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战武术
个人日记
取而代之的,确实体育竞技武术和影视表演武术,也就是大家说的花架子。大众根本无法了解真正的中国武术。
作为一个实战武术爱好者,在过去几十年,武术给了我自信,我将站到我将站到我个人经历,结合我过去的实战经验和总结感悟,与大家共同深入探讨一下关于中国武术这个话题。
在武术中武德和技击法是相矛盾的,但又必须把它们合二为一。在技击训练时强调: 肯、忍、狠、谨、稳、准六字诀。招法中含有笑里藏刀的阴险,杀人不见血的无情,声东击西的狡诈。心里要有无所畏惧的胆略,无坚不摧的信心,超越生死的勇气。这样的训练如无德人掌握了是社会的危害,习武者必须修心养德。
武术的第一基本功是放松,不是压腿、拉筋 、翻跟头。放松是训练出来的,桩法就是放松训练,这种松是相对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找到身体上下左右前后六向的临界点,就是身体力量归零,怡神达意、舒适自然。所以站桩不但不累还是一种休息。 中国武术在国内的没落,在于官方所制订的武术标准,"高难美新"套路技术的规范设计,是违背武术本质的。王芗斋先生论述:人造之拳架子,为一般门外汉、当差表演、拳混子谋生工具,毫无用处且对神经肢体脑力诸多妨碍,损害一切良能,故习此者难有智识。
武术功法是蓄养能量,反对挑战极限,高难度的花架子即没用又不能养生,初学进入者要选择真正功夫,会真功夫的老师. 穷文富武,真正传统武术家都和宗教、帮会、官僚、商人有着密切关系。一九四九年以后历次政治运动,很多武术家被作为反革命、牛鬼蛇神、封建会道门成员镇压迫害下放,境遇非常悲惨。同时把打把式、卖艺的花拳秀腿表演套路扶植了起来,因为这些武术中看不中用对社会构不成威胁。从而造成真正能实战的传统武术大量失传,把武术导向了套路表演。 真正的传统实战武术很不具观赏性,一般只有一个回合,伸手见高低,拳打两不知。如何区分表演和实战武术,很简单两只手合在中线上护住从鼻尖至心窝一线的为实战,两手分开敞开中线摆泡斯的为表演武术。你不会看到任何食肉动物,在攻击猎物时把两只前爪打开。
武术是上天赐给中国人特殊的礼物,是智者的修为。真正的(非表演)武术动作朴实而简单,运动中所包含着东方人体学、宗教修持法与人文关怀,是一个以身体运动为载体的大文化,从中获得难以言表的身心愉悦。
从中国武术运动养生理论的角度,绝大部分奥林匹克的运动都是毁坏人类健康的运动。挑战极限使肢体内藏承受超负荷的压力。争强好斗培养出贪婪功利的心理意识。金牌奖金都是牺牲健康去换取的。我们看看那些无论获冠军的还是没拿过奖的退役运动员有几个是健康的。工作事业和他们年轻时的付出也不成正比。而中国武术家运动寿命很长,到老年身体非常好,是平时注重练功的蓄养。
武术内功主要指的是呼吸方式,在横隔膜以下呼吸叫腹式呼吸,也就是气沉丹田。内功修炼立要来源于道家的炼养法中的: 存思术、内观 术、导引术。太极拳主要来源于导引术,以呼吸引动肢体运动,用一些太极桩法先找到横隔膜以下的感觉,呼吸分三个过程吸、止吸、呼。止吸时隔膜肌一圈用手按是硬的就对了。
具体到练功每个人每种功夫千差万别,不可刻意统一规范,不能把武术变成广播体操。武术是主动、整体、对称运动,我练主要是动作内牵外连、对拉拔长、在空气中体会水的阻力,用意识连通对应穴位。
武术站静桩是修炼身心的重要基本功,它是一个把精神意识在身体上物质体现的过程,在不动的状态下能让四肢麻胀身体出汗。思维要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虚灵独存,周身内外激荡回旋、悠扬相依,其乐无穷。
功和拳实际是不能完全分开的,有些拳法是偏重功法.,有些偏重打法。一般所指的功都是注重呼吸的基础功法,蓄力不发,反复梳理筋骨,使之通达安徐,身心得到合谐律动,并能瞬间调动一切能量。
只练功不练拳,不能使功力得到调动发挥是死功,最后不会应用,就象天龙八部电影里小和尚被强迫注入了北冥神功,但不懂拳法不会使用。
武术是具体的操作,必然以技术形式完成,不能有一点虚的东西,江湖骗子会把它神秘化,艺术作品会把它夸张化,院校学者会把它高深化。虽然武术最终追求的是道,但没有一个拳种是有道无术的。在具体的技术中达到高境界,体悟道的智慧. 空手道、跆拳道的普及是有政府背景的文化扩张,而且有一套完整的商业运作体系。而中国官方不但推广假武术,而且没有任何意识来抵抗外来文化的侵略,拿自己的文化不当回事。另外从事中国武术的人缺乏现代商业意识,守着江湖门派当老大相互排挤更缺乏整体的民族意识。
日本的空手道就是唐手,我们的祖先在琉球一带传播又称琉球唐手。日本人用四百年的时间才学习演化成今天的样子。十九世纪初以空手道命名,后发展为四大流派。是当今武术各种类在世界上推广最成功的,已经形成了从形式规则到经营运作一套完整的运动文化体系。
