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

个人日记

                            

 

过年的时候,有朋友说提起,还记得孩子过中秋节时候吗?家里的人个个放纸灯笼,每家每户都打我糍粑。
    
     
糍粑用的原料是糯米,我在孩子的时候观察我妈是先把糯米用净化后的山水泡上一个晚上,妈妈说用山水蒸出来有点甜味,做出来的糍粑香。第二天,我记得那是八九年中秋节,妈妈把泡好的糯米放到一个大木桶里,把饭的米用柴火大火蒸。还没有蒸熟,哥妹们就纷纷跑到厨房,一人拿着一个碗围着灶台转,妈妈说你们真是猴子等不得锅里滚。
   
  “
妈妈开饭盖了!随着弟妹们的欢呼声,妈妈给每人盛了一碗,弟妹们争着加上白糖。妈妈专门用了一个大碗给我剩点出来,蒸好的糯米饭就像小学生写作文里写的如珍珠般的透亮,有一种浓浓的香味,我边吃边说好吃美味。
   
    
准备打糍粑了,我爸先把石臼旁的禾场扫了好几遍,妈妈拿来两个簸箕放在离石臼不远的石盘上。妈妈把木桶里的糯米饭放进石臼里,我坐在木头凳上,将双手高举起石锤使劲地往石臼里砸,我嘴里的哼声随着石锤落下的节奏一起一伏。姐妹们着急等待着!还有隔壁的堂弟堂妹都围过来看,婆婆也过来了。糯米饭粘性很强,打几十下后糯米团粘在石锤上,当我猛往上举石锤时糯米团飞了起来,幸亏我哥接住了,这时大伙哈哈大笑。哥妹在石锤上沾了一下水,又不时地把石臼里的糯米团弄均匀,这样就好多了。我把糯米团打到泥状时,我和妹把糯米泥从石臼里拿出来给妈妈,妈妈这时开始揉糍粑。妈妈两手很巧,她在簸箕里把糯米泥揉了几下,糯米泥就变成条状,像胖小猪一样躺在那里睡觉了。就这样我连着打了八个,装了两簸箕。
     
    
中秋节这顿饭必须吃糍粑。晚上这顿饭,家家户户杀鸡宰鸭的,放完鞭炮,就准备开饭了,喝完爸爸妈妈做的茶,桌子上摆满爸爸妈妈做的八碟四碗后,这时就该上糍粑了。妈妈在锅里放上油,油八成热时,妈妈把几片糍粑放在锅里,这时油和糍粑像久别的夫妻,激情而奔放的进行交吻,不一会就生出了几个金黄色的娃娃。糍粑出锅时,妈妈在上面洒点白糖,立即端到桌上。这时的糍粑酥软香甜,我奶奶不停地往孙子碗里夹,全家人赞不绝口。
   
    
打糍粑在我脑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回忆孩子的往事,真的快乐极了,现在妈妈每当蒸煮糯米,我好像闻到了糍粑的香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