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堆-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
个人日记
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少年的时候(当然我现在变了青年)决心到隔壁镇沙堆看看风景如何,途中就遇到了这座公路旁的抗战纪念碑,这座有着近七十年历史的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里面到底有什么可歌可泣故事?70年前正是抗战如火如荼的时代,全民族和日本鬼子血战到底,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必须搞清楚里面的缘由,并告知世人今天的和平是烈士们流血牺牲换来的,如果你抱怨今天的生活请你回到70多年前那个用我父亲说的话沦为奴隶的时代(新会已彻底被日本占领,今天会城景堂图书馆当年是日本侵略军的司令部,古井和沙堆也被占领司令部位于今天古井镇古泗村汤氏兄弟的两座西式风格的大洋楼)。其实古井也有类似的纪念碑的,不过改朝换代,很多国民党抗战纪念碑都被拆除,实在令人感慨不已,而这种情况在全国不断上演,可能世界也只有中国是这样对待对国家民族做出伟大牺牲的人,其实历史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史镜可以知兴替,如果没有人愿意为国家牺牲,国家就离完蛋不远了。好在最危险时刻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国家民族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这些人力挽狂澜,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这些就是我们的英雄,英雄就应该有英雄的待遇,我要求政府把这个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重建一次并举行相关仪式以视人民对英雄们的尊敬和缅怀。
1940年2月17日,农历新年的早晨,时任江门日寇警备司令的泷本,首先派汽艇从睦洲龙泉窥犯古井镇背坑;年初六凌晨,再调200多名日本鬼子和伪华南军挺进总队1000多人,分兵进犯沙堆网山、鹅溪等地,同时派人从中山县三灶岛(现属珠海市)沿虎跳门水道登陆大环。义军与之血战多日,后因兵力悬殊,星夜南退官冲,撤往崖西。抗日期间,沙堆兵力约400人,多次痛击日寇,并瓦解伪华南军1000多人,智擒伪司令方正华,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电船等,战果轰动四邑。近日,记者走访了当年的伪军华南司令部、抗战殉难烈士纪念亭和鹅山等地。
那伏
智夺伪军华南司令部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沙堆镇那伏村。耸立的牌楼、美丽的公园与村口的百年老树相互映衬,呈现出一派祥和与宁静的气氛,谁会想到70年前的这里曾经遍地瓦砾、烽火不断,到处是撕心裂肺的呼叫?
伪军华南司令部是一栋面积颇大、建筑风格带点洋味的房子,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村民旺伯在这里显得尤为激动,他告诉记者,当年的日本鬼子就是从这楼房里发号司令,他曾亲眼看见被召集到伪司令部不远的空地处“开会”的同胞们被杀害的场景。随后,当年的战地记者、《独联侨刊》主编林达天和旺伯对记者说起了那一段瓦解伪华南军,智擒伪司令的历史。
1940年,日寇把伪军总队扩编为伪华南挺进军,扶植总队长方正华升任司令,选沙堆中心、四面有山的那伏设立伪司令部,派日军中尉村上任指导官。方正华看到俘虏来的那伏村人高勤年轻魁梧,便劝其投降,要委任他为第一联队长,高勤答应了。1940年3月28日,义军副大队长钟炎如率义军300多人登陆沙堆,通过特殊关系的安排见到高勤;几天后,时任新会县县长的林仲棻也从天亭来到梅阁审察敌情,悄悄地和高勤见面。高勤决定要为国家、民族而战。
1940年6月5日凌晨5时,一路义军攻入那伏,在村上的指挥所毫无所获,便急撤出;另一路直捣天心里的义军与高勤取得联系,抢占申明亭山,把伪司令部重重包围。方正华被枪声惊醒,急忙从二楼的窗口向外探望,大声问高勤:“外面枪响,发生什么事了?”高勤屏住气答:“没事,误会,响几声枪,你下来吧!”方正华刚下楼,高勤便带领子弟兵一涌而上,用枪指着他。义军不损一兵一卒,就夺下了伪军华南司令部。
村上到了哪里呢?原来他恰巧去了泗冲,第二日听到枪声,电话又不通,知道军情有变,准备率兵返回那伏,却遇到义军伏击,后来夺船逃返江门。
独联
日寇炸毁300余间房
日寇惨败后恼羞成怒,于1940年6月上旬出动大队飞机,狂轰滥炸沙堆、泗冲、独洲等地。林达天当时跟随义军从沙堆出发采访,见证了日军罪行。
林达天说,义军途中经过狐狸坳时,目睹6架敌机来势汹汹,只好隐蔽在路旁的小树下,侧身仰望,可以看到机上日寇的影子。敌机陆续向着沙堆独联飞去,见人就开枪,见房屋就投弹,漫无目标地狂轰滥炸了一小时之久,才飞去别村,继续实施暴行。
事后林达天回到独联村,听到幸存的人哭诉当时乡民狂奔,鸡飞犬走,血肉横飞的情景。他看到,村中心的长美里、东和里中弹最多,山顶里亦中弹不少,从第六巷至第十四巷,弹痕累累,瓦砾遍地,弹药味呛人,死难者的鲜血染红了村庄,令人惨不忍睹。林达天的故居在双开巷尾,也被炸塌了两间厨房和走廊。据统计,仅独联村就有300余间房屋全被炸倒或局部被炸毁。
腊石
37名烈士殉难
随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昔日战场腊石山咀的“抗战殉难烈士纪念亭”。纪念亭就在公路边,亭呈长方形,砖石结构,“抗战殉难烈士纪念碑”几个字是由当年的新会县县长李洛慈所题。两边有一幅对联:“碧血洒鹅峰/遗迹千秋青史在,英魂依腊石/长存一片赤心昭”。亭内有烈士纪念碑,碑上刻着中尉队长黄荣贵、少尉队长陈利等37名烈士的名字。
林达天和旺伯抚摸着烈士纪念碑,讲述了那一段激烈的腊石抗日阻击战。1941年5月31日,日寇从江门调集日伪军千余人,再犯沙堆。凌晨前,一路日寇乘橡皮艇沿横坑海大环沙旧道登陆,驻大环村的高勤大队所属第一中队一小队进行迎击。敌人兵力太强大,我军无险可守,队长黄荣贵率队向西撤退,迅速抢占鹅山下的腊石山咀高地,对敌还击,当场击毙数人。这时,日寇后续部队窜入大环村内抢掠,向西增援夹攻腊石山咀,架起迫击炮轰击我方阵地,并用机枪密集扫射。
当时的战况非常激烈,但我守军沉着应战,敌人未能取得进展。突然,山后的鹅山高地响起密集的枪声,原来,敌人分出兵力沿田基窜入大湾村,绕过村后的荔枝林到达鹅山,占领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地向我阵地猛攻。我军腹背受敌,经过殊死抵抗,终因众寡悬殊而无法突围,除一名战士受伤被俘外(后无音讯),全队37人壮烈牺牲,那伏失守,沙堆第二次沦陷,直至抗战胜利,日本投降。
腊石一战虽败,但战士们为国家壮烈捐躯的事迹教育了后人,1946年,高勤发起建造了“抗战殉难烈士纪念亭”。后来,因为遭受风雨侵蚀,纪念亭已日渐荒芜,2003年,在有关部门支持下,村民自发筹资修建了纪念碑。
文章评论
George ZHAO
壮哉我央央大古井公社!愿我银湖水不干,古井人民便永流不止地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