几年前我提出武术时尚化,不要总用神秘莫测的之乎者也来阐述本来就传统的文化,要把博大精深变得浅显易懂,时尚化首先要简单化。
一九四九年以后就没有发展实战武术,直到散打的出现才填补了中国实战武术的空白。但散打离中国武术本质甚远,需要加入传统武术技术理念改造进一步完善。
中国传统实战武术近现代不得不提武术家孙禄堂,他把形意、八卦、太极融为一体。孙禄堂晚年正值国力衰败,外国列强肆意欺侮的民族危亡之时,他年近半百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一举击败日本五名空手道高手的联合挑战。只有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才能在古稀之年仍然雄风不减。他还写了很多拳学著作。
但凡称为“博大精深”的事物,都难以把握全面的精准。所以中国武术绝不是标准化的体育项目,而是一个庞大的身体运动的文化载体。传统武术在当今是一个落破的行业,大部分武者不是在公园小树林教拳,就是在娱乐界做武替,生活并不乐观。但是却有一批执着于传统武术传承的人,坚守着这一片小小的阵地,靠的是一种超越金钱名利的尚武精神,随着文化的回归,真正传统武术会有其应有的地位。
很多从事传统文化的人对时尚都不屑一顾,认为浮浅是外国人和年轻人的东西,比不了国粹有深度。但为什么国粹都要振兴?时尚的东西浮浅却有这么多人热捧?时尚就是生命力创造了这个时代的文化。要振兴了就是要淘汰了,想保留就要用时尚化的形式改造它,没有割裂传统的绝对时尚,也没有不可改造的传统文化。
中国武术是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我们要树立自信心,挖掘改造我们所拥有的世界一流文化,但必须承认近一百年世界的话语权在西方,高喊振兴盲目自信只能葬送国粹. 世界上真正的武术第一基本功都是放松和安静即松静力,其目的是运动高速度、聚集暴发力。近代李小龙是把传统武术和现代竞技结合非常成功的武术家,他创立的截拳道从发力原理到运动曲线,都把东方哲学理念发挥到极至。可惜英年早逝 ,传统武术中蓄养与现代竞技训练这一课题未能完成。
李小龙出自传统武术,在美国接触过西方拳术,关键他是学哲学的,所以只有李小龙才能在短暂的生命中创立出截拳道,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如果他今天健在,中国的武术格局不是现在的状态. 道家所研究的是对生命的养护,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炼养技术体系。武术是把这种炼养法植入为训练方式,成为它的技术特色。太极主要应用的是导引术,用肢体运动与呼呼吐纳相配合的内家拳种。
中国这些文化都不能速成,这就是在当今快餐时代,很难传播的社会原因。否定中医是愚昧的,武术中很多功法就来源于经络学。我亲眼见到脑血栓患者西医束手无策,中医针灸扎好了。
但是中国的中医武术等文化很难标准化,让很多江湖骗子钻空子,造成了不好的影,引起非议是正常的。所以需要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精髓的学者,用现代科学语汇传播传授,使好的中国文化得以保留。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无论学习什么,领进门的老师很重要,老师都没进门学生就更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中国实战武术大分类为两种: 一种将门武术,一种宗门武术。
将门武术:冷兵器时代战场上撕杀格斗用的,多为器械。只充许一些将军家族或地方团练和孝武科举的少数人习练,战时国家征用。历史记载有戚继光的戚家军、岳飞的岳家军、杨家将等。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
宗门武术:只有中国的武术来源于道观和庙宇,是修行者在修炼过程中总结出来了。在深山老林闭关修炼时,即要保持体能又要防御野兽的攻击,长期观察野兽动态,以炼养法、禅定、丹道术等修行手段,融合出一种阴性的武术体系,一开始这种武术就是对抗野兽的,所以凶残程度可想而知,只有中国武术有仿生机制。由于和宗教有关后人相对将门武术命名为宗门武术。
泰拳和中国的宗门武术同出一辙,泰国是巴利语系的小乘佛教,分为田园派和山林派,泰拳起源于山林派,是修行者在热带雨林里对抗野兽的,泰国人把它用于战场和竞技格斗,一直延用宗教手法训练拳手。在泰国泰拳的普及率就象巴西足球,打拳是男人改变命运的最好手段。而中国人是养生和实战双收,渐渐淡化了武术的凶残,而玩味其中理趣。就象中国人把文字这种工具上升为书法,即有可读功能又是艺术。
