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油画系列【天际】

我的画




【中国艺术品网】向我征集油画作品。借此机会,将其分批整理发布。



图片
 


 
图片
  01 红野


 
 
图片
                                                                                           02  天际之旅



 
图片
                                                                                                   03 无尽梦


 
图片
                                                                                                       04 祭


 
图片
                                                                                                      05  暮


 
图片
                                                                                                  06  天堂的一天


 
图片
                                                                                                       07 残光


 
图片
                                                                                                  08  逝


 
图片
                                                                                                        09  蓝光


 
图片
    10  白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代美术家》同期画页


 





我心中的自然
— 关于油画系列《天际》

原载《当代美术家》 
 

                                                           
       油画系列《天际》的创作,经历了整整六年。
     其实,若要从最初的萌动算起,应该是九个年头了。

     那是1986年的西北之行。那一行,从古都咸阳到河西走廊,从青海湖畔到吐鲁番……一个多月的行程,我是背着一大堆创作素材满载而归。
     但与此同时,也留下了一个深深的遗憾:
     黑马河旁、青海湖畔,空旷的蓝天,宽阔的草原。当目光寻视到地面,我被那丰富的变化诱惑了:阳光下的荒石,闪烁在野草之间:被雨水冲裂了的沙滩,平缓地在湖畔舒展:迷人的野花,装点着丰厚的草原,当时是何等地想坐下来画上十天半月。可同去的旅伴说“太单调,不好画”,加之时间有限,只好带着无限的惋惜离去了。
     打那以后,心中老是念叨着那片没有画成的地面。…… 

    后来,我还是以西北沙漠为素材,创作了我的第一个油画系列《寂静的塔克拉玛干》,但这最终不能令我满意:它不仅很难容纳我对人生的复杂体验,就连我对大西北的感受,也仅仅表现了一个小小的侧面。虽然我说不清:大西北有一种什么东西摄住了我的魂。……
    我陷入寻觅与思索之中。

    在这很长的一个时期,每当与朋友谈起对大西北的印象,我却总是下意识的一句话:“一片红土,一抹蓝天,一条简单的地平线!”

    看来,西北大地重重撞击我心灵的,不仅仅是青海日出的灿烂与辉煌,不仅仅是祁连月夜的静穆与安详,不仅仅是鸣沙山枯木的孤怅与凄苍,也不仅仅是古驿道上那远古的沉响——真正震撼我心灵的,怎么样也丢不开甩不掉的,该是那无尽荒原的——博大与单纯!

    一个简单的框架结构开始在我的脑海里形成。
    而最终把它与《天际》系列联系起来的,却是芦苇。

    我爱芦苇。那飘逸的芦花,是柔弱的,但支撑它的,是挺拔的芦梗。当我发现无论从祁连山脉到江南水乡,从中原大地到西伯利亚,甚至在建筑工地的废墟上,它都能惬意地生长时,更被它旺盛的生命力所叹服。
    我爱满山遍野的芦苇。每当漫步在芦苇丛中,常会有这样一种憧憬:伫立在荒原心脏,白茫茫的芦苇铺天盖地而来——那是我心中的天堂。
    每年11月,是芦花盛开的季节。带着这样一种憧憬,我又来到长江珊瑚大坝写生。最终却万分失望——尽管那白茫茫的芦花够气派的了,但,它远不及我在西北荒原上感受到的博达与坦荡,远不是我心中的天堂。

    此时,眼前浮现出了那条沉沉的地平线。我想起了那个简单的框架结构。

    终于,茅塞顿开。我彻底摆脱了对写生的依赖,回到家里拿起画笔,用纯主观的红色,直接在画布上去描绘我心目中的芦苇丛。随着画笔的移动,那些云游在脑海里的思绪纷至沓来。积蓄在胸内的情,澎湃在心中的血,浪潮般地奔涌而来,一直延伸到地平线。……

