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的心灵世界

个人日记

 


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层党政干部,我们面对自己的群众,面对自己的团队,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首先一个起点应是叩问自己内心,你真的了解自身的愿望吗?我们每个人从小都会受到一种教育,就是无比辽阔地去发现面对的世界,但少了另外一种发现,就是无比深刻地去发现自己的内心。

 

一、和谐的心灵应该是一切和谐之始

 

大家可能从小都受到一种教育,就是要建立我们的觉悟。觉悟究竟是什么?字头下是一个看见的是一个竖心,一个吾。这两个字最直白的意思就是见我心,就是人有一种能力,看见了的心。我们往往觉得,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从电脑上可以了解天体、物理、生物、化学。但是斯芬克斯之谜究竟怎么解答,仍然是一个亘古难题。最近二三十年,中国的物质财富呈几何速度增长,但人心的困惑却越来越多。

什么是真正的和谐?和谐永远是一种内心愿望驱动下的默契,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心有所向。所以孔夫子的学生曾经去问他,老师,做政治管理要有哪几个必备的前提啊?问政,这应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了,孔子说得很简单,有三样就够了: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就这三条:第一,足兵。要有充分的国家机器,能保卫国泰民安。第二,足食。要有相对丰富的物质条件,让大家衣食无忧。第三,民有信,老百姓内心必须有信仰,能够确立自己的人生,不迷茫。学生还不满足,又苛刻地提出来说,此其三,必去其一,去何?老师想了想说,去兵。那我们宁可不要国家机器了,人总要吃饭吧,人还是要有信仰吧。学生又问,此其二,必去其一,去何?那么老师很认真地告诉他,那就去食吧。也就是说,没有粮食、没有物质的条件也不是最可怕的,所以老师最后说了一句话,叫做“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也就是说,无兵、无食,无是大家受到了人身安全上的一些危险,但是信仰仍然不能丢,如果内心很仓皇的话,那我们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活的就毫无意义。

在今天这个世纪,我们的选择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丰富。丰富的选择意味着什么?对于一个内心有准则的人来讲,富裕的物质和多元的机遇会让他的人生变得更通达、更有效率、更自信、更意气风发。但是一个内心没有准则的人呢?丰富的选择可能会成为一种生命的灾难,这是因为人会不断地陷入迷惑,不断地处于这种多元的可能性的撕扯之下,不知何去何从。不说2500年前了,就说区区的三四十年前,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时候,人生没多少选择,咱们都记得,进厂子拿一个搪瓷的缸子,到他退休的时候,那个缸子里面茶迹斑斑,外面的字都剥落了,但是隐约看到还是那个厂。他一生就在那个厂,无非就是从一个小徒弟熬成了八级工。那时候福利分房,两间小土房,大家一住,其乐融融。等他儿子结婚的时候,拉一道帘,孙子出生、上学还在那两间小房里,没有谁去买别墅,没有谁换几代房子,根本没有商品房的概念。那时候的两口子哪怕从结婚的时候就拌嘴,磕磕绊绊一直到老,也从来不会想到离异。因为一切对大家来讲,选择了就是一生。但在今天,人们不停地跳槽,房子一套又一套地换,车子也在换,包括身边的人,离婚,家庭重组,在我们生活中变得司空见惯。通过这么多的选择,我们是提升了幸福感?还是变得更加仓皇?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先来问自己。当一个人不能回答自己生命中最深刻的愿望,不能了解自己是谁的时候,我们很难去面对我们所管理的团队和整个外在令我们迷惑的世界。

我看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病人,他去看心理医生,跟医生讲,我不怕工作,但是我怕一个人回到家独处。工作的时候我全身心投入,大家都说我是称职的,甚至是优秀的。但一旦回到自己的家,就不知道何去何从。每天陷入迷思之中,寝不能安食不甘味,不知道自己内心里面想做的究竟是什么。所以他说,我就想啊想啊,情绪老是处于低落,长此以往,我怕自己会得忧郁症。你能不能给我一些建议啊?那个医生看了看说,你这个情况确实是挺严重的,再下去就会得抑郁症了。医生说,这样吧,我们城市有一座大剧院,那里有一个著名的喜剧演员,每一天他都会在台上演最好的喜剧,看过他表演的人,都会开怀大笑,忘却得失。你先去看十天半个月的喜剧,回来以后,情绪调整好了,你再找我,我再看看是不是需要给你治病。医生说完了以后,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抬头,等到他抬起头的时候,已经泪流满面。他对那个医生说,我就是那个喜剧演员。

其实这句话,很像是我们每一个人藏在心灵里面的声音。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在投入职业角色的时候,特别是担任着行政职务的管理干部,你可能是优秀的、精彩的、杰出的,起码是称职的。但是当一个人夜深人静,叩问自己内心的时候,我们还有多少惶惑、多少不安?我们的内心有多少迷惘?这些不知所终的东西让我们可以为别人带来欢笑,但是能够拯救自身吗?靠什么来拯救自身?其实文化是这样一种力量,它让我们在失望,甚至绝望的时候,仍然知道文化经典中有理性,有种救赎生命的力量。所以,和谐的心灵应该是一切和谐之始,因为有了她你就能够知道自己内心的愿望是什么。

 

二、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的和谐

 

