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之三——贾 柯

阅思品悟人生

空谷的微音——文心
贾  柯

图片
 





    为谁写作?每个人都每个人的理由。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答:“
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怦然听到了诚实的心灵回响。写字,只愿驱从于不可抑制的生命激情,也许只为自己,也许为心所爱,或是廖廖的深深的几个,或是天边的流转的自然,或是宁静的澎湃的艺术。只为个体,不为全部。
 
 

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这可说是王小波的核心思想。遗憾的是,从价值观念到生活方式,我们的文化土壤依旧盛产千人一面的兵马俑。其中,贫乏单一的 “成功”模式,是染了励志色彩的巨毒。若对之执迷,人作为灵性生命,只会不断减损对自然、生活、内心世界的探索、感知、创造之力。 
 

极为欣赏王小波的《红拂夜奔》,起了评说念头,却终于放弃。为什么呢?评论与作品,象太极八卦阴阳相合,两者质地应该丝丝入扣地互渗交融。王小波的特质是思维无极限,而自己障碍丛生,深知审美、伦理、性情上都有来自性别先天与后天的框设。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自己对文字的向往,但自知遥不可及。 

 

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遇见自己。现实世界中,为数不多大一统的会议与酒席,是自己精神呼吸的缺氧时间。那时,常常自觉地穿上沉默的隐身衣,与话语世界保持疏离。一回,在一片向权势膜拜碰杯的噪声之中,逃身出来,在空旷处给孩子打电话,那童声传来,是妈妈麦田的稻草人啊,瞬间驱走乌鸦。

 
  

晚上,人群中一个人散步,心若浮云,前世今生的点滴,竟让自己百感交集。想起,一次一次,站在命运门槛的无依,疾病来袭的恐惧,飘摇的,有时是身体,有时是心境。再次想起《出埃及记》,前面是红海,身后是追兵,百姓慌乱,摩西说:“不要惧怕,只管站住!”这不是语言,是信心。 
 

读现代文,不经意发现多篇都讲到教育。那些理想的、开明的、审美的名家篇章,每每令我叹服。唯朱自清的《儿女》,文字里写尽一个平凡父亲的种种无奈与悔意,读后,凝视着孩子沉入睡梦纯净的脸,也回想为人母以来的种种不懂不知不足,作为孩子的贴身镜子,唯愿,自己不忘时常先擦已尘。  
 

伍尔芙有部《墙上的斑点》,这名字让人意识流地想到那该是一个女人身体的一生,从白晰的面容、光洁的额头、柔瀑的青丝、平滑的皮肤,到脸上的斑点、额上的皱纹、染霜的银发、生育的伤痕,那是岁月给女人的斑点,不止残忍,也有庄严。看吧,为了完成爱,一个女人可以走得多么孤注一掷又多么幸福勇敢。
 
 

张爱玲的笔象一把手术刀,透过人间世象,她总能一下对准那块或隐或显的毒瘤,无偏无私,向人展示凉薄,偏要在生命华美之处露出不堪。她又很慈悲,对人性接纳的门槛低到尘埃,似乎洞明了人不过如此,命运不过如此,千疮百孔,男人借三分浊世的烟尘,女人借两分苍白的脂粉,依然可以乱世倾城。
 
 

萧红的笔,看似诗化的散文体,层次却极为丰富深沉,如同她流亡的一生。她走过《生死场》,那是国破山河的子民哀艰。她写《商市街》,一生交织的男人,被化为极少数文字,藏着自己不可言说的苦痛。她作《呼兰河传》,将无所依傍的身心,化为最后一点沧桑的天真,还给世上唯一温暖祖父曾在的那个故乡。 

 

萧红的人与文,是北方雪国的气象,壮丽而荒凉。她短暂的一生历经家国与情感的几度流亡,命运何等的沉郁顿挫。偏是那颗一路颠沛的内心,始终不失从祖父而来的憧憬与期盼。读她入骨,一字一字漫天飞雪,如从天来,不染铅华。纵使身如粉碎辗尘,她的悲怆中依然透着一丝微光,那是她与生俱来的净与纯。 

 

再说萧红,读她痛她一辈子。她是普通女人与天才儿童的奇妙复合体。她看世上的哀艰,就象怜惜小动物一样,世人一成年就奔着男女那点悲欢去了,萧红正好象天真的稻草人,冷清而安静地守着大地的荒凉。无遮无拦的爱着与痛着,无处可去的卑微与隐忍,使她的文字初生婴儿般浑然天成,又满怀女人说不出的心程。

 

 

 

