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录学诚法师言教

学诚法师

 

恭录学诚法师言教

【网友提问】不详

【学诚法师】忍字,心上一把刀,所谓“忍”,就是拔去自己心中这把刀。忍的对象不是外在的某人某事,而是自己内心的烦恼。他人在身体上的伤害,能避免的要尽力避免;但一切心上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忍,就是要调伏内心的痛苦。

 

【网友提问】大师,可以给弟子详解一下"放下对自我的保护,才没有委屈。 "这句吗?谢谢大师了!弟子静候

【学诚法师】委屈,是因别人的误解、轻忽而引发的内心痛苦,反过来是希望得到认同、肯定的期盼心,归根到底是从自己出发的,一切思绪都围绕着自己的得失而产生。如果能够放下过于关注自己的心,转而关怀他人;放下内心深处索取之愿,转而为他付出,那一切委屈与受伤的感觉则无从生起。

 

【网友提问】法师,如果想法已经种下了因果,那么和 真正地去做有什么区别呢?比如我想杀人和我真正地把人杀了;我想孝顺和我做了孝顺这件事。

【学诚法师】业有两种,思业、思已业。所有的业都是由思业策动,而由身语实现。仅仅有思业而未付诸实施,此业轻微,不一定感果。所以,对于恶念,我们要尽量减弱,不发诸身口;对于善念,我们要增长广大,励力实践。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近来打坐时常常似睡非睡,似醒又非醒,这是不是过程?或是上了斜途?乞师傅开示

【学诚法师】打坐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善知识切近指导。

 

【网友提问】有个现象,不太明白其中的因果,请法师详细的开示:我们挣得钱也是通过自己劳动所得,没坑蒙拐骗,为什么这挣到的钱总是存不住,只要存折上有钱,就会有事情,不得不把钱取出来花了,花完也就没事了。而有的人,挣得没我们多,却可以存好多钱,生活质量也不差,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我们也好注意

【学诚法师】人的福报就如同一个碗,碗很小,即使有水也盛不住,所以要努力培福。培植福报,就要扩大心量,对人不要斤斤计较,遇事不要怨天尤人;精明刻薄损福,宽厚慷慨积福;凡事多代人着想,甘愿吃亏。孝顺老人、恭敬师长、布施贫苦。

 

【网友提问】顶礼法师。处顺境时人很容易欢喜,得意,骄傲,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什么好方法可以调伏吗?

【学诚法师】常思无常!

 

【网友提问】大师开悟后所做的事业是什么事业呢?

【学诚法师】一切利益众生的事业。

 

【网友提问】大师我做梦总关键时刻念佛可是我平时不念佛我修百字明忏悔业障都念很久了业障是消了可做梦老念佛是不是我应该修念佛呢?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何判断修什么法合适自己拜什么师父合适自己呢?

【学诚法师】在公认的善知识中,找到自己有信心又有缘的师长,跟随修行。

 

【网友提问】法师佛教徒不是应该在逆境中磨练成长吗?那故意找逆境证明自己怎么样啊?如何选择逆境如何呢?

【学诚法师】学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为了消弭自我。

 

五、随力起修种正因•以愿导行善护心

1、能修即修不弃舍•净罪集资发正愿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善于依怙,照着去做。“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的支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於何时,於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於其因,集积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於彼一切悉能修学。”就是说我们听到的道理,听到的佛法,能够做到的就要马上去做、愿意去做。反之,如果我们听得到的、听得懂的、也能够做得到的,而我们不愿意去做,坚决不去做,那就不叫做修行了。“诸现能修者即当修行”。如果我们能够做得到都不去做,那我们做不到的我们怎么去做?肯定没法做,修不了,太高了,太深的境界,我们没法修。我们修得了的,我们现在就开始修。修得了的我们不修,修不了的又想去修,你修的时候还是修不了,是不是?那我们修不了的怎么办呢?不要因为我们修不了就弃舍,这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比如,我们现在要发菩提心发不起来,那不发了;修行修得没什么感应,不修了,弃舍。那弃舍下面就不好说了,下面就不好谈了,下面谈的佛法跟自己就没有关系了,这都是一种戏论。实际上,修不了的我们就要思考:为什么这些佛法我修不了?为什么我用功用不上路?为什么我会常常发生障碍和问题?这些的遮难,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然后我们慢慢去思考,慢慢去了解,慢慢去请教,就会得到答案。因为有罪障,因为缺乏资粮,所以就需要去净治罪障,就需要去集聚资粮,就需要去广发正愿。

2、愿行合一莫退失•意乐发心为上首

  所谓“广发正愿”,就是不能随着自己的习气做。“哎,我喜欢做这件事情,我不喜欢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做不了,什么事情没有兴趣去做”,那就不是广发正愿。你要广度有情,这有情的话,各行各业的人都有了;如果没有广学多闻,没有广发正愿,你怎么去度呢?肯定度不了。所以集聚资粮、净治罪障、广发正愿,都是很重要的科目。

  那么,我们愿发出来以后,就不能退失了。如果退失的话,就不是愿,就不叫做愿,不是菩提愿。退心了,就没有愿力了。没有愿力,我们的行为跟愿就不搭杠,行跟愿就挂不上钩。行跟愿挂不上钩,自然而然就不能显示出你行为的意义,那你就会想在庙里面干嘛?你既不种地又不搞生产,既不是工人又不是农民,又不是科技工作者来搞一个发明,又不是学校,来这边干什么?在庙里面就是搞宗教了,宗教教职人员就是搞宗教,就是培养纯正的信仰,就是要树立、要建立、要重建道德的风范,要来完成人格、僧格、宗教的品格,等等,就是跟其他行业的人不同了。那么如果我们一个修行的法师或者一个居士,跟不修行的人、不学佛的人一样的话,那还了得,修行都白修了。修行肯定是不一样,但不一样不等于说就是不对的。那么我们不一样,当然不是要跟不学佛的人格格不入,那也不对,不能体现我们的慈悲心,体现我们的菩提心。

  所以在道场当中,我们常常说要净罪集资、要发愿,这些都是有来头的,不是随便说的,也不是你做一次两次罪障就消除干净了,也不是你拼命干活干一年你的资粮就够了,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外面一个打工仔,打工打一年,也只能赚几千元钱,对不对?在庙里边,你干活还没那种劲头呢,是不是?当然不是所有的人,有些人劲头也很大,修水管的义工,劲头都很大。它不能这样子来比了,它不好比。我们集聚资粮这种心怎么来认识?从我们意乐来认识,这是首要的,然后再看我们的行为,再看我们的结果,——是从我们出发点来认识的。那社会上面的人工作,是看你的成绩的,不管你这个人怎么样,你只要干好,你回家了、加班了,都不管你,只要来上班的时候你把事情要给我做好。寺庙里面就不同了,注重调心、注重教育、注重教化、注重发心、集资粮,这是最重要的,然后才谈到做事。

  所以,它有一个标准、有一个注重的效果的不同。这样子的话,慢慢慢慢我们这些观念建立起来,对很多不了解的事情、很多不容易理解的事情、别人很多不同的做法,慢慢地你就能够包容和接纳。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