很多武术大家都是因为体弱才习武。中国武术不是让你练成彪悍粗壮的武夫,练功主要是提升原动力,使身体通达。孙禄堂、叶问、王乡斋等大师,从照片上看都是精干、硬朗偏瘦的老头。不是去作职业拳手无所谓年龄多大,养生、体会武术习练理趣,对抗乐趣是一般人习武的目的。
公园里找老师,看上去气质不张扬,祥和淡定、武人文相这是好拳师的特征,好的武术看上去不好看,动作有些怪异,持重内敛。
初学要面对面和明白老师学,开始和老师多聊聊了解他修养,这不是不尊重,双向选择,初学者如一张白纸,如果学了错误的习惯究正很难。
泰拳和中国传统实战武术,同都来源于宗教修行法,原理也很相似。发展到今天泰拳雄霸拳坛五百年。可是中国武术确实向大家所说的没上台面。但不能否定我们祖先没有这种东西,是近几十年社会政治不充许它发展,那些所谓武术的即得利益者,不敢面对真东西,他们知道自己不堪一击。
小周天是道家内丹修炼的第二个程序。
第一步筑基: 使精、气、神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状态。
第二步炼精化气: 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小周天。注意是"贯通"二脉。反复使气自会阴,尾闾上达泥丸,再下降丹田,反复运转叫河车通,坎离交媾。所说的气是受意识控制,通过内观产生,并不是具体的空气,是一种能量的运行,提升人体本身的原动力。
武术里常说: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灵。练了很多功夫招式最后到了运用,就是一两下,但是这一两下绝对是最适合自己的。比如从上小学开始就学知识,走向社会练本事,这么多知识本事哪个适合自己,就要从中精选出简单实用有效的那一招。找到这一招并不容易,一旦找到就会通达顺畅。
现在分不清武术和娱乐,社会上认为的武术家都在娱乐圈,导致练武术的年轻人成功标准就是成为影视武打明星,其实与真正武术背道而驰。当今武术的出路从生存、出名、发财的角度看确实是影视,所以武术当前要思考探讨的是真正武者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混元功法集锦
一、混元气功
混元气,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气,亦称混沌,或浑元气,混元一气等,是宇宙中一称无形无象的物质,练气功的有句口诀:混元气,神贯通,散则无形,聚则成形,混元一五行家有形亦无形,中寓阴阳造化机,开合聚散万物生。古人又认为人与天地大自然都是一气化生,天地人本源一气,现代有关生命的理论结合,如气化论,经络论等,有助于气功的学习,混元气功为养生健身,固本还元最佳功法。
预备式:
两脚并拢,周身中正,两手自然下垂,如立下姿势,舌抵上颚,意守丹田,两眼微合,目光回收。
第一式:丹田贯气
全身放松,两腿微屈,同时两臂由身体两侧向身前上提手与脐平时,虎口朝上,掌心微含,回照肚脐,意念向丹田贯气,同时呼气,然后两腿伸直,两手掌由脐部分开,沿腰的两侧下垂还原,同时向内吸气。上式反复练习五至九次。
第二式:海底捞月
由预备式,两手臂向前,向上捧气至脐平,掌心微含向丹田贯气,然后两手向左右分开,沿带脉撤气至身后命门穴点按,再沿膀胱经向下至两足,同时屈膝下蹲,两手沿足之外侧,绕至脚趾前方,两掌心朝上雨指尖相对,意念由地心捧气至肚脐,然后两掌举至头顶上方时,即转掌心向内回照头顶,然后两手再向左右丙侧分开,掌心朝上如托物状,徐徐放下收势还原,以上动作反复练五至七次。
第三式:振臂攀足
由预备式,丙手臂从身体两侧以阳掌上提,意想两手掌从天边捧气至头顶上方,丙臂微屈,腕与肩宽,掌心微含,向头顶贯气。然后两肘下垂,腰背放松,两手掌向内沿太阳穴、耳门穴,撤气至两肩前,两手十字交叉,左手中指点按右气户穴,右手中指点按左气户穴,点按时停止呼吸,然后两腿不变,意守丹田,双手从胸部下按,弯腰向下,使气顺达涌泉穴,两掌心接地攀足,指压脚部穴,然后身体慢慢向上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以上动作要慢,以意引气,重复练习。
第四式:安炉立鼎
由预备式左外移,略与肩宽,成马步桩,全身放松,意守丹田,两臂缓缓由身前上提,掌心朝下,至肩平时,两手掌下按,膝胯随之松沉成马步桩,两手按至膝平时,掌心内含,向丹田拢气,然后两沿两膝外侧,向膝前地下捧气至丹田,再即两手变拳,拳心相对,缓缓上举,同时上体直立,丙腿徐徐伸屈肘慢慢松沉下蹲成马步,同时呼气,再依前式重复上举一次,同时吸气。两手伸至极处即屈肘慢慢松沉下蹲成马步,同时呼气再依前式重复上举一次,同时吸气。接前式。丙臂举至极处后,两拳变掌,掌心朝上,由身前慢慢下放,意念如两手托有重物,两手落至两腿外侧时,掌心仍然朝上,两掌小指紧靠腿之股部,同时吸气。接前式掌心朝上,屈肘上提至腋下同时吸气。两掌掌心不变,由腋下分向左右两侧平肩推出至极处时,两掌心翻转朝下,同时吸气。两掌臂再平肩向身前缓缓内合止同肩宽,然后两手下按重复练习以上动作五至九次。
