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生命不可承受的永别
个人日记
【 一 】
当婆婆告知,她71岁的堂姐,我的大娘,已于不久前的深夜时分,趁家人熟睡之际,轻手轻脚出了家门,投入小河溺水而亡时,我惊呆了,不敢相信。大娘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谈笑风生,坚强乐观,她怎么会?怎么可能?
婆婆神色凄然,说大娘已被病痛折磨近两年,性命好几次都是从鬼门关夺过来的。大爷一直悉心照料,毫无怨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是轮流护理着,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家境殷实,不用考虑治疗费用的问题。旁人都不理解大娘为何要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来告别人间,抛弃亲人。
大爷和大娘相濡以沫几十年,寸步不离,面对大娘的狠心离去,大爷老泪横流,肝肠寸断。
像大娘这样轻生的老人,绝不是个案,就我所知道的,已有多例。
老家的刘奶奶,身体一向没多大的问题,生活还能够自理,在八十岁的高龄之际,选择一个天还未亮的凌晨,从卧室的窗口跳了下去,窗下是自家的鱼塘,老人家正巧摔在鱼塘里的一块大石头上,顿时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望者无不唏嘘。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远方姥姥,她一直受糖尿病的折磨,苦不堪言,后来病情导致双眼失明,多年未曾出过家门。她觉得活着已是受罪,央求自己的老伴让她去了结生命,多次央求之后,老伴牵着她来到了两里之外的大河桥梁上,然后她自己跳了下去,尸体找了好几天才找到。
事情发生后,奶奶的娘家人不相信她是自愿跳下去的,一致认为是老伴给推下去的,双方各说其词,互不相让,从此结下怨恨,两家人再无往来!
我们都知道,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该怎么尽孝,怎么养老,怎么才能让老人活得充实愉悦,死得庄重体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家家都有老人,因为我们都将老去。
【 二 】
去年六月底,母亲膝盖骨摔碎,住院,动手术,置钢板,麻药散后,她痛到呕吐,肌肉都不自觉地抖动,近二十天的卧床,让她饱尝地狱般的煎熬。吃饭要人喂送,大小便要人端接,洗澡洗头更是需要两个人帮忙,那段日子,母亲望向我们的眼神极像做错了事的孩子,那么怯懦、无助、愧疚,妥协,她总说:儿啊,我老不中用,拖累你们了~
听母亲这样说,我心里特别难受,会忍不住粗鲁地止住她,不许她想东想西。可是,身为子女能给的也只有陪伴、开导、和照料,她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煎熬,我们永远也不能替代一丝、分担一毫。
有报道说,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每年有近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让人心颤的数字。
报道指出,老人自杀的动机简单概括起来有三个:病痛折磨、心灵孤独、忧郁倾向。
老人们因为身体衰弱,长期患病,和病魔做着无数次地抗争,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认为于己是煎熬,于人是累赘,觉得远不如死亡来得痛快。
在农村很多地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儿女长期不在家,缺少亲人的陪伴,毫无个人存在感,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日子过得了无生气,情感孤独,万念俱灰,心死了,留着身还有何用?生命终将化作青烟,不如早日归向尘土~
还有一些走上绝路的老人是由于儿女不孝,老无所养,孤苦无依,除了寻死,别无选择。
人,从一出生,就已经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这是悲哀的事实。
当我们走完了人生里的春夏秋冬,生命的最后岁月只剩下了满目萧条,当病痛开始无尽折磨,当身体一天天萎谢枯竭,当生不如死,那时那刻,定是满怀荒凉。
优雅地老去,尊严地死去,恐怕只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和幻想!
