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关老师----太极随想
太极感悟
【【关老师--太极随想】】
平时练拳时闪过一些对太极拳的感想,随时记录下来,今天写出来,看起来方便一些,杂乱无章,也可能谬误百出,如看到不要见笑,不当之处,恳请更正。
太极对联
上联:手上运日月
下联:脚下藏乾坤
横批:头顶太极
注:剑生弟论吴式太极拳理法使我所感悟
练太极有了基础之后,要采取否定法,即太极拳不是(要)什么?如:太极拳不是舞蹈,不是体操,不是外家拳;不要用力,不要主动,不要妄动。等等,主要是研究自己入手,鲁迅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不要先研究如何对付别人,先要解决好自己的的问题。
先要做人,后学练拳。
太极拳是研究如何帮助后进,让自己身体各部位都能听自己调遣。太极拳研究知与行的学问,知道怎么做,肢体就能如何做,但往往是大脑不知如何做,或者知道如何做,肢体不配合。
武术各派没有高低之分,
习武的人有高低之分
太极拳能开发人的智慧,增强人的自信心。
不要想成功,只要努力,功到自然成。
练太极拳不能伤自己,也不能伤对方。
练拳要追求一种意境,神意合一的意境。
太极拳是一减项而不是加项。为什么有人苦练了多年而太极拳而感到仍没有入门,就是因为把太极拳当成了加项。学了很多,还是不得要领。
减什么,减硬劲,减主动,减妄动。减浮躁之心,好胜之心。
练出一个轻静之心,静观自然万物,洞悉阴阳一体。
玉不琢,不成器,就是要把自己的拙力,硬力去掉,真劲就自然上身。
太极拳要解决思想问题,从头脑中减掉不正确的认识,从动作上减掉出现的毛病。
如苗出来之后,是先锄草,还是先施肥。
锄草是找自己的毛病,施肥是增加功法。
草不锄,草与苗一起长,
毛病不除,影响功力。
太极拳要“无过不及”,要求“中”,实际上,“中”只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很难达到。在“过”与“不及”中,我选择后者。纵观走过的路,我就是在不及中觉悟,不及中进步。
物质分到极小是空象,变为极大。
人体松到极柔则转化,变为极刚。
松是肌肉不紧张,各个点之间连而不断。
一般人讲松就懈,就断。
连中之松,而不是断中之松。
接触点与腰要合,否则,这个松就是懈。
意念上不顶,思想上不顶。
动作上有顶的现象不要紧,这是功夫问题。
如上北京,方向对头,走快则早到,走慢则晚到。如方向不对,则南辕北辙,永远也不能到。
太极拳的立身中正,就是做人之道,处世之道。
练太极拳实质就是要使自己脱胎换骨,没有这种思想肯定是练不好的。
要找出和外家拳真正的不同点。
不同点是什么?快慢之分吗?不是,那只是一种练法,表面现象。
盘拳时感觉不是在练拳。
你把人体自己本身当做天体,即宇宙。四脚百骸都是这个天体的一个成员,他们都在循一定的轨迹运动。
为什么有的人各派拳都会,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样样都会,仍然觉没入太极之门呢,就是各派有的他都有,各派都离不开的他没有,只是学了一个各派的形。
就像家庭,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有的有别墅,有的有轿车,有的装修豪华,有的简简单单,但都是家。一些东西有也行,无也可。但不能少的是人,有人才为家。但有了人还只是形式的家,有的家是貌合神离,能称为家吗?内容不能少,那就是和谐。
练太极拳不能少的是阴阳和虚实,具体体现: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意专气敛、劲整神聚,这些那派也不能没有。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
根据自己练拳体会,总结有以下五点:
1、中正安舒:中正是指身体的姿势,尾闾是不是中正。安稳,是重心问题,重心要对称。舒是开展。不能低头弯腰,突臀。这是从静态来看的。
2、均匀圆活,均匀是指速度,速度不能忽快忽慢,要均匀运动;圆是运动轨迹,是每一动作都要走出圆来,是曲线,不能有凸凹。活是状态,如行云流水,始终处于运动状态,即使有静止,也是静中寓动。
3、动作轻灵:轻是用力和不用力问题,太极拳少用力,不使无谓的力。灵是变化,要灵敏。体现在身体上,是上肢要轻,下肢要稳,迈步如猫行。
4、虚实分明。体重在一条腿,不要在两条腿。脚踏如薄冰,这样练拳时就能轻起轻落,虚实好分清。
5、全身协调。协调是“上下要相随,内外要相合”,这是指外面的劲,里面的气,内外相合,才能周身一家。
上是两臂,下是两腿。
上下相随指的是外三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方法是:手与脚合看眼神,肘与膝合想腰肾。
