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轻与重

个人日记

              

­­­­­­­­­­图片  

          

   题记:“生活从来都不是诗情画意的,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以率性的准寻和无悔的奋斗铸就自己独特的存在姿态,指引给我们一条前行的路——过去是现在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把握不住现在就容易失去未来……”(——重读米兰·昆德拉)

                

                  (一)                   

    初识米兰·昆德拉,是在一个雨水绵绵的梅雨季节。年少的幼稚懵懂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浮游在成线的雨滴中,袅袅地飘向远方。那个季节,内心的躁动压抑着美丽的梦想;那个季节,青春的孤独搅扰着烦乱的灵魂。只因偶遇,我开始读米兰·昆德拉,开始读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开始读那些毫无头绪的文章。

 

    那时,我并不喜欢他的文字。那些交织在一起的思绪仿佛一团难以捋清的乱麻,一点点地缠绕着我的思维,而她却在不知不觉中,早已溜走。那些文字,也随着滴滴答答的雨声落下,摔得粉身碎骨,无影无踪。只留下我孤身一人,面对着一场无始无终的闹剧,一点点,随之,化为虚有……

 

    直到无意间,我闯入了布拉格——那座充满着诱惑的古老城堡……

 

                                            (二)

   倘使每个地方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色彩,那么,布拉格的色彩,便是纯净的白色。

 

   无法想象布拉格是怎样悄无声息地走完这漫长的几百年的 。她的文化在伏尔塔瓦河中安静地流淌着,横亘百年,却创造出了纯净天空下最美的布拉格艺术—— 一份牛奶与咖啡的情调,一种优雅与神秘的汇聚。每当夕阳西下的时候,温暖变成了布拉格最令人心动的色彩。橘黄色的落日余晖给一切都洒上了一丝怀旧的情感。布拉格广场上,人们默默注视,浅浅微笑,影子拉得好长好长……

 

   一年一年,伏尔塔瓦河依旧默默地流淌着,忠实地守护着这里的天空与白云。直到1968年……

   

                                             (三)

    随着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的发生,一切都奇迹般地改变了。伏尔塔瓦河不再那么清澈,人们不再那么安静,布拉格的那份与世隔绝的恬淡,于瞬间化为乌有。于是,米兰·昆德拉移居法国,开始了流浪作家的生活。

  

    流浪伊始,他依旧用捷克文写作,用最熟悉的语言表现最熟悉的事物。

 

    渐渐地,米兰·昆德拉发现,巴黎并非布拉格。这里悠久的历史文化熏染出一种优雅而浮华的醉人气息,在充满诱惑的香水背后,掩藏着对沉重负担的逃避与躲闪。它像是萨宾娜创作的一幅幅沉重的油画,表面是清晰明了的谎言,背后却是晦涩难懂的真相。

 

    他开始思考“轻”与“重”的问题——于是有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轻与重,两个世界的对立。可是在他们之间,却又存在着某种无法言辩的关系,就像起点和终点一样。自从我们出生,我们就注定徘徊在这两个对立而又对等的世界里,犹豫不决,茫然不知所措。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就像我们无法掌握曾经的存在。或许,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现在,倾听生命的舞步。

 

                                              (四)

     今年这个暑假,我爱上了重读。再次走近了米兰·昆德拉,慢慢开始理解了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与一团乱麻的思想。《不能承受生命之轻》最后几页题为《卡列宁的微笑》的文字,我读后感觉特别地美,感受到了特有的宁静、安详与幸福。米兰·昆德拉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去书写整个世界的。在他的笔下,最沉重的负担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在这个由赤裸裸的人所组成的世界里,或许其意义就在于自身的存在。一切不幸终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宣告终结。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使我们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存在下去。无论这个世界是轻,还是重。

 

    的确,重与轻是一个异常模糊的问题。可是,我们要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不是吗?这个世界中,存在太多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事情。而对于这些,勇敢地去选择便显得至关重要。勇敢不是盲目地表现自己,而是真正地用心想过以后,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选择。“轻者为正,重者为负。”到底是对还是错?这是一个问题。重与轻的对立是神秘且模糊的。

 

      带着一颗真诚的心,重读米兰·昆德拉。面对着一场生命的盛会,我静静地微笑,仿佛游历了1929年的布拉格。我眺望着远方,行走在对未知生命的探索中……


图片

文章评论

紫玉莲心

[ft=,2,]呵呵 说点什么嘞 把握好今天就是最大的幸福[em]e160[/em][/ft]

