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复位术[手术图谱]

个人日记

肠套叠复位术[手术图谱]

肠套叠复位术

Reduction of Intussusception

【适应症】

肠套叠好发于2岁以内的小儿,若套叠的时间校长,可出现赤褐色或果酱样大便,说明 已发生肠坏死,此时需立即手术;若套叠的时间短,可以在X线下试行空气或钡剂灌肠复 位,90%以上的患儿可以复位。

【术前准备】

1.一般情况较差者,需行营养调节,可静脉输入白蛋白。急症患者需注意水、电解质紊乱的纠正。

2.肠套叠患者必须行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

3.休克患者应积极抢救休克,或边纠正休克边手术。

4.合并出血者,血容量不足,应输血。

5.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6.术前备皮。

7.必要时插尿管以观察尿量的变化。

【麻醉】

可用硬膜外麻醉,小儿用全麻。病情危重者可行局麻。

【体位】

平卧位。

【手术步骤】

1.切口:取右中腹直肌切口。因肠套叠最好发生的部位是回盲部,一般多见的是回肠末端套入升结肠(图1)。

2.套叠复位或肠切除:进入腹腔以后,首先找到套叠的部位,同时探查腹部其他部位有无病变。明确病变以后,先试行套叠复位,沿降结肠开始,逆行挤压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通过结肠内的气体将套入升结肠内的回肠慢慢推出来,使其复位(图2)。

复位以后,注意观察肠管的生机。可用温盐水纱布湿敷一段时间,一般20~30分钟,若肠壁颜色恢复,蠕动恢复,可以保留;反之,则需行部分切除、吻合。

3.关腹:清点器械、敷料,按常规关闭腹腔。

【术后处理】

1.取半坐位。

2.持续胃肠减压,肠蠕动恢复以后停止,一般需2~3天,然后可给流质饮食,渐增加至普通饮食。

3.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可适当给予胶体。

4.全身使用广谱抗生素,以控制感染。

5.1周后拆线。

clip_image002

图1

clip_image004

图2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