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对孩子说“不”
个人日记
由于过分地溺爱,或是为不耽误手头的工作,亦或是为了顾及公共场合下的颜面,现在的家长很多时候是不负责任的。他们总是一味地顺着孩子,一次次地满足孩子们那些无理地要求,却没有勇气对孩子说“不”。可是当我们发现孩子们一系列的坏毛病之后,并没有意识到正是我们自己的放纵行为提供了他们坏毛病滋生的土壤。
在幼儿园门口,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令人惊疑的一幕。放学的铃声响起,孩子们所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忙着跟家长一起回家,竟是惊人一致地飞奔到各自喜欢的玩具摊,小吃摊前,兴致勃勃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家长只能或开心或无奈的成为这些小皇帝小公主的小型提款机,偶有异议迎来的便是撒泼打滚和鼻涕眼泪。一次次的包容妥协,最终只会高度的纵容孩子更大的欲望,使孩子养成一系列不易更改的恶习。
“我要吃泡泡糖。”三岁的毛毛嚷嚷着。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说:“上次不是告诉你了,你不能吃,你总是把泡泡糖咽到肚子里,或者是随便乱扔。”毛毛大闹着扑到妈妈的腿上:“不,我就要吃!”使劲地拽着妈妈的裤子摇晃,还不停地跺着脚。“好了,好了,给你。”两手沾满面粉的母亲无可奈何地摇摇头给毛毛递过去一块泡泡糖。
四 岁的胖胖跟随妈妈一起去玩具店。“你喜欢什么?”妈妈问她。“我要那个。”胖胖指着一把玩具长剑。这把剑虽然是塑料制成的,但也是极其坚硬,镀上一层金色后,和真的一模一样。胖胖平时就是舞刀弄棒的,天天学着电视里那些打打杀杀的画面乱比乱划,妈妈真担心他会用这把玩具剑惹出事来。“我们挑点别的玩具吧,积木怎么样?”可是胖胖已经开始大喊大叫:“就是要那个,那个,别的什么东西我都不要。”周围的人都在看他,弄得妈妈也不好意思了,只好说:“别叫了,小祖宗,拿着快点走!”
许多孩子在欲望没有满足的情况下,总是爱用这种破坏性的行为来表示他们的不满,在大庭广众下撒泼打滚,给家长丢面子。家长呢,即便是明明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也还是会满足孩子的要求,以避免麻烦。其实家长大可不必这样,你此刻应该做的是端正好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立场,做出果敢的行为来,大胆的说“不”!而不是屈服于孩子的压力,轻易就范。如果没有勇气说“不”,一味地纵容这种无休无止的行为,不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这样一个认识:“只要一哭一闹,就什么都会有了。”
真的没有什么原因是大人们必须给孩子买他们喜欢的、想要的所有的东西。比如一些垃圾食品,破坏性的玩具等。这些东西对孩子而言是有害无益的,他们不具有任何教育意义,也无益于身心健康。关心孩子很重要,但不是一味地满足。我们做家长的常常只会对孩子糊涂地爱,在孩子无理的要求下节节让步,坚守不住原则的阵地,这样只会害了他们。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多么可怕的一句话,而又蕴含着真实的道理。
为了孩子健康的成长,为了孩子的明天,我们不能再继续纵容下去了。若真爱他(她)请大胆地说“不”!
文章评论
淡淡的风
说的有道理,我想对儿子说不,可是现在,是我儿子老是对我说不,而不是我对他说不,越大越不听话,晕死了。
素心如莲
社会教育学家,暗香盈袖也![em]e12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