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摩一幅山水画的诞生过程

国画山水

 先睹为快——

观摩一幅山水画的诞生过程

——山水画家施贞泉先生作画步骤详解

    2012年2月11日,我有幸在山水画家施贞泉先生的画室观摩了他创作一幅四尺整张山水画的全过程,仅仅一个多小时的工夫,一幅精美山水画即跃然纸上。其作画的轻松若定、恣意挥洒以及他作画的神奇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施贞泉先生是太行山画派领军人物白云乡教授的得意门生(详情请见2011年9月22日我的博文《我为画家写画评:贮天下美景于胸中  记无限风光于笔下》)。

        施贞泉先生作画,与大多数画家不同,他不需要用多支大小不同的毛笔交换着作画,基本上是靠“一支笔打天下”,墨稿用常人很少用的猪鬃笔画,从不打草稿,提笔就画;只是在需要画点景的树木、建筑、车船、桥梁、人物时,才用小些的毛笔完成;墨稿完成后用板刷轻轻着色。

    下笔前先用清水蘸笔,挤掉多余水分,再蘸墨,保持笔根部分永远有水分。蘸墨多少视情况而定,使笔尖、笔肚、笔根部位形成焦、浓、重、淡、清的梯度变化,这是他的基本用笔方法。

    先用重墨画近景。近景面积不宜太大,但这是整幅画中墨色最重的部分。起笔用卧锋平擦,根据“腹稿”中山石的结构,用笔要有重与轻、疾与徐、提与按、宽与窄、横与竖的变化,为表现山石的肌理变化,需要横擦、竖擦、斜擦等多种变化。这是画山石的基本功。在“平擦”完第一笔之后,即可形成山石的一个“面”,用侧锋笔尖轻轻一扫,即可形成这块石头的“轮廓线”,也就是结构线,不必刻意地去用中锋勾勒。这样会显得非常真实,不做作。再画另一个“面”时,就应该考虑变换“擦”的方向,使两次擦笔的方向形成一个合适的角度:第一笔竖擦,这一笔就根据需要横擦。再在上方斜擦,就会形成石头的三个面。一次一次地叠加,就会形成一个山头。当然,必须注意山石的结构,每一笔、每一块都不得雷同,把大小、走向错开,把墨色拉开,就会形成错落有致、结构漂亮的山石。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中景是整幅画的重点表现内容。墨色要比近景稍微淡一些。下图就是平“擦”出一笔之后,正在用侧锋尖“扫”出结构线。由于不是用中锋勾勒,所以形成的结构线显得特别微妙、逼真,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属妙手偶得,似自然天成。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在先画出山石的一个“面”之后,再下笔画相邻的“面”时,首先要想到这两个“面”必须有所区别,切不可千篇一律,一个面孔!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在笔中的墨基本用干时,把笔尖压扁,用散锋在预留的山石顶部空白处“点”出植被,一笔笔错落有致,稀疏得当,可高可低,形成细如发丝、密密麻麻、毛茸茸的效果,不可出现墨块。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在画相邻的另一块山石时,需要变换手法,并留出瀑布位置。画瀑布水流要宽窄相间,高低错落,形成水绕石转、千回百转之势,力戒形成“梳子”效果。[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为了把两块山石画得各有特色,避免雷同,要边画边比较,必要时细心收拾,制造差异,画出的山石才不会千篇一律。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画低矮的山石,穿插画些植被,为画瀑布下的“水口”及流水打下伏笔。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画左侧山头时,注意墨色要淡一些,等于与先画的山头拉开距离,并在下部留出画云的位置。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用更淡的墨在两个山头的空间位置画出远山,在远山稍干时用极淡的墨渲染,会使前面的山头更加突出,后面的山被“推”得更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层次感。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用极干的淡墨擦出山下部的云岚,基本上是用笔肚、笔根的水分擦出来,留白要注意云的造型,接近自然。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在左下角稍上面一点用重墨画一块低矮的山石,作为近景的一部分,与右面的山石相呼应。切记其下部必须留白,不可画到左下角底线,避免与右下角雷同。再小心画出层次分明的“水口”和溪流。水口的走向要“变化多端”,方向多变。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切记画水口的溪流时,用淡墨处理,小心勾出水纹,画出水的走势。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水”是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求在大量观察、写生基础上小心谨慎地处理好。[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画点景树木时,注意树木造型要各具姿态,既追求苍劲古拙,又不失灵动秀气,不可千篇一律,画出点睛之笔。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最后通观全局,细心收拾,做一些修修补补,墨稿就算完成了。此时可以题款、用印,也可全部完成后再进行。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在墨稿基本干时开始着色。着色力求简单,不宜颜色太艳太杂,两三种颜色足矣。要求薄、透、亮,一遍完成,做到色不压墨,不可反复渲染、层层叠加,以免变得混沌污浊!

    这幅画在山头部分表现暖色调,用淡淡的朱膘稍加一点墨(不用赭石,赭石不透明);山中下部表现冷色调,用花青略加一点墨调成花青墨,用大板刷染。先染山头,再染中下部。[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注意趁湿渲染,染完山头,马上染中下部,使衔接部分的冷暖色完全融为一体,不留痕迹。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注意着色时一定要把水和云留白,再分别小心渲染。如染瀑布时,其下部可用淡淡的花青墨色轻轻扫一下,上部全部留白,切记不得用白颜色去染水;染云时只染淡墨擦出的部分,云朵则留白,注意色调的层次、深浅变化,尽量力求接近自然。

    最后用淡淡的花青墨一次性染出远山。刚染成时因为水分太大,远山会显得颜色稍重些,随着水分的逐步蒸发,颜色会变得越来越浅。有时远山的颜色干后浅得几乎看不到了,但装裱以后,颜色就会加深一些,重新显露出来。这里就需要积累经验,掌握一个合适的深度,宁可浅些,不可过深。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国画山水画的着色有彩墨山水、浅绛山水之分。施贞泉先生的山水画属浅绛山水。墨稿画完之后已经基本定型,即使不用着色,或者敷以淡墨色,足以称得上是一幅完整的水墨山水。着色是为了使画面更加贴近真实,更好地显现山体的体面效果,增强山石的立体感,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但着色毕竟是次要的,切不可喧宾夺主,以色压墨、盖墨。这完全符合写意画的基本要义,它写的是“意”,意到为止,恰到好处。过分渲染,效果会适得其反。[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转载]先睹为快鈥斺敼勰σ环剿牡

          网友赠诗

               岁月峥嵘

春天·播种·我们真诚的情意;
夏天·耕耘·我们温馨的快乐;
秋天·收获·我们热情的喜悦;
冬天·珍藏·我们永恒的友谊!

 

                         釜山逸人

回归自然意如何,悦目澄怀定风波。
云岩积翠动春色,白水浮云载渔歌。
横岚缭绕境飘渺,老枝摇曳影婆娑。
风月无边尘不染,信游漓江到天河。

文章评论

缘分

[em]e100[/em] [em]e181[/em] [em]e160[/em]

雪づ韵

画得好,讲解得也好。行家啊!是谁讲解的?[em]e179[/em]

沂 河

看了很有启发,谢谢![em]e160[/em] [em]e163[/em] [em]e18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