第五式:狮子搏球
由马步桩屈膝松沉,意守丹由,两手掌相对,左手在上,如抱圆球于胸腹之间。两手抱球以腰为轴,向古后转腰至极处,转动时右手阳掌在下,随搏球转腰变为阴掌在上,左手阴掌在上随搏球转腰变为阳掌在下,同时吸气。再依前式反转搏球,右手在上,左手下抱球,向左后转腰至极处,左手阳掌随搏球转腰变为阴掌在上。右手阴掌随搏球转腰变为阳掌存下。同时呼气。再依照上述两法反复循环练习。
在意念上不要忘记两手是在搏一大圆球,转腰动作要慢,呼吸要配合动作,细长均匀,腰腿身体要随着两手自然转动,手足胯合成一气,目视运行中在上的阴掌食指指尖,停止时由马步桩恢复预备姿势。
第六式:神龙反首
右式:
由马步桩屈膝松沉,意守丹田,头顶、胸含、舌抵上颚,两手左上右下合抱于腹前。右手阳掌由胸前沿右耳门穴,按压玉枕穴,同时右腿尽力下蹲,右肩肘胯随之向右弯腰松沉至极处,右肘在右胯里侧极力下垂。左脚跟同时外摆九十度,脚尖点地,左腿同时曲膝内收。左掌后转变为钩手,左臂同时随腰胯的转变,直臂向身后尽起,两眼注视左钩手,同时呼气。然后上体恢复马步桩,左手同时回置腹前,掌心朝上,右手再由玉枕穴向上举至极处,掌心向内,两腿同时伸直,目视右掌,同时吸气。再即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右手掌向下撤气至胸前与左手相互成合抱。
左式:
接前式,由马步桩屈膝松沉,意守丹田,头顶、胸含、舌舐上腭,两手右上左下,合抱于腹前。左手阳掌由胸前沿左耳穴按压玉枕穴,同时左腿尽力下蹲,左肩、肘、胯随之向左弯腰松沉至极处,左肘在左跨里侧极力下垂,右脚跟同时外摆九十度,脚尖点地,右腿随即由膝内收。右掌即变为钩手,古臂随同身腰转变,直臂向身竖起,两眼注视右手,同时呼气。然后上体恢复马步桩,右手同时回置腹前,掌心朝上。左手再由玉枕穴上举至极处,掌心向内,两腿同时伸直,目视左掌,同时吸气。再曲膝松沉恢复马步,同时左手掌向下拢气至胸前与右手相互成合抱,以上左右两式循环练习,对经络脏腑功能交益至大,练习时要慢匀自然,渐至佳境为宜。
第七式:一手擎天
两脚离开成骑马步,意守丹田,舌抵上颚,两手合抱左上右下。右手沿胸前上举,掌心朝上,左手下按掌心朝下,两腿徐徐伸直,两眼注视右手,同时吸气。右手随身体下沉再成骑马步,两手合抱,右上左下,掌心相对,同时呼气。
左手沿胸前上举,掌心朝上,右手下按掌心朝下,两腿徐徐伸直,两眼注视左手,同时吸气。左手随身体下沉成骑马步,两手合抱左上右下掌心相对,同时呼气。以上动作可反复练习,停上时收势还原。
第八式:白蛇吐信
由预备式成马步桩,意守丹田,舌抵上颚,两手合抱,右上左下。左手以阳掌经右手背向左侧方穿出,同时两腿变成左弓步,面向左侧前方。左手再变为阴掌,右手以阳掌经左手背向左穿出。右手再变阴掌,左手以阳掌由右手背上穿出,以上为左式。接上式右转身仆右腿,古掌随势沿右腿向右穿出,同时变为右弓步。右掌变为阴掌,左手以阳掌经右手背上穿出,此为右式,如再演左式,动作与右式要领相同,练习时呼吸必须配合动作要松沉慢匀为宜。
第九式:三盘落地
由起势两腿离开与肩同宽,意守丹田,头顶悬,舌抵上颚,尾闾中正,两手臂向身前上提,掌心朝下,然后曲臂垂肘,两手腕向两肩前尽力内收,手指朝前,同时吸气。
两手掌再沿号大包穴,靠近身体两侧慢慢向下按压,至两脚外侧接近地面,同时呼气曲膝下蹲。两手翻转掌心朝上,小指靠近身体两侧缓缓上提,至肩前气户穴,两手掌指转向朝后,掌心朝上,两掌臂继续上举号至极处,同时吸气,两腿徐徐伸直。两手掌指再由后方向上向前翻转,使掌心朝下,掌指朝前,两手掌再沿太阳穴、气户穴,身体两侧下按至两脚外刽,同时呼气曲膝下蹲。
练习时,头要上顶,颈要上尽,身体保持中正,如是反复练习。
第十式:天人合一
由预备式,两腿离开与肩同宽,两手臂由身前弧形上举,掌心相对,两大臂靠近耳旁,两眼仰视天空,同时吸气。头向前倾,腰背、脊椎骨放松,两手臂再向前向下划弧,腰向前俯,脊椎骨逐节卷曲而下,面部贴手腿前,同时呼气。两手掌在脚的前后左右按摩三次。腰部逐渐伸直,同时两臂贴近两耳,随头部上升复原,目视上方,同时吸气,可反复练习五至七次。
第十一式:仙鹤振翼