你了解了内心的愿望,就意味着一定能够实现吗?就意味着这一生能够真正做到完美吗?有人可能会说,我会陷入两难的选择。首先就是我看清了内心的愿望,但是社会不允许,我必须要放弃或者压抑心里真正的方向,而顺从社会外在的标准选择。这是痛苦的。另外一种人说,我看见了心灵,我愿意听从心底的声音,所以我勇敢地按照我的想法,特立独行地生活着,但是我跟社会的准则发生了冲突,为他人所不容,大家总是在指责我,所以我内心仍然不快乐。

究竟是听从内心,还是顺应社会?说到这就要说到圣贤孔夫子。孔夫子是怎么描述人的历程的呢?他说人从年少时学习,然后在一生不同的阶段上要有不同的感悟,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七十岁的这个标准,恰好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第一叫从心所欲,就是真正听从内心的声音,跟从内心的愿望去行动。第二是不逾矩,丝毫不超过社会外在的规矩法则,不伤害他人的利益情感,做到内心和社会真正的和谐。所以,孔夫子把它放在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人近耄耋之年,穿越一生沧桑。所有的彻悟,最后要抵达的愿望,无非是个人心灵世界的和谐与外在社会规矩法度的和谐终于融为一体。

所以说,和谐社会这个命题古已有之,它在我们所有的经典之中。这句话如果转化成庄子的表述就更简单。庄子说,人这一生的境界,简单说就五个字,叫做“外化内不化”。什么叫外化?化就是顺应社会,遵守规矩,应该敬业的时候就在岗位上爱岗敬业;应该坚持自己内心的时候,就要做到内不化,在自己心灵中坚持“我之为我”的方向,用生命去执守一生的梦想。最佳的境界是一方面“外化”到不漏痕迹,能够与一切人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更要做到“内不化”,让自己的心灵坚定、无悔、执著、勇敢,知道“我之为我”的愿望和梦想,这就是外化内不化。

我们最怕什么呢?很多人一辈子做的是内化外不化。所谓“内化”,就是人容易顺应。你想想,每天晚上看电视的时候,铺天盖地的广告,等到你自己去超市买牙膏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想起哪个广告来。人的行为在这样一个繁复的物质时代,内心特别容易受到暗示而顺从。什么是外不化呢?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这个人不好合作。成功的人,千万不要把这两端做反了。孔子提出的标准是“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其实就是外化内不化。“和”就是外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社会。一个团队摆在那儿,大家需要哪个工种干什么事,你一定要恪尽职守,自己去把本分做到,这个是职业化的外在标准。“不同”就是每个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主见,这个世界的精彩应该是由很多的不同最后构筑的和谐。我们小时候物理课做过一个实验,老师给你一张白纸,上面画七等份赤橙黄绿青蓝紫,拿蜡笔涂起来,一看很漂亮。然后在这个纸的最中间戳一个小眼,拿铅笔尖把它顶起来。老师说你搓这个铅笔,看七彩纸转起来是什么颜色?小孩子都认为七彩已经这么漂亮了,转起来肯定像彩虹一样会更漂亮的。但是不然,七彩真正转起来的时候,你看到的是一种空净的白色,它覆盖了所有的色彩。每一个人都有主见,我可以是红色,你可以是蓝色,他可以是橙色,但是赤橙黄绿青蓝紫在一个动起来的格局之中就和谐为一种纯净的颜色。这种纯净就是社会和谐,这就叫和而不同。如果说一开始就同,比如都是白的、什么颜色都没有的话,那么最后你是不会得到一个生动和谐的彩盘的。

所以说,了解外在世界,构筑整个社会的建设,最关键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而内心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君子之德。

 

三、用君子之德提升心灵

 

有人会问,在一个现代化的法制社会中,君子还重要吗?我说很重要。我们社会其实一直有两条线,法制是社会文明的下线,是面对集体的;道德是社会提升的上线,是面对个人的。当我们行为伤害了大多数人利益,已经低到下线之下的时候,法律会出来说话,就是我们说的维护公民的自主权益,维护公民的法律主张。但是每个人可以靠君子之德提升心灵,更上一层去触及自己的幸福感。法律和道德保护的是两个标准,法律保护全社会的安全感,道德提升了全社会的幸福感。有的时候,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雪中送炭,还有锦上添花。锦上添花就是用道德去提升每个人的幸福,去构筑整个社会的幸福。从这点讲,君子之德是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它并不靠一种外在的灌输而靠内心的唤醒,它不以时代的变化和迁徙而淡化,反而在穿越流光,看到一个繁盛的跨世纪的物质文明社会的时候,会在我们的内心更温暖更坚强。

所谓君子之德,就是我们心里面可以秉持的一种人格依靠。那么,何谓君子?君子的道德是什么?孔子的回答又很简单,君子道者三。然后他还很客气,说我无能焉。我做不到。君子只不过有三种道德,那么这三者是什么呢?他说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区区三条,12个字,简单吧!但我们往往一辈子也未必能做得到。仁者不忧是什么?孔子说是爱人,无非就是真心实意地对别人好,有一种内心善良的能力和愿望,真心实意去善待他人。智者不惑是什么?孔子说是知人,就是真正地了解和懂得他人。大家说,了解别人容易吗?了解别人比了解一个学科要难得多。这个世界上最难看清的就是人心上的纹路,人的下一个时刻的愿望,人心中哪些真正的秘密。所以,什么是好的团队领导者,就是贴近人心,能够知道他人真正向往的东西是什么。我现在问问大家,我不说你去了解你的团队,我就问你两件事,第一你了解你自己吗?第二你了解你身边那些挚爱亲朋吗?这两个问题不一定每个人都回答是。

