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照师在北大禅修社开示主要内容

个人日记

(整理者:北大禅修社同修)
标  题: 文化、人生、智慧、心灵--达照法师精彩开示节
5.4号晚上,去见到了法师。
下面的内容,寥寥几字,难以表达法师那令人震撼的智慧。
本来佛法博大精深,晏鼠饮河,不过饱腹,又恐记忆出差,文出纰漏,妄添己意。
但愿见者取其要义,随力吸取智慧。
总结此节要,但愿众生获得究竟安乐。

我们要解决苦(我想应该是佛教里面广义的苦)的问题,这是一切我们的行为的来源。
解决苦的问题,也是社会文化的价值所在,一个文化之所以有价值,就看它是不是很好地
让众人离苦得乐。

西方文化的处理办法:
科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哲学解决思想中的问题,生活基本问题解决了,人们就要需要这些。
宗教解决终极归宿、一些神秘的现象。
(我认为,这时站在现在对这三个词的理解上分的)
东方文化则把这三个合而为一
一个哲学家,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圣人(生活上处理好)。
东方文化的精髓总结为两个字“用心”
西方文明科学发展的过头了,什么都要定量、具体化
做饭的时候,多少克盐,多少克醋,麦当劳培训员工的时候种种规定,盘子要擦几下,放
多少水,培训3个小时就能上岗,这样很有效率,短期看效果很好。
可是东方文化中做饭的时候,用的词往往是“少许”等等。这就需要你用心。刚开始肯定
把握不好量,但是渐渐地,你能考虑到越来越多的条件(季节,食用者的口味等等)来适
当调节。
机械化程序作出来的食物肯定能吃,但是用心做出来的肯定更好。
但是东方文明里面关键的地方也有量
比如,初果罗汉一定是要断八十八品见惑等等确定的标准。

解决痛苦的方法:
最低级的,麻醉自己,各种娱乐,有贪心来解决痛苦。这个显然不能根除痛苦。
艺术就提升了一些:
把痛苦升华为感动。但还不能解决问题根本。因为没有找到痛苦的来源。
科学的思路呢,是向外探索痛苦的来源:
人看到吃的不好了,就用石头打死动物来吃,吃生肉身体受不了(人本来是素食的),人
们就用火来烤着吃。
走路累,觉得太远,就骑马,然后觉得还不爽,就坐车,路又不平,又修路,等等...
这样无穷无尽下去,但是似乎痛苦跟以前比没有减少多少。早期基督教排斥科学,认为是
魔鬼的事业
哲学:
古希腊的哲学还有一些实践意义,但是后来的哲学基本就纯是思辨了。
人们会觉得看了看,想通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思辨的层次上,没法被证实(能证实就可
以叫科学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
宗教:
到了这一步,各大宗教基本上都明白了,“可能痛苦的来源是自心”。
宗教也提供了一个寄托,当苦难发生的时候,有宗教信仰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大很多,
因为有一个强大的寄托。
痛苦的来源是心,于是要认识这个心。
可是西方人找不到心,只是停留在第六意识上。
于是有了上帝、天国的概念。
这些在心物之间,也在心物之外,人们有了一个寄托,死后成为天国的公民。
(当然还有基督的奥秘,那个法师就没有提到了)

只有佛在探索心的道路上追到底了。
佛教讲,痛苦的原因来自于不认识自己的心,而有“我执”之妄。
世界上所有宗教,也只有佛教才敢说,众生皆可成佛。
儒家:“六合之外,存而不论。”这么说因为当时的条件,重点要解决现实的问题,还来
不及顾那么多。
道家也没有明确地这么说,只是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仙。
而像其他的宗教也没有那种完整的实践次第标准,就像断八十八品见惑是初果的标准。
西方的宗教探索实相要向前追溯,追到源头。
佛只是从当下去追寻,就能发现世界各种事物的发展规律,佛教的眼光里面没有什么是“
偶然”的,但又不是宿命论。
很多人对“我从哪里来?”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偶然”,实际上这个跟没有解释一样,只
是因为自己看不清楚,而制造的一个虚幻的安慰剂而已。

