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轻言自己是“文化人”

个人日记


因为多念了几年书,家乡人说你是“文化人”,可你扪心自问,是不是有点感觉很羞愧?一但你看到龙应台写的一篇《文化是什么,文化在哪里》,我想我们都会觉得羞愧难当!

家乡人真的是很善良,对于我们多读几年书的人,给与了足够的宽容和面子,把我们当成文化人看待,但我总感觉有种亏欠,亏欠什么呢?我也说不清,我内心总感到有种不安和惶恐,常常反思自己,问自己,我算不算有文化?我算不算文化人?对于一个半百多岁的人回答这些问题还有什么意义?越是这样想,自己的内心越感到不安宁。

文化人,就是有文化的人。什么是文化呢?如果这样问,又似乎显得很没有文化,但我还是要这样问。也许,你不屑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会说,小孩子都知道,你再不知道可以百度一下,我此刻真的很迷茫。我读了半辈子的书,真的要问我,我是不敢草率的回答。希望你也不要轻易的说出来。看看龙应台怎说的:“文化?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腰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进,他是怜悯的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电梯门打开,他是谦虚的让人,还是霸道地把别人挤开?”。她还说:“如果他在会议、教室、电视屏幕的公共领域里大谈民主人权和劳工权益,在自己家的私领域里,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吗?他对家里的保姆和工人以礼相待吗?独处时,他如何与自己相处?所有的教养、原则、规范,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他怎样?”她最后总结说:“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在一个文化厚实深沉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的积累的总和”

这就是龙应台说的文化,我有吗?或说我有多少?我面对着她说的这样文化,我怎能不汗颜?不仅仅是我,应该有很多人,面对文化应有羞愧的忐忑之心。

我们读了这些年的书,到底我们得到了多少文化?我不敢回答.我们上学的那天,父母对我们说,要好好学习啊,将来做个有文化的人。至于怎的算有文化的人,我想更多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懂。有的人读书,是为了认识几个字,会算账花钱;有的人理想更高点,读书考大学,走出农村摆脱贫穷;还有的人就是读书为做官,光宗耀祖。这些读书似乎和文化不沾边,这样的读书,只是一种功利行为,这样的功利行为和文化大相径庭。文化和识字、算账,当官无关。读书是为了有知识,但知识不等同于文化。就好比知识是桥,而彼岸才是文化。但可惜我们只看花开,不知春天啊。

 书是文化的符号,是表象的东西。文化在书的背后,是游走在书里的灵魂。读书是获取文化的一个渠道,但不是唯一,是一种可能,但不是一定。更多的人,因为读书有了文化,但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读书而更没有文化,读书也是一把双刃剑,可以成全文化,也可以破坏文化。

读书,可以成全一个人,让他有知识,进而有文化。读书也可以让一个人更有知识伪装文化人。有知识的人装有文化更可怕。

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的积累的总和。你读多少书,你位置多么高,证明不了你有品位、更证明不了你有道德和智能。也许,一个文盲老妇对待流浪狗的态度,比一个大学生更富有怜悯之心,更显得道德高尚。一个劳作在田地里的农民,也许比装腔作势的官僚更高尚,农民靠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和家,而官僚也许在贪人民的血汗钱养活自己的贪婪与罪恶。

现实社会有很多人,努力用知识包装自己,巧取豪夺各种文凭、头衔,用文化的桂冠装饰自己的门面,把自己武装的很像有文化的样子。其实,他只是有更多的伪装技巧罢了。和文化没有一点关系。

龙应台又说“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她说的习惯和信念是什么样的呢?我想自然是良好的习惯和美好的信念。这样的习惯和信念是代代累积沉淀,是被大多数人接受和热爱的习惯与信念。这样的习惯不是人为的规定,这样的信念也不是人为的随意灌输,是逐步形成的共同相信与遵守的价值观。表现在生活中的习惯和信念应该是一种文化底蕴,是一代代人相传、相守的东西,是一种自觉地对他人的尊重、宽容、理解,这种自觉是一种从容、优雅、大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待人接物,时时处处表现出来的东西,有很多就是文化。我们因为尊重,把自己梳理打扮的漂亮得体,我们因为尊重,对人说话唠嗑语调平和舒缓。这样的表现,不会因为人不同,而标准不一,一个普通的农妇,也许穿着粗布衣服,但她会努力让衣服干净整洁,一个大字不识的人,也知道说话和风细雨,这样的习惯,就是一种品位。就是来自于代代的传承,家家户户的耳濡目染,来自于相互的影响的文化。如大浪淘沙,把最良好的习惯和认知留存下来。文化的传承就像遗传的密码,不会轻易丢失。

文化也是一种认可,我们都知道花是美的,不管是谁,哪怕他是一个恶人,也不会否认花的美,有些文化应该是人类共同的东西,与价值观和意识形态都没有关系。

文化是一种坚持。这种坚持就是对我们认可的“价值”和“秩序”的坚持。我们把我们心中认可的这些良好的习惯和信念,传承下去,维护下去,发展下去,信守心中那份美好,不因为世事的变迁,不因为利害得失,而有改变和动摇。文化需要坚守和抵抗,坚守我们心中的文化,那就是坚守我的价值观,坚持我们的信念。抵抗,就是抵抗我们内心的不坚定,抵抗一切对我们文化“价值”“秩序”的外来侵害。这些坚持与抵抗,又同样来自于我们文化的力量。没有文化,我们就没有什么底蕴,没有底蕴我们也就没有什么价值观和信念,没有价值观和信念,我们还有什么品位、道德和智能可言,没有了品位、道德等,我们还怎的可以会优雅,从容,美好的生活着?

我们需要有文化。但这种文化不要以为是你的文凭,你的财富,你的职务,你的高谈阔论,装腔作势,趾高气扬,也不是你的翩翩风度或你有华丽的美文。

我们需要的文化其实很简单,就是品位、道德、智能,是那种可以让你优雅、从容、大度对待自己、他人、自然环境。是那种骨子里的一种“价值”和“秩序”的坚守。

让我们努力做有文化的人,懂得尊重、慎独、懂得坚持。

文章评论

九登山人

果真是躲起来搞创作呢[em]e113[/em] 不错,不错!

LH悠悠

照哥这么一说,做个文化人忒不容易:既要从容,优雅,大度,更要高尚,坚持,坚守!做人难,做个文化人超难呀!虹妹只能做个善良正直滴人喽~嘻嘻

枫丹白露【拒聊】

[QUOTE]引自:枫丹白露【拒聊】 于2015年03月12日 08时12分31秒发表的评论 做优雅修养秩序的文化人![em]e100[/em][em]e160[/em][/QUOTE] @{uin:470514924,nick:行云流水,who:1,auto:1} [em]e100[/em][em]e16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