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去旅行

个人日记

 2014年的国庆很快就结束了,对于热衷于旅行的人们而言,似乎觉得这个假期过得十分地迅速。就连刚从汶川旅游回来的孩子都很怅然:“爸爸!这个国庆我都还没有玩够喃,就上学了!”于是我就很认真地问孩子:“你觉得旅行就是好玩吗?”“是的,爸爸!”。看着孩子对于假期怅然若失的表情,我突然想弄明白一个道理-----旅行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有一天,我在开车时,听交通广播里播国庆去哪里旅游的事宜,主持人提出一个很好的话题:让听众朋友讨论一下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在所有听众回复的答案中,我印象最深的有这几种:一是,旅行可以增加见识,增长阅历;二是,旅行也可作为在亲朋好友之间炫耀的资本,尤其是去过国外旅行的人们,这对于工薪阶层而言,无疑算是一件荣光的事;三是,旅行就是从一个自己玩腻了的地方到一个别人玩腻了的地方去。

然而最令我心动的是一个叫“感化”的人的答案:旅行,就是让自己去放松,让心灵去放松,旅行最终目的是“在路上”。

我们每一位正常的人,都有一种对陌生事物好奇的心理,猎奇或许是人内心生来就具有的本能;如有机会,每一个人都会去实现这种本能所带来的不可未知的东西。然而,旅行,便可以实现人的这种本能,因为旅行会带给人一种不可未知的期待,这种期待往往促使人们内心更为躁动,所以,旅行是每一个人都非常喜好的活动。

当然,有更多的人会在乎旅行的见闻和旅行目的地的物质的东西——或山川;或河流;或人文;或历史;或饮食等等,他们所拍摄的一张张照片便是最有力的证明。然而,若干年后,你突然问及他当时旅行的感受,更多的人会不知所然,只觉得旅行的目的地是个好地方,那里好玩好吃还好看——更多的是物质所带来的感受。

其实,我更觉得旅行是一种放松;一种感受内心与大自然之间相互融合的境界。旅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实实在在要去的地方,而是在旅行途中的期待:我要去的地方究竟怎样?那里有好看的景点吗?有好吃的食物吗?所以,旅行的最终目的是“在路上”。

我喜欢去大自然,感受自然的风、景、山、水,但并不一定是大众都认为好的自然景色,我觉得,能放松心灵,洗涤大脑的地方都应该是我旅行的目的地:路边田野;故乡的小山坡;轻轻流淌的小河;甚至是一片小树丛,一块野草地;两三朵野花盛开的小道……

如我所说的这种旅行倘能成立的话,我更喜爱坐在一条野河边垂钓:最好是那种远处有小山丘,河边长满小草野花的河流;一人一竿,静静地坐在水边——听草丛中的虫鸣;看鱼儿在水面欢腾;任轻风吹过面颊,静静地期待着;倘有鱼儿上钩,便可获得一时的惊喜,倘使无鱼,便可放松心灵,静静地体会大自然的一切,忘却多少世俗尘埃中的喜、怨、悲、怆。为此,我也常想:钓鱼的最高境界是在垂钓渔者的内心,不在于水里是否有鱼,而在于对山水之间的感知。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为世俗的物质而奔命,受累的太多,物质的欲望已经迷茫了大众的双眼。人们总以为,花钱旅行的目的地是最划算的,而且花钱越多,才觉得越是过瘾,所以,在匆忙的过往中,常常会忽略路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

人生,从生至死,也不过一场旅行,是一场时间的旅行。这场旅行最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结局:物质的?心灵的?这些都取决于旅行途中的你和我。

其实,我要说,旅行的根本在于内心的体会:让心灵去旅行,你会看到更多的美景;体会更多的知识;感念人生的真谛。让内心去感知大自然的美,感知旅途中的那一棵小草,那一丛野花,那一汪河水,或许你会看到自然的自我——拟或那才是你的本真。

文章评论

那风

心灵的旅行,才是我们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