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印象

季节的情怀

 文/向往江南
    
    下午,倾盆大雨瞬间而来,打破了小城的宁静。霎时,车流减速,行人飞奔。豆大的雨珠,湮没了印象小城,随着雨幕,记忆的弦,弹唱出古老的歌。 

    那是儿时。经常在雨中,与童伴一起,隔着窗子,张望雨幕院落,朦胧街景。院落雨水成溪,蜿蜒地流向院落之外,淌出一道道弯曲的辙。雨水拍打着土地,泛起白色的水泡。偶尔一阵雷声过后,雨胜似瓢泼,村前的杏林榆林,已是模糊一片。而我们,总会兴奋地唱起童年的歌谣:大雨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叫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 ……

    那是上小学时。在简陋的平房里,我们经历了赏雨的快乐。每当雷声响起,大家的心便飞向室外。课文中的场景,一遍遍浮现在眼前:要下雨了,燕子都飞得很低,鱼儿都露出了水面,蚂蚁匆匆忙忙地搬家。
    哗——哗,雨,在期待中降临了。窗子大开,雨打土地的声音,湮没了老师讲课的声音。雨水落到地面,散发出泥土的味道,园花遇到雨水,挥舞纤细的腰肢。室内的我们,自是温馨惬意,但更多的,是期待。
那时的校园,没有硬化,操场上,教室前,坑洼随处可见,这就成为了我们施放小船的天然水池。下课了,雨停了,男孩子们拿着叠好的小船,拥挤着跑出教室,在自然形成的水池边,将小船轻轻地放在水中,不一会,黄色的、蓝色的、白色的,有篷的、无篷的,大的、小的,各种小船混杂在一起,轻轻飘荡。
    放学前后,山水汇聚成河,在村中穿过,河床对面,家长已在等候。 

    那是少年时期。每逢假期,就要随父母下地干活。很多个下午,西北方的天空,阴云集结,伴着歇斯底里的雷声,滚滚而来。乡亲们都会根据云层判断雨的大小,根据所在的地理位置,判断去留。倘若有大雨的征兆,且回家时途经山沟,断然不会恋活,迅速撤离。倘若反之,大都会继续留在山里。霹雳的雷声,也不会打动他们农作的热情。山雨欲来风满楼。当夏风疾走时,大家迅速回到根据地,车底铺上垫子,车上苫好塑料布,于是,一个全封闭帐篷搭成了。突然,雨声大作,雨打塑料的声音,肆意夸大了雨的威力,但大家习以为常,掰下一段黄瓜,吃得津津有味。或者干脆,躺在垫子上,于封闭的小窝中,小憩一会。我往往耐不住寂寞,会掀开塑料的一角,瞭望雨幕远山。山坡上的毛驴停止了吃草,静静地站在风雨中。错落的庄稼,由近及远,消失在雨中。
    而当雨转小时,乡亲们坐在驴车上,撑着简单的帐篷,纷纷返回家中。塞外田园,驴车摇曳,雨打乌篷,尽收眼底。

    或许于你,回忆是清淡的茶,饮之清爽,弃不足惜。但于我,回忆是浓浓的酒,是怀旧与憧憬的交织。


 


  

 




文章评论

May

我相信[em]e142[/em]我们每个农村孩子也有同样的记忆&#12316

谢谢江南老师给我们无聊的假期生活增添无限的乐趣,欣赏了~~~

鑫升彩钢

爷爷,奶奶,妈妈,爸爸,外婆,太姥姥,姥爷,姑奶奶,姑爷,大爷,三爷,大奶奶、三奶奶,姨奶奶,姨爷,舅爷,舅奶奶,姑姥姥,姨姥爷,舅姥爷,舅姥姥,伯伯,二伯,三伯,伯母,叔叔,二叔,三叔,婶婶,二婶,三婶,姑姑,大姑,二姑,姑父,大姑父,二姑父,三姑父,舅舅,大舅,二舅,小舅,舅妈,大舅妈,二舅妈,舅妈,姨,大姨,小姨,三姨,姨父,大姨夫,小姨夫,三姨夫,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哥,大表哥,二表哥,小表哥,表弟,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表弟,表姐,表妹,姨哥,姨姐,姨弟,姨妹,嫂子,弟妹,弟弟,表弟妹,姐夫,表姐夫,妹夫,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大伯子,大伯娘,小叔子,小婶子,大姑子,小姑子,大舅子,大妗子,小舅子,小妗子,,大姨子,小姨子,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太公,太婆等108位亲戚都觉得很赞

紫藤萝

回忆是一杯陈年佳酿,醇厚而绵长

踏雪寻梅

虽然自小没有在乡村生活的经历,却一直是我心中向往所在,那里没有繁华都市的亮丽多彩,也没有现代都市人群间的焦虑与不安,有的只是大自然所展现出来的无边的清新和小乡村自然散发的淳朴与人们间深厚的情谊。 心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