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赢在起跑线
个人日记
我有位学生,因为在中学进不了前三名而忧心忡忡。的确,青春期时有的孩子快一点,有的孩子慢一点,并造成了成绩的起伏,甚至决定了这些孩子上什么样的大学。中国的教育,都是围着这些而疯狂。但是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现在回首过去,发现当年许多争得要死要活的东西并不那么重要。最能决定一生成败的,还是青春期到大学期间打造的人格。还是以我熟悉的体育为例吧。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真可谓什么都不行。功课不好不说,还特别体弱多病。在上初一时,我一辈子还没有见过一个比我矮的同龄男生,后来发育了,不过也才1.67米,是“二等残废”。而且我过分瘦弱,老实说,我至今还没有见过一个手腕子比我细的男性成人。大学时同学拿我开玩笑,说我戴着眼镜正好100斤,摘了眼镜就不到了。在那年月,这样的身材,在班上受欺负,受嘲笑。我自己一度也很自卑,觉得自己天生就不如人,怎么努力都没用。
但是,快四十年过去,现在的我怎么样呢?在52岁生日前夕,我在自己的微博上载了一段视频,身上悬挂着20多公斤的重量,做了八个引体向上。能这样负重做八个的,估计在中国一般高中的男生中也不多。
为什么我能做到?关键是对自己有信心,持之以恒。我就是在十四五岁的时候,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刻苦锻炼的。因为先天条件太差,头几年几乎看不到效果。我一度绝望。甚至直到大学毕业后,还在健身房偷听到教练和其他会员悄悄在背后议论我:“像这样的人,实在是怎么练都没用。” 他们都把我当笑话。我的老友、现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曾开我玩笑:“你怎么练也赶不上那些不练的。”不过我不服输。我对郑也夫说:“肌肉是我最弱的地方。我就要看看,努力后我在自己最弱的领域能走多远。一旦发现我在最弱的地方也不输人,那么在生活和事业上我还有什么可怕的?”
快四十年下来,其实我也没有进行什么不可思议的努力,就是坚持自律, 保持健身习惯。现在看看,当年我羡慕的那些壮实的男生,有的走几步就喘个不停了。但是,我不管举重还是跑步,都敢挑战高中、大学生,而且比他们大部分人的体能都好得多。我还是新英格兰第二大城市伍斯特半程马拉松的“超级大师总冠军”。有网友报告说,我的成绩(1小时29分多)跟2012年广州马拉松半程男子专业组第八名差不多。
道理是什么?人生是场马拉松,青春期算是起跑。作为马拉松迷, 我看了那么多著名的比赛,还没有一次看到起跑时领先的人最后拿了冠军的。最后拿冠军的,往往开始都特别淡定,跟在别人后面,调整自己的身体。以我的经验看,青春期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品性和习惯,这比具体学到什么东西还重要。
年轻人如果仅仅关心自己的成绩、升学, 而忘掉了人格塑造, 那么在成长上就是舍本逐末。
本文来自意林杂志2014年第3期
--------------------------------
意林微信二维码
想和意林近距离沟通吗?快加意林微信吧!
搜索账号:yilinzazhi,或扫描上方二维码。我们在这里等你哦!
也可以加小意个人账号哦:小意萌萌哒Yilinsuperbook
------------------------------------------------------------------------------
--------------------
文章评论