【 三 】
年少时,喜欢一个人呆着,看一些几乎都是借来的书,写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懂得的文字。谁说年少不知愁滋味?那时的我,苦恼和忧伤要比现在多几倍。
我读顾城,读顾城弑妻,读他自缢,读得我胆战心惊,神经绷得紧紧的,晚上睡觉也会想着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不明白内心柔软、才华横溢的他拿起斧头来为何变得这么残暴专横,从杀人到自杀,以命抵命,只有顾城才能做到如此利落,又如此罪恶。
我读海子,读他的春暖花开,读从他诗歌里跑出来的的死亡气息,读他卧轨,原来他是如此有计划的谋杀自己的性命,他用储存了二十几年的全部力量去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末宴,等不到春暖,看不到花开,海子,一去永不归来……
后来,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沙漠》,跟着她的文字一起去看戈壁和沙漠,看她的荷西,看他们的爱情,看她失去荷西的悲恸,海这边的我,一直看到她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隔海的她永远不会知道,她这一走,湿了多少双眼,碎了多少颗心……
那一年,迷上了《射雕英雄传》,喜欢黄蓉,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偶像明星——翁美玲。我用一个精致的本子专门收集她所有的贴画,可是有一天,她也走了,因为一段放不下的感情,因为一个伤了她的男人,她打开了煤气阀门,静静地离去。从此人间少了一个精灵,多少年后,再也没有另一个女子能将黄蓉演绎得那么活灵活现。她把整个的灵气和人气都留在了银屏,留在了我那十来岁记忆的深处。
还有张国荣,儒雅,高贵,歌声迷人,演技出色,获奖无数,风光无限,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人,也选择了从高楼纵身一跃来结束此生。那一年,我远在他乡流浪,穿过闹市街头,随手买了一份报纸,一抹殷红的鲜血霎时刺痛了我的心,我呆在那里,蹲下,泪水缓缓流出,从此我懂得,任何人的风光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隐忍和艰辛……
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原谅我仍记着这些一个个远逝的灵魂。只因为,是他们,陪伴我走过了整个孤独的青葱岁月。
那个忧伤的年龄,悲情的他们。
《屈原传奇》是我在《西江月》里看到的一篇文章,伴随我好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一遍。屈原抱石投江,最令我刻骨、动容。
这样一位胸怀大志、才比天高、目光远炯之人,却遇君不贤,屡次遭人排挤算计,从四十来岁开始就一直被流放,二十多年来都过着风餐露宿颠沛流离的日子,即便如此,他的爱国之心从未更改,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楚国的方向,楚国灭亡时,他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国家一灭亡,他的精神信仰随之倒塌,“国之灭与人之死,已经是同一件事”,一切的苦难、才华、豪情,随着屈原悲壮的一跃而沉溺于万顷波涛。
屈原之死,带给我的绝对不只是震撼和悲伤,更有一种不灭的信念和永生的希望。
【 四 】
人生行至中年,会开始冷静地审视生命,会回首曾经走过的每一段旅程,会思考生命的价值,会丈量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你怕死吗?我不怕!但我怕衰老绝望,怕病痛摧残,怕老年痴呆神志不清,怕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怕生不如死——
这不是懦弱,也不是悲观,而是赤裸裸地面对,谁都要死去,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每一条生命的悲壮离开,都会让我肃然、心伤。她(他)所经历的,面临的,选择的,代表的,也许不仅仅是某个单纯的个人,而是一种柔弱无望的呼喊,一种无力又无奈的抗议。
许多记忆在今天被重新打开,一段段惨烈的故事,一个个远去的人,迎面向我走来。
刘姨,那年因为和老公斗了几句嘴,一气之下,服药身亡,年仅37,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刘叔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才把孩子拉扯成人,一喝酒他就会流泪,总说要是老婆还在该有多好啊~
阳伯,因为家境贫困而做了上门女婿,连生两个闺女后经常被老婆和岳父母嫌弃斥责,寄人篱下的滋味真不好受,心灰意冷,遂爬上山头上吊自尽,死时年近41~
王奶奶,生有三儿子,却没有一个在身边,那年冬天特别冷,在一个早上被发现已被火活活烧死,身体扭作一团,怎么拉也拉不直,有人说是因为烤火引起,有人说是因为奶奶活着没意思~
远的不说了,今年轰动全国的贵州毕节四个孩子集体自杀的人间悲剧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当今社会,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是一大隐患,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到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和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
【 五 】
生离死别的痛,我年幼时就经历、体会。正是过早地承受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也就更容易看到别人内心的煎熬。
所以我的灵魂注定总是流离失所的,是多愁善感的,世间,终究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够抚平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创伤 。
静心凡尘,是空间里的一名女子,不是好友,不曾谋面,但知道她是个绝症患者,一直表现乐观,积极治疗,被诸多好友关心着,被很多友爱激励着,就在几天前,在无法忍受的痛苦煎熬中坠楼而亡,她最后的说说,七个字:痛苦达到了极致~
在得知她惨烈离开的那一瞬,我的心都要窒息了,碾转着去了她的空间,沉默,心碎,流泪。
生命是一种绽放,也是一种折磨,当她决定放弃自己的时候,一定也曾肝肠寸断,也曾难舍、纠结、和挣扎。不要责怪她选择的方式,不要责怪她的决绝和残忍,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走这一步。
生,如果已成为奢望和摧残,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苟延残喘的不是生命,只是一副驱壳。
无论谁死了 /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
它为我 /
也为你 /
——约翰 · 唐恩。
当婆婆告知,她71岁的堂姐,我的大娘,已于不久前的深夜时分,趁家人熟睡之际,轻手轻脚出了家门,投入小河溺水而亡时,我惊呆了,不敢相信。大娘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谈笑风生,坚强乐观,她怎么会?怎么可能?
