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画家作品赏析(35)

信手粘来


元 黄公望《富春大岭图》

图片
此作中山石画法简洁,枯笔淡墨,皴染有度。画面构景紧凑,疏密虚实,对比鲜明。山石虽突兀奇崛,但其意境平淡,此奇中有平,乃画法最高境界。

 

 

齐白石《荷叶蜻蜓图》

图片

齐白石说过:“余作画每兼虫鸟,则花草自然有工致气。若画寻常花卉,下笔多不似之似,决不能此荷花也。”观《荷叶蜻蜓图》,振翅低飞的蜻蜓生动活泼,粗放笔法画成的荷叶与工细笔法画成的草虫形成对比。此画用笔或重拙、或轻灵、或粗犷、或纤美,力度与情趣兼具。

 

朱耷 作品


图片
八大山人其画气势雄阔,精力充沛,笔简意赅,在清初水墨写意画派中,是有独特风格的大画家。晚年艺术造诣达于高峰,凝重浑厚,丰茂拙朴,在造型上更见简练。此图画鸭,昂首凝视,神态如生。

 

 

清 郎世宁《郊原牧马图卷》



图片
画家借助了西方追求如实表现物象体积感和立体感的绘画技巧,将马的各种姿态刻画得活灵活现,甚至连毛发的光泽也清晰地呈现在观者眼前,令人有呼之欲出之感,这是中国艺术史中以郎世宁为首的“海西画派”所独有的艺术风格。故宫博物院藏。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图片
《玉版十三行》是王献之小楷代表作,被誉为“小楷极则”,笔划隽秀挺拨,结字萧散逸岩,顾盼有致,盛名千年不衰

 

汪精卫 书法



图片
汪精卫书法拍出高价引发争议:本来一件艺术品拍出高价在艺术品市场司空见惯,但汪精卫实在是身份特殊,很多人认为这种汉奸的作品本就不应该拿来拍卖,更没有资格与大师们相提并论。但同时也有人认为,收藏作品是收藏历史,而不要和作者的政治观念扯上关系。

 

 

清 雍正 草书《五言诗》



图片
雍正的书法作品的确是经过了多年磨炼,有深厚的功夫。从字体用笔来看,似乎临仿赵孟作品较多,但是柔媚之中含有刚强之气,可以说是绵里藏针,这正体现出他的个性。

 

 


王询《伯远帖》
图片
王珣书《伯远帖》为晋代真迹。此帖行书,笔力遒劲,态致萧散,妍媚流便,是典型的王氏书风,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列为三希堂法帖之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慈禧太后《牡丹图》
图片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等仓皇出逃,当日夜宿京郊西贯市村。村民奉上蒸熟了的玉米面窝头,其甚觉可口,于是便问是什么做的,李莲英答曰,是棒子做的。太后听罢言道:这么好吃的东西,为什么叫棒子,改叫“御米”吧。久而久之,以讹传讹,“御米”便写作了“玉米”。

 

 

宋 米芾《珊瑚帖》

图片

此帖是米芾晚年的著名行书书迹,其书较中年以往作品,字态尤奇异超迈,随意而书,神韵自然,且用笔丰肥豪健,宽绰疏朗。元代虞集评言:“神气飞扬,筋骨雄毅,而晋魏法度自整然也”,施光远称其“当为米书中铭心绝品,天下第一帖”。

 

明 王绂《山亭文会图》


图片
此图为王绂的代表作,写文人雅士于山亭聚会的情景。该图立意古逸,构图严谨。图中笔墨深厚华滋,在继承元代文人画的基础上揉进了自己的笔意。山石先以枯淡墨皴写,按结构层层加叠,最后以浓重墨勾皴点苔,使整个画面具有苍茫湿润、清灵爽利的特殊效果。

 

 

 

启功《春满丹林》

图片
以朱砂画竹为苏东坡首创。据说,一次东坡偶然兴起以朱砂画竹,时人有不以为然者,谓“竹非朱色”,东坡曰“竹亦非墨”。后来写之者不绝,且渐有镇宅、开运、祛煞、祈福等诸多附加功用。启功也曾作诗述其自画朱竹,“问余何事研朱写,晓色临窗几案晴”,欣赏此作确有神清气朗之感。

 

宋 马远《梅石溪凫图》



图片
峭壁之上,两株梅树一上一下,红白相映,错落而开。红梅枝干虬曲,取苍龙探海之势,这是马远画树的典型画法,人称“拖枝马远”。下方的野鸭既起到了平衡画面的作用,又是全图的点睛之笔,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无限生趣,跃然绢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齐白石 启功《佛像书法对联》
图片

此幅佛像慈悲含笑,情态动人。画神像难画这样情态慈祥,实际是老人通过神像表达自己善良的情感,尤其可贵在衣纹的画法上,衣纹用浓墨和淡墨、干墨和湿墨相间画出。启功先生特为作联相配:“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使此作更具意义。

 

 

启功《书法一堂》
图片

启功先生书法,以真、行、草书见长,形制皆备,风致多样。无论是条幅、册页、屏联,还是扇面、手札、题跋,都表现出优美的韵致和悠远的意境,给人带来独特而高雅的视觉冲击,“清、雅”是启功书法的基本特质。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