由预备式,两手臂外展,掌心朝上,由身体两侧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相合,掌心拢气百会穴。两手臂再由头顶上方向左古分开,掌心朝下,向下划弧,两手臂搂抱于胸前,左掌附抱左臂上方,同时两腿下蹲,重心落于左腿,右脚尖点地,同时呼气。右腿向右横跨一步,落实右腿,左脚尖点地,同时两手臂经身体两侧外展,堂心朝上,向头顶上方划弧相合,掌心拢气百会穴,身体直立,同时吸气。两手臂再由头顶上方左右分开,掌心朝下,向下划弧,两手臂搂抱于胸前,右掌中指向左腋下大包穴贯气,左掌附抱右臂下方,同时两腿下蹲,重心落于右腿,左脚尖点地,同时呼气。左腿向左横跨一步,重心落于左腿,右脚尖点地,同时两手臂经身体两侧外展,掌心朝上,向头顶上方划弧相合,掌心拢气百会,身体直立,同时吸气。两掌臂再由头顶上方左右分开,掌心朝下,向下划弧,两手臂搂抱于胸前,左掌中指向古腋下大包穴贯气,右掌附抱于左臂上方,同时两腿下蹲,重心落于左腿,右脚尖点地,同时呼气。可反复练习五至九次。
收式:
由梦式两腿下蹲,右脚落实,向左脚靠拢,两腿伸直,两臂由身体两侧向上划弧至头顶上方,两掌合十,意想头顶青天,脚踩大地,同时吸气。两掌合十由头顶上下降至膻中穴,静养片刻,两掌左右分开,用中指向大包穴贯气,再向后伸出,向两侧外展,两臂转至两侧时,掌心转成相对,再向体前合拢,两掌重迭放在肚脐上。(男左手贴肚脐,女相反)静养片刻,两手分开还原。
混元卧功
混元放松法,坐、站、卧均可练,如果我们把它当作睡功来练,就可称为“混元卧功”。晚上睡觉练着功入睡,早上起来再收收气,就相当于一个晚上都在练功。半夜醒来想上厕所,先从头到脚放松一遍,然后再去;接着睡时,再如此放松一遍。这样,睡觉也时刻有了练功的内容。
混元卧功所取卧姿,可同于混元卧的姿势。睡着以后,姿势有了变化也没关系,醒一再恢复。一开始,两手从肚脐上升至头顶,如果愿意多做几次,体察体内气机变化也可以。然后默念“虚”音,要体会好像是在头里面听这个声音,这样就容易安静。自己发指令从头到脚放松时,意念跟着想,但不要想得太具体,应该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的样子。慢慢养成了习惯,睡觉就有一种似睡非睡的感觉。在这种睡眠状态下,心虚神静,静而不空,神还有一点“灵觉”。第二天起来,觉得好象一夜未睡,但精神却很好。有遗精现象的人,这样睡觉也不容易遗精,一有性兴奋,马上就觉察到,就醒了。
这是个既简单又有效的练功方法。不过,一开始也可能不习惯,睡不着。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了。
练 法:
一、姿势要求:仰卧,枕头以舒适为宜,两脚心相对,两膝外开,腿似环,两手重叠在肚脐上,安静、放松。
二、重叠的双手沿体中线上升,敷于头顶。
三、默念“虚”音五至十遍,以达心虚神静。
四、意想:天门(囟门)放松,头皮放松(头皮可轻轻动一动),印堂放检(两眉往外展),两眼放松,鼻子放松,口放松(舌抵门齿);面部放松,两耳放松,颈放松,胸背放松,肺脏放松,心血管放松,膈膜放松,胃放松,胰脏放松,肝胆放松,脾脏放松,两肾放松,小肠放松,大肠放松,膀胱放松,生殖器官放松;会阴收缩,轻轻上提,封闭海底;两上肢放松,掌心放松,两下肢放松,脚心放松;全身各部关节放松,全身毛窍开张放松。周身融融,内外通,气通神明,混元放松。依此反复放松。
五、往往在意想的过程中即不知不觉睡着了,宜顺其自然。早晨醒来,加“收功”的意念,稍稍养气即可。
此为仰卧还阳此为仰卧还阳式,补肾作用明显;两手上升重叠或交叉捂在头上为混元卧式,补肾又可强神。由于此二式补肾作用强,容易出现性兴奋,即活子时。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要宁心定意,不要让其化为浊精(女人化为白带跑掉)。这是练功的最好时机。要用“吸、抵、撮、闭”,
二、尚派形意拳混元桩
混元桩又称抱丹田,此桩为诸桩之基础,初学者如不先致力此桩,其它各桩难以习成。这是因为此桩中正、均衡,身体各部均能得到滋养、锻炼、修复,无偏废之病。其它各桩均依此桩为原则,只是方向、角度、刚柔、虚实等稍有变化。其法主养气摄生、强筋健骨、补脑益髓,诚养生秘诀,修身至要。而拳中之自然整体力,自不难由微而着,不求自至。此桩以外形和意念来调整运动量,但须循序渐进,切不可操之过急,尤应注意饱练伤胃,饿练伤气,冬防冷风吹,夏忌烈日晒。练功时要环境安静,空气清新。
练功过程应如汽车之行驶,做到三稳:起动稳、行驶稳、刹车稳。概述如下;
1、入门阶段:双足分开同肩宽,平行而立,膝稍弯曲。头直目正 身端气静,松肩垂肘,腋下半虚,将双手抬起,十指分开稍弯置腹前,手与自身之距为三拳,意念中双手如抱一大气球,浑身肌肉群有松散下坠之意,目似垂帘,似菖蒲低眉,于远方收神,耳边如闻细雨风声。此桩意念,头似枕非枕,背似靠非靠,似坐非坐,似笑非笑,似尿非尿,以放松为目的,应有舒适无比,欣欣自得之意。简言之,不可死板拿劲,不求绝对入静。避免不愉快之回忆。天高地阔之境,鲜花绿树之趣,均可意想。此阶段愈深愈久,对日后拳学造诣愈有助郭老云深曾言:“练得躯柔婴孩似,打遍天下不费难!”以谓习拳之最关健处,希初学者必须于放松劲上用功,切!切!
