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美景一片 留下脚印一串(五)

个人日记

--------三亚、鼓浪屿行纪实

鹿回头 · 渔港码头


这次出行,以休闲、度假为主,所以时间安排的非常轻松,以不紧张、不累、方便孩子游玩为前提。游览的路线上,选择的基本是前一天较远、次日较近的景点,留出充分时间能带孩子去海滩玩耍。
鹿回头公园坐落在三亚西南端鹿回头半岛内,紧邻我们驻地。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年建成开放,总面积大约82公顷,有大小五座山峰,最高海拔181米。公园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是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鹿回头公园山顶因有鹿的雕塑而出名,站在鹿回头公园山顶,可以看到南海上的东岛和西岛。



鹿回头的定位是情爱文化和生态展示并重的主题公园,主要景点包括顺风台、鹿苑、滑道、紫气东来、情爱文化园、黎族歌舞表演、鹿回头雕塑、山顶花园、北亭观景台等,公园还是三亚市区森林植被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属常绿热带雨林生态类型,植物种类丰富,有许多国家级和海南省特有物种。
传说在遥远的年代,五指山上有一个勤劳勇敢的黎族青年,手拿弩弓,身背竹箭,正在搜山打猎。突然间,见一只梅花鹿从树林中跑出。梅花鹿被黎族视为吉祥之物,谁能猎获它谁就得到幸福。青年猎手穷追不舍,翻山越岭一直追到这个最南端的海湾,正要搭箭拉弓,只见梅花鹿倏然回头,变成一位美丽的黎族少女,含情脉脉地迎上前来向他表示爱慕之心。后来,猎手和她结为恩爱夫妻,定居此地,把荒滩开拓成椰林,男耕女织,繁衍子孙,便成了一座村落,故此地以传说命名。有多条公交线路在鹿岭村或鹿岭路口设有车站。





我们这次住在半山半岛未来水世界公寓,就在鹿回头公园的南面,坐公交车约20分钟左右,打车仅10元钱。在公寓的楼上我曾分别在早、晚不同的时间对鹿回头山南麓进行了拍照,感觉不仅白天的景色美,晚上景区的各色霓虹灯把山顶打扮的依然美丽,一点不比白天逊色。
我们游览鹿回头景区那天,因为离驻地较近,打车又快,所以我们应该属于公园的第一批客人。买过门票,就有景区的电瓶车把我们送到半山腰,(景区的各个景点都在半山腰以上)然后由半山腰沿台阶而上,攀登到自己要参观的位置。登山的台阶不止一个方向,不同的方向都可以上,这可乐坏了小孙孙,我只顾自己去拍照了,辛苦了妻子,孙孙反复从各个方向攀上爬下,她紧拽着不敢松手,循环往复,还真得佩服她的身体素质和体力,小孙孙也是不一般。只见孙孙累的满头大汗,小脸红扑扑的,还乐此不疲,嘴里喊着“我还要上”,一个上午上下山足足有十几次,可见童心童趣。



山上有卖旅游纪念品和新鲜水果的,价格不贵而且新鲜,儿媳买了个大个的椰子,可能是孙孙又累又渴的缘故,抱着椰子喝起来不松口,小模样真的招人喜欢。
在电瓶车站,下了车离北亭观景台不远,可以在此眺望三亚湾全貌,俯瞰凤凰岛,游人在此大都拍照留念。




在情爱文化园,可以感觉到爱的气氛,石刻上一个大大的爱字,还有那海枯不烂石,深刻表达着爱情、亲情和友情。特别是山顶的鹿回头雕塑,把古老而美丽的神话表现的淋漓尽致。那天虽然有些阴天,我还是用相机记录下了这美丽的神话。山上有凉亭可供游人休息,离亭不远处有一观海石刻,由此不仅可以看到半山半岛公寓,还可以远眺游艇俱乐部以及高尔夫会所。





