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司机被打,背后的商业黑幕
个人日记
她潜在的上亿商业价值又是从何而来?
这次事件,最大的受益方是谁?
车载记录仪?
车载防身武器?
大众polo?现代瑞纳?
答案:都不是。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峰回路转
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社会舆论导向的多次峰回路转,这种彻底翻盘的现象。
完全可以作为经典案例来分析。
假设这一切都是某某人,事先策划好的每一步流程,你会做何感想?
一片唏嘘之后,是否又有点期待?
这可不是电影剧本,这是现实生活中的实战演练,谁能如此驾轻就熟?让社会舆论多次反转?
商界巨头怕是比你更加期待,这犹如米尔顿·科特勒的人物在中国诞生。
在国外的多年打磨,铸就了作者敢想敢做,以及敏锐的商业视角。
但在国内,据我所知,能达到这个影响力的商界精英几乎没有。
因为这样的角色,毕竟要接受职业道德的沦丧和良心的煎熬。个人认为这样的人谈不上精英。
而往往真正优秀之人,则是善于借势而为。借力打力。
从危机公关的处理步骤来谈谈启发
第一步:危机事件后必须拒绝记者采访,特别是多名记者的采访。
第二步:发表正式的公开信。这点有经纪人的明星往往做的最好。对于公开信的一字一句都要斟酌再三,最好请律师起草盖章。
另外注意:采访和专访是有很大区别的。即使接受采访也必须是专访。专访是被授予特权优待,因此能更偏向受访者来报道事实。
典型分析:被打女司机在医院接受采访,视频中多次出现一群记者身影,但为什么每次报道出来,都起到了相反的效果?
女司机并没有反省,她却还在继续接受一群记者采访。其父亲的发言,母亲的发言,包括女司机自己的发言,都被抓住弱点来放大。
要知道,这种随机的采访,绝大部分人,都会说出词不达意,或者被人抓住把柄的言语,最后片章取义,被弄成新闻标题来放大。
比如采访她母亲,最后说了句是为了去搞慈善,所以有点激动,开的有点快。结果新闻标题马上被抓住,标题成了:“女司机称自己是去搞慈善,结果被打”。
媒体的立场是为了抓眼球,但写出的题目,会让受访者变得更讨打。
第三步:如果事态被发酵到自己不可控制的局面。千万不要再乱说话,特别是事情发生的每一个细节。这个时候,应该找专业的运作团队来帮你。
因为当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力,已经达到一定辐射量。此时都会有很多高人在默默关注。一旦发掘到利用价值,事件当事人,马上可以土鸡变成金凤凰。
比如现在,绝对可以说女司机表现得一无是处。但是在商战策划大师的眼里,她现在至少还可以拿到几百万的报酬。
而我们怎么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首先亲自去趟成都。再去趟宝马中国总部。
第一天,新闻标题:《女司机再次接受采访,称:后悔当天自己没有开宝马》
第三天,新闻标题:《男司机妻子称:如果当时遇到的是宝马,肯定会劝阻自己的老公》由此再次引发热议。
第五天,民意投票:《女司机开宝马,和开现代,当天被打的概率-投票》
第七天,新闻标题:《男司机称:如果当时遇到的是宝马,打死他也不会直接去打人》
之后等几天,新闻标题:配上醒目BMW剧照。法院门口,《男司机在宝马车前下跪道歉》
第二十天,新闻标题:《男子凑二十万人民币,再次逼停宝马。请求庭外和解》配醒目BMW剧照。
第二十二天,新闻标题:《传被打女司机卖掉现代车,用赔偿款再购置一辆宝马X5》
当然具体的新闻标题,会根据事态走向而改动。
再来看看如此策划以后,形成的五赢局面。
一赢:女司机将得到上百万的受伤安抚费,名誉受损费,以及男司机下跪道歉,情面上下得了台阶了。以及舆论媒体的主动配合。
(现状是被白打一顿,隐私被爆,舆论翻天覆地责骂,得不到任何道歉,和经济赔偿。声誉身体都是极度受挫,未来处境一片茫然)
二赢:男司机的牢狱之灾,也因为和解而得到减刑。也为自己的妻女挣得了可观的安抚费用。当然所凑二十万赔款,也均由我方承担。我们就是要提高打人的赔偿金额,给路怒症警示。(现状是后悔莫及,得不到原谅,等待判刑。失去顶梁柱,家庭收入将大幅下滑,几万元的大众polo从此闲置,妻女现状堪忧)
