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想修习、多修习,

法门修习

五三;                                                      五三(二七0)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经文理解:

有一次,佛陀告诉他的弟子们说:比丘啊!应该修习、多修习无常法,修习无常法是能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田夫,于夏末秋初,深耕其地,发荄、断草。如是比丘无常想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经文理解:

佛陀譬喻说:你看到农夫们于夏末秋初的节气里,深耕其地,发荄([gāi] 草根)拔出草根、以断其草继续生长。比丘啊!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就如同农夫深耕其地、拔出草根、以断其草继续生长那样的功效,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比丘!如人刈草,手揽其端,举而抖擞,萎枯悉落,取其长者。如是比丘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经文理解:

譬如比丘!如人刈草(yi,割草),手揽住草的一端,割下后,将草拎起来抖几下,那些枯萎的草叶悉数落下,剩下长草是为所需。

比丘啊!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就如人刈草(yi,割草)一样的功效,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庵罗果著树,猛风摇条,果悉堕落。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经文理解:

譬如那庵罗果长在树上(著树:很牢固),遇到猛烈的大风摇动枝条,庵罗果悉数(全部)堕落(掉落于地)。

比丘啊!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就如猛风摇条,果悉堕落一样的功效,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执著,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楼阁,中心坚固,众材所依,摄受不散。如是无常想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楼阁,中心所用的柱子非常坚固,是其它所有木材的所依处,由于这样才能够摄受一体而不使散架。

比丘啊!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无常正见就如楼阁中心所用的那根柱子一样坚固,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一切众生迹,象迹为大,能摄受故。如是无常想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所有的众生足迹(脚印),都没有大象的足迹大,哪一个众生的足迹与大象足迹比较,还是为象足迹所含容。

比丘啊!无常法则就如大象的足迹最大一样,能够含容所有一切万法,任何一法都在无常法则含容之中。因此,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阎浮提,一切诸河悉赴大海,其大海者最为第一,悉摄受故如是无常想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阎浮提(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一切的河流全都流向大海,可知大海之深广世间第一,所有的河流之水全部摄受含容。

比丘啊!无常法则就如大海的容量最大一样,能够涵盖一切万法,任何一法在无常法则下都必归于灭。因此,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日出,能除一切世间阇冥。如是无常想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太阳出来,能消除世间一切闇冥(黑暗)一样,无常法则就如太阳的光亮一样,能够破除一切的疑惑与无明。因此,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譬如转轮圣王,于诸小王最上、最胜。如是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譬如转轮圣王(华严经上说,真正治世的转轮圣王,功德同佛一样,也就是在家佛,是十地菩萨转生的。),是世间于诸小王最上、最胜。

无常法则就如一切法的法王一样,是世间一切善法中最上、最殊胜之法。因此无常想(思惟观察)修习、多修习,能够断一切欲望与爱染,断一切色爱、无色爱、掉举、我慢、无明。

诸比丘!云何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若比丘于室露地,若林树间,善正思惟,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所以者何?无常想者,能建立无我想。圣弟子住无我想,心离我慢,顺得涅槃。

比丘们啊!为什么修无常想,修习、多修习,能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呢?如果你们于室内、露地,树林间,作正思维,观察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思惟观察,断一切欲爱、色爱、无色爱、掉、慢、无明。

为什么呢?因为当你们思惟观察到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知道常不可得,知道无常故苦,苦故无我,确立了无我正见。圣弟子确立了无我正见,离于我见,断我慢,顺得涅槃。

佛说是经已,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注释:

阎浮提:梵名Jambu -dvi^pa ,巴利名Jambu-di^pa 之音译。又作阎浮利、赡部提、阎浮提鞞波。阎浮,梵语jambu,乃树之名;提,梵语 dvi^pa,洲之意。梵汉兼译则作剡浮洲、阎浮洲、赡部洲、谵浮洲。略称阎浮。旧译为秽洲、秽树城,乃盛产阎浮树之国土。又出产阎浮檀金,故又有胜金洲、好金土之译名。此洲为须弥山四大洲之南洲,故又称南阎浮提(梵Daks!in!a -jambu-dvi^pa )、南阎浮洲、南赡部洲。 长阿含卷十八阎浮提洲品载,其土南狭北广,纵广七千由旬,人面亦像此地形。又阿耨达池之东有恒伽(殑伽)河,从牛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东海。南有新头(信度)河,从狮子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南海。西有婆叉(缚刍)河,从马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西海。北有斯陀(徙多)河,从象之口出,从五百河入于北海。又大楼炭经卷一、起世经卷一、起世因本经卷一等之说亦同。俱舍论卷十一载,四大洲中,唯此洲中有金刚座,一切菩萨将登正觉,皆坐此座。凡上所述,可知阎浮提原本系指印度之地,后则泛指人间世界。

——摘自〔杂阿毗昙心论卷三、立世阿毗昙论卷一、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大唐西域记卷一、玄应音义卷十八〕 

文章评论

妙洁

[em]e163[/em][em]e163[/em][em]e163[/em][em]e179[/em][em]e179[/em][em]e179[/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