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释浅译
个人日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序】 (唐释慧忠撰)
夫法性无边,岂藉心之所度;真如非相,讵假言之所诠。
是故众生浩浩无穷,法海茫茫何极。
若也广寻文义,犹如镜里求形,更乃息念观空,又似日中逃影。
兹经喻如大地,何物不从地之所生,诸佛唯指一心,何法不因心之所立。
但了心地,故号总持,悟法无生,名为妙觉。
一念超越,岂在繁论者尔。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即说咒曰:揭谛 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心经》与「心」
《心经》与《大悲咒》,是我每日的定课。「定课」的意思,不仅只是说每日恒常固定或定时作的功课,同时更重要的意义是:让心「安定」的功课。
《心经》总共只有260个字,却言简而意赅,涵义尤其深远;提纲挈领,可说是全部六百卷般若波罗蜜多经典中浓缩的精髓心要。
然《心经》所谓的「心」,究竟指的是甚么心呢?且就先从这里来看一看。
在《韩非子‧说难》里,有一则很好的例子,「啖君余桃」。古春秋时代,卫国君主(卫灵公)有一位非常宠爱的臣子,名叫弥子瑕(是位美男子),因为母亲急病,便假借君命而驾君主的座车出宫探母。当时卫国订有严法,偷驾君主之车者都处以刖刑(就是砍断脚的酷刑)。但是当卫灵公听到此事之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称赞说:「真是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病,连刖刑的罪都不在意。」之后又有一天,两人同游果园,弥子瑕摘了一颗桃子吃,觉得很甜,便将剩下的一半分给卫灵公享用,灵公称赞说:「他多爱我啊!好吃的都要与我分享。」然而,好景不常,后来当弥子瑕色衰失宠,得罪了卫灵公,这时卫灵公就改口责怪:「以前竟敢偷驾我的座车,还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因此,《韩非子‧说难》有云:「故弥子之行未变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其实弥子瑕的所行所为并没有变,变得只是卫灵公的爱憎之心啊!
即使在现代来说,类似的例子也是多得不胜枚举。我的一位朋友,上个月初在他家巷口来了个流动摊贩,叫卖各种杂货,他常气愤填膺的跟我抱怨说,又吵又杂乱。每次讲到这件事,总令他怒不可遏。可是,前天他忽然笑嘻嘻的告诉我说:「还真幸亏有这个摊贩啊!」听得我一头雾水,大惑不解。原来是,上周末他全家出游渡假,结果有个小偷想闯空门,幸亏被这位摊贩机警发现,小偷才逃跑了。现在,他和这位摊贩倒成了朋友,经过时彼此招呼问候,他偶尔也会去买点杂货,觉得还蛮方便的!
这整件事是很有趣的。同样的两个人,外在环境也没有变,但是「又吵又乱」却变成了「蛮方便的」,而「冤家」也变成了「朋友」。那究竟是甚么改变了呢?其实是「心」改变了。
但这个会变的「心」,乃是情识妄心,随着个人的喜怒爱憎而变,它绝不是《心经》所讲的那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真心。
再追根究底,妄「心」为甚么会改变?其实关键还在于这个「我」。因为曾有利于我,故由憎转变为爱。因此,佛法修行讲的「无我」,是极为重要的,即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云「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实「四相」根本关键还是在于「我」;唯有真正修到「无我」,才能达到绝对的「平等,慈悲,与清净」。
而在上面的例子里,还可以看到「因缘」法。随着种种因缘一变,事情(相)就跟着变,就像泥土、阳光、水、肥料等种种因缘具足了,花就开了(现花开的相);而随着时间、风雨等种种因缘变化,花就谢了(现花谢的相);虽然花谢,但仍然又会花开,就这样花开花谢、花谢花开,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没有一个永远存在、真实不变的花;那怕是塑料假花,也有朽坏变成垃圾的一天。这就是「无常」生灭,所以说是「空性」。
「空性」不是说「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否定一切」的空,那样的「空」是「恶取空」、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空性」,只是如实的告诉我们,所有的名利爱憎种种相,都是因缘变化而不实在的,故《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而《心经》在这里也是同样的告诉我们说:「照见五蕴皆空!」
冀望藉由读诵《心经》,让我们都能渐渐找回本有的真心,远离颠倒梦想,以至于究竟涅槃。
─ 相是妙有,性乃真空,故曰「真空妙有」。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 经题 -「般若」
1、「般若」是梵语(古印度语),一般译为「智慧」、「大智慧」、「妙智慧」,但都不足以完全表达出「般若」的殊胜涵义,因此,为了表显这种「真妙智慧」的胜妙,故仍沿用原语 —「般若」,而不直译为「智慧」。这也就是翻绎经典时「五种不翻」中的「尊重不翻」。
(五种不翻:一、秘密不翻,如陀罗尼(神咒),乃不可思议秘密语。二、多含不翻,即含有多义,如「婆伽梵(佛之尊号)」,含「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义。三、此方无故不翻,如阎浮提树、庵摩罗果皆产于印度,为中国所无。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历代译经时皆依原音译之,故顺沿古规而不翻。五、生善故不翻(尊重不翻),如般若,若翻成智慧,易遭人轻薄等闲视之而不起尊重心,不生善,故而不翻。)
故知「般若」的意思,并非世俗的盘算计较、或一般常人之小聪明、小智慧,也不是指天才、科学家作研究的巧智慧;而是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能除一切苦厄,真实不虚之大智妙慧!