2.寻整阶段;此阶段只有全身基本放松之后,方可习之。外形同上,只是思念改变而已。习桩之时;意想双手腕之间,双手腕与后脖颈之间,双足脚尖与双手腕间,双足后跟与后脖颈之间各有一条皮筋牵连。初学时会顾此失彼,久之则纯熟自然。待牵连自然后,尚需意想头向上顶,背向后靠,双手夕撑,双足下蹬时(许想不许作)各条皮筋随之拉起再放松,反复如是。不可用力,全悉意想。久而久之,自然产生一动无有不动,一枝动而百枝摇,整体内部运动,自然整体力自萌。
3.深入阶段:此阶段须待上述两功有得后方可习练。不然,非但无益,且有前功尽弃之患。此桩外形仍同上,只是腋下全虚,肩松肘横,双手抬起置胸前,头顶项竖,膝顶足蹬,十指分开。初步意念,意想自身各条皮筋拉紧放松的频率逐渐加快,继而以此极与外界发生联系,如目视前方树尖、楼顶,夜晚暗星等。意念中将一条弹簧套在树央或其它物上。另一端栓在自己双手腕处或脖子上,以全身整体运 动将外界物拉来送去。目光35°向前上方平视。但只需意会,切莫着力,尤其胸腹部不能有丝毫紧张,如憋气用力必身僵气滞,全体皆非。
三、浑元门基本功
1.采气筑基
找一个安静地方,盘坐或站立均可,头悬(如同一根绳悬着)沉肩,全身放松。放下一切私心杂念,意守丹田三至五分钟感到心平气和,内心安静时,意想周围天地真气弥漫,自己身处其中,默念数遍“我在真气中,真气在我中”。并细细体验意境。接着采用自然呼吸,即吸气时小腹自然鼓起,呼气时微收小腹。吸气时意想把一股真气从头顶百会穴吸入到膻中穴,呼气时真气沉入丹田。呼吸要注意顺应自然的深、长、匀、缓,若有若存,吸入的真气要柔和地沉入丹田。按上法练功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小腹胀实,有充满真气感时则意守一会丹田即可收功。收功时搓热双手干洗脸几遍,再散一会儿步即可。此功锻炼日久会在小腹丹田处形成一团热气,即内家真气,随着功力加深,真气汇聚成团,此时应意守气团,勿忘勿助,真气循经而行,可贯通小周天。
2.内功法
筑基功法炼90余天左右,则修炼此内功法。在床上或地上盘膝坐好,放下一切杂念,平心静气,绝虑调息,意守下丹田三、五分钟感到腹部有温热感时,双手手指微曲成爪,掌心向上置于小腹两大腿处,吸气时双爪提至胸前,同时意领真气从丹田升到膻中穴,呼气时双爪内旋成掌心向外缓缓推出,象用千斤之力推一座大山,意念真气从膻中穴分两股沿手臂内侧到达劳宫穴,从劳宫穴与十指尖猛烈急吐,意想内气发出无限远;吸气把推出之双爪缓缓收回,意想如拉千斤之物,同时意想真气从无限远收回劳宫穴,再沿手臂内侧到膻中穴,然后呼气时双手外旋或掌心向上,下按至小腹处(此时双爪应放松),同时真气沉入丹田。上述动作反复为之,力乏而止。收功时再盘坐采气一会,如腿脚实在太麻了亦可起身活动一下,吸气时意想头顶百会穴开了一个茶杯大的窍,一股混元真气从那里吸入膻中穴,呼气真气沉入丹田,以补内气之耗,再把双手搓热,干洗脸十余次,收功走十几步即可。
四、浑元指
浑元指乃武家秘传功法。此功法简效宏,易学易练。通过内外兼修,习者不仅可获得较高深的指功以用于防身制敌,还可练出内气而延年益寿,同时对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也有显著作用。
1.内功筑基
觅一安静、空气清新之处,直身站立,两脚距离比肩稍宽,微呈八字, 头正项直,沉肩挺膝,脚趾微用力抓他,两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两眼垂 帘微露一线光。全身放松,排除杂念,默想“我要练功了”3遍,达到心 平气和,形松意静。凝神意守丹田至身心更加宁静后,意想身体周围天地 真气弥漫,细细体验“我在真气中,真气在我中”的意境。仿佛自身与真气融为一体。自然呼吸,吸气时意想一股白色之气从百会穴处缓缓吸入至 膻中穴;呼气时吸人之气柔和地沉人丹田。如此反复行功中小时或更长时 间,感到真气已充满丹田时即可收功。收功法:意守丹田片刻,搓热双手干洗脸10余次后散步放松一下即可。
上功通过用意念采天地之气入丹田,与人体内原有的元气混和为一 体,久而久之,随着呼吸的升降,可形成一种混元其气。习者感到丹田处有一热气团时,精神上可出现一种非常舒适欢悦、如痴似醉的感觉。这是 真气产生的正常效应,不可惊慌,亦不可欢喜,应顺其自然。随着功力加 深,真气逐渐汇聚成团。呼吸时觉得丹田的热气团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大。此时神意应微微地寂照丹田,不要管呼吸,心念集中到丹田中这团热气上 来,保持清虚无为的思想状态,人气合一,连欢喜的念头也不要有,一心 一意地意守丹田中的真气。意念上要做到若有若无,勿忘勿助,使真气愈聚愈多,气足则动,自然循经而行,贯通小周天。
