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解放战争》75集

战 争

 图片


 

主讲:佚名
TAG解放战争  纪录片    
  • ku6视频







 
解放战争纪录片视频相关介绍 

图片


    解放战争第三年,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决战。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尔后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连续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在东北、华北和华东战场上的主力,解放了东北、华北和长江以北广大地区。
    人民解放军总数达到400万人,国民党军总数则下降到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而且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国民党军,居于压倒优势。国民党统治已成风烛残局。
    解放战争第四年,人民解放军继1949年4月发起渡江战役、占领南京之后,6月起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对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大追击。
    1949年10月1日,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人民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解放战争获得伟大胜利。
  众所周知,解放战争在短短四年时间里演绎的是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传奇。这部解放战争纪录片具有宏阔的视角和入微的体察,包含着惊心动魄的人生沉浮和变幻莫测的战场胜负,尽展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的丰饶内容。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期间共歼灭国民党军625万余人,摧毁了国民党各级反动政权,从根本上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是人民解放军的战略防御阶段。
    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有430万人,人民解放军连地方部队在内解放军只有120万人。国民党军凭借其兵力上和装备上的绝对优势,向晋冀鲁豫、晋察冀、华东、东北、中原等各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人民解放军依靠抗战前后的布局,在国民党中央到地方安插了众多间谍,重要者如国民党国防部作战厅长郭汝槐,往往提前获取到对方作战计划,被称为“自己和自己作战”,并通过"耕者有其田“的空头许诺(也不算空头许诺,毕竟期间还是给百姓分了私人田地,只是没有过几年又以国有化名义没收了而已)取得了人民的支持,贯彻中共中央、毛泽东制订的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不以保守地方为主的正确的战略方针,通过前8个月机动防御作战,给了国民党军以沉重打击。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将其全面进攻改变为重点进攻,即集中重兵进攻陕甘宁和山东两解放区,虽曾占领延安,喧嚣一时,但并未达到目的,其自身又遭惨重损失。
  从解放战争第二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于1947年6月30日向南强渡黄河,8月挺进大别山。
    随后,陈庚、谢富治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另一部于8月挺进豫西;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主力于9月挺进豫皖苏边区,三路大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形成“品”字阵势,互为策应,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开辟了广大的中原解放区,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和腹心地带,与各解放区内线反攻相结合,使国民党军由进攻转入防御,逐步陷入被动。
    从此,数百万国军将士被某种宣传诱惑,或起义或投诚,在享受几年和平以后,被秋后算账。
 
 

解放战争时期的十大经典之战 粟裕独占四捷

图片

(一)苏中战役(指挥员:粟裕)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集中兵力进犯苏中解放区。
    华中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采取依托苏中解放区内线歼敌的作战方针,以5.5万人民解放军对抗12 万国民党军,采取灵活多变的战术,七战七捷,歼灭国民党军5万3千余人,缴获各种炮160门,取得了苏中战役的胜利,为人民解放军树立起依托内线作战的模式,堪称战史上的用兵奇略。
    中央军委称此役是“伟大胜利”,并“希望各区仿照办理”。

 
图片


图片


 
  (二)孟良崮战役(指挥员:粟裕)
 
  在全面进攻山东解放区的计划遭到失败以后,国民党军又向山东解放区发起了重点进攻。
    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以20万人民解放军对抗45万国民党军的进犯,先以诱敌深入的方法寻得战机,再以“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和胆识,集中优势兵力割歼敌进攻主力,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七十四师,歼灭国民党军3万8千余人,缴获各种炮267门,创造了人民解放军在敌重兵集团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战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同时开创了人民解放军歼灭蒋介石集团五大主力的先河,初步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图片

图片

(三)鲁西南战役(指挥员:刘伯承)
 
  鲁西南地区是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南渡黄河实施战略进攻的要点,遵照中共中央南渡黄河先在鲁西南地区作战的指示,中原野战军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鲁西南地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此役,为阻挡刘邓大军南进和确保陇海路安全,国民党先后调集兵力进击南渡黄河的刘邓大军,刘伯承指挥12万人民解放军面对18万国民党军的进围,冷静地审度敌情,紧紧抓住国民党军逐批来援的弱点,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来援之敌,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缴获各种炮872门,取得了鲁西南战役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华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的作战。


 

图片


图片


 (四)胶东战役(指挥员:许世友)
 
  为了达到全面占领山东解放区的企图,国民党组成胶东兵团向华东野战军最重要的后方基地胶东解放区发起进攻。
    此役,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司令员许世友的指挥下,兵分两路,采取内外线紧密配合逐次抗击国民党军的策略,以10万人民解放军对抗20余万国民党军的进犯,歼灭国民党军6万2千余人,缴获各种炮100 余门,不仅粉碎了国民党军对胶东解放区的进攻,保卫了胶东解放区的完整,而且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根本上改变了山东战场的形势,稳定了华东战局。
 

