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评论四十八

个人日记

 
 

在古代的中国,中原主要的威胁来自北方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不取决于国力的强弱、文化的先进,而取决于民族的膘壮和马上的功夫。然而汉民族刚好这方面是弱项。因此,在农耕和游牧的交际线上,建立一条永久的防守工事就成了各朝统治者的首选。

 

长城的历史要追溯到周代的烽火台。烽火台是周人传递信息的手段,一站一站的烽火台,白天烧起狼粪,夜晚点起篝火,把北方游牧民族侵略的消息传递给中央政府。著名的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就是发生在西周的历史故事。为博美人一笑,上演狼来了的故事,同时国之利器示人,结果是失去了江山。由此,西周东迁,成了可怜兮兮的小国,而失去了天下共主的状态,春秋战国开始了。

 

中国有两次大规模的修筑长城,一是秦朝,二是明朝。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为了相互防范,同时消除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各自建了本国的长城。到了秦始皇一统中国后,把这些长城连接起来了。这就是秦的万里长城。

 

秦以后,汉武帝派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打败了匈奴,使匈奴一蹶不振,由此得到了北方几百年的安宁。

 

汉以后,中国是在分分合合中渡过的。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所有的统一,都是北方统一南方。三国是晋统一的,南北朝是隋统一的,五代十国是宋统一的。只有一个例外,是南方集团统一了北方,那就是明朝了。

 

朱元璋首先是消灭了南方的小政权,然后一举推翻了元的统治。使得蒙古人回到了草原。这样,明王朝与蒙古统治者就成了世仇。因此,如何抵御来自北方的威胁又成了明必须优先考虑的事。明成祖朱棣是有雄才大略的人,他登基后,把京城从南京迁到北京,目的就是抵御北方的威胁。但成祖之子孙,并非都如乃祖,因此修建长城就成了国家的重要任务。这样,各路总兵分包,陆续修成了长城。这就是我们今天见到的万里长城。


  


图片来源:网络 

  (无须评论) 

 



文章评论

云中燕

这个也熟悉,除了明长城部分,前边和梦涵刚一起学习了!我念书时历史学得不错呢![em]e120[/em]

醉影花痕

中原筑长城以防御,一则拼不过游牧民族的马上功夫,二则国人的儒家思想,主和不主战。纵观中国历史,除了元朝征西扩张领土,基本就是被动防御与抵抗的。

醉影花痕

明自南方统一,应该是元朝对于南方的统治比较薄弱,所以自南向北,逐步收复。其它朝代皆自北向南,因为古代北方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么北方统一南方也是自然的事了。

小溪

万里长城真的很雄伟!赞叹!

灯火阑珊。

以前听历史老师讲课就想睡觉,今天是听野渡老师讲完才想睡觉,学习态度认真了,万里长城永不倒。。。[em]e160[/em]

梦幻霞光

长城无法抵御外力的入侵,bolin 墙无法阻挡文明的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