要点及注意事项:功中呼吸要做到绵长、均匀、缓和,但又木可刻意求之,须顺应自然,久之呼吸自可达到“若有若无”的理想境界。采气法的呼吸要与心念纳合为一,不可分离,全身要注意放松,人可憋劲,真气 柔和地沉入丹田,久练真气自然产生。此功为培育壮大体内真气的筑基功 法,尤其重视练功意念的正确运用。其功诀为:“清静无为”,即功中要排除一切杂念的于扰,一心练功,出了气感不要怕,也不可欢喜;“若有若 无”,即意念不可太重,不要执着,似守非守,如鸡抱卵;“勿忘勿助, 其自然”,即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则神意也要停下来,顺其自然而行。须知练功夫可意领内气沿大周天路线 运行,但最忌内气不足时用意强通小周天,以免出偏差。通小周天一定要 自然贯通,习者要铭刻在心。
五、混元桩功
混元气,是天地未分之前的气,亦称混沌,或浑元气,混元一气等,是宇宙中称无形无象的物质,练气功的有句口诀:混元气,神贯通,散则无形,聚则成形,中寓阴阳造化机,开合聚散万物生。
双脚同肩宽,双手下垂,自然松立,心宁神静。接着双臂上抬至胸前,手心相对,双臂揽成环抱状,如此站桩10—30分钟。待浑身气感很强时,两手变掌为龙爪,爪指相对,然后开始缓缓拉气,速度越慢越好。向内压气时要体会内气相斥的感觉,向外拉气时要体会内气相吸的感觉。拉气拉到与肩同宽时,意守大椎穴周围片刻;压气压到两手相合时,要意守膻中穴周围片刻。练功约10分钟以后,意念手中的气慢慢凝聚成一个带光的气团,再慢慢把这个气团吸进自己的下丹田。
此法是充分利用人体气场的妙法。当双臂揽成环形时,这就是一个极好的气场。这个气场即能把天地自然的浑元气调集过来,也能促进人体经络的气血流动,达到疏通经络,集聚内气的目的。通过拉气既能激发内气,又能练习发放外气。意守大椎和膻中时,能打通这两处要穴,练功时可以感觉到这两处要穴气血涌动,热哄哄一片。
一般人练习一个多月,会感到精力旺盛,充满活力,再继续下去,就会感觉内气充沛,而且明显在经络中运转,气血旺盛,阴阳平衡,各种慢性疾病会逐步好转,特别是虚症病人会感到身体逐步强壮。
六、大成拳浑圆桩
王芗斋先生在对入门站桩方面有过这样的论述:“站桩即立稳,平均之站立也。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体之间架配备安排妥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头直目正,身端顶立,神壮力均,气静息平,......身体关节似有微曲之意,扫除万虑,默对长空,内念不外游,外缘不内侵,以神光朗照颠顶,虚灵独存,浑身毛发有长伸直竖之势,周身内外激荡回旋,觉如云端宝树上有绳吊系下,有本支撑,其悠扬相依之神情,喻日空气游泳殊近相似也。然后再体验肌肉细胞动荡之情态,锻炼自得,自知为正常运动。”
1、浑圆桩
两脚与肩同宽,脚尖向前平行站立,身体正直,小腹放松;两手抬至胸前,手指微张,两手相距20厘米,环抱成半圆形;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头正直,下颚微内收。两眼向前平视,闭目或半闭目均可。口似张似闭,以鼻自然呼吸。臀部似坐非坐。
作用:坚持炼浑圆桩不但健身而且治疗多种慢性疾病,能使内功渐臻化境。
2、单腿浑圆桩
单腿直立自然站稳,另高于大腿部更好;脚尖微向里扣,不应大于30厘米,两手如同浑圆桩。
作用:①长期坚持练习本桩法不仅可以收到很好的减肥效果,而且能炼就一般人推拉不动的武功。 ②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延缓衰老。
3、扶按浑圆桩
两脚成丁八步自然站立,脚间距约为一脚长;两膝微屈,臀部上提,左右臀部平齐,不可一前一后;两手臂抬起平伸,前手高不过肩,后手比前手稍低;两手一前一后环抱成椭圆形,五指微张开,掌心向前下方,即阴阳掌;前手前伸不得超过前脚尖,后手不得贴于身,与前胸不得少于一拳之距离。
作用:本桩法可练出向前的按弹力、扶按力、前直力、前撞力、上托力,是练习双推手的最佳姿势之一。
4、提抱浑圆桩
其姿势如同扶按浑圆桩。唯独两手臂与怀间如同抱一棵大树;两掌心向里,五指张开。
作用:锻炼向前横臂的冲撞力。增加内抱外拨的力量,此桩法是练习散手防护面部的最佳姿势之一,也是双推手必练的桩法。
5、提插浑圆桩
其他要求如同扶按浑圆桩。唯将两手扶按变成为两掌心相对,五指叉开前上挺直。
作用:练习向上向前插的力量;以适应推手的实战要求。
浑圆桩功的意念诱导:
炼浑圆桩功必须意念诱导,否则对身体有害,称为死桩。意念诱导,又叫意识引导。浑圆站桩功的意念诱导比较复杂,王安平先生将其归纳为两部分:假借部分和内视部分。其说:“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外部活动的称假借,又称假想;意念的对象在身体内部活动的称为,古人称之为返观内照,外国人叫生物回授法。”
浑圆桩功的内视分“皮下肌肉层通”、“五脏六腑通”、“骨骼骨髓通”,三层功夫是浑圆武功内炼过程的必然。初炼者不论先炼浑圆桩或扶按浑圆桩、提抱浑圆桩等,都要先从手部内视起。如炼浑圆桩时,先想到手部的麻热胀,快则几秒钟,慢则几分钟就会在手指、手心、手背出现或麻或热或胀的反应。一旦出现麻、热、胀三种反应中任一感觉即为上功、得气了。有了功感后不要让它(麻热胀)跑掉,想到它往小臂上走,小臂有了感觉,想它往大臂上走,大臂有了感觉引导它往肩部走、背部走、腰部走、胸部走、臀部走、大腿走、小腿走,直至脚部为止。到麻热胀感觉(有一种感应也算)到了脚部时,说明从上到下、从肢体到整体部分产生了功感,即皮下肌肉层,(第一层)功夫已炼成。