我们先来说了解自己。一个人真要做到宠辱不惊,不是容易的事。我们都知道韩信当年胯下之辱,受还是不受?韩信对他的人生未来有着充分的自信,知道如果拔剑意气呈一时匹夫之勇,他的命就了在这儿了。但是,未来他可能会帮助汉高祖刘邦决胜于千里之外。终有一日,他会实现自己生命最大价值。所以这个时候,受辱就受辱了,他可以坦然地昂首而去。等到真正大定天下的时候,面对当年侮辱他的人,他怎么做?我们一般说,那还不杀了他们?韩信却大宴宾客,把他们请来,待之为座上宾。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气度?这就是一个人在生命低谷的时候,也能够正确评价自己。

而人在光环、鲜花、掌声之下,正确评价自己往往比受辱的时候要更难。人人渴望成功,但成功的秘密是否全在于自己的能力?扁鹊与华佗齐名,是天下神医,但他真正的神奇不在于医术,而在于他评价自己时准确的尺度。魏文王有一次召见他,说我听说你们家弟兄三个都学医,你已经是名动天下的神医了,而那弟兄两人默默无闻,我想问问他们是怎么学的?扁鹊想都没想,应声而答,说我们家弟兄三人,以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其次,我最差。魏文王大惊失色,说怎么会呢?你名动天下,他们俩一名不名,怎么回事呢?扁鹊说,因为我大哥治病,可以治病于未起之时,他一望气色,就知道你身体怎么回事了,所以他就可以给你下药调理,在病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就给治好了。因而,大家以为他不会治病,他就一点名气没有。我二哥会治病于初起之时,比如说你最后会闹成肺炎,但当你开始咳嗽感冒的时候,他给你治好了,大家就认为我二哥只会治小病,他就名气止于乡里。至于我,因为医术最差,所以我只能等到一个人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我再下虎狼之药,起死回生,大家都以为我妙手回春,是天下神医。其实,你想想,像我大哥那样治病,一个人元气丝毫不伤;像我二哥那样治病,元气刚一破损,就又补回来了;像我这样治病,命是捞回来了,但是元气已经大伤过半。所以,我的医术远远不如我两个哥哥。这个故事,其实所有的成功人士都应该记在心里,就是当你哪怕像扁鹊一样名动天下的时候,还能看到这中间的偶然因素!还能正确估价自己!什么是智慧啊?《老子》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叫做“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立,自胜者强。”也就是说,了解他人、打败他人,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一个人有自知之明,做一个可以自胜的强者。所以智慧是什么的?就是首先知道自己是谁。

咱们再来看你了解身边的亲人吗?我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对渔村的夫妻,少年结发,恩恩爱爱。妻子每天把鱼的中段洗干净,或者红烧,或者清蒸,做得好好的,给先生端上去。她自己就在厨房里面胡乱吃鱼头、鱼尾就完了。日子就这样日复一日过去了几十年,儿女都长大成人,老夫妻暮年相对,坐在黄昏里。有一天这个老先生喟然长叹,他说我这一生都没有给你提过什么要求,现在都老了,就想你什么时候能给我做一顿红烧鱼头吃?他说你看我最爱吃的就是鱼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娶了你以后,就再也没见着过鱼头了。他妻子一听眼泪就下来了,她说我从做姑娘的时候起,就认为天下最好吃的东西就是鱼肉,她说就是因为爱你,我这一辈子都把鱼的中段给你一个人做了,吃了一辈子我不爱吃的鱼头,我从来不知道你是爱吃鱼头的。其实这样一个故事,很像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情景。我们往往以自己的方式去爱着别人,而不是以别人所需要的方式。你去想一想,比如说父母爱孩子,但有多少父母逼着孩子报了所不喜欢的志愿,但父母认为这样孩子会有出息,让他去圆自己的一个梦。

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懂得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懂得是比爱还要难的事情。了解人心比了解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都更加艰难。但我们一一懂得并且穿越之后,为的是什么?为的是仁者不忧,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的仁厚、宽广。仁厚是什么?孔子认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想在这个世界上树立自己,那么就用这样的心去树立别人;要从离你最近的地方,假以援手,帮助别人。这就是仁义的方法。就这样简单,但我们能够做到吗?