内外相合指的是内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这就是说太极拳入门阶段重点是外三合,在盘架子,站桩等要多下功夫,打下坚实的基础。进阶后,要有所突破,单靠出力下功夫不行,要凭心意用功夫,这就是所说的太极拳三分练七分想,这个想,不是单指当练拳时才想,而是平时没事时,少想打麻将为何没赢,买彩票为何不中,也就是说:当你时间有剩余时,把时间留给太极拳,默识揣摩,才能有所得,这和练书法:“功夫在笔外”是一个道理。
【【太极拳如何练脚下功夫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说练拳要从脚练起,可见脚的重要性了。太极拳练出脚下功夫,我们称这个脚就是太极脚了。哪么如何练出太极脚呢,从吴式太极拳练法上,有以下几点: 1、从重心的转换上是大虚大实,如重心在后腿,向前腿转换。后脚承重由十到零,前脚重心由零到十。这样会感到脚如踩在地毯上一样。即所谓的“迈步如猫行”; 2、从运动的规律即走劲的方法上:后膝顶,前膝松;后胯主动,前胯从动; 3、从拳架的身形上:重心在后腿时,身形是立身中正;重心在前腿时,身形是斜中寓正; 4、从意念上:重心在后腿时,想尾闾找脚跟;重心在前脚时,想大趾找鼻尖;
此练功要诀,对于正确身法的形成,十分关健。这句话,既指出了动作的部位,又有动作的程序。上、中、下三关的动作次序分明:
⑴“上领”指上关玉枕穴微微向前领(不是用力上领),两眼向前平视,这就保持了下颏内收,喉头不抛的姿态。
⑵“下随”指上关一领,下关尾闾自然相随,即尾闾向前微微一送,自然就松腰、收腹、溜臀了,形成尾闾中正的姿势。
⑶“中关提”指上、下关协调之后,中关夹脊微微上提,感到大椎骨与贴身衣服相接触即是。这就是王培生讲授太极拳时所说的“沾衣贴领”。这个动作分为三步完成,从而做到“顶头悬”、“气贴背”。这样空胸实腹,气沉丹田,保证重心系于腰间,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这种身法有利于开通任、督、冲三脉。
一般的力,即人们所具有的体力,拳家叫“力”。由于肩部不能放松,此力达为到稍节。练太极拳产生的一种灵活运用的力,这种力称为“劲”。 太极“劲”是放松全身各关节由筋和肌肉自然伸缩而产生的,它可达于四肢。现在以体操、舞蹈与太极拳的对比,能从感性上知道什么是劲。
三者不同之处:
体操上下不用相随,可手动脚不动,脚动手不动;这和舞蹈与太极拳有区别;
舞蹈也是上下相随,但运动时力点不从脚开始,如看孔雀舞体现在手和腰相随上;这是舞蹈与太极拳相同处的不同点;
而太极拳则是一动无有不动, 力发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体现在拳架中:手引脚推中间随。
劲是连的,力是断的。劲如放风筝,风筝不管放多远,线虽然是弯的,始终被手中的线所牵动。
劲是整体的,而力的局部的,如拿东西手用力,跑步腿用力,扛东西肩、腰、腿用力。 练太极拳之后,要求不用无谓的力,能帮助在日常生活中少消耗体力。比如,左手拿东西,右手就不要跟着用力;两手使锹干活,手不要拿得死死的,随着腰腿一块动就不累。还有玩游戏机赛车转弯,两手动,由于心情紧张,全身跟着一起动,其实帮不了什么忙。通过练太极拳之后,心情平和,遇事不紧张,身体处处放松,消除很多不该用的力。
练太极拳,把无谓的力去掉,真力就产生了,那就是劲。
不该用力的地方主要表现在肩、肘、手上。
平时盘拳时,你面前所碰到的全是空气,空气对你所产生的压力微乎其微,你对空气就无须使用多大的力,你的动作就如春风拂柳一样轻,(有的拳种有发力的除外)。
太极拳的不用力,是不使无谓的力。
从力 的大小来说,对方不使力,或只有一点点力,你就不能全身用力,使出吃奶的劲;对方给一两,你以一两迎之;
从用力的部位来说,该用力的地方用力,不该用力的地方就不要用力,不使力分散。
今天就说到这,说的可能有点乱。
【【关于“有形与无形”的体会 】】
关于“有形有意全是假,无形无意方为真”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初学太极的人,要按照太极拳的要求规规矩矩的练,比如吴式:头、肩、肘、手、胯、膝、足,在每个势子中,这七个星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往前了不行,朝后了也不行,在空间上都有自己的定位,这就是有形。这个高与低、左与右、前与后在拳架中都有一定的规矩,也就是衡量尺度。
