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胜迹
个人日记
在家人的陪伴下,我登上鄂州凤凰台,东望江中的观音阁,感悟百湖之市的灵秀山水之美。
在大江彼岸,那就是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训练基地——黄州。好像有种突然的感觉,我像经历了一次莫名的穿越,见到五百多年前的大文豪苏东坡,并且与之共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其实,黄州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级城市,他与鄂州合并又分开,两个城市就像亲兄弟那样,千百年来就相拥而立,风雨同舟。还有三国东吴的灿烂历史,为两座城市烙印下曾经辉煌。
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个地方的名胜,好像总是与历史名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正所谓形胜是人文的载体,人文是胜迹的灵魂。
万里长江滔滔西来,澎湃东去,两岸群山叠翠,城郭云集,绵延万里。在湖北境内,有一处名胜,她与一位伟大的诗人的一首诗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她叫赤壁。湖北境内有两个赤壁,不管这个赤壁和那个赤壁有着怎样的区别,因为苏东坡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成就了黄州赤壁的千古盛名。
我在想,大文豪苏东坡是因为什么原因去那么一个荒凉无名的小镇的呢?
在他近一千年以前,华夏大地曾上演过一幕辟天地定乾坤的大剧,弥天的大火烧红了赤壁,染红了长江。据说那个赤壁非黄州赤壁,连苏东坡在诗中也说“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现代人忙于旅游搭台,经济唱戏,总认为我这赤壁才是正宗赤壁。其实,这些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种感悟,一种回顾,让历史回归本真而不是一种牵强附会。
我们要感谢历史,是历史造就了伟大人物,又是伟大人物让一个“无名鼠辈”的黄州(包含鄂州)蜚声中外,名垂青史。
那么,当年苏东坡又是怎么与赤壁结缘的呢?且看余秋雨先生是怎么描述的吧:
苏东坡走过很多地方,其中不少地方远比黄州美丽,为什么一个僻远的黄州还能给他如此巨大的惊喜和震动呢?他为什么能把如此深厚的历史意味和人生意味投注给黄州呢?这一切,决定于他来黄州的原因与心态。
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读到这里,我明白了,原来是大文豪的一段不幸遭遇,真可谓蚌病成珠,成就了山川形胜的千古之幸。一首千古绝唱,横空出世,气遏行云,成为最具民族豪迈气概的瑰丽诗章。
从此,东坡赤壁誉满天下,万里长江又添一颗耀眼明珠。
现在,我们站在赤壁矶头,放目远望,大江自天外西来,带着青藏高云的气息,三峡的神秘,荆江九曲回肠的激越,浩荡东去,奔向大海,奔向未来。
江山如此多娇,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如画山河?
我爱上宋词,就是从赤壁怀古一词开始的,豪迈的风格激荡在我内心深处,引领我走向潇洒飘逸风雨不顾的人生旅途。今天,我站在赤壁矶头,在冬日寒冷的天空下,望江水滔滔东去,遥想风云变幻的历史与人生,更是感慨万千。
缅怀历史,俱往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文章评论
沙漠中的胡杨
拜读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