真正的仁爱,有时候不过是举手之劳。英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19世纪末的时候,有一位英格兰议员去苏格兰做一次重要的演讲。车子到了苏格兰乡村,突然天降暴雨,车子陷在泥泞里,他急得跳脚,可车怎么也出不去。下去推车,也没有用。一个过路的小伙子见状就跪在泥里,往车底下垫木头垫石头,从自己家拉来大牲口,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个车子给弄出去了。议员很感动,想给他一点报酬,小伙子淡淡地拒绝了。他说,我不要任何报酬。议员说,这样吧,我来资助你一个心愿,有什么愿望,我一定帮你做到。小伙子说,我这一生就想做一个医生,但是我们家太贫穷了。议员说,那好吧,你去考医学院,如果你考得上,我一直资助到大学毕业。这个小伙子果然以很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医学院,这个议员也履行了他的诺言,资助他完成了学业。至此,这个故事看似结束了。又过了几十年,到了上个世纪初,温斯顿?9?9丘吉尔在摩洛哥得了急性肺炎,什么药都治不好。大家四处找药,突然发现,有一位医学天才叫做亚历山大?9?9佛莱明。这个医生刚刚发明了一种新药――盘尼西林。大家找来了盘尼西林,把丘吉尔的病奇迹般地治好了。几年之后,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发明盘尼西林的亚历山大?9?9佛莱明,恰好就是当年苏格兰乡村的那个小伙子,而那个资助他完成学业的人恰恰就是丘吉尔的父亲。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说,当每个人的内心都抱着一种善良愿望的时候,很多这种善良的举手之劳会让我们之间变得更温暖一点。其实仁者不忧,就在于你自己的胸怀有多大,能怎么去帮助他人。一个人胸怀宽阔有什么好处呢?忧思、忧烦、忧虑,这是世界上客观存在的,但是主观更仁厚一点,外在的这一切就显得相对小了一点。大家想一想,主观跟客观真的有这种相对值吗?如果我问大家,你划个一寸长的口子,这是生命的大伤还是小伤?很难界定,要看这个口子划在什么人身上。如果一个十几岁娇滴滴的小姑娘身上划了一个口子,她可能会哭哭啼啼两三天,可能不停照镜子上药。这对她来讲就是一个大伤。如果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在打着篮球的时候,不小心腿上划了个口子,可能到打完球他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一寸长的口子是什么?我们想想,可能是职场的失意、情感的背叛,财富突然之间散去,或者说人生中种种的困惑。你把它看成是生命中一条一寸长的口子,它对你是大伤还是小伤呢?这就取决于你主观的心灵究竟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还是一个粗粗拉拉的大小伙子,这一点靠仁爱可以做到,让自己的心智很宽阔。

《庄子》开篇就是《逍遥游》,写了这样一种大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这样一个北海中的大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这样的大鸟,怒而飞,扶摇而上九万里长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而后乃今将图南。你想想,这是何等辽阔的天地气象,心中有如此一种宏阔的大志,超越整个人间的沧海桑田,想要飞到南海去实现它的大志向。但是这个鸟在天空中飞跃的时候,会受到地上很多生物的耻笑,都是什么生物呢?蜩,就是知了;学鸠,也就是麻雀。所有的这些小东西,唧唧喳喳地笑话它。小东西们说什么?说我“翱翔于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这话说得很传神,说我可以翱翔在蓬蒿之间,这也就是飞翔的极致了。我能活成这样,很好啊,所以它说“彼且奚适也?”,它说你看那个傻东西,干吗去啊?真不能理解。大家想想,这像不像我们今天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只有麻雀笑话大鹏鸟的时候,没有大鹏鸟笑话麻雀的时候。为什么呢?第一,大鹏鸟没有那个闲工夫,它还有太多的正事要干。第二,大鹏鸟绝对没有心思跟麻雀去斗嘴,它要是跟麻雀吵架,实际上对它就是一种贬低。所以,为什么说沉默是金,就是这一生,当你真正有一种仁厚的情怀,可以知道人间从北海到南海有太多事情要做的时候,你就会理解,什么叫仁者不忧。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说“犯小人”,有人嘀嘀咕咕,有人流言蜚语,无非就把他们看作是知了和麻雀就是了。他不理解你的心情,议论一下,那又怎么了,你犯得着非要跟他去较一个死理,说说我心里到底是怎么回事吗?孔子说,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一个真君子,行动上要非常敏捷,语言上木讷一点没什么坏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把你要做的事做好,然后再淡淡地说一句,不要先说而后做。我们想想,这个标准其实修正了传统的一些看法。过去我们把学习称为头脑风暴。我们认为,能够导致人思维改变就已经是好的学习了。其实不然,在今天这个社会里面,我们必须要用行动去改变环境,改变百姓的心态,完成这样一种深层的和谐的构筑,才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所以,怎么能做到仁者不忧呢?就是我们不仅学习着,我们还要行动着;我们不仅在改变着自己,我们也在改变着社会。

当然,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我们谁都不免会受到他人言论的干扰,这个干扰最后就有可能改变你,过了别人所希望的一生。我们想想,每一个人外在看起来都差不多,人人要学习,学习以后要就业、成家、结婚生子,上有老下有小,然后过完这一生。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暮而息,但这只不过是一种活着的轨迹。生活生活,在于你的心灵中还有一种生命的愿望,它生生不息,一生让你坚持。叩问内心,我们的生活是只活成了一个外在的生存?还是坚守着内心的生命?有生命愿望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受外在改变。