初学必须有老师指导按规矩练。通过有形的训练到一定程度,自己有了体感,大脑里有了一杆称,这七个星在什么位置不用有形的尺去度量,也能定好位,这时就自然而然地丢掉规矩了。这时对有形的要求,不再那么斤斤计较了,但不是随便乱画,而是在原有的形上稍有波动,因为原来的形是教条的,是对所有人定的尺度,而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个头有高有矮,身材有胖有瘦,吴式太极拳的步法以脚为尺度,但高个可能长双小脚,矮个可能长双大脚。可以说,开始所练的形是粗糙的,是毛坯,而量体裁衣的形才是精细的。从有形到无形就是从毛坏到精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工艺师,一个是教拳的老师,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大脑,这就是“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的
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就是入门,懂劲以后,身体七星在什么位置自然就调整了。就如初学画画要打格一样,到一定程度后就不需打格也能找好比例一样。这个尺在心里,如成语所说:“胸有成竹”。
因些,太极拳大师打拳是在有形无形之间,这才是真。但初学者不经老师教而简单摹仿大师的拳架有些不妥,就像学书法,不学书法家的楷书而学他的草书是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
为一个话题说的有点多了,就此打住。
文章评论
一帆风顺
[ft=#cc0000,4,]说得好!转了.[/ft]
平凡人生
[ft=,2,][ft=#990000,5,楷体_gb2312]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ft][ft=#990000,5,楷体_gb2312] 理论来自于实践。理论是在某一活动领域中联系实际推演出来的概念或原理。也可以说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是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的结果。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把丰富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就会飞跃和升华到这一高级阶段的认识。这种更深刻、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认识能更有效地指导行动。[/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只有理论没有实践,什么也做不了。只有实践,没有理论指导,往往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造成多走弯路。只有理论、实践有机地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处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也要做到不偏不倚。有些人片面地注重理论,尤其武、医、道的爱好者,为了溯根求源得其“正宗”,不惜耗时费力,到处搜集古今理论著述。在似懂非解的情况下,东拼西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念,而在实践中却又无从下手。结果,一事无成。也有些人不重视理论,只求形式上的成果,不求理性上的认识,其结果,苦修半生不得诀要。[/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日常,多看些练功的理论文章、指导方法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但要注意三点:一是辩真伪,别良莠。因为,某些书面理论、文字指导方法不一定完全正确,或者不一定完全适合自己。所以,要取舍得当。二是结合实践。只读书不练功是出不了功夫的,读书破万卷,不练也枉然。功练少了都不行,拳打千遍,神理自然。三是勿杂勿滥。关于学练太极拳的指导文章很多,但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情况进行选参,不能见异思迁,更不能照搬硬套、兼施并用。否则,本想找规矩,却乱了规矩。练得个杨手陈脚吴式腰,虽然别具一格,但却丢了规矩。就象有的初学太极拳者,没有老师指导,在网上看了不少视频,看到哪个动作漂亮就搬到拳里,一套陈式拳里既有张三的风格,也有李四的影子,甚至在老架一路里揉进了不少新架的动作,弄成了大杂烩。就象给猫身上换成牛眼驴尾骆驼脚,不伦不类。虽然风格差异并无关系,但对于初学得来说,不懂拳理,不懂劲路,自己在一套传统拳里加上杂七杂八的东西则是不可取的。