婆婆神色凄然,说大娘已被病痛折磨近两年,性命好几次都是从鬼门关夺过来的。大爷一直悉心照料,毫无怨言,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也是轮流护理着,儿女们都事业有成,家境殷实,不用考虑治疗费用的问题。旁人都不理解大娘为何要以这样决绝的方式来告别人间,抛弃亲人。
大爷和大娘相濡以沫几十年,寸步不离,面对大娘的狠心离去,大爷老泪横流,肝肠寸断。
像大娘这样轻生的老人,绝不是个案,就我所知道的,已有多例。
老家的刘奶奶,身体一向没多大的问题,生活还能够自理,在八十岁的高龄之际,选择一个天还未亮的凌晨,从卧室的窗口跳了下去,窗下是自家的鱼塘,老人家正巧摔在鱼塘里的一块大石头上,顿时皮开肉绽,惨不忍睹,望者无不唏嘘。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远方姥姥,她一直受糖尿病的折磨,苦不堪言,后来病情导致双眼失明,多年未曾出过家门。她觉得活着已是受罪,央求自己的老伴让她去了结生命,多次央求之后,老伴牵着她来到了两里之外的大河桥梁上,然后她自己跳了下去,尸体找了好几天才找到。
事情发生后,奶奶的娘家人不相信她是自愿跳下去的,一致认为是老伴给推下去的,双方各说其词,互不相让,从此结下怨恨,两家人再无往来!
我们都知道,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而生老病死是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人们该怎么尽孝,怎么养老,怎么才能让老人活得充实愉悦,死得庄重体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因为家家都有老人,因为我们都将老去。
【 二 】
去年六月底,母亲膝盖骨摔碎,住院,动手术,置钢板,麻药散后,她痛到呕吐,肌肉都不自觉地抖动,近二十天的卧床,让她饱尝地狱般的煎熬。吃饭要人喂送,大小便要人端接,洗澡洗头更是需要两个人帮忙,那段日子,母亲望向我们的眼神极像做错了事的孩子,那么怯懦、无助、愧疚,妥协,她总说:儿啊,我老不中用,拖累你们了~
听母亲这样说,我心里特别难受,会忍不住粗鲁地止住她,不许她想东想西。可是,身为子女能给的也只有陪伴、开导、和照料,她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煎熬,我们永远也不能替代一丝、分担一毫。
有报道说,老年人已成为中国自杀率最高的人群,每年有近10万55岁以上的老年人自杀死亡。
这是一个让人震惊、让人心颤的数字。
报道指出,老人自杀的动机简单概括起来有三个:病痛折磨、心灵孤独、忧郁倾向。
老人们因为身体衰弱,长期患病,和病魔做着无数次地抗争,受尽非人的折磨,最后认为于己是煎熬,于人是累赘,觉得远不如死亡来得痛快。
在农村很多地方,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不在少数。儿女长期不在家,缺少亲人的陪伴,毫无个人存在感,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日子过得了无生气,情感孤独,万念俱灰,心死了,留着身还有何用?生命终将化作青烟,不如早日归向尘土~
还有一些走上绝路的老人是由于儿女不孝,老无所养,孤苦无依,除了寻死,别无选择。
人,从一出生,就已经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这是悲哀的事实。
当我们走完了人生里的春夏秋冬,生命的最后岁月只剩下了满目萧条,当病痛开始无尽折磨,当身体一天天萎谢枯竭,当生不如死,那时那刻,定是满怀荒凉。
优雅地老去,尊严地死去,恐怕只是一种美好的祝福和幻想!