我听过一个小故事,说得很有意思。他说两个朋友打赌,有一个朋友跟另外一个人说,你信吗,人的行为都会受到外在干扰,别人一多说你就会改变。他说不信在你们家挂一个鸟笼子,我敢担保,不出一个星期,你就会养鸟的。那个朋友说不可能,我从来不养宠物,我也没有养鸟的想法,我挂个笼子就非得养鸟啊?他不相信,所以就在自己家挂了一个笼子。结果从当天开始,来看他的人,都不关心他了,第一句话都说,哟,你养的鸟死了?他说我没养过鸟。人家问,那你为什么挂一个鸟笼子啊?他说,说点别的不行吗?不行,这人就老看这个鸟笼子。第二天再来的朋友,跟他说,我给你带了本养鸟的书,你要是再养鸟的时候,你就按着这个养,就不会死了。第三天再来的朋友说,我给你带了鸟食了,你下回给他喂这个,我告诉你怎么喂。第四天就开始有人不停地给他送鸟了,说别伤心啊,不行就赶快养个鸟吧,老挂着个空笼子看着多难受啊。没到一星期,他一想,我还是自己先养上鸟吧,要不然别人老问这件事。这就是说,我们有很多人只不过是遵从了世俗的愿望,最后去做了一件大家认为应该做的事,但那不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庄子》里面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境界,说一个人假如能够做到“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誉就是赞誉夸奖,一个人全世界都在夸你,也不再往前走一步)、“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都在非难责难说你不好,我内心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沮丧),那就能“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这样,就能做到内外之分,在光荣和失落的时候都知道自己是谁,做到这样,也就够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会有第三个标准?什么叫做勇者不惧啊?在一个和平时代里面,我们还需要经常面对危险,要拔剑而起吗?其实在今天,我们说的更多的勇敢来自于心灵之勇。孔子对子路说了这个世界上的四种勇敢:在水中穿行不避蛟龙者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不怕犀牛、猛虎、野兽是猎人的勇敢;白刃相交于前,视死若生,大义凛然,是烈士的勇敢;还有一种泰山崩于前而不惧,生活中突然遭遇变乱,内心坚定沉稳,能够洞悉是非、穿越苦难,这是君子的勇敢。所以,要稍安毋躁,我知道会怎么样。它告诉我们,当你炒的股票突然暴跌的时候,当你身边非常好的老朋友突然之间背叛的时候,当你在工作上出了一个大纰漏的时候,这时候需要一种心灵之勇,如果我们能够真正用从容的智慧,用处变不惊去面对难关,难关一定会过去。

很多时候,勇敢不见得是武艺高强的人逞一时之勇。真正的勇敢,内心的定力大于外在的技巧。《庄子》里有个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的庖丁,在表演的时候,拿着刀,哗然响然,奏刀豁然,他在解剖牛的过程中都能够合上音乐的节拍。然后君王就问他,说你为什么能够把牛解成这样啊?他说我技乎极矣,因为心中有大的规律,不仅仅会简单的技巧,一个很差的厨子一个月就要换一把刀。为什么?因为他在那儿剁骨头,刀很快就崩了;一个好厨子,一年才换一把刀。为什么呢?他是在割肉,不是在剁骨头,这个刀就会很好用。而我手里这把刀,用了十几年,还像全新一样,不需要换,为什么呢?因为刀很薄,牛身上有肌理,我能够以这么薄的刀进入它各种的骨骼里。所以他说这不是一种技巧,而是我眼中目无全牛,我看到的都是它的纹路。这是什么?这是一个人真正用智慧去提升了他的技巧。生活中,我们往往要靠一种镇定的勇敢,把无技巧的事情变为一个大胜的格局。

我们说今天的物质文明这么发达,大冬天的,现在房间里面有暖气,我们穿得很薄也可以了;大夏天的,外面烈日炎炎,屋子里头有空调,有冷气,你也热不到哪里去。到春节的时候,桌上的蔬菜有大棚里反季节的蔬菜,不再是白菜萝卜了,所以四季时光已经开始变得含混了,所以我们的心对于外界的感知也就含混了很多,我们不再有从容的心去细腻感受。我们会感觉现在的日子有时候过得很粗糙,这其实是因为大家少了一种心灵的仪式,所以,我们要能够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春花秋月,体会每一段流光给我们的感知。

 

四、儒道相济,塑造和谐人生

 

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给我们自己心灵中加一些仁、智、勇,那么外在社会的忧或惧,相对会少很多。这就看我们自己做得到,还是做不到。当然,这种做不是说一下子就做到,人生毕竟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生命的成长,有时候很难,每一段要做每一段的事情。

从小所受的教育让我们在少年时,对世界有太多的憧憬,有宏图伟志,要大济苍生,背着这样的想法走到20岁。20岁是什么年纪?大学毕业走上社会,要开始去建立自己的社会功勋了,突然发现,这社会有很多的规则,人需要顺应,有很多艰难。这一切都是那么不容易,所以人就开始想,这样吧,我把少年的梦想暂且存在校园门口,等到我成功了再回过头来取我的梦想,再让它实现。人放下这些,就会身轻如燕,嗖嗖嗖走过你的30岁、40岁,也建立了自己一定的功勋。中年时回头一看,会看出这一生的差别来。很多男生会说,哎哟,当初我们班学习不如我的男生,现在他凭什么办了一个大产业?女生一看,说当年我还是我们班的班花,我们班那个又丑学习又差的女生,她凭什么嫁了一个好老公啊?为什么她现在日子过得比我好啊?心理开始不平衡。所以人有时候到了三四十岁,会开始抱怨,开始指责,觉得社会有对不起他的地方,觉得一定要想办法在这个社会上捞回点什么,这就导致“59岁现象的出现。人在60岁的时候,会觉得时光走得太快了,晚年养养生吧,没什么抱怨了,打打拳,练练剑,安安稳稳过了20年。终于到80岁了,暮年回首,往往发现生命中的遗憾就是少年时候的梦想其实一天都没有真正跟随过你。从你走进社会开始,就把它遗忘在年轻的岁月里了。其实这是一条不归路,这一生丢了什么?丢了自己生命的钥匙。

