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 不屈不挠的呐喊与奋斗
周文还在非常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自己写作各种抗战题材的作品,并全部在报刊上发表,其数量之多,在当时是极为少见的。通过他的稿件,通过报刊的宣传,激发了更多群众的抗日激情。
周文是鲁迅培养起来的作家,除了通讯、报告、特写外,他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学、杂文、小说等形式来宣传抗日,深受群众欢迎。
刚到成都时,他察觉国统区后方与抗战不相适应的状况。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他立即写《坚强的上海》、《成都印象》等通讯报告特写,并与作家沙汀、葛乔创办《战旗》杂志,将《成都印象》发表于《战旗》杂志的创刊号上,将《坚强的上海》发表于《金箭》月刊上。前者对国统区后方死气沉沉的消极抗战情绪作了深刻的揭露,后者将“八·一三”抗战中,军民团结的热烈紧张的情形介绍给了大后方的群众。他在《写些什么?》中写道:“需要作者拿出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来呐喊、来奋斗了······而以强有力的批判和推动,使它真正的配合着前方的抗战,一同踏上全民族彻底解放的道路。”
周文的杂文主要是鞭挞社会的黑暗和汉奸亲日派的罪行,如投枪,似匕首。如《“和平”与“屈膝”》、《从“牺牲”说起》对亲日派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1938年12月,汪精卫公开投敌,1939年,周文发表了一组杂文《汉奸漫谈》,从《奸狗辨》、《带肛门的肉喇叭》、《从肉喇叭看敌人》到《肉喇叭的效用》,这组杂文短小精悍,生动形象,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战斗性与艺术性达到了相当完美的结合。它们无情地鞑了社会的黑暗,深刻揭露了汪精卫集团的反共投降活动。
周文的小说关注青年一代,起到了引导后方人民坚持正确的抗战方向的作用。如《汉奸的女儿》描写了一位出身于上层社会的女学生,在抗战爆发,家庭成为汉奸后的一段复杂、痛苦的情感经历:是醉生梦死,同流合汅?还是与汉奸家庭决裂,奔赴救亡?她徘徊于十字路口,难以决断。小说刻画了一个极其复杂的性格典型和人生情感,向社会提出了如何对待汉奸本人和家庭的严肃问题。中篇小说《救亡者》通过对一个抗日救亡协会的成立,反映了多种思想在统一战线中的激烈斗争,塑造了一群形形色色的救亡者。他们有妄图把持协会而不想作实际工作的空谈者,有鄙薄后方工作,一心想上前线的人,有要退会的人,有默默做着救亡工作的人,最终在抗日积极分子的努力下,完成了救亡协会的组建工作,形成了统一战线。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在全民抗战的大背景下,关注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对引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川康 周文小说的乡土性特征
川康是指四川西部一带,包含现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大致上就是川藏边境、西康高原、大凉山地区一带。周文的作品就是一幅川康风景画、风情画、风俗画。
所谓风景,这里有高山峻岭、狂风暴雨、严寒冰雪、炎炎烈日等独特地理气候环境特征。周文作品对川康自然环境的描写主要表现在《雪地》所展现的雪景和寒冻天气,描写了折多山的雪雾寒险的大自然风景;《俘虏们》写因顶着白花花的毒日赶路,差点要了受伤俘虏小金的小命,太阳烤得他嗓干唇裂,头脑发昏,大腿上枪伤的窟窿里汩汩往外流血;《热天》里炎热到令人窒息的酷热。《雪地》中对川康地理的描写说雪坑有几十丈深的;《烟苗季》中作者描写了象骆驼背脊似的连绵起伏的山。以上这些都是对川康地区特有的自然环境的描写。
所谓风情,主要指人情,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亲情关系。周文生活的时代,正是军阀混战的时代。在这个大背景下,西康的人情经历了一次较大的变动;《雪地》中反映士兵哗变的情景;《在白森镇》写的是官吏之间的明争暗斗;《烟苗季》细致逼真地揭示了川康地区军阀主政的割地分肥,尔虞我诈的凶残和险恶,;《俘虏们》写了受伤的俘虏惨痛的经历;《红丸》写了官吏的腐化。除了这些,周文还一再写了这些人的“第三生命”——鸦片。《红丸》的主角是鸦片,《烟苗季》中的人物烟不离手,《雪地》里长官克扣军饷私贩鸦片,读其散文《第三生命》,可知烟简直就是士兵的食粮。鸦片烟在此成了人的第三生命,上至旅长,下到士兵,乃至百姓,全都吸食。这些在周文的小说也都得到了多方面的揭示,可以说,鸦片烟的泛滥是军政腐败的集中体现,军政腐败又恶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广大下层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周文显然洞悉军阀混战带来的人际关系的扭曲,也正是他较为准确得把握到这种变化了的人际关系,才使他的作品显得有深度。可以说这种复杂人际关系的描写是他小说乡土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所谓风俗,主要指当地民间的景观习俗和伦理道德。周文的川康题材小说可分为军政类和习俗类。军政类揭露了军政界的腐败与黑暗,进而揭示人性的丑恶与黑暗。在川康人固守传统习俗上,不管这些习俗多么保守昏聩,愚昧之至。而他们却依然恪守陈规,甚至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山坡下》揭示赖老太婆悲剧的发生是由于她不愿逃难,究其原因则是害怕“一把老骨头丢在山里”,“抛尸露骨”,不能寿终正寝。正是这种落后观念导致了她悲剧的发生。《退却》中写喝鸡血酒的风俗画,以及兵匪袍哥窜通一气的怪状,路上相遇,只要说:“兄弟,山不转路转,场头不遇,转头相逢”的一道黑话,就相互放行了。在周文小说中,几乎看不到一夫一妻制的文明景观。因为那些稍有势力的人动不动就讨小老婆。本来,战争带给人的观念冲击应该是强大的,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伦理观念却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一家药店》中福田父亲的光宗耀祖的传统思想;《名》对于名气的世俗崇拜;《爱》里亲情与爱情的冲突与伤害,封建偏见等等,都显得那么强而有力。《茶包》中“不愿你将来做官做府,只愿你能背得起这二百五”。对这些思想残渣的描写,是川康风俗人伦景观的真实反映。



文章评论
白色钢琴
图片不适合!
白色钢琴
一叙二黄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