麻热胀是浑圆功夫着眼于内炼本质所提出来的。麻是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生理物理反应;热是本身体温的反应和气血运行在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里的摩擦反应,也是体内物质分解化合的反应;胀是在气功状态下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反应。就如《中华浑圆功》一书中所说:“对初炼浑圆功者来说,有四句话要紧记,即“看到远方(视而不见或微闭眼睛),想到手上(麻、热、胀),思想集中,全身放松”。当想到手上有了麻、热、胀的感应,这叫立意;有了感应不让它跑掉,这叫守意;再把守住的意念引导往大臂、肩、背、腰、胸、腹、臀、大腿、小腿、脚部发展,这叫用意。意念应立、必守,守必用,用必活。用必活,即要求用意要灵活,不可执着。炼浑圆功整个过程都是用意的过程。所谓“毋无毋助长”、“毋过毋不及”、“似有似无”、“若有若无”等等说法,均指用意。
“皮下肌肉层通”通了以后,接着进行“五脏六腑通”的锻炼。“五脏六腑通”功夫可以先从肺部想起。肺部有了或麻或胀或热的感应以后,接着下行到心脏,再到胃部,接着到肝胆、右肾、左肾、脾、腹部、大小肠及膀胱。内脏器官有了感应,说明第二层功夫通了。在进行内视内脏器官时,如觉得某器官不舒适或有疼痛感,说明那里气血不通,或出现病灶。如内视心脏麻热胀时,出现心跳加快、心慌或疼痛感,说明心脏功能不正常,应停止内视心脏,把意识转移到腹部或背部,等待心脏功能恢复正常了再进行内视。第三层为“骨骼骨髓通”。当内脏器官有了麻、热、胀感应以后,就可进行第三层功夫的锻炼:从手指骨想起,手指骨有了或麻或热或胀的感应以后,想到手掌骨,然后想到腕骨、臂骨、大臂骨、肩胛咽喉往下走:走胸骨、肋骨、背骨、腰脊椎骨、坐骨、大腿骨、膝。当进行内视第三层骨骼通时,往往会出现某处骨骼酸沉、酸疼等情况,说明此处有风湿或外伤引起的后遗症,或是骨骼内出现了其它病灶。
初炼浑圆桩功要按一、二、三层功夫的顺序进行内视。当内视到三层功夫骨骼通后,每一次炼功就不必按一、二、三层的顺序内视了,可以同时三层内视,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同时内视。有了相当功夫以后,也就是麻、热、胀三层功夫感到均衡以后,炼功开始时就只体会内部的变化了。此时体内不仅有麻、热、胀的感应,同时还有其它感应。这种深层的复杂感应只有过来人才说得出来、说得清楚。内视一、二、三层的过程中或整体内视时往往会出现这种情形:有的麻热胀多,有的麻热胀少。如内视皮下肌肉层时,身体左边麻热胀多,而身体右边麻热胀少。这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一是意识诱导左右不平衡,左边照顾得多,右边照顾得少;二是由于生活习惯不同,一边用得多,一边用得少;导致身体左右气血运行不一样,生理变化不一样;三是身体右边可能因风湿、外伤后遗症或内部出现某种疾病的影响使右边感应不如左边。如遇上述情况可以增大右边的意识诱导(即多注意右边)来使其平衡,也可用多拍打右边震荡气血加速运行的方法使右边增强麻、热、胀的感应。也可以暂时不理它,任其自由发展,逐渐会导致平衡的。内视麻热胀时,麻热胀三种反应也会出现不平衡。有时麻多胀少,有时热胀多而麻少,等等,这些不必去介意。在炼浑圆功的过程中,人体生理上会发生奇妙的变化,随着炼功时间的增长,变化越来越多,而且每一个时期、每二个阶段的变化都不一样,这样那样的变化且不必理它,应取“见奇不奇,任其自然”的态度。
一、熔汇“诚、静、耐、信、恒”之五心,自炼自证,师明他明自明。
二、通达“视、听、察、想、息”之五内,务其进于三层化境也。
三、归心、守神、立意、内外三层通,内三层为内功的作用,外三层则为精气神形意态。
四、成圆、生一、虚化、紊定、静守、内实、自控、明心、虚灵真静圆。
五、体松,神满,意撑,劳而不疲,精神意体皆实化虚。
六、心定、内静、形神意归一,合一,化一,整合出现。
七、形整化之于心正、神宁,三层四净,五内八静,皆可感而化之、融之。
七、两仪拳混元功
(资料不详)
两仪拳是武术站桩,混元功法是属于医疗站桩,但是又不同于其它的站桩,就是它静中有动,动静相兼。
在站桩时想到尾闾和尾闾下垂的重锤,能很快地启动真气,调整督脉,只是意守尾闾。也同样能很快地出现收发真气,治病健身,这是属于第一步功法。第二步功法是秘法内功,此功法随着练功的深浅和实际的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回以传授。
文章评论
博学无术
文章不错,真正的武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