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 舍 离

个人日记

图片

断舍离是日本的山下英子推行的修行哲学。初次了解这种“精减生活”是从黑玛亚关于衣橱的整理开始的。那段时间我的衣橱填满了很多衣物,每天早起为不知穿什么而烦恼,不断购物,却发现总是没有合心的衣服。于是停下来收拾衣橱,把新的一次没穿的送人,旧的统统扔掉。整个人一下子轻松很多,而且奇迹发生了,再也不会为每天早上该穿什么衣服而烦恼。因为每季我只留了三套衣服,来回换着,且再也没有冲动购物的习惯,而是三思而行,因要保证我选择的一套要替换这三套中的其中一套,被替换的当然是要扔了。

很多人都有舍不得丢弃旧物的习惯,然而它不仅让你周围环境凌乱,连心情也会变得闷闷不乐。为什么,因为你断不了,舍不得,离不开的东西太多了。我每次丢弃物品时就会学山下英子教的话,对它说声“谢谢你,对不起”,然后一身轻盈。

“断舍离”不是建意过清贫的生活,而是告诉你不管东西有多贵,有多稀有能按照“当下是否需要”做出判断的人,才够强大。懂得放下执念的人,才是生活的勇士。

“断舍离”就是从扔东西开始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我们每天都必须学习的。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房间打扫干净,而是通过收拾的过程,了解并喜欢真实的自己。我们要做的是把认为错位的东西全扔掉,即当下不需要的。如果只把它们放进储蓄袋再扔进储藏室,那不叫收拾,那叫移动。这样做起来刚开始会很难,总觉得东西虽然不用,将来会派上用场。可这类物品聚集太多,能量就没法流动,心理负担就会加重。

“断舍离”也包含了很高明的智慧,比如家中明明有一套巴卡莱特(法国高端水晶杯),可是你每天都在用普通的玻璃杯甚至超市买来的塑料杯,表面上你准备把它留到以后用,实际上你已经在自我贬低,觉得自己配不上巴卡莱特。要想提升自我形象,就要多用好东西。刚开始你会觉得可惜,心疼,等到了日常生活中你随便用它不感觉别扭时,你潜意识的自我形象在提升,反映在外界,你也会变得更有自信更有气场。

实践“断舍离”不仅可让屋子洁净,健康好转,还可以清除不少压力的源头。想打开橱柜的门,却因为围了大量饮料瓶,想要把需要的书拿出来,可放在前面的书却碍事……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不知不觉在你体内形成压力,让你烦躁不安。

“断舍离”在电子世界里可以这么做:远离八卦,八卦只会偷走你的时间,耗损你的精力。每天给自已一点独处时间,身心清空才容易接受善知识。每周要有几天“不插电”的日子,“不插电”就是最好的充电。定时删除邮箱,手机无用信息,对垃圾信息说不,保持开机界面的干净。选择质量高的信息源。

只有精挑细选的东西才能留下来。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必需物品。收拾没用的破烂儿,赠送物品,缩小喜好范围。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心情愉快。


                                                                                                                                                 文——(为增加说服力大多借用山下英子的话)





文章评论

巴学园

佳佳,我特别喜欢你的文字!总能给我一股无形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