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心偶记(1)

诗情画意

这是一个只与水有关的季节。

到处暴雨成灾,道路被毁、桥梁垮塌、山体滑坡……这时节出门旅游,正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的最好写照。

去名胜景点游玩,生性不喜按图索骥,如木偶般被导游图牵着走,觉着那不是游玩,是被游玩。一片名胜中,能有一处直入胸臆与人有些共鸣也算不虚此行了,信马由缰随心而走,方能品出风景的妙处。现在的名胜介绍词大多云山雾罩,堆砌辞藻,一味毫无新意地吹捧,陈词滥调,令人生厌,就如余秋雨所题钟山碑文把大好景致毁于无形,可为一叹。

鼓浪屿

这名字小时候就如雷贯耳,凡与宝岛台湾有关就离不得它。如今回头再想,对它的印象竟杂乱无章,近乎一片空白了。

小岛给人的第一印象,如温婉秀丽的小家碧玉带着浓郁的西洋风情,含蓄内敛又热情奔放。安静的小巷,斑驳的围墙,老榕树上密密麻麻的悬根,即便喧嚣如蚁的游人到此也不知不觉融入那浓浓的怀旧情绪中。看着百年鼓浪屿细微周到的展览,让人恍惚回到百年前的厦门:安静平和,与世无争,仿佛与那血与火的拼杀呐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不知这是展出者刻意营造的氛围还是历史确实如此?印象中福州厦门一带是清代中法战争的主战区,硝烟、炮声才是它的主色调吧。

走出弯弯曲曲的小径,印象又自不同。浓郁的莲雾、深沉的老榕、热烈的印度玉兰、威武的大夫椰引导你一路行来,阳刚之气渐浓。在海滩边远眺悬崖上的郑成功雕像,心境又是一变。这是个矛盾的小岛,岛内温婉怀旧,岛边热烈奔放又壮怀激烈,形成强烈反差。

想来要想体会这钢琴之岛的风韵,定须在淡淡的海风中,朦胧的月光下,坐在藤椅上,喝着西洋咖啡,伴着若有若无的海潮,听上一曲缠绵的小夜曲。或立于日光岩上,伴着郑成功雕像在烈日下饮一碗烈酒,听一曲黄河大合唱,吟一首苏东坡的大江东去!

图片

金门

去厦门必去金门,对大陆的人们来说,金门是政治的窗口,是神秘的未知世界。隔着几百米的距离看它,慨叹一声“这就是金门啊!”普普通通的小岛,看不见剑拔弩张,也不见工事累累,炮口如林,完全不像当年全歼解放军四个整团的死亡之地,也不像两岸炮击对射几年的堡垒,入眼的只是大大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与大陆方面的“一国两制统一中国”标语相映成趣。时空交错,斗转星移,国共两党几十年的腥风血雨、你死我活,延续到今天的金门和厦门,却演成了儿童斗气般的标语斗嘴。在我辈严谨的草根政治家看来,三民主义是政治理念,而一国两制是政治制度,如何成了一张桌子上的两盘小菜?浑如两顽童打得头破血流后放狠话:我要打死你!——我要踹扁你!

武夷山

儿时常见墙上报纸中有 “武夷山下”的专栏,以为定是与武艺有关的地方,等到年岁渐长,才知它是福建最有名的山水。

清晨,红瓦白墙的别墅小楼在雨后滴翠的青草绿树映衬下,配上远处雾中的武夷山,竟是一幅天然浓墨水彩了。

山里的景色,无论是聚成巨簇的凤尾竹,还是自在生长的水杉,不知名的各类灌木,都当得一个“翠”字,它不同于北方树木的绿,那是种勃勃的生机流淌。间或点缀几处不知名的小花,就有了万绿丛中半点黄的意境。

武夷的山倒也罢了,只这九曲竹筏漂流便足以让人流连。可惜由于暴雨过后,河水黄浊,无法领略潭中青山隐、竹蒿点翠峰的景致。有趣的是撑筏工作人员客串导游,沿途妙语如珠,两岸景色在他口中灵动鲜活起来,绝无科班导游枯燥乏味的鹦鹉学舌,如果他人在东北,怕不又是个赵本山也未可知哩。

图片

文章评论

[ft=,2,]难得坐上沙发。[/ft]

沉香问水

[ft=,2,]你老终于磨砚提笔了。徒儿我先平静下,随您慢慢神游哈.......[em]e113[/em][/ft]

[QUOTE]引自:沉香问水 于 2010年7月29日 21时4分5秒 发表的评论 [ft=,2,]你老终于磨砚提笔了。徒儿我先平静下,随您慢慢神游哈.......[em]e113[/em][/ft] [/QUOTE] [ft=,2,]他是你师傅?唉,你入错门了。我最清楚你师傅言行了,他一旦起笔,定是酒足饭饱,风花雪月之后。你还是快与他划清界限,免受其害。[/ft]

白夜

刚看时我还习惯性的找连接,结果每一小段就是一个地方,如小品,不过也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