对人生哪个年龄段上该做什么,孔子都提醒到了,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开始,现在社会教育大大提前了,别说“十有五而志于学”了,家里有5岁孩子的,不是上钢琴班,就是上舞蹈班,都早早开始学习了。但我要问一问,建构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需要怎样的公民?他们在小时候应该受什么教育?什么叫好的志于学?其实,今天,我们不缺很多有用的学科,我们的孩子真正缺少的是一种创造力,就是孩子创造快乐的能力没有了,有很多时候,甚至是被剥夺了,就是因为我们的家长老让他们学一些有用的东西,而忽略了无用是人生的大用。

比如说一个小孩子,如果他在窗口看了一下午的蝴蝶,妈妈会说你看这是没用的。如果他要是弹一下午的钢琴,就会说,这是好孩子。如果一下午他在外头玩泥巴,爸爸会说你多淘气,没用。如果他一下午打计算机,会说这个孩子好,有用。但其实,有用和无用真的这么明显吗?有一个美国小故事,说一个小男孩,周末的晚上,妈妈给他换了一身崭新的漂亮的衣裳,然后在厨房里面给他做丰盛的晚餐。外面忽然下起瓢泼大雨,这个小孩就穿着新衣服一头冲进了雨里,在那儿蹦啊蹦啊,弄得浑身上下都是泥点子,一边跳他还一边冲着窗子大喊,“妈妈我要跳到月球上去了”。可以想想,如果是中国的父母,大半是把孩子揪回来,暴揍一顿,这个周末谁都别想过好。但美国的妈妈说什么呢?她淡淡对外面说了一句,“好啊,孩子,别忘了从月球上回家吃晚饭啊”。这个孩子后来成为1969年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从月球飞行器上,迈下自己的左脚,要踩到月球的时候,他给自己照了一张左脚的照片,旁边写了一句话,他说这对于我个人来讲,仅仅是一小步,但对于人类来讲,是一大步。这个为人类迈出一大步的宇航员,当他从月球归来的时候,所有的媒体围上去,让他讲此刻最想说的话,他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了一句,妈妈,我从月球上回来了,我要回家吃晚饭了”。

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它让我们反省,我们的孩子学的东西真的是有用的吗?其实,人的创造力跟思考力永远比僵死的文明要有用得多。其实,我们所谓“没用”的最大的用处可能是超乎常人想象的。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要说我们现在应试教育的体系让我们孩子学太多有用的东西了,无用的这种创造力太少,这会影响他的一生。现在孩子打四五岁就志于学,学出来了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说写词这个东西,首先要入乎其内,还能出乎其外。他说入乎其内,故有深情,但出乎其外,固有高致。一个人要想有超迈高旷的风格气象,那需要出乎其外,要能拔得出来,这就是人的思维方式。

学来学去是为什么?孔子提出人生的第二段,叫做三十而立。什么是立?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在我看来真正的立是内外兼修,两个标准。外在的“立”容易,大家说这个人是不是立业,有职称、买房子啊,觉得这是立。但内立的“立”呢?就是你是否建立了评价自己一生的准则?我认为人在30岁以前,应该用加法生活,要积累在世界上的知识,财富、朋友、各式各样的认可,不断地累积到生命中。30岁的人以后就要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就是把你心里不用的东西要扔掉了。年轻时候不得不应酬的人和事,你现在可以说不;不得不违心去挣的那份钱,现在不愿意受委屈了,可以不挣;你的那些酒肉朋友,不想交往了,大家可以疏淡。有很多事情不必迁就他人,面对内心有所坚持,开始说不,这就是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

其实,我们的心灵也像我们家里的房子一样。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买新房的时候高兴啊,我住这么大的房子,摆多少家具啊,因为房子都是越买越大嘛。但你看看,过不了三五年,家就摆成胡同了,家里什么东西都搁着。到这个时候,就该扔东西了。其实人30岁,在这个社会上要给自己做一个心灵排毒,就是自己内心真正的确立,要剔除所有的庞杂,最后确立笃定不移的信仰。古人说,事欲有所为,必先有所不为。你先要明白,自己不做什么。你现在问一个十几岁的孩子,你长大想干什么啊?那孩子什么都想干,他可以说一堆我想要做的事。但是一个30岁的人,如果还说什么什么我都想干,那是不对的。你能干成的事情并不多,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30岁,人心所谓的就在于用自己明净的理性,用可以忍受的情怀守住一生必须完成的信念。

