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小老鼠——底层弱者命运的对应物 (诗歌周刊)

个人日记

 (点击相应版块可进入阅读)

 
 
 
 


【评诗•发现】张敬成柳鹤鸣牧之歌评论吾同树《鼠疫》

鼠疫

吾同树

一只小老鼠,在墙角竖起它灰色的耳朵

这是一只城里的老鼠还是乡下的?

我站在它的面前。它已无路可走

它的鼻子在颤抖,而后这种细微的恐惧

蔓延到了尾巴

它眼睛里贫寒的水,似乎泛起了波澜

一漾一漾地,把那种细微的恐惧

传染给了我

我们都是弱小的,在都市的角落

寻找一点面包屑,幻想一盏街灯可以取暖

(选自《诗歌周刊》2013年2月14日第45期“特别推荐”栏目)

张敬成:小老鼠——底层弱者命运的对应物

诗人已逝,令人痛惜。但诗人留下了精美的诗歌,我们阅读他的诗歌就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昨夜,我读了这首诗。百度搜索了诗人的生平,又读一遍,更感到了诗人的不幸。今天上网,轻轻再读一遍。小老鼠的形象再一次凸现在我的眼前:竖着灰耳朵,颤抖的鼻子,颤抖的尾巴,眼睛贫寒的水,一漾一漾地。

整首诗的语调是细微的,轻轻地,和小老鼠的形象是契合一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揪紧了我的心,难以轻轻地放下。

开头诗人遇见墙角竖起耳朵的小老鼠,一个“竖”可见小老鼠的警觉性很高,紧接着问一句:这是一只城里的老鼠还是乡下的?暗示了“我”的位置,隐约透出“我”从乡下到城市的经历。

中间两节,诗人展开对小老鼠的描述,抓住一个词“恐惧”。无路可走的小老鼠鼻子颤抖,尾巴也在颤抖,由鼻子蔓延到尾巴。“蔓延”一词用在小老鼠身上“大词小用”,更加突出小老鼠“细微的恐惧”,是全身在颤抖。紧接着写小老鼠眼睛,聚焦一个特写镜头:眼睛里的水是贫寒的,并且“似乎泛起了波澜∕一漾一漾地”。这里,我们见到诗人的笔力,虽然清软,看似柔弱,实则是力透纸背。一般情况下,这个时候写小老鼠的眼睛,大都写它的哀怨可怜样,眼睛里溢满着泪水。诗人笔下“小老鼠”的眼睛里的水却是“贫寒”的,这个词也很特别,一般我们说家庭贫寒,显然这个词是诗人精心挑选的。正是因为水的贫寒,才说“泛起波澜”是“似乎”的。刚开始受到“恐惧”的“小老鼠”肯定不是这样的,是长时间遭受恐惧的迫害下,才有现在的“小老鼠”,才有现在这样眼睛的小老鼠。第三节诗人笔锋一转,小老鼠“把那种细微的恐惧∕传染给了我”。行文至此,我才真正明白题目《鼠疫》的真正含义:诗人把那种细微的恐惧比作鼠疫。从中我们可看出诗人把本体埋藏在诗句中,用一个喻体做诗的标题,绝了!生活的逼仄,命运的残酷,已经让下岗工人、城市打工者、小摊小贩们等等都饱受这种恐惧。这种恐惧在当下的时代已经像鼠疫一样早已传染开来。

最后一节,很自然地,诗人写“我们都是弱小的,在都市的角落”诗人从乡下奔波到城市,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同小老鼠一样“寻找一点面包屑,幻想一盏街灯可以取暖”。城市的面包屑少的可怜,街灯怎么取暖,严重的饥寒交迫,生活无路可走,希望渺茫得没有希望。也许从小老鼠身上,诗人体会到了绝望,从而走上了轻生的道路。短短的十行诗,写出了世间弱小者的命运,实在不可多得。

诗歌中“小老鼠”的形象,不仅仅是诗人心境的具体体现,更是底层弱者命运的对应物。一大批涌进城市打工的人群和下岗工人,他们在城市遭受无尽的苦难与挣扎。机缘各有差别,有的成功了,有的勉强维持住生活,还有一部分沦落为失败者,饥寒交迫,走投无路,成为这个社会压榨的对象。诗人笔下“小老鼠”的形象就是底层这一群弱者命运的代表,是对这个时代的有力控诉。

我想,这也许是《诗歌周刊》打破一些条件,力推这首诗的原因吧。

柳鹤鸣:鼠疫背后的人才是最难治愈的

当我读完这首诗的时候,说实话,我的眼里是噙着泪的。一首诗成功的第一步往往是直指人心,使人久久不能释怀。在下笔之前,特意上网搜索了一下作者,很惋惜,又一位逝去的优秀诗人。通过网上的资料显示,作者在世时常被现实所累,生活的贫穷,父亲的早逝,创业的亏损,偿还房贷的压力,这种种的因素都导致了如今令人哀叹的结局。作者毕业于中文系,作为学弟的我而言,深感学文的人在内心深处始终都有那么一个别人无法触及的背影在环绕着自己,没准哪天就会将自己吞噬。

透过作者冷静而平实的叙述,我想了很多,比如,作者是借这只被自己挡住的老鼠来隐喻自己在当下的处境,还是用一种看似平静但却充满不安的意境来抒己之情?似乎不用细说便能知晓。可感触最深的还是之前看到的一个视频,而主角同样是一只被“挡住”的老鼠,与此诗甚是相像,不禁为之感叹,命运的安排怎会如此巧合?