世间的聪明智慧,无论再怎么高明,总避免不了有烦恼。譬如,勾心斗角而失利、或者绞尽脑汁研究发明却失败,这时心里就生起了种种烦恼与痛苦。甚至经常聪明反被聪明误,以致造作恶业而自食苦果。
然而般若智慧,则是了解缘起性空、真空妙有,故能圆融通达世、出世间法,不妄加分别取舍,含融一切而无碍,故能究竟无漏(无烦恼),乃是「真心妙智慧」。
这里且先试看《宋高僧传‧唐庐山归宗寺智常传》的一段记载:「…及到归宗,李问曰:『教中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如何芥子纳得须弥?常曰:『人言博士学览万卷书籍还是否耶?』李曰:『忝此虚名。』 常曰:『摩踵至顶只若干尺身,万卷书向何处着?」 李俛首无言,再思称叹。」
李渤官拜刺史,博闻多识,综该百家之书,号称「李万卷」,可算是非常有智慧的人了,但这种智慧仍只是世间分别取舍大小的虚妄识心。因此他对「须弥(极大)容纳芥子(至微)」没有疑问,却无法理解「芥子如何纳得须弥?」故归宗智常禅师(得法于马祖道一禅师)反问他:「众人都称博士学问好、读万卷书,但从头到脚不过尺余长的身子(至微),请问万卷书(极大)何处着?」李渤听了俯首无言而称叹!般若真心圆融周遍法界,岂于世俗所谓大小长短之「相」而有分别罣碍?这也正同于《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中,维摩长者方丈之小室而能容三万二千高广师子座,都是表显「法性圆融无碍」之义也。
有了以上的认知后,接着,再更进一步来深入了解「般若」。通常可将「般若」分为三种,即:
一、实相般若,即是真空之理体,亦即诸法如实之相。离却「有、无、大、小」分别计度,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智慧本体。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斌宗法师)有云:「兹约三义释之: (1)、实相无相 -离一切虚妄之相,没有一相可得,故曰无相。 (2)、实相无不相 -具足恒沙功德之相,没有一法不是,故曰无不相。 (3)、实相无相无不相 -虽离相而本体不空,虽具足而自性本寂,所谓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若言其有,妙有非有,若言其空,真空不空,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故曰无相无不相。此即实相般若也。」
二、观照般若,观照实相的智慧,乃实相理体所起的智用。即谓心光内凝,由「观照」而如实了知诸相虚妄,当体即空,证得实相,故称为「观照般若」。
三、文字般若,如佛所说一切言教,三藏十二部经,乃至诠释佛法之一语一偈,一举一动(如禅宗历代祖师擎拳竖拂等),凡此用来表达佛法义理而开发启悟般若智慧者,都属于「文字般若」。但须了解:语言文字只是指引众生离妄证真的方便(工具),而并不是实相的实义本体,故千万不能执着在经论「文字相」上;正如同《圆觉经》所说:「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这里的「标月指(标指月亮的手指)」就如同「文字般若」,而「月」则是比喻「真如、实相」。对于不知「月亮」的人,一定要藉「标月指」来引导,但一旦经由指引而见到了月,就不能执着而误以「标月指」为「真月」了。
综而言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如是云:「总之:从听闻言教,或自己阅读经典所开发的智能,叫做文字般若;又名闻慧。依所解悟的道理实际地去体验修习,叫做观照般若;又名思慧。由观照工夫的深造,一旦豁破无明,亲见本来面目,叫做实相般若;亦名修慧(因由修而证得故)。又自性虚灵不昧,谓之实相般若;依理进修,所行与所解相应,谓之观照般若;由圣教启发的清净智,谓之文字般若,此乃约通途而说。若单就本经所明者,则指解悟诸法皆空之理,谓之文字般若;依法空无我慧,去观察觉照,谓之观照般若;彻悟法性无相,亲证实相,谓之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理也,观照般若行也,文字般若教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释 经题-「波罗蜜多」
◎2、「波罗蜜多」也是梵语音译,或简译为「波罗蜜」。 「波罗」义译为「彼岸」,「蜜多」译为「到」;合起来就是「彼岸到」,依中文顺着讲就是「到彼岸」的意思。
其实,「波罗蜜多」在印度语应用非常广泛。当事情做完了、圆满成就了,都可以称作「波罗蜜多」;譬如学业圆满毕业,便可说「波罗蜜多」。因此「波罗蜜多」又有「一切事究竟」之意。
总之,「波罗蜜多」的含意可大致归纳为:到彼岸、度脱、究竟。
