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怎样让研究成为工作常态
手机日志
很多学校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读书和写作是优秀老师成长的必经之路。他们困惑的是,老师们有着太多太多的感悟和思考,但怎样让研究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写作体会,我想谈如下建议。
1.校长及主要领导率先垂范
早在数十年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提出著名的“从游论”。梅贻琦指出:“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反观今日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
在梅先生看来,学生相对于教师处于从游的位置,老师相对于领导处于从游的位置。前导者应该处处率先垂范,使从游者耳濡目染。这样,不但学问可以薪火相传,品德、情操也可以化于无形,得之不失。
教育,主要是影响,而不是强制。教师对学生是这样,家长对孩子是这样,校长对老师也是这样。
在开展研究的示范引领方面,李镇西、李希贵、魏书生、李振村、程红兵、柳袁照、窦桂梅、华应龙、闫学、赵桂霞、程翔等校长,都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2.创设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
相对宽松的心理环境,会让老师的思考与回望具备更大的可能。
在“分分计较”的学校,老师们很难写出源于内心的文章。当学生的“求分欲”远远大于“求知欲”的时候,它也在另一个侧面写照出老师的心灵。当老师难以有内心歇息的时候,写作往往是一种奢望。
当然,也有一些内心强大的人,他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内心环境的梳理,让自己静思,让自己写作,让自己阅读。他们不与争名之人争名,不与争利之人争利。这种人,注定是人群中的佼佼者。
3.致力于“发现变革的力量”
作为重要的治校思路,着眼于学校内部变革力量的发现与发掘,校长戴着放大镜去看老师们的闪光点,老师们戴着放大镜去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也这样彼此发现,给发现“巧立名目”,为表彰“不择手段”,学校就会迥然不同。
所以,致力于“发现变革的力量”,就是给老师们一种总体上的正向牵引。
4.力争把“作业”转化为“作品”
作为学校的领导,不要单纯地思考“我想做什么”,而是要想:自己的想法,怎样跟老师们的发展需求之间找到最大的结合点?
其实,人们都有被关注、被认可的需要,写作就是满足这种需要的有效方式之一。让老师们的文章被“发表”,让“作业”成为“作品”,让老师们的文字积淀被关注,被认可,老师们的阅读热情、写作热情、研究热情、交流热情就会得到提升。
5.办好学校的网站和微信
网站和微信是学校的重要窗口。一些学校网站和微信的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是提升士气、建树形象、积淀内涵的最好方式之一。
创办以“内部发现”与“内部亮点”为主要题材的微信,写身边的人和事,就让参与写作的老师和学生感受到社会价值。这是一种叙事研究,叙事研究是深度研究的重要基础。
6.把阅读、写作与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这个寒假,我粗略阅读了北京示范大学王策三教授主编的《教学实验论》。我发觉,在前辈的引领下,自己又一次向着更高的高度发起了攀援。
书中提到:杜威把自己所在的学校称为“实验室”。一个把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当作“实验室”的人,注定有教育理想,注定有职业发展规划,注定不是在那里打发日子。别人是在“做工作”,杜威是在“做实验”,所以成就了与众不同的杜威。
任何一个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是存在问题的。问题的存在,恰恰是教育实验的契机,也是个人成长的契机。
那些有着教育理想的人们,不是回避这些问题,而是直面这些问题,进而提出假设,设计解决问题方案,并检测假设的正误。这个过程,就是教育实验。
在这样的状态下,那种源于内心的成就感、归属感,就不是外界的喧闹所能撼动的。这样做的人,即使他们毕生都没获得什么荣誉,可是他们都在守望中奔赴梦想。
在这样的状态下,阅读和写作也就不再是负担,研究与交流将给他们带来愉悦。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