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评论三十九
个人日记
古建筑的保护,有两种趋向:一是保持古建筑的原汁原味,一切修旧如旧;二是在保持古建筑结构的前题下,装修时适当注入新的现代元素,成为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显然朔门街走的是第二条路。
个人以为,对于明清时的古建筑,以原汁原味,修旧如旧为好;对于民国民居,在修旧如旧、保持原结构的前题下,适当注入现代元素,以便开发旅游。(墨览回复:不管如何,古老的事物。保持原汁最好。)
当然,所有古建筑都保持其原有特质是最好的了。但是,也应该看到,这些民居缺少现代生活设施,比如卫生间,让原住民继续居住显得不公正。如果政府只是搬迁原住民而不开发利用的话,财力上又不允许。还有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木结构的,缺乏现代消防设施,继续用于民居,造成的火灾隐患可能是毁灭性的。因此,个人以为,对于这部分建筑,政府统一搬迁原住民,在修旧如旧、不破坏房屋结构的前题下,装饰过程适当加入些现代元素,以便用于商业和旅游是可以的。
每个城市,都有其文化传承。建筑是这种传承的物质符号。因此,如何保护城市特有的、经历过上百年历史的建筑就成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课题。试想一下,如果把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深圳东门的骑楼都拆除了,这些城市还有区别吗?建筑的表现形式,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审美趣向、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科技水平、地方材料和习惯传承的影响,所表现的是这诸多因素的综合体。一旦这些传统的建筑消亡了,由于现代建筑的科技共享性、材料流通性、审美单一性,就会出现不同城市的建筑形式上有异而本质的雷同。这种雷同的最大的害处是:让城市失去了地域文化的符号。
人均土地拥有水平是建筑密度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近二百年的人口的急剧膨胀,据有关资料,1800 年世界人口约10亿,现在增长了7倍。现代建筑不得不抛弃过去平房或二三层的模式,而向高层和超高层发展。这也是现代城市的必须,除非人口还回复到二百年之前。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了。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一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就成了城市建设决策者必须面临的选择。我们只能寄希望决策者们具有古建筑保护意识,而较少地破坏性建设。
这些古建筑的消亡是不可再生的。毁去的不是建筑,而是地方文化。
(评不评论并不重要,但如果连读带评只有一两分钟的,那连评带好友一并删除)
文章评论
云中燕
更喜欢原汁原味的古建筑,但是现在很多都或多或少地沾染了商业气息。
云中燕
现代元素的适当加入也是一种需求!
云中燕
我喜欢的西塘。心差点儿遗落在那个地方。 [em]e122[/em]最后咋还有句威胁啊?可是我向来一目十行,打字飞速啊,O(∩_∩)O哈哈~[em]e113[/em]
竹坞
[ft=,4,楷体_gb2312]我居住在一个古镇,喜欢上班漫步,因为每天都可挨着古老的城墙、神秘的小巷路过,明清老宅总给我无限遐想,老爷爷们闲时哼唱的京剧《上山打虎》总让我脚步难移。清晨,新风桥总洋溢在一派祥和的朝霞里。我们这里还有天地会创始人留下的神秘古屋——“船屋”,这里的生态平衡保护的很好,方圆几十公里外,还有猴子呢,目前我们这里正在打造一个新的旅游城市。到时欢迎你们前来做客。(给你看看我们洲湖的船屋,一共108间,我们只能找到107间,还有一间至今还是一个谜)[/ft] [url=http://b103.photo.store.qq.com/psb?/f593f1f3-215f-41ad-af41-4d729bc6d9ba/c55PPbjCHs0DpTCSLgxIy3xJT15FxIbQpvli8fYq8LE!/b/YYSpZz1MGQAAYva3bT2TGQAA][img]http://b103.photo.store.qq.com/psb?/f593f1f3-215f-41ad-af41-4d729bc6d9ba/c55PPbjCHs0DpTCSLgxIy3xJT15FxIbQpvli8fYq8LE!/b/YYSpZz1MGQAAYva3bT2TGQAA&ek=1&kp=1&pt=0&su=021302929&sce=0-12-12&rf=2-9[/img][/url]
麦子
[ft=#9900ff,4,楷体_gb2312][B]我喜欢古建筑,北京的四合院、胡同就很有味道,赞同野渡的观点,“[/B][/ft][ft=,,仿宋_gb2312][ft=#9900ff,4,楷体_gb2312][B]我们只能寄希望决策者们具有古建筑保护意识,而较少地破坏性建设。”问好野渡,祝您初夏愉快![/B][/ft][ft=,5,][em]e160[/em][/ft][/ft]
~秋水无痕~
喜欢那古朴典雅的小镇,从它的建筑中能体会到当时的历史,也许每个胡同里都能有一个故事在说给你听......
吟梦听雪
[B][ft=,4,楷体_gb2312]专业性很强的一篇。古建筑当然是喜欢原汁原味的了。人口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只能是有针对性、选择性的保留一些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建筑吧。[/ft][/B]
~秋水无痕~
[ft=,4,楷体_gb2312]老北京的前门大街,虽然重修时仿古按原貌,但每次去时的感觉总是跟当年的差些,也不知为什么?[/ft]
夏荷
[ft=#cc6600,5,楷体_gb2312][B]从先生的文章中,可以看出您对古建筑、以及如何保护古代建筑,有非常深的研究;所提出的对于明清时期,或明清以前的古建筑,要修旧如旧,是非常有道理的。个人认为,最好能找到一个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又能保持城市原有建筑特色的结合点,让现代建筑能与原有建筑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传承原有的建筑文化特色。设计的现代城市建筑,要既能跟上现代城市需求,又能成为一个有品味的有文化的城市结构,虽化的成本高些,但对今后的城市发展来说,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还可以当成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入投入。[/B][/ft]
吟梦听雪
[ft=,4,楷体_gb2312]奶奶家住在山海关,就在天下第一关的脚下,那时住的是小院,有些古色古香的小城,一条一条的胡同,小时候,经常去城楼上玩,沿着古城墙一直走,想知道,它是否绵延万里,想看看,姜女哭倒的那八百里残垣安在——呵呵!跑题了。(好在大哥没说评论中有跑题者,连评带友一并删除)[/ft][em]e112[/em]
周南
上海石库门差点拆掉,当年为这事争到朱总理那里。
周南
[ft=,4,]官商勾结,什么建筑都敢拆,拆的越多越发财。[/ft]
凌
我们这边最糟糕了。据说连重建的广济桥都不是纯粹的潮式
落梅如初
[ft=,4,楷体_gb2312]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就是不重视历史不重视一个民族的荣辱与辉煌。抹煞祖先留下的痕迹,我们用什么来传承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那。[/ft]
小雨点
[ft=,5,]深圳东门有骑街楼吗早前?我还真没太注意。[/ft] [ft=,5,]说到保护旧居,前一阵北京林徽因和梁思成的旧居被拆除的时候我就想写日记的,他们一生致力于保护旧居古宅,没想到到头来,自己的旧居都没保护住,真不知道是谁的悲哀。[/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