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个人日记

          (天津市委宣传部纪念抗日胜利70周年征文投稿)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穿越时空,来到七十多年前的中国,眼前的一切无不使我们震惊。在中华广袤的大地上,弥漫着久久不去的战争硝烟。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着我们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家园,国土千疮百孔,百姓痛不聊生。

一曲《我们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歌,以悲壮凄凉的情感叙述了人们心里的忧伤与怒火。

那年那月,卢沟桥的枪声打破了村庄和田野的宁静。东北沦陷!华北沦陷!中原沦陷!华南沦陷!日本侵占了大半个中国。中国亡国了。

那年那月,数不清的中国人无辜的倒在日本侵略者的子弹下,数不清的家园和房屋被日本兵抢光烧毁,夷为平地。

那年那月,到处都是逃难的人们。日本人的残暴,让他们无法在家乡活下去,只得含泪背井离乡,行走天涯。,希望找到一片没有战争的地方赖以生存。

年老的父亲,九十有余。常常对我们讲起那段的触目惊心的往事。

那年那月,枪声惊醒了正在熟睡的人们,十几岁的父亲好奇地跑出去看看。只见一队日本兵从稻田的那一头走过。突然一梭子弹打来,不谙战事的他吓倒在地里,躲过一劫。

从那天早晨起,日本部队不停地地经过我的村庄,守寡的奶奶带着婆婆儿女一家五口藏到田地里,不敢出来。天黑了,乡亲们聚在一起合计,决定暂时离开家乡逃难。

全村的人分成两拨。向东西两个方向奔去。奶奶带着太奶奶爸爸姑姑随着向西的乡亲们走出村庄。天下着雨,远处不时地传来枪声,他们走一阵躲一阵,十几天,带的东西都掉了。吃的东西也吃完了。他们只得用田边的野菜充饥。路上到处都是尸体,血染红了一处处稻田。每当父亲讲到这里,脸色是那样的凝重。

 逃难回来,奶奶一家人没有死伤。亲戚邻里不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最惨的是向东逃难的乡亲。他们逃到一个叫厂窖的地方,与日本人相遇,被日本人包围。日本人让男子在前面跪一排,后面女人跪一排,女人后面孩子跪一排。然后日本人一阵狂笑。接着拿起机枪疯狂扫射,乡亲们纷纷倒下。射击完,日本兵又抽出刺刀对乡亲个个补刀。惨无绝伦。这也是当地县志明文记载的厂窖惨案。据说在厂窖有三万多中国人被杀,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制造的第二大惨案。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年迈的父亲久久抹不去不堪回首的记忆。这只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更多的地方,更多的惨剧陆续地发生着。

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是不好欺负的。中国人民是不屈

服的人民。耻辱激发了人们的抗日情绪。

抗日的星火蔓延燃烧,熊熊烈火点燃了整个愤怒的大地。杨靖宇,赵一曼,张自忠等一大批抗日志士英勇牺牲。百团战役,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长沙会战等昭示了中华儿女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壮举。八年抗日,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军。194593日,日本宣布投降。

战后据有关部门统计:

日本侵略中国使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
其中中国政府军队牺牲200,游击队牺牲60(包括八路军,新四军).    

手无寸铁的被日军屠杀的中国老百姓,2000万以上.
另外因为战争饿死,病死的,不计其数.

七十年过去了,时间没有淡化战争的画面,国耻深深   刻在人们的心底。然而就在全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时刻,日本首相安培不顾世界正能量的呼声,依旧念念不忘祭拜靖国神社,祭奠战犯。对侵略战争死不道歉。还一意孤行挑起钓鱼岛事端。由此可见,日本右翼猖獗,依旧想死灰复燃。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居安思危。

中国不再是七十年前的中国。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

沉睡的雄狮”一旦他醒来,咆哮声会震撼世界。

经历苦难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修复了战争留下的满目伤痕的土地。短短几十年,把一个被人嘲笑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建设成具有经济实力的现代化泱泱大国,威严地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起来,不愿当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当威武雄壮的国歌奏响时,听到的是民族的呼唤和呐喊。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国歌鼓舞我们保家卫国;和平时期,国歌激励我们为祖国强大而奋争。我们是华夏儿女,祖国的强大是我们崇高的使命。热忱报国是我们应尽的担当。在中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之际,我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要万众一心,百折不挠,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者,就一定能够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圆伟大的中国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