【 三 】
年少时,喜欢一个人呆着,看一些几乎都是借来的书,写一些只有自己才能懂得的文字。谁说年少不知愁滋味?那时的我,苦恼和忧伤要比现在多几倍。
我读顾城,读顾城弑妻,读他自缢,读得我胆战心惊,神经绷得紧紧的,晚上睡觉也会想着那些血淋淋的场面。不明白内心柔软、才华横溢的他拿起斧头来为何变得这么残暴专横,从杀人到自杀,以命抵命,只有顾城才能做到如此利落,又如此罪恶。
我读海子,读他的春暖花开,读从他诗歌里跑出来的的死亡气息,读他卧轨,原来他是如此有计划的谋杀自己的性命,他用储存了二十几年的全部力量去赴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末宴,等不到春暖,看不到花开,海子,一去永不归来……
后来,读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沙漠》,跟着她的文字一起去看戈壁和沙漠,看她的荷西,看他们的爱情,看她失去荷西的悲恸,海这边的我,一直看到她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一生,隔海的她永远不会知道,她这一走,湿了多少双眼,碎了多少颗心……
那一年,迷上了《射雕英雄传》,喜欢黄蓉,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偶像明星——翁美玲。我用一个精致的本子专门收集她所有的贴画,可是有一天,她也走了,因为一段放不下的感情,因为一个伤了她的男人,她打开了煤气阀门,静静地离去。从此人间少了一个精灵,多少年后,再也没有另一个女子能将黄蓉演绎得那么活灵活现。她把整个的灵气和人气都留在了银屏,留在了我那十来岁记忆的深处。
还有张国荣,儒雅,高贵,歌声迷人,演技出色,获奖无数,风光无限,这么一个近乎完美的男人,也选择了从高楼纵身一跃来结束此生。那一年,我远在他乡流浪,穿过闹市街头,随手买了一份报纸,一抹殷红的鲜血霎时刺痛了我的心,我呆在那里,蹲下,泪水缓缓流出,从此我懂得,任何人的风光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隐忍和艰辛……
他们不是我的亲人,原谅我仍记着这些一个个远逝的灵魂。只因为,是他们,陪伴我走过了整个孤独的青葱岁月。
那个忧伤的年龄,悲情的他们。
《屈原传奇》是我在《西江月》里看到的一篇文章,伴随我好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一遍。屈原抱石投江,最令我刻骨、动容。
这样一位胸怀大志、才比天高、目光远炯之人,却遇君不贤,屡次遭人排挤算计,从四十来岁开始就一直被流放,二十多年来都过着风餐露宿颠沛流离的日子,即便如此,他的爱国之心从未更改,他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楚国的方向,楚国灭亡时,他已是一位七十多岁的白发苍苍的老人。国家一灭亡,他的精神信仰随之倒塌,“国之灭与人之死,已经是同一件事”,一切的苦难、才华、豪情,随着屈原悲壮的一跃而沉溺于万顷波涛。
屈原之死,带给我的绝对不只是震撼和悲伤,更有一种不灭的信念和永生的希望。
【 四 】
人生行至中年,会开始冷静地审视生命,会回首曾经走过的每一段旅程,会思考生命的价值,会丈量生与死之间的距离。
你怕死吗?我不怕!但我怕衰老绝望,怕病痛摧残,怕老年痴呆神志不清,怕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怕生不如死——
这不是懦弱,也不是悲观,而是赤裸裸地面对,谁都要死去,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每一条生命的悲壮离开,都会让我肃然、心伤。她(他)所经历的,面临的,选择的,代表的,也许不仅仅是某个单纯的个人,而是一种柔弱无望的呼喊,一种无力又无奈的抗议。
许多记忆在今天被重新打开,一段段惨烈的故事,一个个远去的人,迎面向我走来。
刘姨,那年因为和老公斗了几句嘴,一气之下,服药身亡,年仅37,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刘叔既当爹又当妈,含辛茹苦才把孩子拉扯成人,一喝酒他就会流泪,总说要是老婆还在该有多好啊~
阳伯,因为家境贫困而做了上门女婿,连生两个闺女后经常被老婆和岳父母嫌弃斥责,寄人篱下的滋味真不好受,心灰意冷,遂爬上山头上吊自尽,死时年近41~
王奶奶,生有三儿子,却没有一个在身边,那年冬天特别冷,在一个早上被发现已被火活活烧死,身体扭作一团,怎么拉也拉不直,有人说是因为烤火引起,有人说是因为奶奶活着没意思~
远的不说了,今年轰动全国的贵州毕节四个孩子集体自杀的人间悲剧大家一定都还记得。当今社会,空巢老人和留守孩子是一大隐患,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作为家庭的一员,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尽到为人子女和为人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尊重和陪伴,比金钱重要得多!
【 五 】
生离死别的痛,我年幼时就经历、体会。正是过早地承受了这种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也就更容易看到别人内心的煎熬。
所以我的灵魂注定总是流离失所的,是多愁善感的,世间,终究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够抚平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创伤 。
静心凡尘,是空间里的一名女子,不是好友,不曾谋面,但知道她是个绝症患者,一直表现乐观,积极治疗,被诸多好友关心着,被很多友爱激励着,就在几天前,在无法忍受的痛苦煎熬中坠楼而亡,她最后的说说,七个字:痛苦达到了极致~
在得知她惨烈离开的那一瞬,我的心都要窒息了,碾转着去了她的空间,沉默,心碎,流泪。
生命是一种绽放,也是一种折磨,当她决定放弃自己的时候,一定也曾肝肠寸断,也曾难舍、纠结、和挣扎。不要责怪她选择的方式,不要责怪她的决绝和残忍,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走这一步。
生,如果已成为奢望和摧残,命,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苟延残喘的不是生命,只是一副驱壳。
无论谁死了 /
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在死去 /
因为我包含在人类这个概念里 /
因此我从不问丧钟为谁而鸣 /
它为我 /
也为你 /
——约翰 · 唐恩。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