林徽因的建筑文章弥足珍贵,如《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就充分彰显出诗性的审美品格与严密的逻辑论证的完美交融。她与梁思成多年为中国建筑文化披肝沥胆,积下一身肺病无悔无怨,在所有关于她的传说中,这是最令我感动与叹服所在。她让人看到有强大生命光芒的女人,可以从韶华一直绽放到墓地。 

 

寻书,无意被跃入眼前的书名击中,《舌尖上的乡愁》。乡愁漫漫,何止是故人,老屋,往事,残景,旧物……那曾经从舌尖一直通往心腹深处的味道,饮下孟婆汤也忘不掉。自离开成都,年年四月南国嘉果如云笑意盈盈,只是,再也见不到那剔透得少女一样的红樱桃。思之不遇,它终是化成心中绵绵不绝的春愁。

 

戴厚英写《心中的坟》,纪念与诗人闻捷的深挚情感。思起这书名真令人寸肠成灰。也许,世上真有极少数情感,堪是人间极致,注定在尘世无处寄放。只合深藏在两个静僻的去处,一在心灵,一在墓地。 

 

阅读,有时象是照见一面镜子,对视的是自己的心灵与人生;有时象面对一扇敞开的窗口,洞见了别样的生活与人性。所以,阅读爱情,阅读命运,阅读世界,如花临水,最终是在阅读自己。 

 

在阅读中,体验到有的文字写得通透,世事皆洞明;有的文字,写得留白,止处有余韵;还有的文字,写得在半明半暗之间,有人性的探索与追问,不急于作笃定的论断,底子里有言说的立场与声音,叙述中却保持了客观与冷峻,将生命中的一切不可知与不确定,呈现为一种精神上的宽容、节制、深情。
 

阅读志趣,会象山川起着沟壑变化。曾经,喜读生命体验起伏宕荡的叙事作品,总觉那样才算在阅读中壮丽地活过一回,真是川人的浓烈脾性。不知不觉,三年来连情爱文字都极少读了,倒是渐在沉思录中寻出了悠长茶味。体验与审美之外,最终,是由哲学沉思与宗教情怀将人类心灵从现实表象引往浩渺星空吧。

图片 

 

有一种阅读,可以安放灵魂。过程幽深寂静,象一个人在沉默中走完一道长而曲的窄门。一路并无陆离之色,跳脱之物,驿动之心,却有沉厚之态,蕴蓄之实,浩翰之境,往往就在这样悄然的时刻,精神得以滋养与提升。面上如秋湖平静,内质已完成了一次剥落与澄明。 

 

最初,读到张廷珍写的野史,感到直通肠胃的辣椒味道,痛快之际,我叹气,倒底是男人。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与自己一样,是百分之百的女人。再读她,心中有了遥遥的相惜。那呛出眼泪的文字开出的情感,是玫瑰灰,是雪花白。那是西北的柔情,没有斜风细雨里的流丽身影,却是漠漠塞北风沙中的肝胆赤烈。 

 

关于爱,成人可读的童话《小王子》和《活了一百万次的猫》解读极是。爱,那一场风生水起,如天空挥洒光辉,太阳在爱,如拂晓沾湿花朵,雨露在爱。世代以来,爱为何物?爱在哪里?道它不明,寻它不见。真是有的,在不尽的汗水里,在纵情的欢笑里,在噬心的思念里,在守望的痛苦里。 

 

《小王子》值得人读上一千遍,无论大人还是孩子,因它在一朵花里藏下了爱的全部秘密。小王子的那朵玫瑰与世上的千万朵玫瑰有不同么?不,这一朵与那一千朵是一样的美丽。只是因为每天给它浇水,带它晒太阳,对它说话,那朵玫瑰成为小王子生命里独特的一朵。世上每一种融进彼此血脉的感情,莫不如此。
 

 

 

对人类家庭伦理与结构的发展演变甚为好奇,断断续续在阅读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作序的三卷本《家庭史》。结合个人初悟,社会家庭伦理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民族不同时期,呈现着千差万别的范式与现象,没有一条伦理可以框设所有的家庭模式。鉴于史实,觉得持守内心律令有时比社会伦理更加尊重生命。

 

在同一事件上,神、撒旦和人都有参与”。(加尔文)在这句话面前,静默良久。当人以为自己谦卑时,其实离骄傲就不远了。当人以为自己道德时,其实离犯罪就不远了。人时常埋怨神待已不公,魔鬼有引诱,单单忘了自己有软弱。承认从自己而来的罪性与软弱,是多么勉为其难的自省,又是多么不可规避的降服。 
 

读《圣经 罗马书》,心灵无处规避如同照镜。“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亘古的罪性,令人哀伤而无望。“我真是苦啊!”这声音是保罗也是所有人发出的,夏娃经不起蛇蜿蜒的诱惑只是开始。世代里,圣洁有时,迷失有时,沉沦有时,唯一的安慰是神永远守望着人布满创洞的灵魂。
 