修行的方法上:
1 第一个是解脱道(小乘),急切追求解脱。
“此时苦,汝应知”
要探索我们的习惯,去寻找它的意义。
逐渐追问过去,发现自己造作的种种业只是痛苦的原因,而且是空的,没有什么意义的。
于是产生舍离这些的心态:这就是出离心
狭义上的出离心就是佛教徒中的“了生脱死”的愿望。
而广义上的出离心就使解脱苦的愿望,乃至于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是不选择那个不该
选择的,那个不好的,这其实也是出离心。
这样去修行
2 大乘、或者说禅宗的修行,是直接认识自心,不用出离心(这句话什么意思我需要再问
一下)
对于根基好的人:
一是并不觉得很痛苦的人(抱歉这一个地方没有记清楚,没法还原原来的意思了)
第二,活着很有气概,真正为国为天下,而自己的痛苦相比下很轻的人(菩提心)
对于这样根基好的人,可以加以点拨,认识自心
通常认得我执,超不过这4个层次:
1 我所(或者说我的)。每天为了获得、保护自己的事物,钱财,朋友,名誉等等非常累
。执着“我的”为我
2 身体。这个很多了...
3 我思故我在的那个我:能思者,这是把第六意识当成真心。
4 这个更微细了(这个没有记得很清楚,不知道用那个佛学词汇来描述的),当你没有妄
想的时候,一念不生的状态时,还是有一个难以捉摸的“我”一直在作用,当你很自然地
受到刺激的时候,比如别人骂你一句,马上有个感觉“他在骂我”。
而四禅八定只是把第六意识的念头逐渐压下去,而这个我执,是禅定背后的那个。六祖“
唯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禅定的背后才是解脱。
禅宗参话头,一个很好的就是问“谁”这个话头。自己的身体跟一个死尸没有本质区别,
但是是谁控制它动的呢?“拖死尸的是谁?”
(我的一个朋友以前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时候,就是想象自己是一个机器,一段代码,然
后参...类似)
如果停留在这个阶段,就是道德经的境界“杳兮冥兮,其中有精”。
这个是不彻底的。还是执着于一个“无”。不像禅宗公案、金刚经坛经那样一丝不挂
禅宗修行,在这里面继续用功。到了“破本参”,“虚空粉碎”的时候,破了见惑,但是
这个时候,定力不够的话,习气还有,需要慢慢除去。
而破掉“我”了以后,思想(第六意识)还可以用。
华严、天台、三论宗等等面对这个问题,先是要理论上分析清楚。
佛教有一个不共的是缘起性空,很多地方解释缘起是“事物是因缘和合而存在”,这样解
释是不合适的,应该是“事物是因缘和合而不存在”。
凡夫见是前者,肉眼:看到一个杯子,先有了一个“存在”的概念,然后才开始分析,被
子是有很多因缘聚合的,所以不是自性存在的。
圣人见是后者,慧眼:看到一个杯子的当下就能看出它是不存在的。
像“我已经开悟了”,这种概念是不可能有的。凡夫通常修的时候总认为有一个“我”要
去成佛,把那个“我”带到涅槃,这根本是不可能的,涅槃是要把“我”放掉才可以。

对于具体突破的细节:
感觉那个“我”跟圆滑,像皮球一样,搞不动。那个皮球--疑团,要让疑团扩大
说有两种:
一是时解脱:住在那个状态继续用功,不能放弃,等待时机因缘成熟,一个声音,一个事
情发生,一下子就开悟了。
第二是不时解脱,又分两种:
第一是理论上通达,知道自己撞的是纸而不是墙,是可以撞出去的,这样就不会被“自己
在撞墙”的错觉所吓跑 这是智慧
第二是动力强:具有出离心(自己不甘心于呆在这个不努力的境界),或者具有菩提心(
为了苦难的众生我也一定要撞)
而过程,就像(只是用比喻,但是凡有言说都是戏论)
要把庭院中的石头(我执)搬出去,怎么搬?
那只能用第六意识(石头上长出来的东西)去做。
但是经常发生的事情是把石头搬出去了,自己还站在那里,殊不知这个“去搬石头者”还
是一个“我”。
所以一定要在当下,把自己与石头一起搬出去。放下...就是涅槃
又有射箭的比喻,要拉紧才能放掉。
弓好比是第六意识,弦就是我执,箭就是佛性。
最后说学佛的5个要点:
1 第一是对三宝的信心,觉正净 佛宝是自性觉,法宝是自性正,僧宝是自性净。认准此
是唯一的归宿。
实践上,可以通过对于法师、经书的恭敬来启发这个自性。三宝,这个是目标
2 出离心,菩提心。这个是动力
3 基本戒律,这个是保护,就像是栏杆。
4 正知见 (正知见的来源是,亲近善士,听闻教理)
5 正止观(修行法门)

文章评论

禅涓

嗯,嗯!"罪从心起将心忏",罪性何来?这篇文章里已经提到了所忏之根源.得以受益的开示!

千里草

[ft=#ff3333,,]啊弥陀佛,师兄,我看不懂此经文,为什么[/ft]

照照镜

[B][ft=#cc0033,,]谁在指月?[em]e128[/em][/ft][/B]

逸飞

上班时间分享日志,工作做得怎么样了[em]e155[/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