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天下杂侃

 生活在别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混乱的年代,同时也是生活在思考的时代;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时代,同时也生活在幻想的时代。人只是徘徊在物质与精神两堆草之间的驴子,总在选择,却又无从选择。痛苦与其说是物质的贫乏,不如说是选择的两难。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原名是《抒情时代》,因为有幻想,因为有更美的选择,所以内心充满了诗意。诗意的诱惑,使我们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不仅是空间的划分,也可以是时间的分类: 一是生活在过去;二是生活在未来。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生活在过去的人,总觉得今不如昔,沉湎于过去的美好岁月,辉煌成就。最典型的要属李煜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是一个残酷的痛苦。人死最痛苦是身首异处,人活着的痛苦可能是不肯生活在现在。失位的官员怀春风得意,呼风唤雨的气势;失意破产的老板坐想过日进斗金,挥金如土的潇洒;离婚女人也总想前夫成功的优秀。探究这种沉湎的本质,还是对权势、利益、名声的贪念不舍。追得着与追不着本质上是同样的人。鲁迅笔下的阿Q也曾说“我祖上曾比你阔。这种逃避现实,不肯改变自己的人,在意淫中品味痛苦的诗意。

    还有一种人,总幻想明天,做白日梦。最典型的例子要算黄梁一梦了。这种人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不肯面对当下,努力做好自己。他们最喜欢用的词是“如果”,如果我有二百万----,如果我考上大学----,如果我成为明星----,如果我爸是李刚----,如果我嫁给有钱人----。这样想着想着进入了梦境,感觉到了飘飘然的快感,如吸毒者堕入了幻觉的云雾之中。连老婆都讨不起的阿Q不也曾幻想我的儿子会比你阔吗?在一篇美文《拜见上帝》中上帝对人类最惊讶的其中一个是:渴望未来,忘记当下,因而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That by thinking anxiously about the future,they forget the present, such that they live in neither the present nor thefuture.”)今天是明天的基础,做好今天,准备明天,明天才会更好,空等明天天上掉馅饼,不等到明天就会饿死了。

   生活在别处重要方面当然是指空间上的别处。追求高大上无可厚非,站在这山望那山高。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无尽无休的追求中获得快感,这多有诗意呀。如果目标是追求自我完善也值得赞美。但大多数人追求的却是别处,是身外之物。俗话说:家花没有野花香,老婆总是人家的好。看自己老婆的缺点,想人家老婆的优点。何以知道人家老婆有那么多优点呢,也许是观察、觊觎、暗恋很久了,或许是已经眉来眼去,暗送秋波,心照不宣了,更甚是来往过密,幽会已久难舍难分了。当感情发生偏转的时候可能是维护新欢,宁伤亲情,完好的家庭,逐渐一砖一瓦的倾颓了。比如一个妻子也可以给丈夫树立三个榜样,其一是人家老公公好,家里有钱;再树立一个是爱妻护妻标杆;还寻找一个家务劳动模范。比来比去看自己的老公不顺眼,天天怨声载道,怨气冲天,搞得家里鸡犬不宁,最后红杏出墙就是早晚的事了。

    人们说旅游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风景总在山那边,也有一定道理。可是身边的风景也是风景。还要学会发现感受身边的风景。要能从一片树叶中感受春天,在一粒露珠中看到阳光,在一颗星星中领会温暖。这何尝不是快乐的呢?对于风景的追求无可非义,但对自己身边的风景视而不见,也透露出好奇的人性,求新求异,不甘寂寞,不甘平淡,寻找刺激。不满足没错,错就错在我们好奇的东西是否值得。这涉及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一个人要追求内在的高尚美德。内在素质越高越好,会在超越自己的过程中体验到开悟的快乐。一个家庭也应该恩爱、和谐、默契,这也是精神层面的。守好自己的家,尽到每个角色的责任,完成自己角色的使命。今天的和谐幸福可以延续到明天,明天的和谐幸福又可以延续到后天,钱一点一点的赚,路一步一步的走,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坚持不懈,淡泊从容,执手至老,是何等幸福的事!可是很多人认识不到精神的价值,在无限的外在物质追求中耗尽心血。求财,求色,求官,求名,追求不尽,苦难不尽,烦恼不尽,甚或出轨犯法,身败名裂,值得吗?

    因此,不要生活在别处,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物。一个人如果对过去耿耿于怀,后悔心酸;对当下怨天尤人,恨不欲生;对未来杞人忧天,心灰意冷,那这个人生活过吗?

     面对当下,接受现实,接受自己,且行且珍惜,无怨无悔。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