 

图片

图片



 (五)宜川战役(指挥员:彭德怀)
 
  针对胡宗南重点机动防御的部署,彭德怀指挥人民解放军7万5千余人,采取围城打援的战法,先以一部兵力围攻宜川,诱调洛川、黄陵的国民党军驰援宜川,在瓦子街集中优势兵力全歼来援的国民党军2万4千余人,然后攻克宜川,全歼驻守宜川的国民党军5千余人,从而取得了宜川战役的胜利。
    此役,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2万9千余人,缴获各种炮100余门,粉碎了国民党军阻止我军南进的企图,取得了西北野战军转入战略进攻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陕北战场的空前大捷,为收复延安创造了有利条件。
 

 


图片


图片


 (六)晋中战役(指挥员:徐向前)
 
  临汾战役胜利结束后,面对阎锡山以太原为中心辐射晋中的战略部署,徐向前审时度势,准确掐住敌之七寸,提出了“保卫晋中麦收”的战略,从而先机制敌掌握战役主动权,指挥6万人民解放军北上晋中对抗13万国民党军,拉开了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各军事战略集团展开决战的帷幕。
    采取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打运动战,以巧妙的战法调动敌军,一举歼灭了包括闪击兵团在内的国民党军10万余人,缴获各种炮3704门,开创了我军一个战役歼敌上十万和歼灭敌兵团的光辉记录,取得了人民解放军发起的第一个战略决战的胜利,在解放战争中率先奠定了一个战场的胜局,堪称战史上的用兵奇略。
    中共中央称此役是“伟大胜利”,并给予“获得如此辉煌战绩,对于整个战局帮助极大”的高度评价。
 
 
 

图片



图片



 (七)豫东战役(指挥员:粟裕)
 
  为了进一步开展中原战局,粟裕针对中原战场国民党军的分布情况,指挥20万人民解放军对抗25万国民党军,首先出其不意地攻克了开封,全歼驻守开封的国民党守军,然后放弃开封,集中兵力歼灭迂回开封的国民党军,取得了豫东战役的胜利。
    此役,歼灭国民党军9万余人,缴获各种炮533门,削弱了中原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动摇了其据守战略要地和远程机动增援的信心,从此扭转了中原战局
 


 

图片


图片



 
 (八)辽沈战役(指挥员:林彪)
 
  遵照毛主席制定的南下北宁线作战的战略方针,东北野战军在林彪指挥下,集中70万大军南下北宁线对盘踞在辽沈地区的45万国民党军(塔山增兵7万以后总兵力达52万)发起进攻。
    此役,我军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法,以一部兵力布置在塔山地区阻击来援的国民党军,再以一部兵力布置在黑山-大虎山地区阻击来援的国民党军,主力则兵临锦州城下,攻取北宁线上的战役要点锦州,从而达到毛主席制定的封闭东北国民党军的战略目的。尔后挥师辽西地区,全歼来援的国民党军,再挥师攻克沈阳,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
    此役,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37万余人,缴获各种炮5000余门,迫使孤立在长春的国民党军投城起义,使悬而未决的长春战役得以解决,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图片


 
图片
 
 

   (九)太原战役(指挥员:徐向前)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的作战主要由两大战役主流构成,运动战是战役的一大主流,城市攻坚战则是战役的另一大主流,这是解放战争的性质决定的。
    毋庸置疑,做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作战的两大战役主流之一的城市攻坚战,必将现身人民解放军的十大经典之战中,而太原战役以守敌防御力之强、战况之惨烈、规模之大,堪称人民解放军城市攻坚战的首选战例。
    太原是国民党阎锡山战略集团的老巢,防御工事在国民党的城池中最完备、坚固,被称为可抵百万大军的碉城,守军是国民党军队中最善于防御的晋绥军,可见攻坚难度之大。
    此役,人民解放军在徐向前的指挥下,面对国民党城防最坚固的大城市,经过艰苦卓绝的攻坚作战,攻克了包括东山四大要塞在内的所有永久性防御工事,摧毁了国民党军精心构筑的纵深防线,全歼守卫太原的国民党军13万5千余人,缴获各种炮6283门,彻底消灭了国民党阎锡山战略集团,使山西全境获得了解放,使华北与西北完全贯通,堪称人民解放军城市攻坚战中最经典的战役。



 
图片
 
 
图片
 
 
 
  (十)淮海战役(指挥员:粟裕 刘伯承)
 
  济南战役胜利结束以后,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粟裕和刘伯承的指挥下,对盘踞在华东-中原地区的国民党刘峙战略集团展开歼灭战,以60余万人民解放军对抗80万国民党军,历经碾庄、双堆集和陈官庄的三次围歼作战,歼灭国民党军55万余人,缴获各种炮4215门,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此役不仅是我军战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而且创造了我军战役歼敌的最高记录。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