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呀,妈

个人日记


凌晨三四点,做起噩梦,情急之下,慌忙叫妈呀,妈!被摇醒后,那一声只有自己得清楚的急切的叫喊,萦在耳畔,响在心间,再也无法入眠。

    常言道:七十有个家,八十有个妈。八十有个妈实在难,但总是希望与母亲生活在一起越久越好。可是,我刚到不惑之年,母亲就离我而去了。没办法,谁让我是家中最小的呢?母亲生我时已三十五六岁了,我一天天长大,她一天天老去。
    
小时候,你我大概都说过:妈,我渴了。妈,我饿了。妈,我衣服呢?妈,买好吃的了吗?而跟爸爸永远就一句话:爸,我妈呢?
    
父爱给你如山的依靠感,你不一定天天处在山的怀抱中,可是山始终在你的视线里。而如水的母爱啊,润物无声却有形,无微不至,无时不在。此时,耳边响起了歌唱家阎维文动情演唱的《母亲》: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这歌词,是多少儿女的心声啊!

我与母亲,缘深,情深。
    
说到缘深,恰是天遂人愿。母亲还在世的时候,有些懂事的儿子问他的外婆:姥姥,你当年都已经有那么多孩子了,怎么还生了我妈妈?母亲笑着对外孙说:因为我最后想再生个老闺女,等将来我老了好惦记我啊。这段对话,是儿子后来告诉我的。其实,同样意思的话,我从小听到大,话语中饱含着母亲对我的喜欢与疼爱。母亲说这话时的音容笑貌,清晰如昨。我感谢母亲!我们感谢上天!从此,母女结缘40年。

母女情深,太多的事、太多的画面始终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勾起我的回忆。我小学时,母亲对我说:老闺女,好好学习,将来考上重点高中,以后就能考个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多好啊!求学十几年,母亲的这番话是我不竭的动力源泉。

 或许让母亲没想到的是,考上高中、大学以及后来工作的我,离她越来越远了!从几十公里,到几百公里,再到几千公里!工作后,每次我离开家去车站,母亲都站在房间的窗台上,流着泪看着我的背影,直到我走过转角,消失在她的视线之外。这是后来父亲背着母亲跟我说的,话语中含着埋怨。我在人生之路上,亲身经历过多少次母亲的目送啊!母亲舍不得我离开她,但她从不跟我说,只是望着我的背影默默流泪。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话是为人父母的自我宽慰之语,是在说服自己必须接受现实,而我这个已经失去怙恃之人的切身感受是:做儿女的,有时候替父母想的真的不多!我懂了,可是也太迟了。我再听不到母亲絮絮地给我讲往事,再吃不到母亲拿手的红烧鲤鱼、小鸡炖土豆、大馅儿饺子,再看不到母亲听小外孙讲笑话后的眉开眼笑;我再也没机会像喂小宝宝一样给她一勺一勺挖苹果,再也没机会陪她熬夜看电视剧……
   “
妈呀,妈!我从小喊到大,又从现实喊到梦里,却再也听不到了,母亲已经不在了。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每当我读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这一段时,总会悲痛难抑,因为,我有深深的同感!       

妈呀,妈!有妈的人,都发出过这世间最动听的呼唤。一声声,一遍遍,无论稚嫩,还是苍老,都包含了深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人生是倒计时的,那一声声注定叫一声少一声,有妈妈在,好好珍惜吧!
   
别人与母亲共度节日,我只能以此文缅怀亡母。 
   这是一位姓孔,名令欣的女士的文章,感觉很好,故留存与大家分享。                    

 

文章评论

冰山隐士

[em]e117[/em]还以为是大哥写的,看着有些不对劲,咋是女儿呢,最后才知道是分享来的!愁人![em]e113[/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