那么,你要走进社会,怎么去选择职业?在职业团队中,有没有大快乐可言呢?我把职业分成这么几个层次:最高的境界是在职业中有幸福感。你选择这个职业,相信它是你的信仰,你将被这个职业成全,你的生命会因此得到提升,同时,你也可以在职业中成全他人;第二层,就是我没有幸福感,但是我有乐趣,起码想起这个职业来,不发怵,很快乐,享受这个过程,就是大家所说的Enjoy  job;第三层,我把它称为职业化,就是说我可以不做到很好,但是我能完成工作,起码对得起我的薪水,对得起我的职称,能够恪尽职守,尽管我没有什么生命的动力;第四层,那就是低于职业化了,你想起上班就头疼,觉得挨领导的批,面对同事的竞争,没有能力完成好,心里充满沮丧。

人的职业中第一层是可遇不可求的,那是理想主义者的境界。但是,我们能选择的起码应该在第二层或第三层上,永远不要沦落到第四层上。一旦到了那个状况,你一定要赶快选择离开这个职业。为什么?因为这个不好的职业,所耗费的不仅是生命的时间,还有生命的智力。大家会发现,自己的生命有时候就像那个开了盖的香水瓶一样,久而久之,香气荡然无存,都已经挥发了。职业是要与我们相伴一生的。人在开始求职的时候,就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在里边。它需要我们有一种明确的对于自己人生的判定,这就是智慧。在这过程中,有时候需要逆向思维。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求职招聘的故事,说有一个大的电讯公司,招聘很简单的技术工种——会莫尔斯密码发报的人。然后就去了很多人,他们到了那儿以后,发现招聘的环境很恶劣,在一个极其嘈杂的大庭院里。因为是电讯公司嘛,来来往往的有二三十人,在那儿打电话、发传真,滴滴答答充满了电波发报的声音,非常混乱。这些应聘的人就被安排坐在两条长凳上。在大屏风的背后有一个小门,他们被告知一会儿招聘,到那个小门里去进行面试。大家坐着等着人叫,就这么坐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人出来叫,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没有人叫他们。这时候,又来了一个应聘的小伙子,他迟到了,没有他的位子了,就在那儿站着。站了一小会,腾地一下,他就直奔那个小门走过去,一推门就进去了。十分钟以后,这个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带着那个小伙子走到了这两排人面前,对他们说,很抱歉,各位可以回家了,这个职位已经是他的了。

大家就很愤怒,说我们早就来了,等了俩小时,连个机会都没给我们,凭什么这个职位就给他了呢?这个时候,人力资源经理说,其实,从你们坐在这里的一刻起,在这个嘈杂的电波声中,一直有一种莫尔斯密码在发报,如果你听懂了这种密码,请直接走进小门。他说你们谁都没有用心听,这个小伙子听懂了,他推门就说,我听懂了这种密码,所以我来应聘。然后这个人力资源经理跟大家讲,我相信每个人都懂莫尔斯密码,但是我们所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单纯有熟练技巧的发报员,而是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在生活里敏锐捕捉信息的人。从这一点上来讲,你对于生活的感知、观察和逆向思维、抓住机遇的能力比你发报的技巧要重要得多。

让我们想想看,我们能够在30岁的时候,如此敏捷地发现生活中无所不在的机会吗?韩国人有一个比喻说得好,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怪物,他前脸长满了头发,迎面走来的时候,永远是披头散发、面目不清的。当他走到你身边,你终于知道他是谁,伸手一抓,他后脑勺是秃的,什么都没有,所以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他走远了,这个怪物名字就叫机遇。生活中所有的机遇都是披头散发而来的,只有当他迎面走来的时候,你可以把他抓住,一旦走到你身边,就已经晚了,注定要错失。所以什么叫而立啊?为什么今天的题目要讲构建和谐的心灵,是因为一个人只有在心灵中建立了所有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人生。所以人在30岁这个起点上,要会舍得,佛家说得好,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人如果事先没有舍弃,就不会腾出心灵的空间,人也不会有真正的得到。

这个“立”还要有一个更高的要求,就是走到40,你的智慧要让你做到不惑。40岁真的不惑吗?在今天的竞争中,人20岁、30岁还没有资格困惑呢,因为你还在那儿打拼积累呢。困惑也是奢侈的,需要你有一定的积累,你觉得我可以选择这个选择那个。对于刚出校门的人来讲,有一个工作单位他都会死死抓住,他去选择什么啊?所以我认为在今天的生活中,人40岁才开始惑。所以40不是不惑,而是大惑。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上有诱惑、迷惑、困惑,自己怎么才可以走出这个惑呢?这就要靠我们的判断力。孔子有一句简单的话,叫做君子不器,也就是说,君子这一生不要把自己做成一个器皿,不要说我就是一个杯子,我就是一个话筒,我就是椅子,就是个桌子。如果你把自己固定成一个器皿,必然要困惑。为什么?因为时代在前进,你就被搁在这样一个地方了。“君子不器”指人在一生的成长中,把所有外在的知识学到生命之中,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需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中国古人有句话说得好,叫做“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整个的天地宇宙,世间的一切山川风月,都是你学习的老师,这叫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你心里有个活水泉的泉眼,这一切浸润于心,成于内心。所以,人有时候不要怕学的学科跨度大。总会有一天,你的知识体系都能匹配到一起的。你学的东西越广阔,给自己构筑的空间就可能越大。“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是可以决定自己生命的宽度。”也就是说,我们人生如果是一条河流,你究竟是一条细细的小溪,还是一个宽宽的大河,不由河流长度决定,而由宽度决定。这种宽度就在于我们还能选择更多元的学科,还能够选择更多生命中的可能,

什么才是生命的宽度啊?就在于你能否建立生命的自觉。40岁不惑,就是你终于有一种能力去建构自己的世界,自己说了算。当然这个前提也取决于你能看清事项吗?你能决定事情的准则吗?

