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民间去

阳光的味道

  今年,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毛泽东,这位农民的儿子,集人类的良知,智慧,道德,毅力,勇气与一身。他在延安文艺创作中的讲话,平易近人,却又发人深思,七十多年过去,理论之树依旧长青。《讲话》讲述了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其中有这样应该列为经典的句子:“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

很多年前,有一句很响亮的话:农村是广阔的天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并不是一定要求人们都到农村去生活,即使相对发展的今天,农村依旧有很多需要漫长时日来改进的愚昧与落后,可是,比起城里钢筋水泥铸成的隔阂与冷漠,农村的生命要鲜活灵动许多。城里也好,乡间也罢,生命的触角总在民间,而写作,是要将自己的心真正的匍匐下去。那么,走到民间去。文字,终究应该走到人民中去,走到广阔的民间去,就像人来源于泥土终归也要回归到泥土一样。

走到民间去。那里,可歌可泣,可感可触的事情太多。用心寻找,会文思如泉涌,写之不尽。田野的清新丰盈了弱躯的柔韧,墨香的浸染丰富了灵魂的敏锐。劳作之余,涂涂写写,生命,便长成了一种喜悦。

是的,走到民间去。为什么不呢,民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写之不尽。你会探寻到生命的根源,你会领略生命的真谛。潜下心去,为什么不呢。所谓民俗,无非是世代相传的民间习俗。

这还不够吗,民俗的丰富会使你领略生命的多彩,民俗的禁忌会使你有对生命的敬畏。不是迷信,生命需要一种约束。人,只有能心甘情愿的接受一种无形的却强有力的束缚,血液中的野性才会低下头来,生命中的高贵才会日渐昂起身躯。

民俗,看似很庞大的题目,其实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恰似须臾不离的柴米油盐。有意无意之间,谁的行为不受一种习惯使然。而这习惯,恰恰是民俗坦然行走于世间。

比如春节,大年夜的团圆,是千百年来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一种习惯,历年来的春运高潮便是最好的说明。即使移风易俗提倡了多年,大年夜的美好团圆依旧世世代代传承不变。 就拿我的女儿一家来说吧,本来,女儿因为爱子心切,怕老家的寒冷与路途的拥挤小宝宝承受不了,假期又短,所以不想回家。可是,到了年三十后半晌,忽然接到女儿短信:马年第一喜,新年礼物,冯若宸一个小时后到家。自然,这是孩子们的一份孝心。可是,又何尝不是过年回家共团圆的理念潜移默化与他们心中的结果。而孝心,又如何不是民俗意义中的延伸,国人历来重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善于孝,书写不尽。

小坐片刻就催促他们回去,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出嫁后的女儿大年夜与年初一必须在婆家度过,这些乡情俗理,没有谁用严格的戒律强迫遵守,可是也没有谁去违背,因为那是要被人笑话不懂“人事”的。而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肯背负不懂人事的耻辱的。就像他们回乡的第一站,是先进的婆家门,才又急匆匆赶回娘家。这道理,女儿是懂得的。还是在她刚刚怀孕回家调养的日子里,回来前嘱咐下车必须先回婆家,然后我再去接她回家。这是一种礼,一种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行为规范。礼数,不可逾越。对于礼与义的尊重与敬畏,是一个懂事的人必须明白的基本道理。不是迂腐守旧,理字,不可违背。而这理与礼,天下该写得多少好文章。我的家庭文字很受朋友们欢迎,应该就是因为反映了生活中的的情与理。

《讲话》中说:“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

诚然,我们的民俗文化何尝不是在做着这样的努力呢。文化的更新,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命脉。

《讲话》提到了普及与提高:“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理论,并非深不可测,文化,也不高不可攀。沉下心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形式来展示提高他们的生活,替他们挖掘出日常生活的美与善,不信作品不受欢迎。没有隔阂才有欢迎,喜欢的前提是懂得。

走到民间去,不要高高昂起不屑的头颅,眼中只有愚昧与落后,不要嫌弃脏与累。民间的美,无处不在。振奋人心的中国梦唱响神州大地,农家人也是无不响应。我自己也曾写下一篇《农妇有梦书墨香》深获好评,获得我的梦想征文三等奖,并被河北日报,廊坊日报转载。发表后,一位素未谋面的老作家发来纸条说:苏女士:您好!作为一个乡村人,您能长期坚守文学的梦想,让人非常敬佩。我认识全国大大小小的文人,总以千计吧,但一般都是工作相对清闲的,真正的农民作家极少。对比您,想一想咱们这些人,真的感到惭愧!还有,我感觉您的文字非常好,清丽、超脱、有韵味,生活味极浓。昨天发表在《河北日报》“布谷”的那篇尤其感人。

还是拿民俗文化中的节日文字来说吧,这几年,国家对于民俗,民俗文化越来越重视。春节自不必说,而清明,端午,中秋也已经被列为法定节日,作为文化遗产继承下来。不管有没有盛大隆重的仪式,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柔软了多少麻木的心灵,而各种各样的节日征文,赛事会,歌咏晚会又丰富了多少人的业余生活。那欢笑的时刻,心灵是多么的放松,使得那千百年流传的古老节日以崭新的形式在延续,在传承。习近平主席说,“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有一个梦想,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是呀,这应该包含了对古老民俗文化的大力传承吧。

拿家乡的清明来说吧,清明,不再是,仅仅是悼念亲人的日子,更多的是亲情延续的地方。清明,不再仅仅是一摞纸钱与几包点心的排列。清明,是手足们团聚的地方。父母不在了,兄弟们各立门户,姐妹们出嫁他乡,没有父母的家不再完整,为生活,平日里少有问讯,鲜于来往。而到了清明这一天,无论多忙,必须放下这一切,兄弟们逐年轮流做东,姐妹们相约一起返回。年深日远,对双亲思念的悲哀总会淡去许多,都明白那是生命的必然。而更多的,是手足们闲话家常,忆往昔诸多柔软。到了这一天,再吝啬的主妇也会称上几斤肉,煎炒烹炸,姑嫂妯娌们如同亲姐妹,说说笑笑作出一大桌丰盛的午餐。后半晌要走了,一直送到大门外,必是要将剩下的饺子一人一袋带回去。而今谁还稀罕这些呢,可是,却一定要带的。这哪里是一碗普普通通的饺子,分明满满的亲情在蔓延。

清明如是,春节更如是。 在农村,婆媳闹气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自古婆媳皆天敌。可是,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依乡俗,清早起来第一件事,是敬过家宅六神之后,给父母双亲去磕一个头。然后才是燃放鞭炮,煮饺子吃饭,再热热闹闹去给祖宗上坟。媳妇梳洗打扮的漂漂亮亮,夫妻们说说笑笑走进老人的家门,那婆婆必定笑脸相迎,端出瓜子糖果往手里塞。媳妇呢,屈身便拜了下去。这一拜,平日里心底残存的小疙瘩也就烟消云散了。这,便是过年的好处。

诸如这些,如何不是让人心醉的感动。铺展开来,挖掘下去,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单单一个礼字,可以铺就多少华章。文学,在民间。

正如《讲话》中特别强调的,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号召中国有出息的文学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

是的,到群众中去。文学,在民间。民俗,民间风俗的涵盖。那么,民俗写作,该是写作中的骄子。民俗文化,该是取之不尽,写之不竭的。民俗,该是灵魂的宝典。写作,不应该仅仅是政治的传声筒,拿起笔来,走到民间去。

西方有哲言,人与人之间的善意,最能打动我心。善意,在民间。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