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与不恨”与中国崛起不崛起无关

手机日志

  军事网站一篇评论:中国人应调适心理 不再“恨”任何国家。文章称:“在中国迅速朝着世界级大国成长的时候,也许我们需要做些心理调适,让自己更容易看懂少数国家同我们作对的地缘政治逻辑,少对外部挑衅做情绪性反应,而是从容地组织基于理性的反制。”总体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中国还没有为所欲为的能力,所以必须保持适当的理性与克制。中国从一个受欺辱的弱国变成了一个世界性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而且正在走向世界强国之列,这确实需要有一个心理适应的过程。然而,这个心理调适绝不是“恨与不恨”的问题。

  其实,中国的“恨”并非完全出于对外来的侵犯与挑衅的反应,而是出于对曾经受过的屈辱的自然反应。美国是对中国威胁最大的国家,这毋庸置疑,可是如果要问中国人最恨哪个国家,排第一的肯定不是美国而是日本。这是因为日本是历史上给中国带来创伤和痛苦最多的国家,而日本也是唯一一个不承认曾经侵犯过中国的国家。要想让中国人忘记过去不恨日本这很难做到。

中国人应调适心理 不再“恨”任何国家
 

  虽然中国人最恨日本,可是日本却差不多是与中国民间往来最多的国家。这怎么解释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中国恨的不是日本人,恨的而是日本的政府。之所以对日本的恨念念不忘也并非中国人只会记仇,是因为日本政府不承认曾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伤害,是因为日本阻止中国崛起不再受欺。也就是说,中国恨不恨日本,并不取决于中国是否强大,而是取决于日本是否采取对华敌视政策。因此,这个恨正是基于理性的基础。试想一下,如果这样的恨也要丢掉,那还要不要爱国主义。而如果没有了爱国主义,那中国还能够崛起吗?“忘记过去即意味着背叛。”

  菲律宾不但侵犯中国主权,还欲联合美日来破坏中国崛起的进程,中国人的恨纯属自然的反应。但相信对菲律宾的恨与对日本的恨肯定不同。对日本的恨是一种仇视,对菲律宾则不是。其实,对菲律宾根本也谈不上恨,菲律宾也不值得中国恨。对菲律宾的恨基本上是一种受到侵犯之后的回应式情绪性反应。

  中国也有理由恨美国,因为美国一直在打压欺负中国,一直试图阻止中国发展崛起。可是这也与对日本的仇恨不同,对美国不是仇视,而是敌视,是对美国敌视中国的回敬。

  极端民族主义对国家是不利的,容易使国家走向极端。然而,这并不等于国家不需要民族主义的情绪宣泄。目前,中国与美日菲之间的较量,实际上是在打一场神经战和心理战。美日菲是企图利用强大的优势在心理上击溃中国的神经,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这种时候,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民间反应沉默和迟钝,没有足够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支持,很难想像政府能顶住强大的外部压力。

  战争不是你怕它就不来,也不是你克制它就不会发生的。中国曾经的屈辱,大清政府和民国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不抵抗政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当时的中国民间没有表现出足够强烈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民间表现出足够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相信也不会出现不抵抗的局面,中国也不会受这么大的屈辱。理性克制不等于沉默无语,适当的民族主义精神必须要宣扬。关键的时候,民间必须保持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美国已经兵临城下
 

  目前,美国已经兵临城下,如果此时的中国不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恐怕美国人真的会对中国动刀兵,至少南海撞机、大使馆被炸事件还会再一次上演。

  美日要遏制中国崛起,菲律宾要侵犯中国主权,这是明摆着的事,这不需用理性的思维也能够判断。而目前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也没到了会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安定团结,更不会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决策。中国民间的表现可以说很理智,也很恰如其分。在中美以神经战心理战的方式进行战略较量的时候,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可以说是制胜的法宝之一。在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打击爱国主义的积极性。

  其实,说中国需要调整心理情绪适应崛起和应对当今的国际形式,这种论调似乎是外国人首先提出来的,用不着拿这些来教育国人。总之,正因为日本不承认曾经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伤害,还欲进一步的伤害中国,所以中国才最恨日本,而不是因为中国崛起了有能力了才恨日本。正因为美国采取敌视中国政策,所以中国才给予回敬以敌视。恨与不恨,是视对方的表现而定,与中国是否崛起无关。中国有五千年辉煌的历史文明,也曾经历过百年的屈辱历史,是能够理性对待崛起,也能理性处理一切对外纷争。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