金爵(陈生)

[ft=,2,]点解用"量子"这题目呢?量子是指量子力学里那些细微的粒子吗?[/ft]

闲庭信步

[ft=,4,宋体]在这个由赤裸裸的人所组成的世界里,或许其意义就在于自身的存在。一切不幸终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宣告终结。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使我们坚信人类一定会生存下去,世界一定会存在下去。无论这个世界是轻,还是重。[em]e160[/em][/ft]

闲庭信步

[ft=,4,宋体]轻与重,两个世界的对立。或许,那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倾听生命的舞步。[em]e179[/em][/ft]

老宗

欣赏,拜读您的佳作。

墨轩

[ft=,2,]没有抢上叶子的黄金宝座,惭愧啊。[/ft]

灰色的风度

[ft=,4,楷体_gb2312] 拜读您的大作了![em]e183[/em][em]e179[/em]我个人认为---像我这般才浅识短之人,初识“量子”会碰到概念性的障碍。说到“轻与重”也让我想到了“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是一本我读过一遍根本看不懂的作品,并不是说看不懂就是深奥,而是它所探讨的话题总是那么让人困惑,我至今仍不明白,作者在开篇的第一句话就是关于尼采“永恒轮回”的探讨是为了引出什么,作者所说的生命之轻和生命之重又具体指的是什么,文中后半部分经常提到的那句“非这样不可”所蕴含的是什么道理,作者对于“媚俗”和“粪便”之间关系的探讨,作品的结尾处为什么非要写上一章“卡列宁的微笑”,问题总是那么多,或许当你刚刚觉得你正要觉悟,找到答案的时候,他又提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另一个解释,像是学数学,一环扣一环地慢慢迂回,最终把你拖进挣脱不了的轮回的恶性循环中。 特蕾莎和托马斯都是真正幸福的吧!他们深爱着彼此,特蕾莎为托马斯付出了无数的心碎,托马斯呢,同样为特蕾莎牺牲了自己的挚爱的工作和名誉。他们最终回到了属于他们的根本——乡村。那里宁静,没有喧嚣,没有吵闹,只有一片安详,似乎昆德拉只是想告诉我们,人的根在哪里,人,应该以怎样的状态生存,正因为如此,萨瓦娜可能才是本书中最不幸的人物,因为,作者安排让她漂泊,让她流浪,让她不想回到那片肥沃的故土,最终只能一直走着,走着。 同样的生命,特蕾莎与托马斯的是重的,萨瓦那的是轻的,可这点只是作品想告诉我们的关于轻与重的一个解释而已,还有那许许多多我尚未发现的深度,在等待着我。[/ft] [ft=,4,楷体_gb2312] 浅淡之言让您见笑了、、、、、、 [/ft]

上官楠楠

[ft=#999900,5,楷体_gb2312][B][/B][/ft] [ft=#999900,5,楷体_gb2312][B][/B][/ft] [ft=#999900,5,楷体_gb2312][B] 轻者,重也;重者,轻也,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轻重自然不同。或许你认为最重的,偏偏就是最轻的;而最轻的,或许就是最重的。其实,不可思议。这些都是相对论,哲理中的辨证观。就如同观察宇宙中的恒星,看其小,但比太阳还大。呵呵,看着你很年轻,其实你很伟大。[/B][/ft]

墨轩

轻与重是一种模糊的而对立的关系,他存在的意义是因世人的重视度而举足轻重的。 量偏重何方?取决于价值,于偏重点有关。

詩乐

[ft=#990000,6,楷体_gb2312]“天道恢宏,物各其迹;宇宙列张,阴阳交徙。”[/ft]

周工

[em]e179[/em][em]e163[/em][em]e160[/em]

小兔

[ft=,2,]轻与重、白与黑、善与恶、美与丑、男与女、生与死......乃生命、自然所赋予,珍惜今天,把握明天[/ft]

感恩时分

[ft=,2,]“轻与重”,生命没有轻重,生活也没有轻重。茫茫人海,苦乐自知。生活不能没有花花绿绿的梦,但最终需要收起翅膀,以一颗平常心去贴近生活,命运也许剥夺了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活得伟大的权力。……在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蝴蝶飞过。——我喜欢你的文字[/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