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自己
个人日记
叟平生爱读书,一有空闲,便手不释卷,案几、床头、沙发里、餐桌旁,甚至马桶边,到处是书,有入厕阅读的陋习,常因阅而忘拉,误了正事。阅读的都是别人的文章或者著作,很少坐下来静静的品读一下自己。
一本好书往往在浑然不觉间,把人的神思带入惊涛拍岸、风雷激荡故事情节之中——那些血喷泪溅的惨烈厮杀、感天动地的爱恨情仇、、、通过阅读,总能得到震撼后的精神欢娱、激动后的心灵慰藉!因而从小就认为写书的人神圣无比,也从未想过自己能著书立说。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书,那么可以想像,这部厚重的“人生之书”,在你母亲十月怀胎的时候,就是书的“序言”,在你离世后悼念仪式上的“悼词”,便可以看作这部书的“跋”。“序”与“跋”由别人执笔,你奈何不得,而正文部分,理所当然由自己亲笔,别人也无法左右。文章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章节、段落、修辞、标点,都是你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不经意间挥洒而成。每一个活着的人,都在一刻不停地书写自己,只要一息尚存,这部书的段落,就不会划下句号。如果有空回翻一下你写的书,那么你的人生之书,有精彩华丽的片断,也有信手涂鸦的败笔、、、
有位大家鸿儒,曾将读书归为吞、啃、品三种境界,泛读为吞,精读为啃,细嚼为品。亦谓之吞文字、啃文意、品文韵。品书与品已,道理相通,叟现在年逾不惑,越来越觉得,品读自己这本书,真的很重要。
从某个意义上说,人生这部书,有的精致,有的粗俗,有的渊博,有的浅显。可以说,读自己就是为了了解自己,修正自己,因此品读自己,是不可缺少的功课。
人最熟悉的是自己,最难认识的也是自己。更难得的是品读自己。
每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独特的,叟少小离家求学,未及弱冠,即参加革命工作,成家后为了所谓的事业而长期分居两地。少年时代就开始了独立生活,如今仍然是每天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图书馆,一个人难过,一个人发呆。一个人的生活,孤独会随时造访你,不过,这安静的独处,正是裸露心身、品读自己的绝好时间。
品读自己,不是宗教意义上的自我忏悔,也不是对自己的诘难,而是以一种洒脱的心态,平心静气地同自己的心灵进行对话,亦或是对自己纷乱思绪的梳理,亦或是对焦虑烦闷症结与根由的追寻,亦或是对影响自己心情的人或事做理性的再访,亦或是对破碎往事的沉思与反省。这个过程犹如一支画笔,蘸着笑声和泪水的墨,从心灵的隐藏处起笔,一直涂染到你的每一寸肌肤。它能使你由沉迷变得清醒、贪求变得淡泊、软弱变得坚强、娇纵变得谦逊、颓丧变得积极、愁苦变得欢快,使疲惫的心灵得到一次次的小憩。
品读自己是一种享受。生活是一首诗,每一段生命的路都有美丽的韵脚,人生总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值得留恋、值得回味。回眸过去,生活中的一份浪漫,一段真情,一个久藏心底的苦恋,一个得而复失的遗憾,都像一泓蜿蜒清澈的溪水,汩汩注入自己的心田。
品读自己,自省自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叟虽不能做到“日三省吾身”,而抽空像回放电影般阅读一下自己,亦不失为一种便当简易的自省方式。不需道具,没有陪伴,就只有自我的角色,一边品读,一边体验,一边梳理,一边反思。以自己曾经的得失为镜鉴,观照自省。也就是在这样的品读中,发现自己昔日的缺憾和过失乃至浅陋与无知,从而倍加珍惜成长的阅历,完成一次心灵的升华。
今霄酒浓梦酣,醒来沉思:往后的日子里,不妨抽点时间,在品读别人的同时,认真回看一下自己。叟在想,这对于自己今后人生之书的续写,不无脾益。诸友以为如何?不妨与叟一道,品读一回自己!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