景区里栽植着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高大的榕树盘根错节,偌大的芭蕉叶迎风招展,各种植物绿葱葱,茂密生长,在山顶上休息时,看见有景区的工人在不停的给各种植物喷水,有风吹来,带着水丝刮到脸上,立刻感觉一丝丝凉意,看着高低错落的绿色植被,很是惬意。这种水充沛的状况和景区之外的植物有明显的不同,因为每年三月,三亚还没到雨季,据当地人说已经有几个月没下雨了,所以感觉市区的植物有些缺水,与半山半岛内和鹿回头景区相比,明显感觉到不如后者的“雨露滋润”。
中午十分,待我们下山来到景区入口处,还有不少导游带着客人陆续前来游览,可见鹿回头景区的魅力所在。
从鹿回头景区下来,有一个广场名叫鹿回头广场。该广场不大却别有风味,别致的建筑,形态 各异的热带树木和悠闲自得的人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在我看来鹿回头广场不像是广场,倒是公园的因素更多些。乘坐公交车在此换乘的很多,有十几条线路,是去众多的旅游景点的必经之路,比如去亚龙湾,或是去天涯海角。我“自己行”的那两天,均是在这里换乘,很是方便,车票价格也很便宜,打车需百八十元的,坐公交车仅15元即可。

早就听说三亚的海鲜很有名。到三亚后,我们专门用一个上午到市区的渔港码头,要买些海鲜品尝。 公寓每天都有若干班次的班车,免费接送业主往返驻地与市区。坐上业主班车,感觉乘客不是很多,上车既有座位,因为我们坐的是八点十分的车,估计是其他业主都坐早些班车进城的缘故吧。班车把我们送到三亚市第一市场,在那儿下车后,便步行沿着新建街-----胜利路-----渔港街前行,边走边欣赏三亚的风土人情,特色建筑。顺着渔港街走大约二十几分钟,变到了渔港码头。
渔港街不是很宽,路中间还都是泥水,(运送海鲜洒漏的海水所致)路的两侧都是卖海鲜的小贩。有很多南海的水产,我都叫不上名来,听小贩介绍,主要有马鲛鱼、和乐蟹、红花蟹、鲍鱼、海虾、扇贝,海螺,龙虾,石斑鱼,皮皮虾......,有些是平生第一次见,有些即便是叫上名的品种,也和平时所见不一样。比如章鱼,皮皮虾,都比渤海湾的大得多,平时吃的螃蟹,颜色样子都有区别,石斑鱼也和北方的不一样。看来渤海和南海的海鲜还是有区别。当时我负责抱着孙孙,所以没机会拍几张照片。
渔港码头规模不大,也不属于现代化, 不过你走进一看,你会看到渔船桅杆林立停靠在码头;会看到忙忙碌碌卸货送货的身影;会看到那林林总总的鱼、虾、蟹、贝;还有那形式各个不同的讨价还价的人们。
在渔港街内,码头内,人声鼎沸,穿着水鞋的渔民从身边快速超过,装满海鲜的三轮车急速而去.准备装货的汽车还没有进入码头内,因为路窄人多而“滴、滴”的按着喇叭。买的,卖的,都在忙乎着。
据当地人说,这个渔港码头天天如此,一片红红火火的交易现象。出海作业归来的渔船靠港后,渔民们便忙着将一箱箱新鲜的海鱼搬到岸上与渔贩们就地交易,而且,这里每天有上千吨的新鲜海货从三亚港发往全国各地。
我来渔港码头不外乎有二:一是满足品尝海南海鲜的欲望,二是对渔港有个直观的了解和印象。 经过妻子和儿媳的精心挑选,分别买了几种鱼、虾、蟹、鲍,有清蒸,有红烧,有干炸,实属美味佳肴,乐哉美哉…自是后话。
三亚渔港码头的鱼市,感觉很是热闹的,那里的海鲜也很是新鲜。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