视频及后附文章大致意思是说,这只老鼠因受病痛折磨,恐不久于世,但因常听店老板及其他善友诵经念佛,便在一阿弥陀佛画像前合掌祈祷,直至生命结束,令人震惊之余,难免又多了几分哀伤。文后附上视频地址(剪辑后时长约15分钟),大家有意可前往观看。

全诗虽以描述老鼠的行为感受为主,但这背后的又岂能摆脱自己的困苦呢?前三节作者都以一种极其敏锐的视觉神经来发现并将老鼠的内心看得明明白白,就好像自己便是这只“岌岌可危”的老鼠一般。可就在看透这种姿态的同时,却突然问了一句“这是一只城里的老鼠还是乡下的?”,这就不仅仅是一句疑问那么简单了,分明影射的就是那时的自己。有此问便有彼惑,看似问的是读者朋友,但实实在在的是借此为自己发声,替自己作疑。想必那时的作者也是比较茫然的,并不能确定自己怎样是对怎样是错,应不应该继续下去,而这都已成为永远的问号了。

  在诗的结尾处或可窥见一斑,我们都是弱小的,为了生活而生存的人们,必然在这里遭遇世间冷暖。是啊,为了一点面包屑,老鼠们会在都市里的各个角落出没徘徊,哪怕是被人打杀。为了取暖,也有在街灯下屈居的人们,而这都是仅仅能幻想一下的奢侈。可这就是现实,活生生的站在我们的面前,你还来不及选择和思考,它就为你准备了下一个明天。

最后,我们应该说一下诗题,鼠疫,在我们看来,鼠疫的危害性之大,怕是不敢想象和遭遇的状况。但作者用一只老鼠的境遇为我们展现了人性脆弱的一面,也很现实的说明了当下一些为谋生而背井离乡的人的艰苦和温情的一面。不得不说,诗题很大,内容很小,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是不能用大小来权衡的珍贵财富。

全诗读到这里其实并不是意味着结束,我更希望这样育有痛感的诗歌的作者,都有一个好好的开始,而不是提前将自己完稿。

牧之歌:底层人的精神世界

这首诗歌内容表达很清晰,写的是一场鼠疫中的小老鼠,实际上是在写人,写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写底层人的精神世界。读来凄凉,不禁让人感叹人之渺小、人之卑微。

用细节去震撼人。第一节中的“在墙角”、“竖”、“灰色”,第二节中的“鼻子在颤抖”,这些都是极为动人的细节,描写的是病中的小老鼠,暗喻弱小的人。

清新的语言感染人。第三节中“贫寒的水”、“细微的恐惧”,第四节中“街灯可以取暖”、“面包屑”,这些句子或意象清新自然,是接地气的语言,是充满生活味道的语言。整首诗歌语言贴近生活,读来毫无障碍,立刻就抓住了眼球。当下,似乎有很多写作者,喜欢把语言搞的神乎其神、晦涩难懂、拒人千里,这样创作是会失去很多读者的。这也是诗歌不易被大众接受的重要原因。

关注弱小的命运。小老鼠就如同底层的人一样,都是弱小的,在这世上去“寻找一点面包屑,幻想一盏街灯可以取暖”。作者写的是大众的、普通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更容易触动人心的题材。这样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诗歌的活水源头。我个人在诗歌创作实践过程中,也是在探索如何表现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内心的喜与忧。因此,我创造一个虚化的人物:杨钢蛋。我诗中的杨钢蛋就是一个小老鼠,他充满了生活的无奈、恐惧,他高尚却又弱小,他飞不高、跳不远!却又在为生存、生活忙碌。他老鼠一样到处打洞,到处寻找粮食,奋斗一生可能一事无成,但这恰恰就是我们普通人的精神世界。不过我的杨钢蛋无论生活压力多大、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他始终在笑,他以坚韧向上的态度面对生活。

因此,最后我想谈谈生命。通过网络得知作者是一个70后,结局是自杀。我想说的是:诗歌不是生活,但生活充满诗意。诗歌对写诗的人来说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写诗与生活是两回事,诗歌和生活不能混为一团。你可以用诗歌的方式思考、认识生活,但不能以诗歌的方式去处理生活中很多问题,更不能用诗歌的方式来处置自己的生命,因为你的生命不仅仅属于你个人,他属于很多人,至少属于爱你的人。我更愿意看到写诗能力很强的人,处理生活的能力更强。而不是写诗高人一筹,但处理生活的能力却很低级,动不动用生命去抵抗什么。我个人非常不赞成所谓的“死的方式很诗意”、“用死来捍卫诗歌”等等说法,这种说法极其荒谬,特别是对孩子来说有误导、示范作用。每一个写诗的人在写诗的同时,都要认真的想一想,你为人父母,你的诗会对你的孩子产生什么的效果?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如何谈的上去爱他人,又如何去爱“你要坚持的东西”?


2015.5.5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