一、所谓「到彼岸」,这是一种比喻。憨山大师(与莲池、紫柏、蕅益大师并称明代四大高僧)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中有云:「谓生死苦趣,犹如大海。而众生情想无涯,无明不觉,识浪奔腾,起惑造业,流转生死,苦果无穷,不能得度,故云此岸。惟吾佛以大智慧光明,照破情尘,烦恼永断,诸苦皆尽,二死永亡,直超苦海,高证涅槃,故云彼岸。」也就是说,此岸喻生死,众生都在生死苦海的此岸,起惑造业而随业受报,故流转于生死轮回,苦不堪言。而彼岸,则是烦恼永断,众苦解脱,究竟涅槃的安乐佛土。
(※【注:二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一切众生,在三界六道中,由于善恶业所感,其寿命皆有分限,其身形皆有段别,故其生死,名分段生死;三乘圣者,已断见思惑,了分段生死,但因修道的结果,迷想渐灭,证悟渐增,此迷悟的迁移,每一期皆不同,其中由前期移入后期,恰如一度生死,其变化神妙莫测,不可思议,故名变易生死,或不思议变易生死。 《佛学常见词汇》 )
二、「度脱」。然而,要如何才能离此岸而到达彼岸呢?这就如同过渡须要依赖船筏;而此船筏,指的就是上面所讲的「般若」船。故沉沦生死烦恼的众生,必须仰仗般若(无上妙智慧),才能「度脱」而达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
因此,《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有云:「般若是救度人们出生死苦海,到安乐彼岸的大慈航!众生迷了本性,沉溺烦恼生死苦海中,今赖般若开示之,使其认识本有真心,而获到解脱;正如靠了船只渡出苦海而登彼岸似的。总之,能断烦恼,了生死,证涅槃,就是彼岸。此岸乃众生作业受苦之处,彼岸是诸佛菩萨究竟解脱之地。菩萨以法空智,乘无相船,由生死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我想菩萨大愿大悲,绝非只顾自利,一定是要普渡一切众生同超苦海,同登彼岸。那末,大家当赶快向前求度吧!」
三、「究竟」。凡修学佛法、行菩萨道者,依此般若真妙智慧,则能成就「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一切功德;上求佛道乃自利,也就是修慧,下化众生是利他,即是修福;如此依般若而行「自利利他,福慧双修」,终至于圆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曰「究竟」。
再从「究竟」的深义来看,《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云:「亦即指一切诸法究竟之义,谓依此般若如实修行,可以圆证三智,彻见诸法实相,此即究竟义也。…… 此究竟二字,是含有圆满、永久之义,世间一切皆是有为生灭之法,试想,那一桩事能够做到圆满,且能永久不变呢?故没有称为究竟的可能,要是依此般若修行,亲证实相,永了生死,究竟解脱安乐,这才算为究竟!所以本经说:『究竟涅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个意思。」
(※【注: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声闻缘觉知一切法总相的智,总相就是空相;道种智是菩萨知一切道法差别相的智;一切种智是佛通达诸法总相别相,化道断惑的智,合一切智及道种智二者,故名一切种智。 《佛学常见词汇》 )
另外,在《坛经》中,六祖曾有一段开示:「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着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于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烦恼即菩提。…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不愧是六祖,开示果然不同凡响,精简扼要,毫不含糊。
也就是说:如果妄心分别、取着境界,则「心海妄动,兴风作浪,此波彼波,生灭起伏」,(一切的人、事等外在顺逆境界,都有生灭起伏,若执着不舍,便于心中生起喜怒哀乐贪嗔痴,于是造业受报,流转生死),这就是「此岸」。