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虽然包含陈、杨、吴、孙、八卦、形意等流派的技术动作,那是经过专家门研究论证定式的,拳中的接卯斗榫、转关换劲都基本顺畅圆活,初学者自己组拳与其不可类比。[/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所以,学艺者既要重视理论,也不能沉迷于理论,尤其不能好古、贪玄、喜杂。对于厚行薄理的朋友要理、行并举;对于好古恋玄的朋友要把自己从玄、古中解放出来。[/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那么,在武术中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呢?练武之人大都有体会:开始学拳时,对老师讲的理论似懂非懂,或如坠五里雾。但练到一个阶段或上升到一定层次,往往会忽然体悟到理论中的某些东西。这时,才对理论有了比较明确的理解。至此,对所练的拳的内涵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所以,在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活动时,不能够全面理解理论是正常的。在心中有了理论的初步认识,尽管不能够完全理解,但给自己以后的实践活动树立了一个大致的目标方向。当实践合乎了理论概念之时,便坚定了自己实践活动正确性的信心。比如,在练功(尤其内功)中出现的一些现象,自己不明确是否正常,当对理论有所了解时,就会进行自我判断。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对理论的认识也愈加全面和深刻,实践验证理论、理论指导实践,相得益彰,更容易往高层次发展。[/ft] [ft=#990000,5,楷体_gb2312](此文转自我琴剑老师之作,学生看后受益匪浅,故摘来收藏。并愿更多的太极爱好者受益。)[/ft] [/ft]
平凡人生
[ft=,5,]【【关于“有形与无形”的体会 】】[/ft] 关于“有形有意全是假,无形无意方为真”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初学太极的人,要按照太极拳的要求规规矩矩的练,比如吴式:头、肩、肘、手、胯、膝、足,在每个势子中,这七个星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要求,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左了不行,右了也不行;往前了不行,朝后了也不行,在空间上都有自己的定位,这就是有形。这个高与低、左与右、前与后在拳架中都有一定的规矩,也就是衡量尺度。 初学必须有老师指导按规矩练。通过有形的训练到一定程度,自己有了体感,大脑里有了一杆称,这七个星在什么位置不用有形的尺去度量,也能定好位,这时就自然而然地丢掉规矩了。这时对有形的要求,不再那么斤斤计较了,但不是随便乱画,而是在原有的形上稍有波动,因为原来的形是教条的,是对所有人定的尺度,而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个头有高有矮,身材有胖有瘦,吴式太极拳的步法以脚为尺度,但高个可能长双小脚,矮个可能长双大脚。可以说,开始所练的形是粗糙的,是毛坯,而量体裁衣的形才是精细的。从有形到无形就是从毛坏到精品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工艺师,一个是教拳的老师,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大脑,这就是“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不息法自修”的原因了。 拳论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懂劲就是入门,懂劲以后,身体七星在什么位置自然就调整了。就如初学画画要打格一样,到一定程度后就不需打格也能找好比例一样。这个尺在心里,如成语所说:“胸有成竹”。 因些,太极拳大师打拳是在有形无形之间,这才是真。但初学者不经老师教而简单摹仿大师的拳架有些不妥,就像学书法,不学书法家的楷书而学他的草书是一个道理。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世界上没有捷径可走,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 为一个话题说的有点多了,就此打住。
昆仑
理论实践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