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之行
个人日记
今天是五月二日,本计划今天很早起来就去莫高窟,以便避过小长假的人流高峰期,可是昨夜的小插曲到底还是耽误了今早的行程,瞌睡的没能及时起床。
昨天下午初中同学热情相约吃饭、到晚间的喝茶,一直持续到凌晨两点。虽说整整24年没有相见,却也没能淡化我们之间纯洁的友情,家长里短,闲聊乱侃,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感慨于感慨于茫茫人海再次相遇,感慨于纯洁友情的触手可及。老同学,一生平安!
说起莫高窟,大概离敦煌城有17公里左右,这里之所以被称为莫高窟,据说原因有二: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后世因“漠”与“莫”通用,便改称为“莫高窟”。另有一说为: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无论怎样的说法,留给我们后人的是一个个神秘奇伟的洞窟。。。。。。。
吃过早餐,一路向东,我们来到了莫高窟,今天的游客和昨日一样确实很多,单是排的队伍就像长龙一样,好不容易挨到我们进洞窟,心里不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和10年前不同的是,这里的参观模式更加趋于科学化、人性化:每位游客发一个无线耳麦,包括小孩,大概20位游客配备一个导游专门进行讲解---与时俱进,这一点在敦煌莫高窟的管理上有很好的体现 。
踏进第一个洞窟的那一刻,心中的神圣便油然而生,我们即将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品,而是亲身触摸、零距离接触中华几千年的文化!阴冷、黑暗的一个个洞窟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在导游的手电筒、解说词的带领下,我们逐个参观了有代表性的几个洞窟。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等历史悠久的莫高窟。
我们分别参观了北魏、西魏、隋代时期的几个洞窟,据导游讲解,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莫高窟的兴盛,在武则天时达到鼎盛,有洞窟千余个。元代以后敦煌停止开窟,逐渐冷落荒废。乾隆二十五年改沙州卫为敦煌县,敦煌经济开始恢复。莫高窟开始被人们注意。清光绪二十六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藏经洞。不幸的是,在晚清政府腐败无能、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定历史背景下,藏经洞文物发现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等西方探险家接踵而至敦煌,以不公正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骗取大量藏经洞文物,致使藏经洞文物惨遭劫掠,绝大部分不幸流散,分藏于英、法、俄、日等国的众多公私收藏机构,仅有少部分保存于国内,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
一路看着、一路感叹于古代匠人们巧夺天工的技艺:置身于一个个洞窟当中,我仿佛感受到了当时的工匠们挥汗如雨,精雕细刻的情形,也仿佛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崇信于佛家的虔诚心理。静静的洞窟中,听着耳麦中导游娓娓道来的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遥远神秘而又有庄严肃穆......
接近两个小时的参观,洞窟中的游人如梭,一批批游客,包括世界各国的游客们,我想和我一样心怀敬畏,心怀虔诚,不仅仅是看一看洞窟的外形,更多的是感叹泱泱大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走出洞窟,抬头看天,阳光好的刺你的眼,物是人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莫高窟,留给后人的慨叹将会更加深远......
走出莫高窟,熙熙攘攘的人群还在排队,我们休息,继续行程,生活要继续......
文章评论
大漠孤剑
才女[em]e179[/em]
漂亮天使
[em]e1000058[/em]
2793605721
V 哆啦A夣 ぢ 为什麽 伱 心里 只唷 大雄[em]e7016[/em][em]e7433[/em]
星云
很近,至今没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