反之,若不被当下的境界所转(不受缚于世间的是非、利害、得失),便能「心海不动,风平浪静,此水彼水,流通无碍」,哪里会妄起波浪生灭呢?(若能了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皆是虚妄之相」,自然不会被外境牵着鼻子走,一切安然自在。试想看,二十年前的今天,当时的喜乐、烦恼,顺、逆境界,如今何在?甚至都不记得了。一切都会过去的啊!又有什么可执着的呢?)则依般若妙智而了达诸法实相,不起分别执着,当下看透其实波浪不也是水吗?不执着于「波浪的诸相」而体悟到「水性的同体」,彼此流通无碍,都是水性一如,(所以说:「波即是水」、「烦恼即菩提」。起烦恼的是自己这个「心」,证菩提的不也还是这个「心」!)哪里还有生灭分别之相?唯是真如实相之体!这就是「彼岸」,清净而无有罣碍。
提到「水」,就附带说起,今之「长江」,与古时的「长江」还仍然一样吗?古之「三峡」,于今已成为「大坝」了。这里又再次见到「相」的「无常」与「因缘变化」,有生有灭,就如同世间名利顺逆,起伏无常,哀乐不定。但是,这里面有个不变的,无论「相」怎么变,任是「三峡」的水也好、「大坝」的水也好,水性是一样的!
综合上述,将「般若」与「波罗蜜多」合起来,整句的意思就是:依着「般若」智慧如实修行,便能从烦恼、苦厄、生死的此岸解脱,度到自在、安乐、涅槃(不生不灭)的「彼岸」,故曰「般若波罗蜜多」。
但是,有人又会问:一般说波罗蜜有六种,为什么这里只提「般若波罗蜜」呢?所谓的六波罗蜜(六度),也就是:
①檀那波罗蜜:布施。布施又分财施、法施(以法、真理施教于人)、无畏施(去除众生之恐惧怖畏而令其安心)三种。布施能度「悭贪」。
②尸罗波罗蜜:持戒。能度「毁犯」,对治恶业。
③羼提波罗蜜:忍辱。能度「瞋恨」。
④毘梨耶波罗蜜:精进。能度「懈怠」。
⑤禅那波罗蜜:禅定,静虑。能度「散乱」。
⑥般若波罗蜜:智慧。能度「愚痴」。
虽然波罗蜜有以上六种,但简要来说,般若是「正行」,其余的布施等五度是「助行(助成正行而修之其它诸行)」;有般若,故能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反之则不一定(譬如能布施,却只求今世福报,故未必有般若)。如经云:「五度如盲,般若如眼」,般若如眼目,能指导其余五度正确的方向;倘若无般若引导而盲目修行,则易误入岐途,纵使修得福报,也只是人天的小果而已,并不是究竟的菩提觉道。
因此永明延寿禅师于《万善同归集》中有云:「若布施无般若,惟得一世荣,后受余殃债;若持戒无般若,暂生上欲界,还堕泥犁(地狱)中;若忍辱无般若,报得端正形,不证寂灭忍;若精进无般若,徒兴生灭功,不趣真常海;若禅定无般若,但行色界禅,不入金刚定;若万善无般若,空成有漏因,不契无为果。故知般若是险恶径中之导师、迷闇室中之明炬、生死海中之智檝、烦恼病中之良医、碎邪山之大风、破魔军之猛将、照幽途之赫日、惊昏识之迅雷、抉愚盲之金鎞(古代治疗眼病之器)、沃渴爱之甘露、截痴网之慧刃、给贫乏之宝珠。若般若不明,万行虚设。」所以说,五度须依般若的指引,才能圆满万行,成就究竟佛果。
但要了解的是:般若如眼,固然重要,但还是须要其余五度的助行,修慧也修福,直到福慧圆满,终成佛道;这就好比人须有眼有足,相资相成,然后方可行远而达最终之目的。
所以广义来说,「经题」虽然只简明而言「般若波罗蜜多」,实则已经隐含概括其余的五度在内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释 经题-「心经」
◎3、「心」。 一般来说,「心」字的含意实在非常广泛。举凡:肉团心(心脏)、中心、心要、缘虑心、分别心,乃至佛法讲的菩提心、真如心、常住真心、佛心,都含有这个「心」字。
常有人说:「佛法就是心法」,而禅宗更有所谓「拈花微笑」,直指「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可见从学佛修行的立场而言,「心」是很重要的关键!故《顿悟入道要门论》说:「云何知心为根本?答:楞伽经云:『心生即种种法生,心灭即种种法灭。』维摩经云:『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遗教经云:『但制心一处,无事不办。』经云: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人调心不调身,愚人调身不调心。佛名经云:『罪从心生,还从心灭。』故知善恶一切皆由自心,所以心为根本也。若求解脱者,先须识根本。若不达此理,虚费功劳,于外相求,无有是处。」
而经论中,也常见有关于「心」的开示。譬如: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华严经》、《楞伽经》皆有云:「三界唯心。」
《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占察善恶业报经》:「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故种种法灭。」
