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锐度 获得清晰照片必修课

摄影

 在网站或论坛发布一张作品,经常会看到“不够锐”或类似评价和回复,到底锐度为何?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照片的锐度呢?

  何为锐度?

  锐度有时也叫“清晰度”,它是反映图像平面清晰度和图像边缘锐利程度的一个指标。如果将锐度调高,图像平面上的细节对比度也更高,看起来更清楚。

  比如,在高锐度的情况下,不但画面上人脸的皱纹、斑点更清楚,而且脸部肌肉的鼓起或凹下也可表现得栩栩如生。

  在另一种情况下,即垂直方向的深色或黑色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地方,在较高锐度的情况下,线条或黑白图像突变的交接处,其边缘更加锐利,整体画面显得更加清楚。

 

 

 



 提高锐度,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清晰度,这是人们需要的、好的一面。但是,并不是将锐度调得越高越好。如果将锐度调得过高,则会在黑线两边出现白色线条的镶边,图像看起来失真而且刺眼。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块面图像上,图像就会显得严重失真,不堪入目。比如,这种情况出现在不大的人脸图像上,就会不但在人脸的边缘出现白色镶边,而且在发际、眉毛、眼眶、鼻子、嘴唇这些黑色和阴影部位边上出现白色镶边,看起来很不顺眼。

  可见,锐度太高虽然提高了清晰度,但又会使图形走样,同样不是一件好事。所以,为了获得相对清晰而又真实的图像,锐度应当调得合适。

  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照片的锐度呢?

  镜头因素——定焦与变焦对锐度的影响

  定焦镜头的锐度比变焦镜头高(一般来说) 顾名思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你追求绝对锐度,那就别买变焦镜头。不过,如果你需要摄影灵活性,请一定买变焦镜头。

  为什么定焦镜头锐度更高?因为要变焦,所以变焦镜头的镜片数目比定焦的多。这样一来变焦头就更难设计,更容易发生光学色差,镜片数目多也会减低对比度并增加光斑。定焦镜头通常比变焦的光圈大。衍射定律告诉我们——在同样情况下,大光圈镜头比小光圈的锐度高。

  怎样充分挖掘一支镜头的潜力?建议如下:

  使用结实的三角架:自然和野生动物摄影95%都会使用三角架。严格的说只有一种情况会手持相机拍摄——那就是街头纪实摄影。手持相机常常会导致劣质图象,特别是风景和自然摄影时。

  使用反光板锁定和快门线:震动,任何震动都是锐度的死敌。不要在慢速快门和大光圈时手持相机,然后再去担心镜头的锐度。

  图象稳定器:不管是佳能的IS还是尼康的VR,都是近25年来镜头设计上最伟大的发明。它们确实有用,当使用长焦镜头来进行严肃的摄影创作时,即使是使用三角架,佳能“L”系列IS镜头的图象稳定器的作用也珍贵如金,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们都那么贵。

  用镜头的最佳光圈: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通常不在最大光圈或者最小光圈处。只有那些最昂贵的镜头在最大光圈时才会和光圈小两档时的光学表现一样好。由于衍射作用,没有一个镜头的最佳锐度是在光圈F22或者F32。绝大多数镜头的最佳锐度在最大光圈小两到三档处。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使用三脚架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 “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都可以减少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因为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可以使用相机的延时拍摄功能,这样可能会更加方便些。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尽可能使用高速快门

  现在好的机器及镜头都有防止抖动的功能,但是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证在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对于长焦,建议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焦距)以外,当然,为了保证照片的亮度,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有时候适当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或者可以综合考虑,通过适当提高些ISO值来提高照片的亮度。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

  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合理对焦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可以通过半按快门来测试是否合焦,而且提醒大家“下手要快,动作要稳” !现在有些镜头在自动对焦的基础上仍然可以手动对焦,请大家合理使用。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虚化,突出被摄主体。

  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要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当然影响景深深浅的因素很多,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综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选用低感光度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保证照片锐度的条件——正确曝光

  现在大家最常用的是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

  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这时候用“点测光”功能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