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
个人日记
“等你长大就不想过年了。”老妈那时总这么说。
不记得这个“长大”的界限是哪一年了,我果真开始不那么期待过年。我身边听得越来越多的一句话也是“不像过年”“没什么年味”,甚至老妈自己也会说“没年味”。
于是我推想这不是长大与否的问题,是年“味”的问题。
以前的年总开始得特别早,进入腊月便开始忙乎。家家户户拿出看家本领,揉面粉,起油锅,包油角,炸蛋散。且不单是自家的事,而是全村的事,一家做年货,左邻右舍男女老少集体出动。男的擀皮,女的调馅,老人帮忙包,孩子帮忙吃。厨房的油锅滋滋响,屋里的人们乐融融。这是腊月便开始的年的味道。
而今我几乎再也见不到这样的场景,商品物资的丰富让人们不再需要自己动手也能丰衣足食。所以如今常见的是商场清一色买到的年货。包装精美,味道一致没有差错,同时也令我们食而无味。
以前春节总是特别冷,且交通不甚发达,拜年常是跋山涉水,或寻着山路走个半天才到一户,或迎着雪花冻得鼻青手肿方才到达。所以常是极累极冷的,进屋,一碗姜茶一个火炉一声问候,宛若天堂。而今天气愈发暖和,人没有胃口。交通也便利,骑个摩托,开个小车一天就可来回几户,再无路途劳顿后突然喝到一碗汤的感动。
以往娱乐方式少,走街串巷便是主要娱乐之一,过年更是家家户户登门拜访送去新春祝福。见了面也常是围着火盆嗑嗑瓜子聊聊家常。而今拜年或是大家一起面对电视,或是各自玩着手机,鲜有人认真聊天。
所以我和老爸说:“我们包油角吧,今年。”于是热火朝天架起油锅炒好馅,也包也玩也聊天。累,但快乐着。表弟见了,说,这样才有年味。
亲戚拜年,见我家电视放旁边角落,跟老爸提议:“弄个柜子把电视放客厅中间嘛。”老爸说:“放中间大家都顾着看电视了。”我在旁补一句:“大家面对面坐,只能看到人,自然花更多时间聊天。”亲戚点点头,觉得有几分道理。
但依旧太少太少。太少的不是“年”,是禁止放的“烟花炮竹”,是越来越少的自制年货,是越来越淡的亲友相聚。最少的,后来我终于明白,是“年”里的“人情味”。
文章评论
刷啦啦啦[em]e257418[/em]
愿下一年更有年味[em]e328522[/em]
“榴莲少女”
姐姐写的看起来有点心酸的赶脚不过真的是这样
阿四
四个师妹中就你最有鬼主意
学游水的咸鱼
都是吃饭~喝茶~看电视[em]e101[/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