面对世界可能就有这么三段的态度。第一段就是少年意气,老师领着,家长领着,说全世界无往不胜,走过去吧,所以在黑暗中懵懂走过,那个时候的勇敢不是真正的勇敢,是没有看清事项之前的少年莽撞。第二段就是人人都知道世界有风险、有威胁,便会举步不前。第三段,凭你的智慧能够看清这个世界,人生是可以走过的,只不过你要多加小心。等把这一切都看清的时候,人会选择自己的一条路,我认为这就叫不惑,就是一个人凭自己的心智看清社会了。

大家知道,黑格尔也有同样的理论叫“正反合”,他说一生第一段是正的,看什么都是好。第二段是反的,看什么都是坏。第三段是合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学的《小马过河》寓言一样,你最后会发现,这个世界的水既不象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象松鼠说的那么深,他就是你自己所实验出来的一个适合的深度。

比这个再往前,还有标准吗?那就是50岁知天命。天命这个概念,值得商榷。大家说这不是唯心吗?什么叫天命啊?其实在我看来,天命就是指顺应规则,也就是内心的愿望跟这个世界开始融合了,人开始不再那么愤世嫉俗,抱怨少了,开始悲天悯人了。人到半百的时候,走过了很多的沧桑,开始了解人人都不容易。不再与自己的人生较劲,接受当下的一切,并且发挥最大效率,这就是知天命。怎么样能够让自己变得更有判断力,在这个世界上走得更有效?我认为判断力比不惑要更高。这个世界上有时候充满了种种的骗局、陷阱,但是你能够了解真相就成。

世界上有很多的秘密,我们不知道,因为我们过分相信技巧。什么叫知天命,就是抛却技巧。我认为,人对技巧的学习也有三个层次:第一层,人在年轻的时候,比如说学画画,为什么达芬奇画蛋,你说老画鸡蛋有什么乐趣?他要通过这个了解光影和透视。人在十几二十岁开始学习的时候,都是有技巧而无境界的。第二层,人到三四十岁,那个时候是技巧与境界并重的。就是我的技巧已经很娴熟了,但是知道画画也罢,音乐也罢,一切为了得出一个境界。第三层,人真正到知天命的时候,就会发现,境界浑然天成,而技巧终被抛弃。所以,什么是知天命?就是人的气象变得开阔了,有很多的知识在心里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式的累积。我们的生命应该是一个化合反应,就是这样一个杯子,有茶,有水,它生成的茶水是一种全新的物质,我们能达到生命的化境吗?那就是个人跟天命之间的融通。人在化境的时候,是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击得垮的。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有一个典范人物——苏东坡。他是多大的福都能享,多大的罪都能受,而且不以其苦。苏氏曾经做杭州太守,在那儿每天看看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修一条苏堤,跟佛印一起坐在船里参禅悟道,研究研究东坡肘子东坡肉,把日子过得挺好。接着被贬官了,贬到天涯海角、黄州、惠州、儋州,不停地在贬官。贬到那些苦地方没有东坡肉吃了,人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天天有荔枝吃,我就不走了,挺高兴。一看山水风景好,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个地方风景好,我没什么难受的,虽然在那地方不当官,没有人送礼了,但觉得“良天佳月寄中秋,菊花开日乃重阳”。他在贬官,老回不了家乡四川,回不去,他说“此行安处是我乡。”他不会像很多文人较劲,老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他不发愁,他说我的心安顿的地方就是家乡。所以林语堂先生管苏东坡叫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这种不可救药是多么令人骄傲啊!这种连贫穷乃至于死亡都不能剥夺的骄傲,我认为就叫知天命,就是一个人的生命臻于化境。

其实社会的和谐,不总是一种富足安康,有很多生命个体、草根阶层会遭遇很多的不如意。在不如意的时候怎么样让生命阔大?古圣先贤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坐标的,孔夫子有句话,叫“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我认为,人的所谓知天命是应该达到这样的境界的。穿越了这个境界,你就会有深刻到悲天悯人、洞悉人心,这就是所谓的耳顺。什么叫耳顺?就是听谁说话都有道理。不同的人说出来的话,你可以说是自私的,但是你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这么自私,他在什么样的家境跟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一个人说的话,你可能觉得他无知,但你想想,他为什么会无知,谁不想受教育?所以每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你能站在他的立场,多替别人考虑一点,你会少很多愤怒,你会觉得他的话是顺耳的。这个境界非要到60岁才能达到吗?其实人心多一点宽容就做到了。人这一生,如果你只能记住一个字,那就记住

文章评论

2367482794

[url=http://p13.freep.cn/p.aspx?u=v20_p13_photo_1203242352139866_0.jpg][img]http://ugc.qpic.cn/adapt/0/92e50341-98d7-9cd5-e4df-f8f3e982e4da/800?pt=0&ek=1&kp=1&sce=0-12-12[/img][/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