三赢:宝马公司,支付极小的广告费用,却无形的在品牌美誉度上,得到更大的认可。按照传播规模来看,正规渠道至少需要上亿广告投入。
(现状是:据悉奔驰宝马奥迪等企业,每年在中国各个正规广告渠道投放10亿左右人民币的广告费,并且广告费每年都在递增。下面附上艾瑞咨询的车商2014年广告数据)
四赢:作者本人,得到价格不菲的报酬。得到宝马公司长期的营销策划合作。并在国内商界展露头角。
(现状是作者在国内缺少高层人脉圈,孤掌难鸣。自己上亿价值的国际专利因为营销渠道,而一等再等,而著有三本商战巨作《破商锋》《环球华商畅言录-肆海猎国》《百投翁》,却找不到国内出版社合作)
五赢:社会舆论。路怒症,暴力狂受到舆论谴责。社会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现状是多数群众居然支持打人,以暴力解决问题)
最后再来看看可执行性:
首先提出的执行难点:说服宝马高层,最好是请人引荐,否则毛遂自荐,会存在一定的信任危机。
因为必须确保此次策划,不能出现任何宝马的公司行为。否则会弄巧成拙。
如果搞不定宝马中国负责人该怎么办?因为此次事件,不光是国内新闻热点。也被世界媒体多次曝光。在国外点开中国版块新闻,头条就是中国女司机被打事件。其影响力足以让我们,直接联系宝马德国总部协商。采取直接下压的形式,这样更能确保在国内泄密。总部通常是希望缩减各个大区的营销费用。如果可以借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在其他国家发布类似新闻:中国车民调查报告显示:“开宝马,可以显著提高车主安全感。” 何乐而不为?要知道光是中国一个大区市场,广告费就是十几亿。宝马每年在全世界投入的广告费恐怕又要翻几番,试问,宝马会在乎此次营销事件用掉的 几百万安抚费用?
其实整个事件的起因,第一部视频,第二部视频,表面上完全和宝马没有任何关联。
所以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或者找出足够证据,来告诉群众,大家被愚弄了,全程都是宝马进行的品牌策划。
再退一万步:一年以后,有人搬出这个案例。宝马品牌美誉度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因为这只是一个借势营销。而不是始作俑者。
开宝马,防挨打?此次事件的影响力,路怒症也被第一次提上台面,路怒症实际都是冲动引起的,而当你行车过程中极度冲动的时候。
看到宝马,肯定会联系到打人男司机,赔二十万还坐牢的事情。所以消口气,二十万又是自己的了。
而作为商战策划高手,仅仅是女司机名下还有一辆宝马,就足以让我们完成整个事件的串联。
那位非法查询女司机隐私的诋毁者,爆出女司机名下有辆宝马,本来只是为了增加民众的仇富和误读。
确完全没有想到,事件还可以如此巧妙去借势。
至于男司机,女司机是否会尽弃前嫌,一起合作?
首先:男司机口供里有一段话,“大不了赔钱”充分证明了,他还是有理智的。他的极端暴利行为,是可以用金钱多少来彻底扼杀的。
女司机,好像已经发表声明,不接受记者采访。据称因为不知道说什么,说什么都是错。这种时候,她最需要的就是援手。
我们可以适度包装女司机,把女司机解读成为一个孝顺女儿形象。
试想:一个年轻的白领女士,名下有两辆车,她确把宝马留给了父亲,自己只开五万元,类似奇瑞QQ的车。
要知道:一般人性的弱点是拥有高档车以后,就再也不会碰差车才对。所以你在想象中能把这样孝顺的女孩,丑化得一无是处吗?
当然也许会有一条新闻: 女司机称:自己从小的愿望就是买辆宝马送给父亲的励志故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营销痕迹,太过明显。
文章评论
2794754039
tgqws[em]e4401[/em][em]e2061[/em][em]e6073[/em][em]e2184[/em][em]e7357[/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