《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楞严经》:「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至于天台,则有所谓「一念三千」,《摩诃止观》云:「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百法界(※ 故一心具百法界);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因此,介尔一心(※ 至微至细、现前之剎那一念心),含融十法界;而行善造恶、天堂地狱、乃至成佛,都不出这个「心」。
初步知道了「心」的种种涵义之后,接着更进一步,再从历来祖师大德的开示中,来了解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的「心」,究竟所指为何?
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大师):「般若波罗蜜多者大经之通名,心经者此经之别称;般若之心经也。… 虽此心经亦名般若,彼总此别,故但名心。… 心者坚实妙最之称。大经随机义文俱广,受持传习或生怯退,传法圣者录其坚实妙最之旨,别出此经。」
②《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略疏》(法藏大师):「初教义分二。谓般若心,是所诠之义;经之一字是能诠之教;即能诠般若之经,依义立名。 二就所诠义中法喻分二。谓般若等是所诠之法,心之一字是所引之喻;即般若内统要衷之妙义,况(比喻)人心藏为主为要,统极之本。」
③《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说》(憨山大师):「所言心者,正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殆非世人肉团妄想之心也。 良由世人不知本有智慧光明之心,但认妄想攀缘影子,而以依附血肉之团者为真心,所以执此血肉之躯以为我有,故依之造作种种恶业,念念流浪,曾无一念回光返照而自觉者,日积月累,从生至死、从死至生,无非是业、无非是苦,何由得度? 惟吾佛圣人,能自觉本真智慧,照破五蕴身心,本来不有,当体全空,故顿超彼岸,直渡苦海。因愍迷者,而复以此自证法门而开导之,欲使人人皆自觉悟,智慧本有,妄想元虚,身心皆空,世界如化,不造众恶,远离生死,咸出苦海,至涅槃乐。故说此经。」
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添足》(弘赞大师):「心者,譬如人心,为四大百骸之要;喻此经为六百卷般若所归之宗要;若达此经,则六百般若朗焉。有以此字为中心之心,谓此经在六百卷之中心,谬也!或有以为真心之心,然六百般若,皆谈真心,非独此经;以般若即心也。心有体用,实相是体,观照是用,以用归体,即名到彼岸。」
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大师):「心,有数释。 一释心乃比喻之辞,即是般若波罗蜜多之心。(心为一身之必要,此经为般若之精要。)
┌大般若经云:余经犹如枝叶,般若犹如树根。
引证├又云:不学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无有是处。
└又云: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
案般若部,于佛法中甚为重要。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般若者二十二年。而所说大般若经六百卷,亦为藏经中最大之部。心经虽二百余字,能包六百卷大般若义,毫无遗漏,故曰心也。。」
综上而言,可归纳出《般若心经》的「心」字,含有二种意义:
(1) 是「比喻」之辞。意即《心经》阐明般若真空的妙理,诠释诸佛之心要,而将六百卷大般若经的微妙真理全部浓缩于其中,言简意赅,可谓是大般若经的精髓核心;正如同心脏是人体四大百骸中最重要的核心一样。因此称之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 指「般若真心」。 亦即是「大智慧到彼岸之心」。 或也有更广义而解释为:「真如心」,以及《涅槃经》中所说人人本具之「常住佛性」、《楞严经》所讲的「如来藏心」、《华严经》所说的「一真法界」等等,但其实都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所谓的「真心」,而这也即是大般若经所说的「毕竟空」,以及本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