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
个人日记
年前烟花爆竹市场开放较晚,官方对运输车辆的安全要求有所提高,零售摊位的设置也大大减少,一些组织还发出了减少燃放的倡议,显然这些措施是行之有效的,但我更愿意相信是市民的意识在提高。不知道别的城市今年鞭炮燃放情况如何?
燃放爆炮有着悠久的历史,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耗量超过全年总量的一半。时下鞭炮燃放造成浪费和污染,已是过时习俗。官方对城区燃放爆竹的态度有个转变过程,从听之任之,到禁止燃放,再到如今限时现场、引导少放或不放。前些年大张旗鼓禁止燃放的时候,并没取得实质效果,间或发生的偷放格外凶猛,也引起一些火灾和炸伤事故。看来,对于民俗这个东西,靠一纸禁令是不管用的,移风易俗得有措施,更重要的是引导,解决思想认识是关键。
上网百度了“鞭炮”,试图了解鞭炮由来、燃放习俗、有关传说、制作过程等(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AfToPNcy7JMQp0nYrrguTVw5CWHm1KzQ3g_xyzuy01xh2al9-FveTrSDw1EaQO-)。鞭炮是从自然物发展到人造物,唐宋以前没有火药,人们燃烧竹竿、芝麻秸等空心可燃物,利用空气膨胀爆燃发出声响,营造火爆的氛围。后来有了硝磺碳火药和造纸技术,开始制作现在这种款式的鞭炮,它比起竹竿、芝麻秸之类,体积小、动静大、燃放简单,储存运输都比较便利,也就得到更多的推广,形成浓厚的民俗。
风俗习惯并不是凭空而来,它是与人们的生活条件、生活环境、生活习惯是息息相关的。放鞭炮祛邪魔吓年兽,都是些传说,这些传说应该是早年生活的一种抽象概括。猜想燃放烟花爆竹真正的功用,最初应该是驱逐鸟兽、震慑鸡犬,逐渐演变为宣示人气和娱乐怡情。有了火药纸张之后,鞭炮的消费对制作火药和纸张的作坊也是一个扶持,使其在没有战争和重大工程的时期也能保持开工生产。华人的历史上,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汉族华人,经历了漫长的农耕生产阶段,之前有狩猎和采摘,之后有工业生产,农耕方式占了主要,乡村生活也是占了主要。那个时候,地广人稀,农产比较丰盈,每逢节庆,燃放鞭炮驱鸟兽震鸡犬,确保食品安全,同时,燃放鞭炮宣人气造氛围,对一些人还有炫富逞能的作用。风俗往往是由精英阶层带动的,那个时候的达官贵人,不管是居住京城的还是县城的,他有条件燃放、也有需要燃放,乡镇的地主商贾也是如此。富人多放,穷人少放,不能不放,不放会遭人耻笑。燃放拉动了内需,刺激了生产,也有利于重大工程和重要军备保障。应该说,那个时候燃放烟花爆竹还是很有积极意义的。
社会发展到现在,早已进入工业化。城区高楼林立,人口密集,乡村也在推行城镇化。工程爆破由威力更大的TNT炸药取代传统火药,当代军备也淘汰了硝磺碳。城区居民不用担心鸟兽侵袭,也很少饲养鸡犬,个别人养个宠物狗,那也不是用来看门防户的,逢年过节不必担心它狂呼乱叫吓着客人。放鞭炮祛邪魔吓年兽的实际意义已经不存在了。宣示人气和娱乐怡情的价值还有吗?其实也不大了。小区楼里居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街坊邻居,几乎是门铃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不需要靠燃放个鞭炮宣示人气了;放鞭炮作为娱乐的方式,也不再被年青一代所喜欢。对于城区的一些燃放者来说,燃放鞭炮不过是积习的延续,其不知积习的缘由、不知时代的变迁,也就积习难改。为了安全、为了节俭、为了环保,这个习俗改了也好。
文章评论
啦啦
看了战营长的日志真是长知识![em]e179[/em]坚决支持不放鞭炮
凌波微步
[em]e113[/em]环保意识就是超前啊!
冰点
赞一个
*sally*
我还是喜欢过年放鞭炮,年味浓。
高山草
同感!支持!
格格她姥爷
干啥吆喝啥[em]e120[/em]
踏雪过山
战营长的大作总是深入浅出,除了点赞我还能做什么。我觉得吧,这个也可以搞个限购啥的
Sylvia&馨儿
还是不放好,支持
桃/太阳
[em]e142[/em]双手赞同
宁心
严重支持。祝楼主新春愉快,马年吉祥。
阿兰德豹
坚决响应,过来凑个热闹,沾点人气,过年好昂!
秋舞牧羊
如今,有没有那个响声已经不影响我们对于节日的心情,想想当前这样的人口和环境之下,还是安静点比较好啊。支持你的观点。问候菠菜节日大安!吉祥如意!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菠菜
初二晚,送了年。前天、昨天到今天,鞭炮声果然是少于往年,好呀好。[em]e142[/em]
&飞燕
非常赞同你的看法,现在没有必要放鞭炮了,社会发展了,该改就改了,没有什么意义的事,还非要抱着不放!而且放鞭炮严重污染,噪音!
&飞燕
[em]e179[/em] [em]e179[/em] [em]e179[/em] [em]e160[/em] [em]e160[/em] [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