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的人生

零星思绪

    一直不喜欢追剧的我开始追着《生活启示录》看,倒不是这部老套的电视剧多好看,而是我试图放缓急功近利的脚步,步履从容凌波微步--------再不想让我一次吃个够的饱餐自己喜欢的食物或者精神体验,我想收放自如随遇而安的生活。或许我的心气儿还没能达到,不能心随所愿,但是我想试着这么做。try,你懂的!
    喜欢闫妮身上那种比常人慢一拍的迷糊劲儿,让人远离老道精明的市侩气息。胡歌阳光帅气的让人心生喜欢,不管是不是角色赋予他的这种气质,我且看且享受的喜欢着。
    只是看这种过目就会忘的俗套的剧情的时候我总是会感叹,难道再也拍不出像《围城》那样让人眼前一亮的东东了吗?好吧,不管是原著的文字还是改编的影视,我要说的是一回事--------供我们小市民消遣的精神食粮。 
         不过胡歌和闫妮的对白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一赏。
 


    看凤凰卫视的《冷暖人生》,其中一集讲一个老太太因为中年丧女而执意在她将近六十岁的时候又生养了一对双胞胎。她的倔强让她心想事成的在头发已经花白的暮年享受到了孩子带给她的莫大幸福 ,同时也承受着常人体会不到的艰辛---------老伴的离世使得她单枪匹马的靠着微薄的收入来供养这两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她每天的支出要计较到几毛钱上,舍近求远的买萝卜只为了一斤能省下来两毛钱,可就是这六毛钱的红萝卜她也一次只敢要一斤。。。。。。
    我真的很无语。
    电视制作人只是在讲一个励志的故事,可是短短的几十分钟是不足于让我们看透励志背后那漫长的辛酸史,主人公那铿锵有力的“我不能倒下”不代表她就真的不会倒下,她毕竟已经年过花甲,残酷的现实不会因为她的坚强乐观就网开一面。就算是如她所愿活到至少八十岁孩子们成年,可是如此困苦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意味着什么?在这个物俗横流的当下寒门确定一定以及肯定能出贵子?
    我想到了我的那个已经做了四年单亲妈妈的朋友,生活的辛苦如出一辙。对于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伟大我却理解为自私与狭隘,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情感需要而无视一个正常而健康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从来不否认在离婚一事上我那勿庸置疑的自私,自己是痛快了,丢给孩子的是无尽的伤害),也许我的素养还不足以让我分辩自私与伟大,倔强与偏执的界限。


    小甜甜布兰妮的传记让我更加的觉得年纪太轻做妈妈真的不是明智之举。虽然曾经我N次跟丫头炫耀生孩子越早身体越容易恢复的光荣历史,可是回想自己还完全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养孩子的那种措手不及和心不在焉,我却要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说,养孩子最好在30岁以后,因为只有在自己的心智足够的成熟以后才有资格和能力来做一个相对称职的妈妈,否则那种气短心躁的轻率和鲁莽会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投下多少斑驳的阴影甚至造就怎样的性格缺陷是我不敢想像的,那种遗憾将会是追悔莫及无法弥补的。
    不能年纪太轻做妈妈其实可以追溯至不能年纪太轻就结婚。
    我觉得吧,我们每个人心智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可能要比身体的成熟晚那么十年甚至二十年。所以对于经营感情和婚姻我们同样像养孩子一样,需要一些社会阅历以及人生体验的沉淀,如此这样,我们才能在婚姻抑或是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的沉稳娴熟游刃有余,不至于因为年轻无知而让自己的人生充满了遗憾。
    当然,早有预谋步步为营的或许不是生活,而是情节完整剧情雷同的电视剧。
    或许生活就是一幅画,本是充满了遗憾的艺术,泼撒出去的颜料,不是每一笔都有我们意料中的效果。美与不美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种色彩的存在才成就了这幅画作。

    我终于知道,在我的人生概念里再也没有了非黑即白的纯粹。没有了大是大非恩怨分明,却还原了生活欲说还休的本来面目。正是因此,我的空间才有了欲言又止,久久无语的状态-----虽然我依旧在天马行空的思想与纠结彷徨的现实里分配着我的生活。
    长大真特么不是一件好玩儿的事。

 






文章评论

绿影清痕

长大真不是啥好事,可未长大时却那么急切地渴望长大!

我心飞翔

咋分析的这么透彻,这么到位呢?写啥啥好看,就像年轻的漂亮女子,穿啥都好看一样!

海阔天空

好一个欲说还休…… 辛弃疾云:却道天凉好个秋

海边人

丫头说丫头一直也很喜欢闫妮,她生活里就这样一傻乎乎的大妮子,又怕姐姐说丫头拍马屁,好吧,丫头不说![em]e146[/em][em]e145[/em]

青花大海碗

长大与幼小本质上的差别只是满足感的差异。其它的 差别不大。就像小时 蹲在马路牙子上看美女,现在换个花钱的地界看美女,本质没有任何变化。

青花大海碗

小时侯 一手一个2分钱的花米桃,大口的啃就觉得很牛逼;现在换成百十块的烟叼在嘴上自我感觉很牛逼。[em]e104[/em] 只是欲的大小与高低而已。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