,奶奶说,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可刺激头部血管及神经,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保健作用。倘若头部温度太高,不但对健康不利,甚至可导致疾病。虽然现在天气渐冷,但对脑力劳动者来说,工作久了仍易出现烦躁、头晕脑胀、思维困顿的情况,些时如果用冷毛巾敷头面,或用冷水洗洗脸,能使迅速清醒,胸中烦闷也消散一尽。坚持经常用冷毛巾敷头面,每天数次,每次35分钟,一方面能提高思维敏捷度,另一方面琮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防止感冒。

   冬天到了,很多的人会浑身疼痛,觉得身上不舒服,这是气滞血瘀的表现了,这时拔罐挺起作用,一拔完,全身立马象松了绑似地舒畅,但没有多少人知道拔罐还能断病。许多有经验的中医生,会根据拔罐后的表现和颜色来识别人体疾病情况或是身体状况。

   若罐印紫黑且暗,说明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病人就会有此罐印。若是罐印数日不退,则表明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如走罐之后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表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该对症进行调理,以驱寒去邪,否则会引出更严重的疾病。若是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时,提示为气滞血瘀。若是淡紫发青,且伴有斑块,一般是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出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为气虚血淤,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若罐印呈鲜红散点儿,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如出现在某穴及附近集中,则预示着该穴所对应的脏腑存在病邪。缺钱灰白,触之不温的,多为虚寒和湿邪。罐印出现水泡的,往往是体内湿气太盛,如果水泡内有血水,则是热湿毒的反映。拔出深红、紫黑或丹痧,触之微痛且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症,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瘀血症,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症,吸拔罐后没有罐印或是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的,则多提示病邪尚轻。当然,取穴若是不准,也会发生类似情况,必须多拔几次才可以得以最后确定。

老中医奶奶的故事(七十八)

网友实践证明简单方法治大病

贫血、中耳炎和除黑眼圈经验方

  

    网友凡凡今天在我的《老中医奶奶的故事》的序我对中医的认识来自家庭和实践一文下评论中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