    尽管这幅画不如现在的《红野》完整(以后又经过两次变更调整,才形成了现在的《红野》)。这样画出来的风景画,更贴近我心中的自然。
    以后,脑子里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一些类似的画面,尽管因为创作意图还不够清晰而没有立即动笔,但我却发现这个简单的框架结构有很大的包容性,自然也可填补了青海湖的那份遗憾。……

    不过艺术创作远非这般的惬意与浪漫。这批作品之所以迟迟没能动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我在酝酿这批作品时,正值“85新潮”席卷中国的年头。
    西方现代艺术的涌入,无疑使中国当代艺术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但那“观念就是一切”的浪潮,却使“艺术究竟要不要基本功”“究竟要不要传统”,甚至连“画家究竟还需不需要画画”这样一些简单的问题,也变得复杂起来。
    我与大多数中国画家一样,陷入了重重困惑与思索之中。

    1989年的欧洲之行,对我真正认识自己,以及对自身艺术观念的认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进而促成了《天际》系列的创作。
    我曾以为自己是一个受西方文化影响很深的人。但当我完全置身到了那个无论在文化背景还是社会形态都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才发现自己在骨子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东方人。那些无论从生活细节到心灵深处反应出来的与西方文化的冲突,至今令我记忆犹新。
    在短短的几个月中,中国与西欧,西欧与东欧的前苏联,不同的人文状态在我的生活中交替呈现,我明显地感觉到: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形态环境的人,其心理状态有着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又明显地影响着人们的艺术观念与艺术行为。而中国人在对艺术的感悟方面,自有独到之处。我们何须强求改变自己?

    我清楚地记得:在刚刚穿过柏林墙,骤然面对那高度繁华的陌生世界的瞬间,那强烈的莫名失落;也清楚地记得站在高高的商业大厦顶上,俯瞰高楼林立的柏林市区时的那份惆怅与迷惘——无论在科隆,还是在威尔茨堡,我总下意识地在寻找什么。……
    当我从新漫步在莫斯科运河旁,脚踏着松软的泥土,浏览着一簇簇荒草与白桦,面对久违了的自然时,没想到禁不住回轻轻吐出一口气:“哦,好久没有闻到泥土的芬芳了!”
    我这才明白了:我在寻找的,是那心中的自然!

    重返故土的那个时期,我老是在思忖:为什么西方艺术家会普遍呈现出对物欲的淡化、对生命体验的注重、和对东方文化的神往?
    也说不清为什么那段时期,我常常会想起毕加索问张大千“为什么要到西方来学习艺术? ”的传闻。……寻思良久,脑海里渐渐浮现出四个清晰明了的大字——“天人合一”
   ……

    我,终于坐了下来。这一坐,就是六年。
    在这样一个六年,我确乎感受过“孑立画框,超逸孤怅”借助画笔在心中那个世界驰骋的忘我境界:也同样领教了面对现实,万般无奈,不得不扔下画笔去打工挣钱的窘迫景态。
    在这样一个六年,更遇到过面对两米宽空荡荡的画布,随画笔的移动与色彩的增添而产生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与麻烦——而对此,唯一能够对付且必须付出的,又只能是:时间。
    就这样,十幅画就耗去了六年。
    这六年,不为别的,只为寻找——我心中的自然。

                      


                                                                                                                     (本次发布对个别字词略有修改) 
 
图片
 
画室 1994年





文章评论

''爱困脚,'

[em]e163[/em]美!钟老师无论是摄影作品还是绘画作品都很棒!

[em]e179[/em]我有一种自己虚度了光阴的感觉

白开水

仁兄,太美啦啦啦!每次观后都有震撼。

何苗

大作!真真实实的在走自己的路。[em]e183[/em]

麦田

[em]e179[/em][em]e179[/em][em]e179[/em]

水·无味

呵呵,“吃酒去”! 祭---远方的空。白夜与蓝光的命名对换一下觉得更贴近画景。个人感受哈,老师。[em]e100[/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