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学诚法师言教】

学诚法师

 

【恭录学诚法师言教】

2013-11-25 学诚法师佛学答疑

【网友提问】虔诚顶礼!法师您好,请问法师,如果我们用心修行,对于曾经做错的事诚心忏悔了,那还会有果报么?

【学诚法师】是否有果报取决于忏悔的清净程度,用心忏悔,至少当下能身心清凉,未来可重罪轻报。


【网友提问】顶礼法师:请问弟子持诵无量寿经,如果遇到出差,可否改诵阿弥陀经暂时代替呢?

【学诚法师】定课可随缘调整,贵在坚持不懈。


【网友提问】尊敬的法师,您好!按着您说的亲近善知识请求指导并寻找学佛团体共修,我今天去离家就近的一家寺院看了下,发现那里就只剩两三位师父在,也不开功课,寺院也基本闲置,就觉得在那里学佛无望。请问法师哪有好的学佛团体,我在福建福清,暂时不能出远门去学。请您指点。

【学诚法师】如果身边暂时没有合适的团体参加共修,可参加龙泉寺网络佛学院的学习,可联系龙泉寺教化部学修处(010-62409092转242)咨询详情。


【网友提问】大师,身在红尘常被烦恼困扰,长期积压终在家人面前爆发,从而引发矛盾,自己也不好受,家人不理解,自己情绪得不到释放,如何化解这困扰?

【学诚法师】得不到释放的情绪,是一个个的妄想堆积起来的。试着把让自己烦忧的理由一条条写下来,再逐一写出自己的期望,过几天再回头来看看。


【网友提问】法师你好:都说一切皆有因果报应,今生我若杀人,下辈子他必杀我,如此循环。但第一个杀人的人又是谁杀的他呢?我们本来具有智慧,可最初怎么会造业呢?谢谢法师指教。

【学诚法师】佛教中不讲第一因,法界缘起是重重无尽的。众生本具智慧德相,但也有无始无明,譬如金矿石,矿石中本有真金,但同时也有杂质,唯有通过淬炼才能显露出真金。


【网友提问】顶礼法师,有些人忍一时得寸进尺,退一步变本加厉,应当如何应对?

【学诚法师】如何应对,要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网友提问】顶礼学诚法师!祈请您给予开示怎样将佛法溶入生活,使之与佛法无二?我们与法相应是要无二的融于法而与之无别吗?

【学诚法师】与法任运相应是一个果相,一个境界,现在从种因开始。欲将佛法融入生活,先须知法;知法,须先闻法;闻法,须先亲近师长。


(认识人生系列开示之七)


五、随力起修种正因•以愿导行善护心


1、能修即修不弃舍•净罪集资发正愿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善于依怙,照着去做。“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的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於何时,於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於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学。”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道理,听到的佛法,能够做到的就要马上去做、愿意去做。反之,如果我们听得到的、听得懂的、也能够做得到的,而我们不愿意去做,坚决不去做,那就不叫做修行了。“诸现能修者即当修行”。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都不去做,那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怎么去做?肯定没法做,修不了,太高了,太深的境界,我们没法修。我们修得了的,我们现在就开始修。修得了的我们不修,修不了的又想去修,你修的时候还是修不了,是不是?那我们修不了的怎么办呢?不要因为我们修不了就弃舍,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发不起来,那不发了;修行修得没什么感应,不修了,弃舍。那弃舍下面就不好说了,下面就不好谈了,下面谈的佛法跟自己就没有关系了,这都是一种戏论。实际上,修不了的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佛法我修不了?为什么我用功用不上路?为什么我会常常发生障碍和问题?这些的遮难,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然后我们慢慢去思考,慢慢去了解,慢慢去请教,就会得到答案。因为有罪障,因为缺乏资粮,所以就需要去净治罪障,就需要去集聚资粮,就需要去广发正愿。


 四、依法修心除三毒•道场熏修同行伴

 

1、作意对治烦恼业•如法观修熄贪嗔

  

有时候就是你这一天、这几天过不去了,出问题了。犹如我们人吃饭一样,本来身体都好好的,也没什么病;但是你试试看:三天、一个礼拜,你不吃东西、不喝水,你人就完了。同样的,你三天、一个礼拜,内心远离佛法,你就会烦恼极其粗重,很多问题就会发生,很多毛病就会出现。那么这种问题、毛病,还会等流、还会持续,因种发芽了、开花了,以后还会有别的果报、别的境界的出现。

  

所以,修行就是要让我们所有的烦恼种子、业种子,不让它出现,它一出现我们就即刻对治,这才叫做修行。那如果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业种子不断通过外缘,被引发出来,那就很麻烦。我们要很刻意、很用心、很注意,不要让我们这些烦恼出来,不要让我们这些业障出现,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没有去注意的话,它遇缘肯定就会发生,遇到我们不顺心、不顺意的时候,我们内心当中的无明、烦恼种子,就会显露出来,这是肯定的。这就需要去忏悔,需要去消除业障,需要来克制自己,需要“自他相换”,需要做“如母有情”想。这些都是要对治我们的贪、嗔、痴,对治我们内心的问题;而不是对方需要你怎么对待他、对他怎么好,是不是?“如母有情”是我们修行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你到街上随便去认,“哎,你是我的妈妈”,把人家吓一跳,是不是?它不是这么一回事情。它是一种观想;这么去观想、去修行。所以我们要把这些概念理解清楚。

 

“自他相换”也是一样。它也是一种修行的法门、对治烦恼的一种方法。你真要与人家换,别人也不一定会换。你有一个手表,说“我们相换”;他不会跟你换的。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不能换。人的观念也是一样的:他这么想,你说“你不要那么想,你要照我这样的想法去想”,不是这样子叫做“自他相换”,对不对?如果这样子叫“自他相换”,那么你就是修错了,我执会越来越强。“自他相换”就是说:你要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你要了解对方所思所想,现在在想什么、在做什么、关心的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不是?而不是告诉对方“你要换一个角度、你的观念是错的、你这样做不对”,那你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制造更多的矛盾,这是肯定的。那么这就不是修法,就不是修心了。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