“我要灭绝智慧人的智慧,废弃聪明人的聪明。”《圣经 哥林多前书》此句与老庄的绝学”“弃智有所汇通。二者皆是用反语的方式言说智慧。不破不立,决意所弃从人而来的小聪明,所立是从天而来的大智慧。旷野上,谦卑仰望的羊,总能穿透纷乱的云层,听到来自牧者的声音。 

图片 
 

 散步,是养生的也是哲学的生活方式。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每天带领着学生们在林间漫步,创立了逍遥学派;现代美学家宗白华采撷中西云石,著出《美学散步》,这些言说曾沾着风中露草的天地灵气,身心如此,又怎么会囿于方寸之间书墨陈规呢?大约这世上一切的美慧,都如流云出岫吧,生于无碍的眼,无羁的心。 
 
 

恽寿平言画以简贵,如尚简之微,则洗尽尘滓,独存孤迥,”画论之中蕴人品。他一生清贫,卖画为生,却是恪守性情,遇知已时可将爱画随手相赠,不屑之人重金也不为之描一花一叶。人间的艺术,法天法地法自然,最后终是内化成一种精神品格,全然与创造者在境界上交汇合一了。 
 

不诚无物,一直牢记。字与人同,可以不天成,少华美,缺智慧,乏诗意,最要紧一字一笔一言一行应当流淌着足够的诚意。这样的书写,这样的为人,也许如初初握笔的儿童,会失深失浅,却总有一份朴拙倾情的动人。 
 

女书,是过去湖南江永一带女性之间的自创文字。一直对那些隐于布裳的文字怀有情意。那里,收藏着多少女性一生在厅堂用汉字无法言说又无处寄放的心灵秘密和生命历程。想象,亲手整理女书,如同翻启无人阅读的神圣史诗,找一张旧手帕,临一段女书,与当年的她们对话。 

 

读《浮生六记》,深觉芸娘本色可爱。为赴庙会女扮男装,因观一女而惹怒人家赶紧脱帽显了真身。还好,生在了女人自由上街的时代。除了树木花草,也喜一路看女人,形形色色似乾坤。提菜携花的,牵着孩子的,匆忙赶路的,闲来健身的,一个个女人散发着烟火气,是蓝田日暖玉生烟啊,熏软了这坚硬人间。

 

细节的关怀最是柔软动人。曾读《月台》,旧式家庭婆婆、丈夫、妻子三人两代共处,家境艰难时,每日一个鸡蛋专属男人。妻最后入桌埋头吃饭,吃着吃着筷子梗住,饭下竟藏着蛋黄,妻不解抬眼望夫,男人闷声道:吃吧。妻的眼湿了。想来,再是低眉不展的日子,有了这点润物无声的情意,也可以过成暖冬了。



 

 

文章评论

Jane

l[em]e160[/em][em]e163[/em]

爱之风铃

“精神上的绝对自由,是自己对文字的向往,但自知遥不可及。”[em]e179[/em][em]e166[/em]

木木

从实质上来说,所有的书都是作者写给朋友们的信件。只有那些朋友真正知晓其中意义,他们会在书中的各个角落找到私密的讯息、爱的承诺和感激的表白,而公众不过是为这些信件支付邮资的慷慨主顾而已。——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Aaron

《沉默的大多数》,《美学散步》,《小王子》,《圣经》,这几本书都有。都是好书哪![em]e163[/em]

蓝色荆棘

在不懈地阅读中对视着自己的灵魂,观照着自己的生活……

大海

字与人同,可以不天成,少华美,缺智慧,乏诗意,最要紧一字一笔一言一行应当流淌着足够的诚意。

萧然老师

人在的时候 ,以为来日方长什么都有机会, 其实人生是减法, 见一面,少一面,喜欢护肤 美容 养生 美食 的朋友加我好友 来我空间转转。

[em]e163[/em] [em]e179[/em] [em]e160[/em] 有一种阅读,可以安放灵魂。过程幽深寂静,象一个人在沉默中走完一道长而曲的窄门。一路并无陆离之色,跳脱之物,驿动之心,却有沉厚之态,蕴蓄之实,浩翰之境,往往就在这样悄然的时刻,精神得以滋养与提升。

冰心

[em]e183[/em] “阅读爱情,阅读命运,阅读世界,如花临水,最终是在阅读自己”

紫霞仙子

[ft=,2,][em]e183[/em][em]e183[/em][em]e183[/em] [ft=,2,][ft=,2,] [/ft][/ft][/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